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阙简介

作者&投稿:訾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石关穴的别名
  • 5 出处
  • 6 穴名解
  • 7 特异性
  • 8 所属部位
  • 9 石阙穴的定位
  • 10 石阙穴的取法
  • 11 石阙穴穴位解剖
    • 11.1 层次解剖
    • 11.2 穴区神经、血管
  • 12 石阙穴的功效与作用
  • 13 石阙穴主治病证
  • 14 刺灸法
    • 14.1 刺法
    • 14.2 灸法
  • 15 石阙穴的配伍
  • 16 文献摘要
  • 17 参考资料
  • 附:
    • 1 古籍中的石阙

1 拼音

shí què

2 英文参考

Shīguān KI18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石阙为经穴名[1]。出《备急千金要方》。“阙”为繁体“关”之误[1]。即石关[1][2]。

穴位 石关 汉语拼音 Shiguan 罗马拼音 Shihkuan 美国英译名 Stone Pass 各


号 中国 KI18 日本 18 法
国 莫兰特氏 R18 富耶氏 R18 德国 N18 英国 K18 美国 Ki18

石关为经穴名(Shīguān KI18)[3]。出《针灸甲乙经》。《太平圣惠方》作右关[4]。别名石阙[4]。属足少阴肾经[3][4]。石关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3][4]。石即巖石,关即关要,腹水病古称石水,此穴为治疗石水要穴,故名石关[3]。石关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饮食不化,翻胃吐食,呃逆,多唾,腹痛,便秘,脊强,不孕,呕吐,腹胀,泄泻,现代又多用石关穴治疗食道痉挛,胃痉挛,肠炎,食管痉挛,盆腔炎,不孕症,痛经,结膜充血,尿路感染等。

4 石关穴的别名

石阙(《备急千金要方》),右关(《太平圣惠方》),石门(《西方子明堂灸经》)。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妇人子脏中有恶血,内逆满痛,石关主之。

6 穴名解

石即巖石,关即关要,腹水病古称石水,此穴为治疗石水要穴,故名石关[3]。

石,《释名·释山》:“山体曰石,石格也,坚捍格也。”并有坚大、坚硬之义,《汉书·匈奴传》:“石画之臣甚众。”师古注:“石言坚固如石也。”《物理论》:“土之精曰石。”粮食亦土之精也,故通食。关,关隘,要地。石关,汉宫名。借喻为如食物在胃之宫室也。石水,为水肿病之一种。《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阴阳斜结,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张注:“石水,肾水也。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此穴在脐上3寸,旁5分处,与胃经的关门穴平,正当幽门之处,为水谷入肠之大关,其坚如石,故喻名石关。[5]

7 特异性

石关穴是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交会穴。

8 所属部位

上腹[6]

9 石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石关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7]。

石关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3]。

石关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3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4]。

另说在脐上2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2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石关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石关穴在上腹的位置

石关穴在上腹的位置(肌肉)

石关穴在上腹的位置(内脏)

石关穴在上腹的位置

10 石阙穴的取法

仰卧位,在肓俞上3寸,建里(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

石关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3]。仰卧取穴[3]。

仰卧位,当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下1寸,旁开中线0.5寸处取穴[8]。

11 石阙穴穴位解剖

石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及鞘内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分布著第八肋间神经。皮肤由第七、八、九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穴位深部,腹腔内相对应器官有胃,横结肠及胰体。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3]。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9]。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8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第8肋间神经肌支和腹壁上动脉分支分布[9]。

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通过[4]。

12 石阙穴的功效与作用

石关穴具有攻坚消满,调理气血的功效。

石关穴有和肠胃、消积滞的作用[3]。

石关穴系胃经与冲脉之会穴,亦有调理肠胃作用。主治大便闭塞,气结肠满,妇人不孕等。本穴平于任脉之建里及足阳明之关门。其所应症,多为坚满充实之症,如大便不通、心下硬满、哕噫、腹痛、气淋、小便黄、脏有恶血、血上冲,多属肝脾范畴之郁结症。[5]

13 石阙穴主治病证

石关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饮食不化,翻胃吐食,呃逆,多唾,腹痛,便秘,脊强,不孕,呕吐,腹胀,泄泻,现代又多用石关穴治疗食道痉挛,胃痉挛,肠炎,食管痉挛,盆腔炎,不孕症,痛经,结膜充血,尿路感染等。

