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作者&投稿:甫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佛教中有“出世”与“入世”之说,所谓“出世”即指远离人世,戒断人伦常情,方可修得正果;而“入世”则指普度众生。古往今来,许多人为了解脱痛苦,遁入了空门,成为心如枯木死灰或孤傲冷僻的隐居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那些遁迹荒野、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居者们则很可能属于回避型人格的人。在现代社会中,隐居者已很难找到一块清静的乐土,于是,他们往往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他人作亲密的接触,唯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种有意义的孤独与暂时的回避人世并非一种病态,相反,真正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并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

一、表现特征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力应付。《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其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其中的4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障碍。

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被批评指责后,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陷于痛苦,且很难从中解脱出来。他们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而被人讥笑讽刺,因而,即使参加集体活动,也多是躲在一旁沉默寡言。在处理某个一般性问题时,他们往往也表现得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常常是等到下定决心,却又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多安分守己,从不做那些冒险的事情,除了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外,很少去参加社交活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精力不足。这些人在单位一般都被领导视为积极肯干、工作认真的好职员,因此,经常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称赞,可是当领导委以重任时,他们却都想方设法推辞,从不接受过多的社会工作。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不同:前者并不安于或欣赏自己的孤独,不与人来往并非出于自己的心愿,他们行为的退缩源于心理的自卑。想与人来往,又怕被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因害羞而不敢亲近。

二、心理分析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具体说来,自卑感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每个人总是以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作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有人发现,性格较内向的人,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也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这样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当每个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首先都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有的人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觉得“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影响以后的行为,这样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

3.挫折的影响

有的人由于神经过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病案】

刘某,男,29岁,在某服装公司工作。平时,他在工作中积极肯干,任劳任怨,唯恐自己工作不好而受到领导和同事的批评指责,可最近,单位发生了两件事情,使他终日无精打采,什么也干不了,就连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也非常吃力。

第一件事情是,单位新分配来一批服装设计学校的毕业生,他们非常出色。服装设计款式新颖,裁剪缝纫迅速。他便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行,思想跟不上潮流,担心自己的工作是否会被他们挤掉。从此,这种想法总在脑子里浮现,整日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件事情是,前几日单位领导告诉他,公司准备派他到外单位学习新技术。听到消息后,他更是担心将来学习回来后会失去现有的工作环境,并且却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自己学不好,完不成任务而被人笑话。为此事他左思右想,最后他终于找了个借口,向领导提出放弃这个学习机会。

这两件事情使他心烦意乱,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虽然他多次试图使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可是怎么也办不到,近来反而越来越重,内心十分痛苦。他对医生说:“我自尊心很强。生怕别人的批评指责,所以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我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害怕别人嘲笑。在众人面前我十分拘谨、不自然。其实,我知道自己性格不好,也想找几个朋友一起玩玩,可总怕被别人拒之门外,遭到嫌弃。我害怕遇事,比如工作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本来自己可以解决,可我总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因此工作中缩手缩脚。我这种自卑心理,总也改不了,它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最近这两件事情,给我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这位服装公司的职工,就是一名典型的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

三、治疗方法

对这类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消除自卑感

(1)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须从改变认识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2)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种有弊无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观绝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不利于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会加重。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一般人都较相信他们,并乐于与他们相处。指出自卑者的这些优点,不是要他们保持自卑,而是要使他们明白,自卑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绝望,认识这些优点可以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3)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或者不妨自问题:“人人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我不也是人吗?”如果怀着“豁出去了”的心理去从事自己的活动,事先不过多地体验失败后的情绪,就会产生自信心。

2.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必须按梯级任务作业的要求给自己定个交朋友的计划。起始的级别比较低,任务比较简单,以后逐步加深难度。例如:

(1)第一星期,每天与同事(或邻居、亲戚、室友等)聊天10分钟。

(2)第二星期,每天与他人聊天20分钟,同时与其中某一位多聊10分钟。

(3)第三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一位朋友作不计时的随意谈心。

(4)第四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几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随意聊天,或家宴,或郊游。

(5)第五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积极参加各种思想交流、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等。

(6)第六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尝试去与陌生人或不太熟悉人交往。

一般来说,上述梯级任务看似轻松,但认真做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最好找一个监督员,让他来评定执行情况,并督促坚持下去。其实,第六星期的任务已超出常人的生活习惯,但作为治疗手段,以在强度上超出常规生活是适宜的。

