《心物一元》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作者&投稿:史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心物一元》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心物一元是非心非物亦非一的,也就是心物不二。其出自古代的习武之人。
自己是“心物一元”的存在,说的就是自己是“内在精神与外形物质”的统一存在的共同体,也就是经常说的“内气、外形”的“内主外从”的共同存在的统一体,也就顺理成章的存在着“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的内外双修的内容了。
一元。即是唯一,第一因的意思。心物一元,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我们从心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看:如果,物是心的产物,那么,心即是一元,此即是唯心。如果,心是物的产物,那么,物即是一元,此即是唯物。我们再看心物一元的悖论:1)也就是心物来源于“某个一元”,即此一元是产生心物的第一因。此是一元论。如果你承认一切唯心造,即不可能是心物一元的。反之,也一样。如果确认某个一元是产生心物的第一因,那么等同于上帝。如果认为自性是产生一切的一元,那么,自性即是上帝。2)心物一元,也就是心物并列而各自独立,这样看问题,即是二元论。3)心物一元,即是心物同体,万物一体,以为物是心的产物,所以,物即是心,心即是物。但这个又回到了唯心,即心是第一因,心是一元。既然是唯心,那么,本身就是否定心物一元的。如果不做仔细的认真的思考,我们的修学,绝对跳不出上述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范畴。这些都是自相矛盾而不能成立的,如果落到这些一元,二元,多元中,那么,即非佛法之立场。

  《科学禅定》揭秘:心物一元的实相

  从宇宙空间中的一粒尘埃,到一个行星、一个恒星、一个星系,除了能够在地球上找到生命以外,我们看不到任何“活”的东西。当然,我们无法阻挡有些人愿意在脑中创造出某一遥远星体、或几维空间中存在着“神仙”、“上帝”的努力。

  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很简单,我们不是“创造想象”出一个什么的实相,而是要去触摸实相。那么,宇宙中有什么能够被触摸实相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在物理科学框架内的思考:一个远在数亿光年外的星球,上面生活着同地球一样的生物。这些生物的组构,也许是以硅元素为主,虽然同地球生物以碳元素为主有些不同,但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同时在这个星球上,同任何一个星系中的情况一样,除了有原子外,你找不到任何东西(看不到灵魂和上帝)。

  科学家通过在超大的太空望远镜上装上了一个超级的显微镜(在现实中,科学家早已看到了原子),从微观层面上看到了一个神奇现象:当一堆本来相互间毫无联系的原子,在通过一种方式(怀孕)聚拢在一起后,便开始神奇地、相互协调着,作着有序的运动。由此便出现了一个地球人叫做“生物”的东西。当这些原子们,运动了一段时间后(如70年),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散乱”开来,即变为杂乱无章运动:这代表着,一个生物死亡了(如果没有一个有意识的人去分辨的话,宇宙中的任何物质都无所谓有序或无序,是‘人’将之作了区分)

  虽然如此,但对于科学家来说,这个生物并没有死亡。因为组成这个生物的所有种类的原子还存在着,而且包括你身上原子在内,宇宙中的每一个原子都会活上10的35次方的年数,即1的后面跟着35个0——大概是100亿亿亿亿亿年(宇宙今天的年龄仅仅是150亿年,若用宇宙的年龄与原子是寿命相比就像是用1.5元人民币与1亿亿亿亿亿元人民币之间的悬殊差别一样)。

  实际上,我们在通过对想象中的外星球生物来审视我们自己。审视什么?即审视宇宙中能有什么可被追问实相?简单地说,我们可以现在就感受一下,拂面的清风、山上的花朵、嘴里的食物、茶杯与电视,都是物质。而物质是什么?著名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说:如果把人类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你可以四下望一下,桌子、手、嘴唇、空气、太阳、星球、和观察这一切的眼睛,都是原子构成的。所以宇宙中唯一存在的东西就是物质,即原子。而我们追寻的实相也只能是物质的实相。

