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佛教有什么不同?

作者&投稿:禹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教佛教打坐方法有什么不同?~

道教佛教打坐方法的不同之处如下
1、发心不同。道教打坐,多为追求长生久视,或求成仙;佛教发心破除我执、开发性智,以达离苦得乐;
2、内容不同。道家多修金丹、元神出窍,佛教多诵经持咒、或参话头。
3、结印不同。各有教传,本不相同。
4、打坐时间要求不同。道家讲阴阳,多在子时,佛教不讲阴阳,不限时辰。
打坐姿势要点
1、双足跏趺
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
上,称如意坐。两种坐姿都可以采用,也可以在腿痛时轮换交替。如果不能双盘,便用单盘。
2、脊直
人在禅坐的时候,脊柱垂直是关键。臀部应垫一个两、三寸高的软垫,从大腿根部到膝盖是向下倾斜的,让两个膝盖触地作为支撑点,膝盖不可悬空,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
3、肩张
两肩应舒张下垂,但不要挺胸。修禅的人在禅坐时,双手微微抬起,肩膀微微向后摆,肩腋是内空的。从外看,肩是一条平行线;从后看,肩是圆的。
4、手结定印于脐下
把左手放在右手下面,大拇指随意有意的碰在一起,放于脐下。
5、头中正
头正,下巴稍微往前低一点点,后脑稍微向后收放,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如果头是歪的,跟腰不能形成一条中空的直线,这时候最容易昏沉。人生于天地之间,本身是天地之间一灵物。由于这个中线的歪斜,天地这股正气,就落不到你身上。
6、双眼微闭
打坐时,先把两目定住了,然后再慢慢半闭眼睛,闭眼目光勿下垂,把两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规矩。若是两眼向下看,绝对不能得定,只是坐着休息罢了。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象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
7、舌舔上腭
舌头前半部轻微舔抵上腭,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在修道被称为“搭桥”。搭什么桥?人身有365个大穴,对应地球公转太阳一周。地球公转太阳一周是365天,易数以9为最大,以9归真,所以人身每个穴位应填满9口真气。
一天十二时辰,一时辰六刻钟,每刻钟二十分钟,即每二十分钟为一座。人坐禅时,六根清静,心志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时,每一刻钟能化一口真气。
当真气化生时,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时,会化成一口清而甜的津液(口水),把这口津液渡咽下去,胜过服一支人参,补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脏六腑,推动百脉千经。

扩展资料
打坐六要点
六个要点
1、一切放下
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认事物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达者一笑的愚痴之事,学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业,不是小根小慧的人所能胜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
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开悟,假如在座上想这样、想那样,妄念纷飞地乱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象个死人一样才行。
2、心念耳闻
这是修心密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持咒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
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3、念起即觉
念头来时,要能看见,如果看不见就跟着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纷飞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觉,既不随之流浪,也不压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持咒,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4、按时上座
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时不要急于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种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缓地从容持咒,既不要求入定开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开悟、发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门,非但不得开悟,而且不能入定。
5、下座观照
把打坐中的静定功夫推广到日常动用中去,在行、住、坐、卧当中冷冷自用;绵绵密密地观照,一切无住,既不让境界拉着跑,也不随妄念流浪。
6、心量广大
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宽宏大量地容纳一切,纵然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还要更好,没有丝毫爱、恶、喜、厌的观念。随缘随份地做一切善事,时时处处潇洒自在,没有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这就是最大的神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打坐

佛教是无神论,道教是有神论。
佛教和道教认为人皆可成佛或神。但佛只是思想上比人境界高,生理上和人一样,也会生老病死,道教神则是有超能力的不死族。佛教主张学习宏观的世界,各门各类各种知识都应该去学习,所谓勤学五明,道教集中修炼内功,依靠炼丹术等辅助手段以成仙为目的。佛教是以觉悟,灭除苦为目的。

扩展资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佛教 百度百科 - 道教

佛教与道家哲学的十大区别

  

  1.宇宙观

  宇宙观是关于宇宙起源和发展的观点,是任何哲学学说的基础观点。

  佛教哲学的宇宙论是缘起说。即佛教认为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故此缘起论否定创世说。

  《道德经》的宇宙论是创世说。即宇宙万物为道所生。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世界观

  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也是任何哲学学说的基础观点。

  佛教哲学的世界观是性空说。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不断变化幻灭,故而没有自性,或曰实我,即没有实在的自体。

  《道德经》的世界观是本源说。即认为世间事务固然变化无常,但都是由本质和内在规律所主宰,故而运动变化有规律可循,并对其未来可以预测。如《道德经》十六章讲“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负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里的“根”,就是本质和内在规律,“命”,就是由规律所主导的事务运动发展的轨迹(即命运),“常”就是未来的结果。不能预测未来结果而行动,就会“凶”。

  3.人生观

  人生观是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也是任何哲学学说的基础观点。

  佛教的人生观认为,人生是在此岸世界,而此岸世界是苦的,并认为存在一个快乐的彼岸世界。佛教的主要任务就是教我们自度度人,到彼岸世界。佛教还有苦集灭道来解释人生痛苦的原因和解脱之道

