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有弱水替沧海 再无相思寄巫山全诗

作者&投稿:琦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终有弱水替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啥意思?~

意思就是总有人可以替代另外的人,不会出现那么深厚的相思之情给别人了。任何深厚的感情都有可能会散去,有人取而代之。

原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而如今有弱水替代了沧海,再也没有相思寄予巫山,。。。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于《离思五首·其四》,表达的既是对少年爱人崔莺莺的思念之情,也是是对亡妻的悼念之情。


【原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注释】

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
难为:这里指“不足为观”“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除却:除了,离开。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取次:草草,仓促,随意。这里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走过”。例:宋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妓馆。
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
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阐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
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贬官江陵府士曹参军时。一说作者因怀念年少时的恋人崔莺莺而作此诗。另一说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妻子韦丛而作。


【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上是说看过“沧海水”、 “巫山云”之后,其它地方的水和云已经很难再入诗人的眼底了,实际上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让诗人动心的女子了。诗人借“沧海水”、 “巫山云”这世间绝美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爱妻坚贞不渝的感情,表现了夫妻昔日的美好感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境深远、意蕴颇丰,情感炽烈却又含蓄蕴藉,成为人们喜欢借用的一副联语,后来不仅用来表达爱情深厚坚贞永固,还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阅历丰富而眼界极高。这首诗也从客观上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沧海之水巫山之云的认识。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第三句以花喻人,即使走进百花盛开、清馨四溢的花丛里,也懒于回首无心去欣赏那些映入眼帘的盛开的花朵,表示对女色绝无再留恋眷顾之心。第四句承上“懒回顾”的原委,含蓄地说:一、他对世事看破红尘修道的缘故;二、因为失去心爱的人,再不会动心于其他的芳草繁花,这是悲痛无法解脱的感情上的一种寄托;“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修身、修德、治学的一种自我操守。“半缘修道”、“半缘君”所表现的忧思之情,完全是一致的,这样写更觉意蕴深厚。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终有弱水替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这句话的意思是“总会有一个我不那么爱的人,来代替我深爱的你,让我没有相思寄托在巫山上”。这句话是根据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改编而成。


【作品出处】

出自《离思五首》其四。《离思五首》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写的一组著名的悼亡绝句。

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作品原文】

离思五首

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词句注释】

1、“曾经沧海难为水”:此句由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意思是已经观看过茫茫大海的水势,那江河之水流就算不上是水了。

2、“除却巫山不是云”:此句化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称不上彩云。

3、取次:随便,草率地。

4、缘:因为,为了。


【作品译文】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创作背景】

元稹的离思五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韦丛20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七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组诗。


【作品赏析】

《离思五首-其四》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难为水”、“不是云”,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名家点评】

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元稹初娶京兆韦氏,字蕙丛,官未达而苦贫……韦蕙从逝,不胜其悲,为诗悼之曰:“谢家最小偏怜女……”又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宋代尤袤《全唐诗话》卷二:公先娶京兆韦氏,字蕙丛。韦逝,为诗悼之。

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莺莺》、《离思》、《白衣裳》诸作,后生习之,败行丧身。诗将为人之仇,率天下之人而祸诗者,微之此类诗是也。

清代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个中人语。

清代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于“半缘修道半缘君”句下批:“所谓盗亦有道!”

清代秦朝钎《消寒诗话》:元微之有绝句云:“曾经沧海难为水。”或以为风情诗,或以为悼亡也。夫风情固伤雅道;悼亡而日“半缘君”,亦可见其性情之薄也。


【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公元793年(唐德宗贞元九年)举明经科,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830余首。



终有弱水替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是一句网络流行语,根据诗人元稹写的《离思五首·其四》改编而来。原诗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其译文是: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终有弱水替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源自于诗人元稹写的《离思五首·其四》.
原文是: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句的意思是: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再也没有其他地方的山云兴值得瞩目。本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与愧疚之情。


余庆县17361607176: 终有弱水替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 -
广黛万联: 终有弱水替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意思是:总会有一个我不那么爱的人,来代替我深爱的你.除了你以外的人我都不看在眼里,到那时候我也可以再默默诉说我对你的思念. 这句话是根据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改编而成.出自《离思五首》其四.