石关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饮食不化、翻胃吐食、呃逆、多唾、腹痛、便秘、脊强、不孕等[3]。

石关穴主治腹痛,呕吐,呃逆,便秘等[4]。

石关穴主治呕吐,腹痛,腹胀,泄泻,便秘;不孕[8]。

石关穴主治呕吐、腹痛、便秘、不孕[9]。

现代又多用石关穴治疗食道痉挛、胃痉挛等[3]。

1.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便秘,肠炎,食管痉挛;

2. 妇产科系统疾病:盆腔炎,不孕症,痛经;

3. 其它:结膜充血,尿路感染。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3][4]。

直刺1~1.5寸[9][8],局部有酸胀感[8]。

注意:石关穴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胃[8]。

14.2 灸法

可灸[3][9][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4]。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石阙穴的配伍

石关配内关、足三里,有宽中理气,调和胃肠的作用,主治胃痛,腹痛,呕吐,膈肌痉挛。

石关配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血海,治不孕[8]。

石关配中脘、梁门、足三里,治腹痛[8]。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冲脉、足少阴之会。

《备急千金要方》:大便闭,寒气结,心坚满。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大便秘涩,妇人无子,脏有恶血,上冲腹中,疼痛不可忍。

《太平圣惠方》:妇人无子,脏有恶血,腹厥痛,绞刺不可忍。




乌杨石阙汉阙简介
汉阙,作为汉代的一种象征性建筑,它在古代中国的宫殿、祠庙和陵墓前具有显著的地位,常以左右对称的形式出现,被誉为“汉书”的石质体现,堪称我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存,被誉为"活化石"。它的存在历史可追溯到近两千年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国宝级的文物。汉代是阙建造的繁荣时期,无论是都城的...

李业阙简介
位于四川梓潼县长卿镇南桥村的李业阙,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单阙遗址。现存的是一段阙身,由一块独石雕刻而成,铭刻着"汉侍御史李公之阙",字体为清晰的隶书,高约2.5米,宽约1米,呈方柱形,底部较大,顶部较小。阙身中央阴刻着这一历史信息,下方则保留了清道光末年的题记,记录了当时的知县...

王稚子双石阙简介
翁石纲的《两汉金石记》、褚峻与牛远震的《金石图》以及王昶的《金石萃编》等著作中,也对其有着深入的探讨。尽管这些实物如今已不复存在,但其影响力依然深远。因此,我们特此简要介绍其历史地位和价值。这些文献资料不仅揭示了双石阙的工艺精湛,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尽管阙体不在,但其独特的...

丁房双阙简介
位于重庆市忠县忠州镇人民路的丁房双阙,是东汉晚期的珍贵遗迹,其历史可追溯至约1800年前。这组双阙是罕见的庙前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其中,左阙是子母阙,右阙则为单阙,两者形制独特,相距2.46米。右阙在宋代经历过修复,而明代时左阙也进行过大修。丁房阙作为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汉阙之一...

汉阙怎么读
据考证大多为汉代所建造,故名为“汉阙壳晚纸”。沈府君阙和冯焕阙简介:1、冯焕阙 冯焕阙位于渠县土溪镇赵家村。东汉建光元年建。原为双阙,现仅存东阙的主阙部部分。由阙基、阙身、枋子层、介石、斗拱精叠层、屋顶6部分组成,通高4.38米。为仿木结构建筑。阙身正面铭文为“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

少室阙简介
少室阙,作为 Shaoshi Towers,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邢家铺村西,距离城市中心约六公里,坐落在历史悠久的少室山脚下。这座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具体时间为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123年),它曾是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1961年,中国...

乌杨石阙的汉阙简介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是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具表征意义的楼观,常左右成对。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汉代是建阙的盛期,都城、宫殿、陵墓、祠庙、衙署、贵邸...

汉三阙的简介
始建于东汉,是中国1961年3月公布的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太室阙是中国古建筑国家级文物类1号保护单位,少室阙、启母阙编号分别是2号和3号文物保护单位,足见国家对其保护的重视。专家建议,由于东汉三阙年代久远,属于濒危稀缺文物,应把学术研究放在首位,尽快结束目前的半开放状态,将其封闭保护...