  《道德经》的人生观认为,认为人崇高,伟大的。即“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基于此,《道德经》认为人世间是非常美好的,即“天下神器”

  4.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是关于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

  佛教哲学对于“此岸世界是苦的”这样的人生观,建立了“苦集灭道”(即四圣谛)的人生哲学,即论述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道德经》对于人崇高伟大的人生哲学,建立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即按照人性的根本规律来发展人,即返朴归真,顺其自然。统治阶级要按照这样原则,不能有为,即“为者败之”,而要无为,即“为无为则无不治”。

  5.生命观----对生命的解释

  生命观是对于生物体生命的来源和发展的解释,是人生观的基础。

  佛教哲学的生命观是十二因缘,即生命是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因果相随,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佛教哲学用十二因缘来解释人生苦的原因。

  《道德经》的生命观是创世观。即道创造了生命,并赋予生命以“一”。即“万物得一以生”,“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而“一”是“道纪”,即“道”的代理人,用此解释人生尊贵,崇高,伟大。

  6.认识论

  认识论关于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也是任何哲学的基础观点。

  佛教哲学的认识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即“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相由心生,境由心造”,等等。

  《道德经》的认识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道德经认为,道的代理“一”,能“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即人身上的“一”和“道”紧密的链接在一切的,并驾驭着世界,而且能知道世界的过去和未来。

  7.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宇宙万物之间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是逻辑分析的基础。

  佛教哲学强调因果报应。即有什么因,就得到什么果。

  《道德经》强调规律的决定作用。即结果是由规律决定的,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只有顺应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将不得好死,即“强梁者不得其死”,所以提出“知其荣,守其辱”、“知其黑,守其白”的思想,即明知对的是什么,但故意按照错的去做,反而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样反而更符合规律。

  8.人生修炼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也是任何哲学学说的基础观点。

  佛教哲学基于十二因缘,提出八正道的解脱方法,据此演变出戒定慧的无漏学、六度,以及因果报应等思想。

  《道德经》基于创世说,提出“修炼宇宙大道”的修行方法。并专门在《道经》部分论述修炼的四重境界即具体方法。

  9.人生修炼的结果

  佛教哲学认为人生修炼的结果是觉悟,即获得“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果,即成佛,往生极乐世界。

  《道德经》认为人生修炼的结果是“得一”,即与道相连。此时的生命状态是“珞珞如石”,即非常朴素、平凡。

  10.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哲学学说在政治领域的专门应用。

  佛教哲学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生命的本质——空性(心性),追求的个人解脱和众生解脱,即自度度人。因此,度人是佛教的政治哲学。但由于佛教包含厌 1 世思想,佛教地区多数都很贫穷落后。

  《道德经》关注的焦点是宇宙这一巨复杂系统的本质——道(即宇宙根本规律),并据此专门论述“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政治哲学,并且是一门专业、系统的政治哲学。由于“为无为”的哲学非常重视对未来的预测和超前掌控,所以极为有效。中国历史上以道家思想治国的朝代都是盛世。





道教本身没有什么用,宣扬升天享福。佛教教人明因识果,求出轮回,得涅槃寂静。

道教和佛教中华文化传说源远流长,不同点:一个是道教一个是佛教;道教信仰神仙,三清教主,修仙得道,佛教信仰佛菩萨,信佛修佛成佛。共同点都是劝人向善即与人为善,众善奉行。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教义有什么区别?
这五戒是基本戒律,凡是信佛的人都要遵守。当然如果你信的深,对自己要求高,可以持更多戒律,这样你修行的速度会加快。相比之下基督教也有戒律,但是有一点很有不同,基督教可以杀生,在《旧约》里可以看到,经常耶和华要求自己的奴仆杀羊等献祭给他。这一点展现了佛教和基督教很大的区别,在佛教的教义...

基督教和佛教有什么最大的区别?
2.佛教的经典,有许许多多,但每个信徒,只修行其中的1个或几个经典。可以根据自己的根基,自由选择。由于使用的经典不同,从而导致,修行的方法也不相同。于是,形成了十几个宗派。但对所使用经典的解释,却没有什么争议, 或极少有争议。基督教的宗派,是由于对圣经的理解不同,而形成的。佛教的...

儒教、道教和佛教各有什么区别?
儒教今文经学派董仲舒寓意的孙悟空、儒教理学分支朱熹寓意的猪八戒、儒教道学分支的荀子寓意的沙和尚、儒教法学分支韩非子寓意的小白龙)在佛教(唐僧寓意的如来佛祖)引领下,杜绝道教(老子寓意的太上老君)及其宗教流派思想(阴阳家袁守城、纵横家太白金星)的干扰,建立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崭新世界!

喇嘛教和佛教的区别 喇嘛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
1、教理上不同:藏传佛教大多争论中观和瑜伽行,即有宗和空宗。藏传佛教除了显教还有密宗。汉传佛教基本上是真空妙有的统一,大乘八宗基本上都是调和空有的观点。2、修习法门不同:在藏传佛教信众中,密咒(又称真言,如“嗡嘛呢呗咪吽”)是修习法门。喇嘛教里的转经轮和跪山等宗教礼仪也是特有...

