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率军入朝,临行前提出三个要求,毛主席为何只答应了两个?

作者&投稿:扈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抗美援朝,彭德怀临危受命,他与毛主席在临行前都讨论了哪些战略问题?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

彭德怀将军的一生,从新民主义革命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全身心地投入和奉献给了祖国的和平和建设事业。

1949年10月1日,全民振奋,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然而中南海的国家领导人们却开始眉头紧锁。

因为面临着新中国成立后艰巨的国防任务、经济建设与恢复任务和消灭反动派等这一座座肩上的大山,同时也面临着各种艰难的抉择,想稳定的推进积贫积弱的新中国稳步发展阻力重重。

然而帝国主义并没有停下侵略的脚步,1950年6月25日晚,朝鲜人民军跨过三八线,爆发了朝鲜战争,战火眼看着即将从朝鲜边境燎到中国。

毛主席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国外形势,战后国际势力分割的局面,全面了解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面临的各方面的困境。

美军仁川登陆成功

当时的朝鲜半岛,有南北两个军事集团,它们之间的战争绝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两个小国家之间的角逐,其背后是美苏支持的两种对立意识形态的势力。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武装占领了日本,然后又将南朝鲜的李承晚集团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中,为了稳固其在东亚的军事控制势力,蓄意危及苏联和新中国。

南韩本来无法抵挡朝鲜人民军的进攻,因为美国的武装干预,战火迅速烧到鸭绿江。美帝国主义蓄意犯我边境的行径昭然若揭,全然不顾新中国的多次警告。

狂妄自大的美国背后是整个的资本主义阵营,我们的对手都认为中国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出兵反击。

毛主席经过了艰难的思索抉择,从解救邻国朝鲜脱离美帝国主义爪牙之中、维护我国国土安全以及为了世界的和平和稳定等大局和长远角度出发,坚定了抗美援朝的决心,作出了远赴朝鲜,支援朝鲜人民共同反击美国侵略者的战略决策。

毛主席在决心抗美援朝的时候,特意开会听取政治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当时意见颇有分歧,有担心引火烧身,影响国内发展的;有支持出战反击,为国家的和平打好保卫战的声音。

毛主席本来属意林彪将军率兵出征,但是林彪并不支持这一决策。他的理由是刚成立的新中国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拥有原子弹技术的美国。

他们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制造体系,此时选择对抗美帝国主义,无疑是以卵击石,容易将战火引回国内,所以不能轻易与美国交战。提议在边境按兵不动,伺机行事。

但是刚从西北匆忙调回来的彭德怀看法却与林彪不同。彭德怀可是我国杰出将领之一,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战略战术和为将之道方面颇有建树,敢打大仗、硬仗和恶仗著称是他的过人优异之处。

面对朝鲜战争爆发危及国内和平安全的境地,彭德怀无所畏惧,他与毛主席意见一致,为了避免新中国保护国家安全的局面变为被动局面,坚决支持朝鲜战争。

因为美国一旦控制了朝鲜,危及我国东北边境进而破坏国内和平轻而易举。那时候我们维护国内抗日胜利和解放战争胜利的成果就更难稳固,掌握主动权更加艰难。

彭德怀的意见获得了毛主席的一致赞同。因为毛主席早已洞悉此时国内外的局势,外部的战争仍然是一颗颗潜伏的炸弹,必须主动出击,各个击破。

虽然在遴选开赴朝鲜的作战将领的过程中,经历了数日的会议和讨论。由于粟裕重病,看重的林彪持反对票以及毛主席自己的病情,使得抗美援朝统兵挂帅的任命过程一波三折。

经过仔细的斟酌,最后还是由深得毛主席信任的彭德怀将军毅然扛下了帅旗。虽然此时的彭德怀已经五十开外,且也身患病痛,但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平事业,老将出马,义不容辞。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共产党的存在是为人民和国家谋幸福,有困难我们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虽然这些困难是所有人都能想见的:异国作战,征途遥远;粮草和装备供给不足;气候适应困难;地形情况不够了解;深冬已至,取暖的衣物器物供给很难跟上;以及刚刚结束解放战争,落后的军械装备等等等等。这都是摆在眼前的弱势,彭将军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但彭德怀到任不到十天就接到了出战朝鲜的命令,备战时间极短。不过还好有得力副手邓华和韩先楚等人,这两人也是南征北战多年的老将,与彭将军协同备战,推进进程。

面对这一重大决策,在出兵朝鲜之前,彭德怀与毛主席进行了一次深夜交谈,对于具体的战略部署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三个请求。

首先是指挥所要驻扎朝鲜腹地,而不是守在边疆;

其次,先对我方兵力保密,诱敌深入,先打胜仗,鼓舞我军士气,挫败敌人士气。

最后,请求苏联战略支援,加强空战力量。相比于美军强大的空军战略部署和供给,这也是显而易见是我国急迫且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这三个请求,都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最后一个空军战略部署,因为目前国内缺少相应的实力和缺乏建设能力,一开始毛主席也是不支持的。寻求苏联支援也存在力量薄弱需要修复的问题。

最后是通过中苏高层的战略磋商,紧密协作,苏联在1951年中后期秘密向我国东北支援航空师。中国的飞行员得到了战斗经验丰富、且在二战中成长起来的苏联飞行员的训练,成为抗美援朝空战的中坚力量。

三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保卫和巩固了国家安全和我们的新中国人民政权,鼓舞了广大人民战胜困难,建设国家的信心。再次证明了彭德怀同志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情怀。

为国为家,戎马一生的彭德怀将军,是值得我们永远敬仰的革命英雄!




