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读后感抵达诗意的钥匙

作者&投稿:种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诗刊》读后感_抵达诗意的钥匙  身处“后疫情时代”,生活有如一截摇摆在“变”与“不变”之间的平衡木,直到台历赫然提醒我们,2021年已然到了2月,才猛然发现,圆明园的枯草已盖不住新绿,新的“风景”正在被发现。
  打开二月《诗刊》上半月刊,先是诗人胡弦的短诗《凉亭》。“木栈道延伸着,有叙述所需要的全部耐心,/在薄雾中,感觉有点摇晃,/但走在上面,很稳。” 胡弦依旧内敛、知性,顺着“木栈道”这条幽径,始于自然,通往心灵。刘波对这首诗的评论《朝向内心真实的风景书写》,提到当下诗人的一大挑战是“如何朝向内心真实来书写‘风景之发现’”。这一“风景”包含了古典的自然风景,也融贯了诗人主观之“意”,却不是“以我观物”那么简单,它包含柄谷行人“风景”理论中的“内面性”和先在的“认识装置”。“风景”一词具有包蕴性和含混性,也正是这种丰富性赋予它多种可能,让我选中这个词来描述阅读这两期《诗刊》的感受。
  “视点”栏目聚焦的叶丽隽和“每月诗星”推出的年微漾,两位诗人勾勒的线条或柔和或清晰,无一不呈现出具有地域烙印的内心风景。从“我灵魂的四周天色已暗”到“始终有一个/未完成的书写——如这明月孤悬”,叶丽隽古典静谧的语词下涌动着不安和内省,“在表面的平静和底下的积雪之间”是一种无声的较量,但是“经常地,我在街边的长椅坐下/花瓣宁静地飘落/而托在手上的豆腐不断散发着暖意”,终是丽水无尽的青山、高耸的云天予她生活的琐屑和内心的安宁。泸州、愚溪、禾木村、木兰溪……年微漾更是用陡峭的语言和奇崛的想象,追问山河也追问着“我” ,在文化地理中“提取出非常醒目的诗歌句法”(赵思运语)。时而有凌厉的质感,“伴随着波纹荡漾,青苔/是从月亮身上剪掉的/多余的绒毛”,时而平静温暖,“作为家中的独子/他继承了牛羊也继承落日”。
  上半月的“新时代”和下半月的“诗旅·一带一路”栏目最鲜活。眼中是大时代的风景,胸中饱蘸深情,才会将之锻造成篇,这是诗人的情怀,也是《诗刊》的关怀。这里有为民族复兴高歌的《在为人民服务的田畴里播种使命》(赵琼),也有关注工人炼钢的《沸腾》(齐冬平),“沸腾是高炉和高炉群的歌唱/高炉有喉有身有腰有腹有缸/钢铁般的汉子一样 巍然站立”,诗人在政治抒情和个人主体间探寻平衡。“美好江苏诗歌小辑”为我们展示幸福的生活:倒映着灯火的洪泽湖、泛舟其上的成子湖、麦穗上黄金的村庄和聚集甜蜜与甘霖的熟葡萄,那里,一汪清泉洗亮“灰尘满面”,那里,“阳光铺满了平整的青砖路/点燃石榴叶上暗藏的生机”(龚学明)。
  移步“方阵”,感触最深的是老诗人梁小斌和庞培的作品,他们独特的风景是一种娴熟的“晚期风格”。“是那忘我耕耘的岁月/将我锤炼/从此我变成一位//端详着咸味/就能喝下稀饭的人”(《端详》),如今的梁小斌呈现出一种温厚平和又不失睿智的“端详”姿态,是“端详”而不是“审视”,因为他早已褪去了当年朦胧诗的青郁,显得朴质又自如。庞培一如既往地青睐“风”“水”“马”“月”“夜”等古老的意象,发掘新的抒情,《起风》写到“一棵树在风中/这是我的全部人生/潮汐般的风/丈量这夜色温柔//风把旷世的沉默/从行人身上吹散”,这是一种冷静、自省的抒情,彷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双眸放射出智慧之光,练达通透。