宗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啊?
特别是相对于人的反社会属性还是十分薄弱的。教育、科学、国家机器等等这些培养人的社会性的活动的作用还不够强大,还需要宗教活动来帮助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保证人类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正常进行。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人类社会还需要宗教。所以佛教是宗教 基督教也是宗教 明白了吧~...

佛教和道教有什么区别,各信仰什么?
佛教和道教有什么区别道佛两教,一个是中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但两者在中国哲学、宗教发展史上,却有着大致相同的兴衰经历。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道教亦在此时发生,二者又都经魏晋南北朝的蕴酿发育,到隋唐而繁荣并盛。此种情形,历来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尤其是两教之间的相互抗争、互不相让的关系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请问,佛教和基督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佛教更进一步地肯定这些被我们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所滥捕乱杀的动物,无不具有佛性——一种来日可以成佛的潜能,纵使人与其他动物之间,在形体上、智慧上有所不同,但在求生存的权利上,在佛性上却是平等的。(就像一个穷凶极恶或是愚蠢无知的人,他亦具有‘人性’一样,我们要以‘人道’来对待他,用‘人道’来...

佛家与基督教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建议看一下《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一书,其中'论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的几个特点’中提及7个佛教的不同特点。我这里从另一个角度说说:本质区别有三点:1,出离心:基督教求生天堂,过幸福生活,尚且在轮回中的天道;而佛教的是出离三界,认为天堂享福本质也是苦(坏苦);2,菩提心(或可以成为大悲心)...

耆那教与佛教有什么区别啊
寂静灭尽等;耆那教的涅磐则是说经过彻底净化灵魂的永恒独存。4、即使是原始佛教在论战上由于其明确的如实经验论,他的观点往往是很鲜明的。而耆那教则主张或然论,就是耆那教徒有一种抗拒论战的形式,他们认为每个人主张的不同是由于立场的不同主张的,所以也有其合理的成分。

基督教和佛教的异同是什么?
基督教,是一神论,上帝本来是以色列人的上帝,,但不怎么又成了全人类的上帝,基督教认为人都是有罪的,有罪的人死后要下地狱,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才能上天堂 佛教,是无神论,佛陀教导人们要积善德,行善事,宽恕一切罪过,当一切人都行善事的时候,理想的天国就会降临人间。基督认为人都是有罪的...

岑溪市18498511590: 佛教和道教有何异同? -
汪轮益替: 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强求、不逆天(这里的天,就是客观规律、大自然) 佛家的思想精髓:无缘大慈,通体大悲.既出世,也入世.入世,为了挽救众生(这里不单指人类,而指一切有情生命);出世则是教一...

岑溪市18498511590: 道教和佛教的区别在哪里 -
汪轮益替: 道教的目标是羽化成仙,追求精神与肉体的长生不老. 佛教的目标是断除烦恼,脱离轮回.佛教认为一切世间的精神与物质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的精神与肉体的长生不老.

岑溪市18498511590: 道教和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
汪轮益替: 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 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 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

岑溪市18498511590: 道教和佛教的区别 -
汪轮益替: 最大的区别是,道教是大中华土生土长的宗教,拜的是大中华的祖先神.佛教是番邦蛮夷的宗教,拜的是番邦蛮夷的神明.道教在本土还在延续着,佛教在本土已经消失,道教文化是正宗的大中华文化,佛教文化是大中华文化的螟蛉义子.

岑溪市18498511590: 中国的道教与佛教有什么区别? -
汪轮益替: 佛教和道教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对待生和死的态度.可以说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

岑溪市18498511590: 佛教和道教一样有区别吗有关系吗同源吗? -
汪轮益替: 道教和佛教的区别: 1、佛教对宇宙的认识是成住坏空,不断循环.道教有类似的劫数运度和演化之说. 2、佛教认为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娑婆世界有六道众生.道教似乎只说有五道,把佛教的天道和阿修罗道归为一类了,人,畜生,饿鬼...

岑溪市18498511590: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是什么
汪轮益替: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1、(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 .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岑溪市18498511590: 佛教跟道教之间有什么区别 -
汪轮益替: 一般的,宗教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个人精神上的终极关怀问题,实际就是如何对待生与死亡的问题.对人来说死亡是最大的恐惧,宗教要给出对待的办法. 佛教和道教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对待生和死的态度.可以说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佛教...

岑溪市18498511590: 佛学和道学有哪些区别?
汪轮益替:在严格的意义上说,佛教和道教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宗教,都是告诉人如何面对死亡的学说,在解决人在精神上的关怀需求问题上的作用是一样的. 佛教和...

岑溪市18498511590: 佛教与道教有何不同?
汪轮益替: 佛道区别简单明了地归纳一下:一、大致来说:道教重现实、重经验、重方法、重世俗生活;轻理论思维、轻对彼岸世界的构想.佛教则反之,重心性之学,重思想理论,贬视人生. 二、总的说:佛教唯心哲理丰富、精致,道教义理则较朴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