有关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
一、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英模人物:彭德怀 杨根思 黄继光 伍先华 许家朋 孙占元 邱少云 李家发 杨连第 杨春增 杨育才 胡修道 二、特级英雄: 杨根思 黄继光 三、一级英雄: 卜广德 于泮宫 于喜田 毛张苗 王兆才 王学凤 王 海 王德明 孔庆三 刘玉堤 ...

宋史笔记(二)
公元976年,春,南唐后主李煜告别金陵,入开封降宋,后,吴越王钱俶入朝表贺,乖巧温顺;夏,四月,赵匡胤西幸洛阳,谒安陵,祭拜父母,欲迁都洛阳,晋王赵光义力谏抗议,赵匡胤长叹:“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乃作罢;秋,八月,党进、潘美、杨光美、牛思进、米文义兵分五路伐北汉;冬,十一月十四,是夜,大雪,赵匡胤...

彭德怀的故事(必须能突出他的品质!!!)400字左右
德怀的惊人之言 彭德怀的还有几个经典,足见性格的刚烈,说话的直率,作风的强悍(跋扈): 54年,彭德怀骂罗瑞卿萧华:“你们不要把总政的小姑娘往主席那送,给皇帝选妃子呢?” 对于刘周林等人高喊“毛主席万岁”,彭说:“人没有长生不老的,喊来喊去,他也活不过一百岁。” 51年,彭德怀当着总参的好几个二级部长...

三国演义的主要故事
魏将急躁,率军尾随追击。待魏军逼近时,诸葛亮五出祁山,歼敌3000人,司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当诸葛亮率部乘胜追击魏军时,中都护李严假传撤军圣旨,只得退军,于木门设伏张郃后,还师汉中。经过3年休养生息,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军10万,与魏军20万对峙与渭水南。诸葛亮数次挑战,但司马懿却率部渡过...

三国演义每一集的梗概
诸葛亮率军50万南征孟获,采纳马谡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七擒七纵孟获,以德服人,使蜀汉后方得以稳定。 蜀后主建兴四年,曹丕病死,儿子曹睿即位,任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诸葛亮采用马谡之离间计,令其散布司马懿谋反的流言,使司马懿被削职回乡。诸葛亮乘此机会,发兵汉中。蜀军一出祁山,直抵渭水,长安告急...

吴樘传原文及注释翻译
嵩子世藩尝以父荫入国子监,当是时,世藩初迁太常寺少卿,父子率与仲桨不业,厅画、李牙之属尽害之,乃短仲桨曰:“自恃功高,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帝亦疏之,不用其议。适山獠作乱,仲桨请出为资州刺史以镇抚之,曰:“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上嘉...

《三国演义》回目名称及故事梗概
刘备被操军冲散。赵云单骑求阿斗。●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江津口张飞在长坂桥一声巨吼吓死夏候杰,喝退曹操百万兵。关公、孔明、刘琦接应刘备投江夏。荆州军民投降曹操。曹操点马步水军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水陆并进,沿江而来。东吴孙权商议御操之策,鲁肃请往江夏说备共搞曹操。诸葛亮同鲁肃离江夏往...

简要概括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介绍:《三国演义》全名...

唐会要卷七十三
遣居宿卫。畏威怀惠。何患之有。且光武居南单于于内郡。为汉藩翰。终乎一世。不为叛逆。朝士多同彦博议。上遂用之。封阿史那苏尼失为怀德郡王。阿史那思摩为怀化郡王。处其部落于河南朔方之地。入居长安者。近万家。至十三年四月。上幸九成宫。突利弟中郎将阿史那社尔率阴结部落四十人。夜犯钩陈。逾四重...

1840年至1949年山东政治文化名人
清廷令左宝贵率兵入朝,进驻平壤。7月20日,左宝贵率军由奉天出发,29日到达九连城,他以平壤米价较廉,将饷银全行解去,欲以钱易米,保证军粮供应。又派人回奉天取回冬季衣物,以安定军心,并作持久战的准备。8月6日到平壤。与左宝贵同时奉檄到平壤的还有毅军马玉昆部,盛军卫汝贵部以及丰升阿所部奉天练军盛字营、吉林...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