金阙简介
金阙,本指人间帝王所居金碧辉煌的宫阙,道教则谓天上也有供天帝或仙人居住的金阙,又说人体之内同样有金阙。《神异经‧西北荒经》载:「西北荒中有两金阙,高百丈。」《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则载东海青童大君曾「上诣上清金阙,请受《灵书紫文上经》」,又谓金阙中有四帝君...

清拓东汉王稚子阙简介
清拓的东汉王稚子阙,是一幅墨拓整纸本作品,已装裱成立轴形式。该作品的尺寸为纵93.5厘米,横48.5厘米,背面还题有朱翼盦的签名。王稚子生活在东汉和帝时期,他的生命在元兴元年(公元105年)画上了句号。他的墓地位于四川新都弥牟镇西北5里,墓前并立着两座石阙,分别刻有他的官职信息,右阙...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3859705640: 石阙(经穴别名) - 搜狗百科
苍元薄荷:石关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太平圣惠方》作右关.别名石阙.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上2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2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3859705640: 第一次来正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或者吃的 -
苍元薄荷: 正阳有两个地方值得一游—— 汉代石阙正阳县汉代石阙位于正阳县城的东关外,公路北侧,当地群众称谓“望像台”.民国二十五年重修正阳县志记载:“望像台在城东关外东岳庙前,有石壁厚二尺,东西长六尺.东首石块八层高七尺许,西...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3859705640: 汉阙的汉代君阙 -
苍元薄荷: 汉平阳府君阙形如书箱也称“书箱石”,相传当年刘备入川时,张飞挑着刘备的两箱书行至今天的芙蓉溪边,张飞疲惫不堪,便撂下书箱在此,形成了汉阙.据史载,汉平阳府君阙是一位官吏“汉平阳府君叔神道”建于东汉末年(公元195年左...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3859705640: 石关穴在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
苍元薄荷: 石关穴 Shí guān(石阙穴,石门穴,食关穴)解析: 1)石关.石,肾所主的水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商曲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水液,地部水液不能循肾经上行,故...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3859705640: 山东泰山顶上,康熙提的'果然'是什么意思? -
苍元薄荷: “果然”即果然如此的意思,为清朝康熙帝于甲午年所题. 清康熙甲午年,康熙登泰山,到玉皇顶时,心中豁然开朗,大为感慨,认为天下第一山名不虚传,因而写下“果然”二字.果然,果然如此.此题刻位于玉皇顶东南,摩崖高60厘米,...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3859705640: 平阳府君阙,名词解释? -
苍元薄荷: 平阳府君阙位于四川绵阳市东北4公里的仙人桥.1平阳府君阙为汉代保留下来的双阙,建于东汉初平、兴平年间(190~195年).两阙相距26.19米,都有子阙.北阙高4.35米,南阙高3.5米.阙上原来刻有“汉平阳府君叔神道”八个字,现在只有“汉平”两个字勉强可以辨认出来. 石阙是用六层条石砌筑而成的仿木结构建筑,两个子阙的形制与主阙大略相同.阙盖的四角还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动物纹饰.栏额上浮雕的主要内容有车骑出行图,场面十分宏伟.东西面各雕刻有一个饕餮纹饰,形象狰狞;四角刻有力士.阙的东壁刻有狩猎图,群兽奔逃,有执竺托鹰人物,有中箭的野鹿,猎人捕兽图等,场面十分形象、逼真.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3859705640: 古代陵寝中门阙的作用 -
苍元薄荷: 墓阙:根据《汉书》对霍光墓建阙僭越一事的记载,说明西汉时期,除了帝陵建阙之外,部分大臣的墓已经开始建阙.但现有的考古资料中未见西汉时期的墓阙,目前可以看到的是东汉墓阙. 东汉时期县令、太守以上的官吏大多在墓前建阙....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3859705640: 文山的历史遗址详解 -
苍元薄荷: (一)灰土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文山城西北郊盘龙河畔,尚存面积400平方米.已采集到人牙化石1颗,石斧、网坠各1件,弹丸2粒,动物碎骨若干及夹砂红陶数片.经专家推断,此处为距今3500年至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年前古人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