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建筑文化有哪些特点

作者&投稿:贲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摘要:青岛的建筑风格主要是中式的,老城区则是中西合壁。青岛从建制至今短短的100余年里,就由一个晒网捕鱼的简陋渔村发展成为在海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形成了具有本身特色的城市体系及地域建筑风格。这与青岛城市发展过程中,外国文化的强势侵入、中外文化间的对立、不同文化的交融、文化融合后的遗传演替是分不开的。下面就随本文一起来了解青岛建筑的特色风格的演变吧!青岛从建制至今短短的100余年里,就由一个晒网捕鱼的简陋渔村发展成为在海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形成了具有本身特色的城市体系及地域建筑风格。这与青岛城市发展过程中,外国文化的强势侵入、中外文化间的对立、不同文化的交融、文化融合后的遗传演替是分不开的。
开埠前青岛的原有建设
关于胶州湾地区的记载虽早就见于史册,但是直到19世纪末这里仍然是以农、渔为主的自然村落,工商活动并不活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防范列强对胶州湾的觊觎,巩固海防,北洋大臣李鸿章上报申请在胶州湾驻军并修建炮台。
光绪十七年五月初八(1891年6月14日),清廷在胶州添筑炮台设防,多数学者认为这标志着青岛建制的开始。次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兵四营移驻胶澳,并在青岛村天后宫侧建总兵衙门,设置了炮台三座,兵营四座,其他辅助建筑如军火库、邮局、电报房等,为方便军旅起卸,用旅顺船厂的钢材修建了南海栈桥。在清廷正式驻兵后,青岛逐渐由一个渔村成为了繁荣的小市镇。
据青岛上庄(青岛村)士绅胡存约所著的《海云堂随记》中记载“丁酉(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十四日,商董首事集议本口禀县商铺数目??计车马、旅店七,洪炉一,成衣、估衣、雉发三,药铺二,当铺一??计六十五家。”从中可见当清军进驻后贸易的繁荣程度与商铺建设情况。
外来建筑文化的强势侵入
德国为与老牌殖民国家争夺殖民地,经过长期的策划与周密安排,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于1897年占据胶州湾,次年3月6日与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正式窃据胶州湾地区。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将“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命名为“青岛”。
德国占领之初就着手城市规划为城市划分区域,按等级分为欧人区、华商区、华工区、贫民区。德国在青岛制定的城市规划融入了田园城市与带型城市等当时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顺应地势布置了灵活的路网,并修建了良好的市政基础设施。修筑铁路拓展港口,将港口转移至胶州湾内,使之逐渐成为东亚第一良港。
与此同时具有德国建筑文化色彩的建筑也大量建造,这是西方建筑文化特别是德国建筑文化首次出现在青岛的土地。这一时期的建筑类型大概可以分为①外廊式;②古典复兴形式;③德意志浪漫主义形式;④折衷主意形式;⑤青年风格派。
德占时期的路网结构与建筑式样为其后的青岛市规划与建设奠定了基调。
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宣战,于1914年11月占据青岛。同年12月,宣布青岛对日本本土居民开放,大量日侨涌入,到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时,城市规模已是1910年德国规划时的3倍。规模虽扩展迅速,但由日本侨居青岛的平民私搭乱建现象严重,部分房屋仅以木板简单搭建就开始使用,使得部分日人大为恼火,认为严重损害了日本在华形象,这一现象也使得城市的某些区域发展有更强的自组织性。
这一时期公共建筑以欧洲古典复兴、日本和式、折衷主义、现代主义等建筑风格,住宅则以和式为主。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日本为了达到长期占据青岛的目的,1915年在贮水山(日人改名为若鹤山)上修建了具有典型和式风格的“青岛神社”,道旁盛开的樱花更是让人恍然置身于日本。