  “气象”栏目呈现的“风景”看似无甚新意,诗人们不再忙于摆弄技巧和制造玄虚,反而回到了诗歌本身。罗振亚絮叨着风雪之前寄来的毛衣、母亲在梦里呼喊出的我的小名,那些关乎母子的“粗糙的喜悦”;许是妻子的短暂离开,让千野深情写下了“我抹桌拖地板,没想到弄得/腰酸背痛,原来你是用三十年的/辛劳,把我惯成了生活的看客”这样朴拙动人的情话;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项建新看到了故乡的样子:“读的雪越多/就越相信/原来/大雪纷飞的样子/就是故乡的模样”。这一组诗多写母子、父子、夫妻等传统人伦母题,却在那份平实中彰显了诗人的诚意,独成一景。“短歌”虽短,却也五彩缤纷。王长军的《奢望》带我们回到一个牛羊满地,有祖先、阳光、草地,有梦想的乡土乌托邦,“这天堂里的棉花,这忘忧的云彩/忠实、隐忍,在大雪来临之后/暖着我的姓氏和单薄的故乡”,掩卷而思,余味尚存。
  到达下半月刊,“发现”替读者发现的是念小丫“温和”的诗歌风景。她记录一场春雨的邀请,讨论职场中的虚无和实在,也在新年的饭桌上思考“人类行为”:“灯火依然阑珊,我们兴奋/互相传递吃法和经验/再晚一些灯火会熄灭,就像蜡梅凋敝”。念小丫的作品波澜不惊,更像是一种温和的呢喃。对此,“锐评”一如既往地提供了一个思想论争的自由舞台。如果以绝无仅有的语言建设和独创性为标准,确如反方董喜阳所说,念小丫的诗“抒情空间”不那么立体,“叙事密度”趋向扁平,但换个角度看,这正是一种“温和”和“温和的修辞学”,“温和”是一种妥协,本身也是一种对抗,一种尝试建立个体与世界美学联系的姿态,正方陈丙杰视之为一种中年写作。她写道,“前天晚上我的家就是整个世界/孩子是世界的中心,树木花朵在沙发旁/山峦在壁布上,月亮挂在飘窗间/月亮可能知晓我们的一举一动”。和睦的家庭、乖巧的孩子、美丽的夜色,生活的庸常在一种温润的叙事间流淌,这便是中年温和的理想主义,也是最抚人心的风景。
  “双子星座”育邦和安然诗风迥异,却都蕴藏着“轻”“重”博弈的哲思之境。育邦的诗歌很少写宏大叙事,秘密关照着生活空间的隐微之处,轻巧的语言中却呈现出一种重力——霍俊明曾用“‘轻逸’的重力”来描述——“在一次次轻轻跃起时又携带了精神重力和人格词源”。“你像白鹳一样,穿行在荻花中/从稀薄的泪水中淬炼出黄金”,一面是美丽的白鹳、轻盈的荻花,一面是沉痛的“泪水”、厚重的“淬炼”,上句还是“你的咖啡新娘,你的黄色玫瑰”,下句便跳跃到了“人间以外”,诗意便在内与外、轻与重的碰撞中迸发。这种对抗也可以对应诗人在随笔中提到的“尘埃”与“鲜花”,创作便要在生活的尘埃里开出诗意之花来。如果说育邦是举重若轻,那安然更像是以轻为重,她张开大大的眼睛,撷取生活中最小的诗意,“小野果,小玫瑰,葡萄庄园里最小的美”,包括“一颗饱满的果子”的“长长的绒毛”,恰恰是最柔软也最坚硬的部分。安然敏锐细腻,饱含深情地对待生活每一根细小的绒毛,这是极重的轻巧。
  “银河”栏目众星璀璨,不一而足。张德明在黄莺与紫燕身上看到须“屈尊于俗常的生活”的诗意。杨梓的《十二时辰》用偏向古典的语言,构造了一个现代主体的乡土空间。张恩浩的《小站》可以和中海的《过江记》比读,前者因消失的“缓慢”怅然若失,一段连通县城和远方、此在和彼岸的铁轨,让我们想到《哦,香雪》中那个渴望走出大山的小姑娘,但“提速的火车/很少在这里停靠了/小站被活生生地丢在老照片里”,小站终将在渐远的鸣笛声中被遗忘。中海在两种过江方式的对比中插入了怀念外婆的情感线:“船队线一样驶过,桥下的江水/仍怀当年之勇。在桥上/有点快的速度中,我渴望/外婆的船桨,像划过一根根斜拉索”……一些具象的风景引我们追问并寻找“快”“慢”之间、生活和远方之间、历史和现实之间的答案。
  “校园”让我们看到了诗坛最年轻的力量,他们有惊奇的句式,密集的语意和丰富的主题。同样精彩的还有“E首诗”栏目,尤其是精到有力的推荐语,或耐人寻味,或一针见血,是抵达诗意的钥匙。
  漫步二月刊,置身一场诗歌之旅,沿途风景百花齐放、多元并存,然篇幅有限,暂且止步于此,更多“风景”还待诸君开卷撷取!


