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有什么含义

作者&投稿:笃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鲁迅作品中的“孔乙己”本无真名,只知其姓孔,于是死后大家从“上大人孔乙己”中根据其形象冠上的。迂腐,刻板,不知变通,同时又无实际生存能力,只会找一些生僻的字词来显示自己的学问。“上大人孔乙己”是用来练毛笔字的贴子,流行清道光年间。因为含有中国字最基本的笔画,适合初学者书法入门。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典型。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复辟势力猖撅,革命成果被窃夺。“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于昏沉、麻木状态。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李大钊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

为了愤怒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为了“描绘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后,于1918年冬创作了小说《孔乙己》。

创作历程: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怎样理解 孔乙己 这个绰号的含义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与黑暗。二、“孔乙己”名称的寓意 孔乙己,是这...

孔乙己三个字的含义
孔乙己连接起来意思是,柔弱读书人的曲折一生。孔乙己也可以理解为,空有一身学问却不得其用的自己。这个引申到我们每个读过书的普通人身上,又何尝不贴切呢,十年寒窗,学贯中西,想着学成之后为国为民,一展胸中的抱负。可真能实现学有所用的人,何其少也,绝大部分的读书人,不过沦落为普通的小...

“孔乙己”有什么含义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孔乙己的名字暗示了什么?
孔乙己名字的另一个含义:孔乙己穿的长衫又旧又脏,不洗不换,意思是指的是那些守旧的人死守老一套,不懂得更新。这是在拼击旧文化旧思想。几个孩子向孔乙己要茴香豆,孔乙己便说:“不多,不多,多乎哉,多乎哉,不多也”,这是在讽刺那些对文言文半生不熟还在硬充老学究,反对新文学的人们。孔乙己...

孔乙己名字的深意
“孔乙己”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孔家的老二”。在小说中,这个名字还有更深层次的寓意。孔乙己的名字来源于他的绰号,这个绰号是由其他角色基于他的姓氏“孔”以及他们对“上大人孔乙己”这句话的误解而创造的。这句话实际上是科举时代对秀才的称呼,但在小说中,被用来讽刺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和行为。孔乙己的...

孔乙己可以代表含义?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鲁迅写的孔乙己想表达什么含义
禁锢,指出孔乙己走向悲剧的主客观原因,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孔乙己》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中的主人公外号孔乙己。文章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2篇白话小说。

孔乙己是否有讽刺含义,有批评封建社会的意思吗?
孔乙己是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一个落伍者和牺牲品;是一个好逸恶劳、穷酸潦倒、饱受凌辱摧残的悲剧人物;是科举制度下一个贫困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 所以是 有讽刺含义 孔乙已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短衣帮”相同,但他又摆读书人的臭架子,看不起劳动人民。他这一特点集中反映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

孔乙己名字的深意
孔乙己的形象让人联想到儒家文化中的某些负面特质,如守旧、迂腐等。鲁迅通过孔乙己这个角色,在批判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价值观。还有一种解释是,孔乙己的名字与中国传统的易学有关。在奇门遁甲中,“乙”和“己”两个字的组合暗示了某种特定的含义,“日奇入墓,被土暗昧、门凶事更凶...

鲁迅为什么要把文中主人公命名为孔乙己,做题目有何作用?
“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是一句叫人“半懂不懂的话”。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份,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

裕安区13582072621: 孔乙己(1918年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 - 搜狗百科
逮录杏灵: 装逼

裕安区13582072621: 孔乙己讽刺了什么
逮录杏灵: 孔乙己讽刺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裕安区13582072621: 鲁迅文孔乙己详细分析 -
逮录杏灵:[答案] 这是一篇小说,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第二部分(4—6):写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在嘲笑声中得到鲜 明的表现. 第三部分(7—8):写孔乙己和孩子,表现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

裕安区13582072621: "孔乙己”的原意是什么??? -
逮录杏灵: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⑵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描红纸:一种印有红色楷字,供儿童摹写毛笔字用的字帖.旧时最通行的一种,印...

裕安区13582072621: 孔乙己什么意思? -
逮录杏灵: 出自《jojo的奇妙冒险不灭钻石》康一的日文音译转自小鸡词典@小鸡5d9b0fda9e352

裕安区13582072621: 结合课文谈一谈“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的含义. -
逮录杏灵:[答案] 这是孔乙己一生的写照,包括他的身份、身世、性格及其生活的社会背景.“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不能要酒要菜,进到店面里慢慢地坐喝,和短衣帮一样社会地位低下.这种现象揭示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

裕安区13582072621: “孔乙己”解释
逮录杏灵: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代表了民国初期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 在小说中,这并不是孔乙己的真名.因为他说话常常满口之乎者也,于是人们从小孩子的识字课本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句话里找出这三个字来带称他. 想了解更多,可以看看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他是个比较有意思也比较可悲的人物. 希望对你有帮助,可以追问哦.

裕安区13582072621: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说明了什么? -
逮录杏灵: 孔乙己这个清未下层知识分子的个性特征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将他的可怜、可笑、可悲、懒惰、卑微的各个方面揭示出来,并从环境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中反映出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以及对人们的思想奴役、禁锢,指出孔乙己走向悲剧的主客观原因,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裕安区13582072621: “上大人孔乙己”是什么意思? -
逮录杏灵: 上大人,孔乙己”没有具体的含义.只是为了锻炼字的各种笔画(横竖撇捺点等)而设计的字例.也有的说是为“尊孔教育”编写的启蒙教材. 出现时间:清道光年间曾任广西巡抚的梁章钜,在他的《浪迹续谈》中考证认为,“上大人孔乙己”在唐末先有此语,北宋时已为小儿诵矣.被用于练字大概出现在宋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