1937年7月7日发生芦沟桥事变,中日战争爆发,1938年1月日军再度占据青岛。1939年日军改称青岛为青岛特别市公署,同年将即墨、胶县划入青岛地区,称为“大青岛市”。
由于忙于侵略战争,日本侵占青岛8年时间,仅将青岛作为军事基地和经济侵略据点,用于大量掠夺资源,“以战养战”。这时期的城市建设活动很少,虽定下了“母市计划”等庞大规划但没有实施,更主要的是在原有街区插建改造。重点建设与军事和经济侵略相关的公共设施,兴建黄埠水源地和四方山水池,筹建白沙河军用机场。
内外建筑文化的互融过程
对于中国建筑文化的吸收,德国是谨慎而矛盾的,一方面意识到“中国人的生命和繁殖能力,并不亚于我们,所以很少有人设想我们可以把他们取而代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会成为欧洲过剩人口的殖民场所,而在这里也有不可抗拒的欧洲文明以及其解体中的一些古怪影响。”主张“从老中国城市绘画般的美景中汲取任何有益于我们的新建筑的东西。”另一方面德国人要把青岛“逐步发展为传播欧洲文化的基地,尤其是德国文化在东亚的中心”,德国总督托尔博尔(Truppel)曾明确提出新城市应强调德国民族特性。另外德人对于胶州湾当地原有建筑的舒适性与洁净程度也大为不满,比如改建胶澳总兵衙门为德军临时司令部时,就有类似的记载“看到肮脏的中国人的窝棚,变成欧洲人住的漂亮的住所真是妙极了??至于舒适,那是根本不存在于中国官员住的房子,一个德国家庭甚至不愿叫他们的仆人在里面住,随从人员住的房间就像我们不愿叫奶牛住的洞穴一样。”但无论怎样,文化的融合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德国占领青岛后,由于缺乏熟悉的建筑材料,而建筑机械与专业施工人员也要从德国本土运来,使得头三年建筑速度缓慢。起初的建筑材料多为中国旧式的青砖灰瓦,所用工匠多为中国人,建筑装饰上较为简朴,石刻装饰较少,外形规整。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许多德国水兵也参与了建筑活动,按德国的居住模式改造中国旧式官署与兵营为己用。正是这种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水平的匮乏与差距,决定了在占据早期的建筑活动中这种被动式影响的存在。
随着欧洲折衷主义手法的兴起与浪漫主义的东方倾向,许多在青岛的德国建筑师抱着猎奇的心态将传统中国建筑中的一些细节与符号运用到了建筑设计上去。比较典型的有始建于1900年的亨利王子饭店,外廊的木梁结构模仿中国传统的形式。建于1906年的亨利王子饭店礼堂在檐口处设计有中国传统的线脚装饰。总督府童子学堂在阳台雕刻有精致的中国传统木雕。此外总督副官住宅、麦克伦堡疗养院、阿里文住宅等都模仿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但这种模仿更多地是体现在细节与形式上,整个房屋的格局与功能安排上还是西方的。
日本对青岛建设最多的是第一次占据时期,这一时期除了部分公共建筑质量较高外其余大部分住宅等建筑物质量较低。由于此时青岛建筑风格趋于欧洲,城市格局肌理已经初成,日本在此建造的房屋以古典复兴、折衷主义为主,与德国建造的房屋相比,更注重经济性,一般公共建筑层高在3m左右(德国建筑4m-5m)。细部装饰用卵石取代部分花岗岩成为这一时代建筑的特征。
此外也有部分完全“和式”的建筑出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贮水山上的“青岛神社”,但都逐渐消失不见,现在市区内早已没有和式建筑的遗存。
中国收回期间在青岛建设中对西方建筑的兼收与包容
1931—1937年沈鸿烈任青岛市长期间实施的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市区与乡区兼筹并进的城市发展政策,迎来青岛第一次全面发展的高潮,并使青岛走上现代化城市的自我成长之路。这一时期活跃在青岛建筑界的有寓居青岛的德籍、日籍建筑师,还有从欧美学成归来熟悉西方建筑理论的中国建筑师,如庄俊、陆谦受、董大酉等,这也使得此时期青岛建筑兼容并蓄全面发展。
自1897年德国占领开始,青岛区内有规模的中国传统建筑只保留有充当临时司令部的原胶澳总兵衙门与天后宫,其余建筑一并拆除来适应德国的规划与建筑要求。此后的三十余年间也仅建设有三江会馆等少量中国样式的建筑,这就造成了中国建筑文化在青岛区内的严重缺失。
