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聊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历史背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
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公元220年魏国代汉,终于公元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公元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三国至晋武帝司马炎重新统一这段历史为故事背景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晚唐李商隐的《骄儿涛》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仅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的作品。《辍耕录》中记载的金院本有《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和《赤壁鏖兵》等。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一说建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该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于诸葛亮病死。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以文乱史的文本”,“兴妖造神的艺术”,礼赞残暴的英雄,“尊刘贬曹”又有着推崇正统的封建观念。


《三国演义》的故事是在长期的民间流传而后经文人搜集整理的,尽管或多或少染上了正统文化的气息,但作为民间俗文化的审美形态,它们主要反映“贱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传达“贱民们”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既要用今天的价值观念去批判其典籍文化影响所导致的封建糟粕,又要以古人的眼光和心理去感知和体验他们的理想和愿望的合理性。囫囵吞枣或者因噎废食都是不明智的。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汉献帝刘协昏庸,宦官专权,各路诸侯割据一方,曹操更是以丞相之位挟天子以令诸侯,黄巾军爆发大起义 历史上三国的背景三国时期简介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公元220年魏国代汉,终于公元265年晋替代魏。但史家往往以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公元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三国演义》历史背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
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公元220年魏国代汉,终于公元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公元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就是东汉末年的时候,当时各个地区都有人兴起了混乱,然后经过了长达一二十年的混乱,到了公元220年左右,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局面一直是到西晋的时候才结束,总共也是有将近百年的历史。

《三国演义》是发生在东汉末年时期。描写的是魏蜀吴三个国家建立和灭亡之间的故事。其中出现了大批的优秀军事将领和人物。

《三国演义》是“以文乱史的文本”,“兴妖造神的艺术”,礼赞残暴的英雄,“尊刘贬曹”又有着推崇正统的封建观念。
《三国演义》的故事是在长期的民间流传而后经文人搜集整理的,尽管或多或少染上了正统文化的气息,但作为民间俗文化的审美形态,它们主要反映“贱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传达“贱民们”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既要用今天的价值观念去批判其典籍文化影响所导致的封建糟粕,又要以古人的眼光和心理去感知和体验他们的理想和愿望的合理性。囫囵吞枣或者因噎废食都是不明智的。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汉献帝刘协昏庸,宦官专权,各路诸侯割据一方,曹操更是以丞相之位挟天子以令诸侯,黄巾军爆发大起义 历史上三国的背景三国时期简介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公元220年魏国代汉,终于公元265年晋替代魏。但史家往往以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公元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
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二、题材来源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

三国演义讲述了什么
三国演义讲述了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故事。一、历史背景概述 三国演义所讲述的历史背景,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个时期,群雄逐鹿,诸侯争霸,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丰富多样,人物性格鲜明独特,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

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历史背景:东汉末年,自黄巾起义,群雄比起,书中表现出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官渡之战,曹操大胜,一直到赤壁之战,曹操大败,最终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三国演义》时代的背景。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你知道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吗?
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

三国演义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时代
时代背景:《三国演义》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汉灵帝时。 所以黄巾民变是促使东汉灭亡的导火线,也是三国时代的序幕。

三国演义的大致背景是哪些?
黄巾起义是《三国演义》的序幕。黄巾起义不幸失败后,全国出现了封建统治阶级中各个地方势力争雄称霸、相互混乱的局面,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三国演义》反映了汉末到晋初这一历史时期各封建集团——特别是魏、蜀、吴三个集团之间的剧烈斗争,描写了各集团间的多种斗争方式。

三国演义历史背景
明代罗贯中以这段历史为蓝本,编撰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亚洲及世界各地,影响了这些地区。189年,汉灵帝驾崩,刘辩继位被立为少帝。执政的何太后之兄何进联络袁绍,杀宦官蹇硕。绍、进等密谋尽杀宦官,并召董卓入洛阳为援。当宦官杀何进,而绍又尽杀宦官之时,卓率...

《三国演义》时代的背景。
三国演义111111111时代背景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

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
七实三虚”的长篇巨著《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朝末年,蒙古族统治的种族压迫激起了红巾大起义,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之后又出现了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等几大势力为夺取全国的统治权而引起的长时间战乱,因此,罗贯中创作这样一部小说,与其说是对历史的通俗化,倒不如说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红旗区13814114457: 三国演义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
唐孙缓释: 汉代灭亡,做为后代,刘备为了继承汉室血统,担负起使命.后来具体的故事就是三国演义里面的内容了,谢谢

红旗区13814114457: 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 -
唐孙缓释: 三国演义历史背景:东汉末年,自黄巾起义,群雄比起,书中表现出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官渡之战,曹操大胜,一直到赤壁之战,曹操大败,最终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红旗区13814114457: 三国演义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时代 -
唐孙缓释: 时代背景:《三国演义》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汉灵帝时. 所以黄巾民变是促使东汉灭亡的导火线,也是三国时代的序幕.

红旗区13814114457: 《三国演义》的背景资料200字
唐孙缓释: 《三国演义》是“以文乱史的文本”,“兴妖造神的艺术”,礼赞残暴的英雄,“尊刘贬曹”又有着推崇正统的封建观念. 《三国演义》的故事是在长期的民间流传而后经文人搜集整理的,尽管或多或少染上了正统文化的气息,但作为民间俗文化的审美形态,它们主要反映“贱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传达“贱民们”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既要用今天的价值观念去批判其典籍文化影响所导致的封建糟粕,又要以古人的眼光和心理去感知和体验他们的理想和愿望的合理性.囫囵吞枣或者因噎废食都是不明智的.

红旗区13814114457: 《三国演义》的真实历史背景是什么? -
唐孙缓释: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

红旗区13814114457: 《三国演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历史? -
唐孙缓释: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

红旗区13814114457: 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 -
唐孙缓释:[答案] 古时候

红旗区13814114457: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的长篇小说) - 搜狗百科
唐孙缓释: 历史背景是东汉末年,有些事情是真实的,比如三大战役,有的是作者虚构,比如温酒斩华雄,历史上华雄是孙坚斩的,建议去看三国志

红旗区13814114457: 谁知道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 谢谢 赶快 知道什么说什么 我很急啊 最好马上 而且 不要太烦的 -
唐孙缓释: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理智论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生活的那个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室复兴的希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