关于古诗词――《醒来的诗意》的读后感
《重温最美古诗词》读后感:年华有限,诗意无穷 《重温最美古诗词》读后感:年华有限,诗意无穷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华。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情不自禁地,这些诗句边轻轻的从唇齿间流出。心中的亲切感被一点一点的唤起,抚上质感的书页,一缕缕诗意不禁从心底...

怎样平凡而有诗意的过一生读后感作者宗白华
感悟平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

柯英写的诗意的乡村,读后感怎么写
2017-05-22 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并写诗意,思想感情和赏析 3 2020-07-23 野生的村庄的读后感怎么写? 339 2018-01-24 莫泊桑《在乡下》的读后感怎么写? 2 2016-12-02 梅子涵写的小说中的《乡下路》读后感怎么写 7 2020-07-22 小村深秋的读后感怎么写? 2 2018-03-19 描写乡村日出的读后感 2 20...

读《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有感
这不,除了自主学习外,学校也给我们中心理论学习小组的每个人提供了学习资料:由教育学博士肖川所著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读后感觉有很多共鸣的地方。 在书的第一辑“向孩子张开你的怀抱”第三篇中《品读“职业幸福”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作者所写的“幼儿教师站...

《读者》读后感
在优美的诗意中,我深刻体会到的是冰心那悲天悯人的爱的情怀。 《读者》读后感10 《寄小读者》这本书主要写了冰心奶奶远渡重洋,赴美留学在异国他邦写的通讯,大都报道了身居异乡的一些生活事受,表达了她出国期间对祖国的关注和深切怀念,抒发了她对活泼可爱的儿童的热爱,对挚爱恩慈的母亲的怀念。冰心奶奶对太平洋...

我要写《泰戈尔诗选》的读后感,用什么题目?诗意一点
用《我们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似地》 《飞鸟集》的一句:“ 我们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似地,遇见了,走近了。海鸥飞去,波涛滚滚地流开,我们也分别了。”也可以理解成你与他的诗的相遇

风的旱冰鞋读后感:安房直子诗意的童话
《风的旱冰鞋》读后感:安房直子诗意的童话 有的童话只写给适龄儿童看,成人不太感兴趣。但往往经典的隽永的童话,不仅写给孩子,也写给所有人。安房直子就是这样的作家。只是这位日本的女士深居浅出、一生淡泊,在50岁上就早逝,否则人类的童话世界一定更精彩。《山的童话·风的旱冰鞋》是一本以《风...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读后感
此刻,我们就不再觉得田园是一种虚无的、无法抵达的地方,原来它是那样触手可及。的确是这样,也许现实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很难拥有诗意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聆听、阅读让诗意扎根于心,外化于行。心中有了诗意,便有了爱、有了美、有了博大的胸怀,面对现实生活便多了份从容、淡定、坚韧。我想,这才...

要写 鲁滨逊漂流记 读后感的作文 要定一个精彩一点的 新颖的 有诗意的...
读后感范文二:《鲁宾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著作,它讲述了英国人鲁宾逊在孤岛生存的恶劣艰苦的环境。这个故事让我读到生存的道理。《鲁宾逊漂流记》一开始他与同伴们一起出航去南美洲探险时,遇上狂风暴雨,船沉没了,他只是孤身一人被冲上了无人小岛,一个人在这座荒无人烟、远离大陆的孤岛上,...

朱自清 春 的读后感
这种境界的构思,整个地展现自我人格,以美妙的意象作为人格的外化手段,于是他的笔下,自然美成为自我人格的精神拟态,或象征性的写照;个人特定的情绪、思想,也因自然美的依附,得到了诗意的写照,或者说得到了模糊性的象征。怎样创造这种意境,完成自然美与人格美二者的附丽与连结?对此,朱自清则是继承...

潘集区13772845624: 中国最好的诗刊是什么? -
阮泼薄芝: 《诗刊》、《星星诗刊》、《绿风》、《诗选刊》都不错,但是我认为最好的还是《诗刊》,这不仅因为它的发行量是同类杂志中最大的,他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潘集区13772845624: 读诗究竟有什么意义 -
阮泼薄芝: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读诗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不同朝代,不同地区,不同境遇,不同心性的诗人写出的诗歌大有不同.读诗也是在读史.好的诗歌能给予美的享受!了解历史贯通古今.诗歌伴随我们更好的成长.

潘集区13772845624: 六年级诗歌的序言怎么写 -
阮泼薄芝: 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许多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潘集区13772845624: 某爱好诗歌的中学生创作了一首新诗,寄给一位慕名已久的诗刊主编,并随诗附了一封请求这位著名诗人给予指点的短信.下边是短信的正文.其中有些地方... -
阮泼薄芝:[答案] “力作”改为“拙作”;“拜读”改为“雅正”;“雅趣”改为“爱好”;“斧正”改为“修改”;“用心”改为“费心”;“修改”改为“斧正”.21.各国媒体认为“设立全国哀悼日是一大突破”.

潘集区13772845624: 《玛格丽特小镇》读后感 - 2100字
阮泼薄芝: 《玛格丽特小镇》读后感2100字一个叫爱情的地方“抵达玛格丽特小镇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力让自己迷路.”读完这本书已经很久了,却迟迟不知道如何动笔.到底是该将它...

潘集区13772845624: 请大家评价一下这本杂志《诗刊》 -
阮泼薄芝: 是中国作协官方刊物,曾经因为政治体制、趣味等的原因落后于时代的先锋诗歌发展,但最近几年有所改变,特别是下半月刊办的不错,有比较大的包容性,也推出了不少年轻诗人.

潘集区13772845624: 《诗经•唐风》是西周、春秋间流行于曲沃一带的民间诗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阮泼薄芝:[选项] A.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B. 《诗经》主要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C. 《诗经》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战国中叶的诗歌 D. 《诗经》经过孔子删订,是儒家经典

潘集区13772845624: 致敬“白衣战士”白晓卉事迹感想
阮泼薄芝: 白晓卉同志技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人师表,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 3月9日凌晨4时抵达威海后,白晓卉顾不上休息,立即前往威高诺润检验所查看实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