20世纪30年代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界出现了“中国的文化复兴”思想,很快在青岛市内就出现了一批中国传统式样的建筑。比较典型的有栈桥回澜阁、水族馆、湛山寺等。在这其中也出现了部分传统建筑借用西方建筑构件细节,例如湛山精舍门面上的“柯林斯柱式”,虽然有些似是而非,但这毕竟是对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融合的尝试与探索。
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革命频繁,内战四起,租借地就成了相对平稳与安全的地方,大批前清的遗老遗少,失意的政客军阀寓居青岛,因此营建了大量的仿洋别墅。
30年代中国建筑师在青岛建造了为数众多的公共建筑,其中大部分使用的是古典复兴、折衷主义,以及在西方刚刚兴起的现代主义等建筑形式,其中也出现了用中国传统细节与西方建筑形式结合的折衷主义探索。
青岛特有地域建筑风格的形成
青岛作为一个殖民城市,青岛特有地域建筑风格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共同影响的结果。作为侵入文化本身的特性、被侵入地的环境特点等是文化侵入的基础。为文化的侵入与遗传提供了环境与机会。
德国建筑文化与中国建筑文化的融合为青岛地域性建筑提供了建筑基因。德国建筑文化成为青岛主要建筑文化遗传主体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选择的结果。这是由于①本土文化的缺位,由于清朝的海禁政策,对沿海地区开发不够,导致大陆文化对沿海地区辐射较弱,特别像青岛这种开埠前较为荒芜的地区,为德国文化顺利登陆、居留、发展提供了前提。②西方文化的优势地位,18世纪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例如在青岛同样作为入侵文化的德国文化比日本文化更有侵入性,这也导致了德国文化在青岛遗存成活而日本文化却逐渐消褪。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大连,大连作为沙俄租借仅有6年(1898—1904年),而日本殖民者从1905—1945年整整40年的占领期间,对沙俄规划中已形成的部分未作改动,对未形成的部分继续细化和调整,延续了沙俄风格的城市建设。这些都说明了在优势的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下,同样作为侵入文化的日本文化的不自信、妥协,最终导致消亡成为不成功的侵入文化。③德国文化在青岛的西方唯一性,相对于天津、上海等殖民城市,由于侵入的西方文化较多,并未形成单一的文化特性,只是按租界来划分文化的势力范围,比较笼统与模糊。而德国文化在青岛是唯一的西方文化,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是决定性的,使得整个城市充满德国色彩。
一种外来建筑文化能在异地生存必定与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便于利用的建筑材料有密切的关系,从而使外来建筑文化本身发生一定的适应性改变。
青岛处于海滨丘陵区域,其中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8%、洼地占21.7%。东高西低的起伏地势形成青岛的地貌,东北部高,西南沿海低,中部丘陵起伏,形成如观海山、信号山、青岛山、太平山、贮水山、湛山等山。
德国在1900年青岛总体规划中采取城市规划与道路兴筑并举的做法。道路网结构顺应不同区域的地形,顺坡就地,有机地将各功能分区连接,并与市外村道相连,形成青岛市内外交通网络,这与中国传统街区的棋盘式道路有很大的不同,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艺术性和经济性,充满了青岛的地方特色。
青岛盛产花岗岩,而近代德国建筑流行花岗岩装饰,大量的花岗岩运用,成为了青岛建筑的一个代表符号。建筑所需要的大量砖瓦,也由青岛本地匠人利用德国机器烧制而成,据胶澳志记载到民国十五年(1926年)有些窑厂已可每年制成“洋砖、洋瓦六百万万块”。这些青岛原生、原产材料的运用,使建筑散发出青岛的气息。
相关阅读推荐:
青岛传统习俗文化知识大全约你看茂腔玩青岛够级识青岛
青岛贝雕有哪些种类青岛贝雕历史起源以及工艺特色概述
崂山道教音乐有什么风格特点崂山道教音乐历史起源以及风格特点简介
青岛保皇有什么游戏规则青岛保皇游戏过程以及游戏术语简述
茂腔有什么艺术特色茂腔历史起源以及艺术特色概述
山东传统曲艺胶东大鼓的艺术特色有哪些胶东大鼓历史起源介绍