  然而,我们十分清楚和明确地知道,宇宙中除了物质,还有一个东西:即你用来感受物质存在的、用来感受痛苦和爱的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心理学家叫它“心理”。而宗教家叫做“灵魂”、“心灵”;哲学家叫做“意识”、“精神”。佛学家叫做“本心”的功能(如果你意图寻找一个脱离心灵而单独存在的“本心”,是不现实的,而你可以将“本心”理解为心灵的本质。另外请参考佛祖的“七处征心,八还辨见”)。今天科学家统一了这一用词,叫做“意识”(此非精神分析中意识与潜意识对比下的意识,而是哲学上的“意识”概念)。所以,我们所追寻的实相除了可以触摸得到物质的实相以外,又多出来一个感受物质存在的“意识”的实相。

  第一节、物质与意识的实相

  现在,我们所要追寻的实相突然变成了“心灵与物质”的实相。如何去追寻心灵与物质的实相呢?
  假设没有意识,就无所谓生命不生命,而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存在你,也不存在我。进一步,花朵、地球、太阳、星系也都等同于不存在。因为没有意识,就不会存在觉知;而没有觉知,则宇宙中的一切“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人”来说,就无法谈及存在,或不存在。当然你也可以想象,假如真的没有有意识的人类出现的话,龙卷风、地球、星系还在正常地旋转。然而这个合乎常理的想法本质上却被物理学定律证明为错误。

  从以上这一不成逻辑的非逻辑思考(你会觉得这有些牵强,但非“隐变量”)推导出一条非逻辑的定理就是“心物一元”。而最终能够领悟实相的门径就在这里了。什么门径呢?既是“悟道门径”。
  在本质上,佛经论述的根本概念就是心物一元。那么,佛祖是如何表达“心物一元”的呢?在《金刚经》中佛祖表述为“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在《楞严经》中佛祖说“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即说明了“本心”包含虚空万物,又言明了宇宙万物所在亦是“本心”所在,即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如何见悟到“心物一元”呢?

  简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意指本心)。如何实践佐证“心物一元”呢?更简单,“心能转物,即同如来”。非常简单的回答,但却是需要你非常不简单的努力理解与证悟。所以各位需努力,一念到西方。所以,能够触摸到“心物一元”就是一切的一切了。
  现在要插一句话,即是爱因斯坦思考了一个什么问题最终发表了“相对论”呢?回答则是,爱因斯坦思考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以光的两倍速度奔跑的话,那么他的速度是每秒60万公里吗(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对这一问题的追问,让爱因斯坦最终“仅用大脑”就证明了就算是一个人以光10倍速度奔跑的话,那么他的速度永远被定格为“每秒30万公里”,宇宙中没有任何速度可以超越光速。

  根据这一定理爱因斯坦不得不接受一个结果是:当一个人能够接近于光速奔跑时,他的时间将不得不变慢,而空间也将不得不缩短。当他这个人能够以光速奔跑时,时间对于他来说是静止的,空间将失去意义。爱因斯坦通过著名科幻式的“双子佯谬”思考的表述方式,形象地解释了这一非逻辑的现象(双子佯谬:假设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弟弟留在地球,而哥哥乘坐火箭以接近光的速度在宇宙中航行。50年后,哥哥返回到地球,结果对于哥哥仅仅过了一个月,而弟弟已经70岁了)

  在爱因斯坦发表他的相对论许多年后,人们才用物理实验证明了这一现象的存在。而今天对相对论进一步思考得出的定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超越光速飞行,他的时间不会静止,而是通过空间出现的虫洞,向时间的过去运动,就是说他将回到过去。这一定理直接导致了近几十年世界关于时间旅行主题科幻电影的大量出现。

  爱因斯坦仅用大脑通过对常识性事物的逻辑思考,就计算出了一个非常识性的东西,即“相对论”。而佛祖对“心物一元”这一非常识性东西的思考,则是一种“悟”(爱因斯坦仅仅是科学家,而佛祖是“佛祖”)。同时,最关键的是,佛祖以禅定为工具,证悟到了实相(无上正等正觉)。

  总结一下,我们由什么是般若,追问到了智慧、实相,进而又追问到了什么的实相。当经过分析及再次追问后,我们发现宇宙中只有可被触摸的物质和感知物质存在的意识才能够被追问实相。然后我们突然撞到了一堵墙,即撞到了如何去追问物质和意识实相的这堵墙。

  佛祖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正确之路,让我们跳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让我们通过从更高的层次去佐证到“心物一元”来开悟实相。

  “开悟”,或者说悟到“心物一元”有什么用呢?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念而已。当然还有极为深刻的内容,我们要渐进解析。在趋近开悟过程中,对禅定修习也会突飞猛进;控制生命机能也会如虎添翼。那么,如何去悟到“心物一元”呢?有两个问题需要你不断地做出思考。

  一、如果你承认心物是一体的话,你就不得不承认一滴水、一块砖头、陨石、星系都有生命,也都有意识,或者说有灵魂。可是你十分明确地知道这不可能,因为你很情楚:海水、石头、清风、太阳没有意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心物到底是如何一元的?