在开始进行梯级任务时,你可能会觉得艰难,也可能觉得毫无趣味,这些都要尽量设法克服,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回避型人格障碍怎么回事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有某些生理和心理缺陷的患者,表现为逃避型的人格、行为退缩、心理上很自卑、面对挑战和困难多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是一种无能应付的状态。这样的患者往往有很强烈的社会不安感,大量的需要接触他人、接触外人、接触陌生人的工作,往往因为羞耻、自卑、恐惧,而采取逃避的态度。患者往往是见...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性人格障碍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疾病,通常会表现出行为退缩,心理自卑或者是面对任何的挑战事情总是采取回避态度,无能力应付的现象,而引发这种回避型人格障碍可能与家庭教育,生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1、生物学因素:具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出生时就表现了难以抚慰的脾气或人格特征;对社会中的负面情感刺激...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1.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定义涉及一种以全面社交抑制、显著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过度敏感为核心特征的人格障碍。2. 其成因可能包括易患基因、习得性恐惧、偏执思维模式等多种因素。3. 患者通常在幼年或童年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害羞、孤独、害怕见陌生人、对陌生环境感到恐惧等症状。4. 成年后,这些问题可能对...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什么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因害怕被拒绝、依赖或伤害而倾向于避免社交场合和深层亲密关系。这种障碍可能会影响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但并不代表他们完全无法与他人建立健康关系。以下是一些建议:1. 尊重彼此的时间和空间:回避型人格者可能需要更多独处时间。因此,在与人交往时,应给予适当的空间,避免过度...

回避型人格是什么意思?
回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APD)是一种心理健康疾病,通常表现为对社交和人际关系的极度回避和恐惧。这个疾病会影响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职业和个人关系。以下是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一些主要特征:1. 强烈的社交回避: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通常感到极度的不安和恐惧,当面对社交活动、人际...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怀疑自身价值,敏感,特别是遭到拒绝和反对时。多数患者与周围人保持一定距离,患者有很大的社会不安感,在那些需要大量接触他人的工作面前常常因羞怯而逃避。

回避型人格是什么意思?
回避型人格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在面对社交和人际关系时倾向于回避、逃避、避免或抵制接近他人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这种人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亲密关系和社交场合的回避,常常表现出对人际交往的恐惧、社交焦虑、独立性强、缺乏信任他人的倾向。回避型人格的个体通常更喜欢独处,保持距离,避免暴露...

什么叫回避型人格障碍,有什么特征?
1. 了解回避型人格障碍 首先,了解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什么以及它对患者的影响非常重要。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和恐惧,他们常常感到自卑、害怕被拒绝、害怕被伤害,因此他们可能会避免与人交往或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也可能会表现出情感冷漠、不信任和独立性强的特点。在与回避型...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障碍,又称为逃避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和逃避。患有这种障碍的人可能在社交场合感到不舒服,对个人界限过于敏感,以及在恋爱关系中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谈恋爱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这并非不可行。以下是一些建议,有助于更好...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只要满足其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怀疑自身价值,敏感,特别是...

茂县17768861688: 回避型人格障碍(心理学术语) - 搜狗百科
福凡苏乐: 回避型依恋人格回避型依恋人格是一种高疏离、低焦虑的依恋模式,他们往往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心理防御机制特别牢固,很难有真正亲密的朋友和爱人.-回避型依恋者常常有下面这些特点:1、缺乏安全感:他们看似对一切都不在乎,实则是...

茂县17768861688: 回避性人格障碍 -
福凡苏乐: 可以考虑做一个心灵重建,改变患者心理结构,这样患者的认识和思维内容和方向都得到改变,改变了心理结构后,心理障碍的情况就会消除和减弱,到达健康的心理水平.

茂县17768861688: 回避性人格缺陷指的是什么?
福凡苏乐: 回避性人格缺陷(如由于害怕批评、不满意或被拒绝而回避他人;不会与别人保持很密切的关系,除非确定对方很喜欢自己;很害怕在亲密关系中,被羞辱和嘲笑;对批评和拒绝极其恐惧;由于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很沉默;认为自己不行、社交无能;由于害怕尴尬,而拒绝各种活动等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