太阳岛风景名胜区的建筑风格有哪些特色?
洋葱头顶:受到俄罗斯东正教建筑影响,一些建筑物的顶部装饰有洋葱头形状的圆顶,颜色鲜艳,十分醒目。墙面:墙面常涂以浅色或白色,与深色屋顶形成对比,简洁而明亮。窗户和门:窗户周围常有精致的装饰,门上方有时会有三角形的装饰牌匾。三、现代建筑风格 玻璃幕墙:现代建筑常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既增加...

东南亚建筑风格特点有哪些
1. 地理位置的考量 东南亚建筑风格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上。该地区属于热带气候,茂密的植被和潮湿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其独有的设计理念。此外,东南亚丰富的群岛地理特征也为其建筑风格增添了独特的岛屿景观元素。2. 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 东南亚建筑风格深受当地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民族特色的影响。这...

太阳岛风景名胜区的建筑风格有哪些特色?
艺术装饰:太阳岛上的建筑常常采用精美的艺术装饰,如雕塑、壁画、马赛克等,这些装饰品不仅美化了建筑物,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水平。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太阳岛的建筑在追求美观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功能性。无论是公共设施还是私人住宅,设计者都力求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的...

萨索斯岛古镇建筑特点和自然环境关系
二、古老与现代的结合 萨索斯岛古镇建筑既有古老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古老的希腊建筑风格,如圆拱门、石柱等,与现代简约的设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古老与现代的和谐交融。这种结合既体现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展现了现代发展的活力。三、独特的防御建筑 由于萨索斯岛位于爱琴海中,防御功能在...

台湾建筑有什么特色
「南岛建筑」即是由台湾南岛语族族群所兴建的建筑。其建筑有浮脚楼、土台屋、海岸浮脚楼及船屋四大类。台湾原住民族的建筑文化特徵与南岛语族的其它地区类似,但是似未营建海岸浮脚楼及船屋。在高山族中,除了鲁凯与北排湾、赛夏与泰雅族之外,其余各族拥有不同的建筑文化。多数族群采取集村方式,居址自高山台地、...

海南建筑设计存在哪些特点?海南建筑设计有哪些特殊性?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认为,建筑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物化体现,关系到一个地域景观的打造、文化的展现和形象的树立。海南的建筑特别是小城镇建筑、乡村建筑和城市一些零散的私人建筑,由于缺乏对建筑风貌的规划和要求,建筑物的布局、朝向、造型风格等缺乏美感,地方特色不明显...

海南有哪些特色文化
海南的特色文化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海南传统文化 海南岛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海南军坡节、公期节等民间节日,以及海南特色的传统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这些传统文化反映了海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二、海南海岛文化 海南岛的海岛文化是其文化特色之一。海南的海岛...

珠海东澳岛有哪些标志性建筑?
珠海东澳岛,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海市东南部,是一座美丽的海岛。这里的自然风光优美,海水清澈,沙滩细腻,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东澳岛上,有一些标志性建筑,它们见证了岛上的历史变迁,展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东澳岛灯塔:位于东澳岛的东部,是岛上的一座重要地标。灯塔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

地中海建筑风格有哪些特点
地中海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一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地中海周边这些国家的建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淳朴的颜色,红瓦白墙;众多的回廊、穿堂、过道,一方面增加海景欣赏点的长度,另一方面利用风道的原理增加对流,形成穿堂风这样的所谓被动...

海南特色文化有哪些
一、海南传统文化以黎族文化为代表。黎族是海南岛上的主要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涵盖了纺织、音乐、舞蹈、建筑等方面。黎锦是黎族文化的一大亮点,其精美的图案和独特的工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同时,黎族的民歌和舞蹈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反映了他们热情奔放的性格和生活态度。海南的自然环境也对当地文化产生了...

鸡冠区15338187295: 青岛市房屋建筑特色 -
门冒乳癖: 青岛市房屋建筑特色,在八大关一带,很多小别墅有欧洲风格;在前海一线的小别墅,大多是现代派风格,简明又靠海;其他的普通居民的住宅楼,肯定有朝向的不同,而且这取决于不同的地段.商务楼大多高大,最高的有20多层吧.就所了解的说一下

鸡冠区15338187295: 青岛的特色建筑是什么? -
门冒乳癖: 栈桥是青岛的标志,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修建的是供海军码头使用的木桥.1931年改建,栈桥全部使用巨大的花岗石砌成,全长440米,宽10米.栈桥两边有铁链护栏和莲花路灯,尽头建有三角形防波堤,呈“个”形,以减弱风浪的冲击.最南端处筑有一座钢筋混凝土双层双檐琉璃瓦覆顶的八角亭——回澜阁,装饰华丽,可登临远眺. 桥身从海岸探入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桥尽头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翘角重檐建筑端庄地安坐于碧波之上,在海岸周边众多欧式建筑衬托下,尤显别致.1984年、1998年,在保持栈桥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青岛市政府对栈桥进行了两次全面整修.如今,整修后由花岗岩砌造的桥体更加坚固美观,桥面宽敞,12对桥灯亭亭而立,整个桥体焕然一新.

