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淡泊名利故事?

作者&投稿:罗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陶渊明为了家庭生计,前往距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担任县令。某冬日,一位名叫督邮的官员来到彭泽,对县令进行视察。督邮虽地位不高,却有些许权势,对太守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这位来巡查的督邮粗鲁又傲慢,一到达彭泽的旅店,就指使差役传唤陶渊明。陶渊明平时对名利淡薄,对这种依傍上司之人更是轻视。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得不前往见面。不料,县吏告知陶渊明,参见督邮必须穿戴官服,否则会失去体面,督邮可能会借此大做文章。陶渊明不堪忍受,感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小人低头!”随即取出官印,密封后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仅担任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2、文征明出自官宦世家,但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五十三岁的他仍未考取秀才。五十四岁时,受工部尚书李充嗣推荐至京城,虽通过吏部考核,却被授予职位低微的翰林院待诏。此时,他的书画已经颇有名气,许多人求其作品,却因此遭到同僚的嫉妒与排挤。文征明心怀抑郁,请求辞职回家。三年内三次上书,终于获准。五十七岁辞官回乡,此后专注于书画,不再追求仕途,以戏墨弄翰自娱。晚年声誉显赫,被誉为“文笔遍天下”。许多人求购其作品,他却不为所动,年至九十,依然笔耕不辍,甚至在书写墓志铭时,未写完便安然离世。
3、孙承恩与徐阶在明嘉靖年间同为尚书,住处相近。徐阶家中宾客如云,而孙承恩却深居简出。一日,孙承恩身着布衣,在阳光下读书,家中仆人对此不满,认为同样是尚书,为何自家主人门可罗雀。孙承恩听后,将仆人叫来,表示任他们去留,自己宁愿独自一人,也不愿与宾客盈门。
4、在重耳得到秦缪公的帮助,返回晋国时,介子推曾与他一同流亡十九年。咎犯因曾对重耳无礼,假装请辞以避嫌。介子推认为咎犯作为臣子,功高盖主,惺惺作态,早有归隐之心,不愿与其为伍,于是借机隐居乡间。晋文公即位后,大封功臣,却忽略了介子推。有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在宫门口挂诗,晋文公读后,派人召回介子推,得知他已隐入绵山,于是将绵山封给介子推,并更名为“介山”。
5、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邀请他出仕,庄子并未回头,持鱼竿回答:“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死去三千年,被国王用锦缎包裹,置于竹匣中珍藏。神龟宁愿死去以留骨受人尊敬,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浆中摇尾巴呢?”大夫们回答:“宁愿活着在泥浆中摇尾巴。”庄子回应:“那就请回吧!我要在泥浆中摇尾巴。”


四字成语图什么什么代什么
1. 什么什么代什么四字词语 代拆代行 拆:拆开,指拆阅来电来文;行:发出。一般指首长不在时由专人负责代理拆阅和审批、处理公文。形容权力极大。缓步代车 缓:舒缓不急切。慢步行走以代乘车。借箸代筹 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取而代之 ...

文字狱荒唐的例子
1、徐述夔的《一柱楼诗集》案 乾隆二十八年(1763), 徐述夔病故。生前曾著有《一柱楼诗集》,乾隆四十三年被仇家蔡嘉树告发。徐诗中有“明日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徐述夔已死15年,厝棺在乡间,被剖棺割首悬于东台县城示众。2、石卓槐案 湖北黄梅县监生,...

语文文言文阅读邵伯温
4,“管宁割席”可以看出管宁是怎样一个人? 管宁割席阅读答案 2,(1)共同(2)没有差别(3)曾经(4)···的人 3,(1)华歆拿起来又扔掉了金子. (2)管宁读书和原来一样,华歆放下书出去观看. 4,是一个淡泊名利,不事权贵、非常清高的一个人. 管宁割席阅读答案(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A.又"尝"同席:...

儒林外史好词好句摘抄及欣赏
不见那段干木、泄柳的故事么?我是不愿去的。”(P5页)赏析:语言描写,表明了王冕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不愿与权贵为伍德决心。14.又想到道:”堂堂一 个县令,屈尊去拜一一个乡民 ,惹得衙役们笑话。... 又想到:”老师前日口气,甚是敬他;老师敬他十分,我就该敬他一-百分。况且屈尊敬贤,将来志书上...

名人对巴金的评价(字多点)
冰心:“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为什么我把可爱放在可佩的前头?因为我爱他就像爱我自己的亲弟弟们一样……他的可佩之处,就是他为人的‘真诚’……文藻和我又都认为他最可佩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总之,他是一个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一生追求光明的人,不是...

仪征市19148514540: 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历史上有哪些人淡泊名利?请举出具体人物! -
百窦三七:[答案]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苏轼:“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吕氏春秋:“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

仪征市19148514540: 诸葛亮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故事200字 -
百窦三七:[答案]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

仪征市19148514540: 庄子怎样淡泊名利的事例 -
百窦三七: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

仪征市19148514540: 古今中外淡泊名利的名人事例 -
百窦三七: 陶渊明不当官

仪征市19148514540: 举看淡名利的历史名人的例子 -
百窦三七:[答案] 1蜀国丞相诸葛亮 2 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

仪征市19148514540: 庄子怎样淡泊名利的事例 -
百窦三七:[答案] 庄子在钓鱼,楚王派人来请他为相,庄子不为所动,叫使者回去,继续钓鱼.

仪征市19148514540: 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 -
百窦三七: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苏轼:“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吕氏春秋:“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庄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颜氏家训:“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仪征市19148514540: 哪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淡泊名利 -
百窦三七: 淡泊名利是一种境界,诸葛亮在隆中诗不急于出山,蛰伏而静待天时,是为了为自己找一个能让他实现理想的主公,而不急于一试身手,更不贪恋名位爵禄.如果他愿意出山,刘表和孙吴是最方便的选择.做了丞相之后,诸葛亮生活简朴,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没有不正当的欲望.临终时,他给刘禅的遗表中详细汇报了自己的家产,没有一点私心.总之,他是一个精神高尚不注重物质的人.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诫子书》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诸葛亮代表了当时的士人阶层,出世和入世的概念. 出世就是追随刘备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入世就是在出山之前,他交待诸葛均,要照顾好家园,等功业成功之后归隐. 因此能看出来淡薄名利.

仪征市19148514540: 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者淡泊名利的一个典故是 -
百窦三七:[答案] 簟瓢屡空--------表达了陶渊明的心志高远不为一斗米而折腰的奴颜卑膝的样子称颂阎公的礼贤好客及座宾的酒量文才“屡空”“黔娄”“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别以学者、隐士、百姓类比,烘托凸现人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