余庆县17361607176: 终是柔水替沧海 不寄相思于巫山什么意思? -
广黛万联: 应该是化用了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原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白话译文: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这首诗表达的是失去所爱的悲痛与无法解脱,大概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你上面说的这句话,终有水能代替沧海,就是说,写这句话的人放弃了,不等了不爱了就像Adele唱的, I w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

余庆县17361607176: 毋需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啥意思 -
广黛万联: 弱水,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常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意思是对爱情专一. 唐 元稹 《离思》诗之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 巫山 不是云.”意隐喻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后多以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经验丰富. 整句意思:不必烦恼,终有新人替旧人.不要再纠缠我,把美好的相思之情遥寄属于你的ta吧.

余庆县17361607176: 愿有深情饵沧海是哪首诗里的句子 -
广黛万联: 终有弱水替沧海,再把相思寄巫山.终有弱水替沧海:弱水三千,只饮一瓢,也就是说这次他所选择的人最终取代了最初的爱人,成为他一生认定的人.再把相思寄巫山:原文是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的意思就是,我终于找到了另一朵云可以与巫山之云相比了.意思是我对现在的爱人所付出的爱足以和最初的爱相比!

余庆县17361607176: “ 终有若水替沧海”这句诗出自哪里 -
广黛万联: 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余庆县17361607176: 曾经沧海难为水 终有弱水替沧海 什么意思 -
广黛万联: 终有弱水换沧海是错误的.试想,你拿不爱的人去谈,你不是折磨自己,也耽误对方吗?偶然,遇到某人.热恋,各种原因,落单.感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随着时间流逝,自然就不爱了.上述那句话,再美,也是镜花水月....

余庆县17361607176: 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什么意思 -
广黛万联: 不必烦恼,抛掉所谓的纠缠,终有你一个人会替代你当初爱的人 ,然后那些相思也会不再是为她而生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

余庆县17361607176: 终有弱水替沧海 - 抛却烦恼终有溺水替沧海抛却纠缠?抛却烦恼终有溺水替沧海抛却纠缠,
广黛万联: 不是吧,这是一首诗,诗名叫《另寻沧海》,全诗为: 已闻君,诸事安康. 遇佳人,不久婚嫁. 已闻君,得偿所想. 料得是,卿识君望. 旧日知己,何故张皇? 遮遮掩掩,欲盖弥彰. 客有不速,实非我所想. 避之不得,遑论与相抗. 异日偶遇,识得依稀颜. 再无所求,涕零而泪下. 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 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 勿忘昨日,亦存君言于肺腑. 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 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然. 光阴常无踪,词穷不敢道荏苒. 欢笑仍如昨,今却孤影忆花繁. 彼时初执手,夏雾郁郁湿衣衫. 自缚旧念中,诧喜荣光永不黯. 客有不速,实非我所想. 避之不得,遑论与相抗.

余庆县17361607176: 弱水虽有沧海替,十年一品温如言.是什么意思? -
广黛万联: 这是两部不同小说 终有弱水替沧海,再把相思寄巫山.终有弱水替沧海:弱水三千,只饮一瓢,也就是说这次他所选择的人最终取代了最初的爱人,成为他一生认定的人.再把相思寄巫山:原文是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的意思就是,我终于找到了另一朵云可以与巫山之云相比了.意思是我对现在的爱人所付出的爱足以和最初的爱相比! 《十年一品温如言》是书海沧生编著的作品,这是他们的故事,一种爱,两个轻转流年,谁是谁非,不过,掩嘴一笑.十年含烟,梦醒时,揉揉眼睛,少年此间,哪个曾经温如言. 题记:这个故事关乎撒娇,关乎宠溺,关乎排骨,关乎爱,关乎人性,也关乎救赎.

余庆县17361607176: 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是什么意思 -
广黛万联: 好像大致的意思就是,“在我心中终究会有一滴水能代替我对大海的爱,比喻在人海中虽然很多的人,但是终会有一个人是最值得自己珍惜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