鸡冠区15338187295: 青岛的建筑多为什么风格?
门冒乳癖: 青岛是一座开放城市,具有海洋文化特征,海纳百川.青岛的早期建筑多为欧陆风格,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以后,仍建设了一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

鸡冠区15338187295: 青岛有什么特点? -
门冒乳癖: 青岛的特色在与山,海,建筑 山:青岛有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高山-崂山,既是风景名地又是道教胜地,是青岛著名的旅游景区. 海:青岛是个三面环海一面接陆的城市.海水浴场众多,海水干净清透,海产众多.因为海水调节,青岛的温度也是冬暖夏凉. 建筑:青岛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而闻名,欧式建筑是最大的特色.拥有山东省最大的歌特式建筑,八大关景区内有着24个国家的300多栋不同风格的建筑.

鸡冠区15338187295: 青岛都有哪些类型风格的建筑?
门冒乳癖: 先,青岛是一座沿海城市,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沿海城市都拥有一种开放的风格,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五月的风,呈螺旋状,箭头向上,体现青岛人不爱拘束,积极向上的风格,在这一点上,青岛建筑毫无疑问继承了这一点!其次,青岛是近现代受西方侵占的国家,西方帝国主义特别是德国`俄国等把青岛视为殖民地,其宗教信仰很重,所以建造了许多西式教堂式的建筑,至今在市中区仍保持完好·· 现在,青岛已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其建筑护宏伟壮观,高楼满目,进一步体现了现代化风格···希望此答案会令你满意,若不满意,还望指导··

鸡冠区15338187295: 青岛的特色建筑有哪些 -
门冒乳癖: 青岛迎宾馆、青岛皇冠商务 最佳答案青岛花石楼 第二海水浴场东端有一处伸入海中的呷角,花石楼就坐落于此处.苏联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一大批俄国人来到青岛定居,这些俄国人中有的颇为富有.1932年,据说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

鸡冠区15338187295: 关于青岛特色建筑的文字介绍
门冒乳癖: 青岛花石楼第二海水浴场东端有一处伸入海中的呷角,花石楼就坐落于此处.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一大批俄国人来到青岛定居,这些俄国人中有的颇为富有.1932年...

鸡冠区15338187295: 想了解一下青岛的特色风情等、. -
门冒乳癖: 青岛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但也在向世界展示着地方民俗特色文化.地方民俗勾勒并凸显了青岛一地文化中的城市特色,而青岛能够为世界留下深刻记忆的,也正是囊括了民间传统文化在内的城市特色人文风貌.能够反映青岛一地人文风貌的,远不止于五花八门的传统民间工艺与民间小吃,还有近百年来青岛民间居住形式的里院建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剧茂腔、柳腔;以妈祖为代表的沿海民间民俗信仰及各种民族文化节等.

鸡冠区15338187295: 青岛旅游有什么特色?有什么历史文化? -
门冒乳癖: 海洋特色.太清宫道教文化,海洋历史文化,外国建筑文化,啤酒文化.

鸡冠区15338187295: 青岛有什么特色景点? -
门冒乳癖: 青岛地区景观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岬湾相间,沙软滩平,岛礁曲折,城伴海生,海增城色. 二是山险峰秀,或旷或幽,鬼斧神工,城隐于山,山为城骨. 三是欧风建筑,衣衫延伸,造型别致,红顶石墙,精巧玲珑. 四是宗教建筑别具韵味,市区的天主教堂、崂山的道观庙院、珠山佛寺尼庵,其建筑造型迥异,气氛庄严肃穆、空灵圣洁. 五是名人故居之密集国内罕见; 六是民俗景点分布广、传统悠久、种类繁多、民族文化底蕴深厚. 七是文物古迹遍布辖区各市、区,古朴凝重、清幽典雅. 八是东西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