  二、当你接受心物一元的结果后,你就不得不接受“是物质呈现出心灵存在的,而心灵又反过来决定物质的存在”。而最终的问题是,物质是如何呈现出心灵存在的?心灵又是如何“创造出”物质的?这一问题的答案就是永恒,即是实相、如来本心。

  心物一元,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之所以古老是因为人们一直在追寻其内在的答案。而新鲜的是,今天我们将以前所未有的科学思考模式去开悟,而不是以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去“以为”的开悟。比如,许许多多的人在研究“禅宗公案”时,都被“公案”按在了案子上!我所谈论的不是一般意义上佛学思想,而是直指终极实相。

  心物一元就是般若,就是实相,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证悟到心物的如何一元的,也就是悟到五蕴是如何皆空的就是开悟。那么,心物是如何一元的呢?下一篇,我们再追问生命是什么?

心物一元是非心非物亦非一的,也就是心物不二。其出自古代的习武之人。



心就是心识、精神,物就是心之外的物质等一切事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本来是一个,分成心物相对


什么是心物一元?心物一元是什么意思?
在《楞严经》中佛祖说“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即说明了“本心”包含虚空万物,又言明了宇宙万物所在亦是“本心”所在,即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如何见悟到“心物一元”呢? 简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意指本心)。如何实践佐证“心物一元”呢?

心物一元
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表明,心灵显然以某种方式与物质不可分地连结在一起,而且的确有能力改变物质。不必通过外力的作用,仅通过形成一个意念的简单的动作,物质就可以受到影响,甚至是不可逆转地被改变。东方哲学"心物一元"思想很好能解释这一规律。‘’心物一元‘’的思想是为确立整体性世界...

心物一元
中国哲学体系融通了本体论与现象论的统一,创建心物一元、天人合一的思想。天地万物都来自于一个共同的源头,古代神话称之为混沌,老子称之为道,佛陀称之为如来,阳明先生称之为心,六祖慧能称之为自性。如果我们认识并回归了源头,当我们站在源头的角度看一切,那么,一切就都是源头的自我显化。体相用...

能详解一下吗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一元
唯心与唯物,皆非究竟,心物一元!说唯物,你看到你老师,是因为你老师先存在那里,你才感觉到有个人,而不是一颗树,你老师的存在在你的感觉之前!唯心呢,你老师在那里,那是我心动了,把老师的声音,通过心动作组合起来!才知道有老师在!你老师的存在在你感觉之后!心物一元呢!你老师的存在,和...

心物一元的解释
朱清时, 觉性科学, 当物理学步入禅境,物理学发现万物皆空,心物一元,佛学的空性智慧,为何“五蕴皆空”呢?为何人体是“空”?能量从何而来?

心物一如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心物一元论”才是. 一元论者说宇宙世界之根本为一,一切万象(心物)皆由一根本原理所生成,故无所谓神与世界、精神与物质之对立,宇宙万事万物皆源于此一元.而二元论者主张神与世界、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等的绝对对立,这与近代的唯物主义思想到是挺相似的.一元论思想(当时六师外道中还有持...

心身一元论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心身一元论,也可以叫身心一元论,心物一元论,其核心,即心理和生理的起源是同一性的,是一体的,而不是二元对立的。 此处的心,是指人的意识、心理和精神活动的总和,并非是大脑或心脏。心身一元,是指生命体的两个方面,是融合的、整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不能相互替代的,也不能相互分割的。这一观点,在解决...

心物一元的解释
朱清时, 觉性科学, 当物理学步入禅境,物理学发现万物皆空,心物一元,佛学的空性智慧,为何“五蕴皆空”呢?为何人体是“空”?能量从何而来?

请问心物一元与缘起性空的关系是什么?
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心物一元论是符合佛教思想的,可以找到许许多多佛经论典的支持,是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理念,而且,心物一元是可以通过修行实证的境界。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

心物一元
在阳明看来,宇宙一心,太虚圆融,万物一体,心物合一,心外无物,万物都只是心的发用,所谓气、理、命、性、道、神、精、诚、中、极、易、仁、义、意、知、物,都不过是“心”本体的不同发用流行,因而也不过都是对“心”本体的不同称谓而已。万物万象与心绝对同一,圆融为一,没有差别。王阳...

龙南县19844829925: 心物一元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
蒸秦奥迪: 此处所说的心物一元是非心非物亦非一的,也就是心物不二.云何非心?心无形相故.云何非物?物本质空故.云何一元?物由心知,由心变现假立故.心之所以名为心,是因为具有分辨、了知、思维的能力.心是无有形相可言的,根据其作用安立心的名言.外境一切事物都必须依赖于心而存在,离开众生心,外境的存在是不能成立的.心是观待境而安立的,若离开有形相的境,那心也失去了分辨、了知、思维的所依,是不可名状的.心可分为清净心和杂染心.杂染心就是八识心,是有染污的.清净心是离染污的,是本来清净的.有形相的外境与无形相的心相互不可分离,所以二者统一于一元.云何非一?因为这个"一"是假借名言而安立,并非平常人们所说的一个两个的一,是超越数量的一,故名为元.

龙南县19844829925: 何为心物一元? -
蒸秦奥迪: 1、心、物、能组成宇宙之全体,三者同出一源,三者一体; 2、心的基本特性是整体性,物的基本特性是个别性,能的基本特性是流通性; 3、宇宙间每一现象均含有整体、个别、流通,三个基本特性.心、物、能三者之自身亦不例外. …… ...

龙南县19844829925: 心物一元怎么讲 -
蒸秦奥迪: 一元.即是唯一,第一因的意思.心物一元,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我们从心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看:如果,物是心的产物,那么,心即是一元,此即是唯心.如果,心是物的产物,那么,物即是一元,此即是唯物.我们再看心物一元的悖论:1...

龙南县19844829925: 心物一如是什么意思 -
蒸秦奥迪:[答案] 应该是“心物一元论”才是. 一元论者说宇宙世界之根本为一,一切万象(心物)皆由一根本原理所生成,故无所谓神与世界、精神与物质之对立,宇宙万事万物皆源于此一元.而二元论者主张神与世界、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等的绝对对立,这与...

龙南县19844829925: 论语中“格物所至”是什么意思? -
蒸秦奥迪: ....... 1.第三篇 内明之学 二一、致知与格物 作者:.南怀瑾. 我们为了探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关键所在“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两句话的内义,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先说明“知性”的作用.并且特别提出“能知”与“所...

龙南县19844829925: 心物一元 三分法什么意思 -
蒸秦奥迪: 这就要从二元理论出发 去了解一元 就是零,就是无从大

龙南县19844829925: 有几句名句想问一下意思和出处! -
蒸秦奥迪: 1. 〖解释〗 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出处〗 《战国策·赵策一》2. 〖解释〗 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出处〗 陶渊明的《移居》3. 〖解释〗 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

龙南县19844829925: 物是人非空自卑,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啥意思? -
蒸秦奥迪: 此偈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因为其师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感觉禅悟不彻底,于是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从字面上讲:菩提树是空的,明镜台也是空的,身与心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尘埃呢?物是人非指的是:可以理解为物还在人走了,也可以理解为物是原物,人非原人了!

龙南县19844829925: 这句话出自哪里的?什么意思? -
蒸秦奥迪: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从此男女之间信誓旦旦就开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套话了. 1、“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龙南县19844829925: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里面的甘若醴是什么意思(该句出自何处?
蒸秦奥迪: 1、解读:而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甜酒;君子淡泊而近心,小人甜而不义.2、《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黄油;君子轻吻,小人愿拒.3、寓意: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花.君子之交,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地共存的默契,像线一样交织在一起.但装备利益交织的酒肉友谊很快就会被抛弃,于是就会有争吵和谩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