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国能灭七国,而诸葛亮不能呢?

作者&投稿:罗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诸葛亮为什么六出祁山都不胜?~

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战,是由弱者主动向强者发动的一场战争。这是一场有争议的战争,对于这场战争,有人认为是妄动干戈;有人觉得是“穷兵黩武”,还有人觉得是自取灭亡。我觉得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诸葛亮北伐并非是妄动干戈,而是待机北伐。如第一次北伐(公元228年春)之机是:魏文帝曹丕病死,曹睿继位后大兴宫殿,百姓有怨言,且司马懿被贬家中;226年8 月吴国攻打江夏,后又攻打襄阳;孟达暗中欲起兵投靠蜀国。第二次(公元228年冬)北伐的背景是魏中诈降计,曹休出兵伐吴大败,曹魏大军南下,后防空虚。第三次北伐之机(公元229年春)是:二次北伐刚结束又立刻发动攻击,可收奇袭之效。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第四次北伐(公元231年)的背景是:230年曹真大军伐蜀,因大雨等因素折回;同年孙权派兵攻打合肥。第五次北伐(公元234年)之机是233年吴国攻打合肥新城,234年5月孙权应蜀国之约,发兵分三路攻魏。可见,诸葛亮北伐不是乘敌内患(如第一次北伐),就是乘敌无备(如第三次北伐);不是乘敌兵力东下,关中空虚之机(如第二、第四次北伐),就是因与吴国联合出兵、互为犄角之时(如第五次北伐)。更何况,在诸葛亮的指挥下,蜀军山战能力胜过魏军,在山区正面对决胜算非常大(这就是为什么司马懿一直躲在城塞里不肯出战的原因之一)。因此,妄动干戈纯属无稽之谈。

其次,诸葛亮北伐并非是“穷兵黩武”,而是得到群众的拥护。诸葛亮为谋求统一而进行北伐,符合当时群众的愿望,因此即使连年用兵,北伐没有成功,但百姓仍然信任他、支持他,并没有要他下台。更难能可贵的是,诸葛亮在北伐的同时,善于治国,能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使得蜀国国内井然,出现了“田畴僻,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蜀国人口也从章武元年90万人增加到蜀国灭亡时的94万人(要不是姜维九进中原损失太大,可能会超过百万)。可见,诸葛亮五次北伐、六出岐山是“穷兵黩武”的说法也是靠不住的。

第三、诸葛亮北伐并非是自取灭亡之道,而是一种扰敌之术,体现了诸葛亮骚扰敌人以消耗敌人的战略思想。当时三国之中,蜀国最弱,魏国最强。以弱抗强,失败是正常的,灭亡也是符合常理的。然而,必然之中蕴含着偶然,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比比皆是,它们的基本战略大多是先慢慢消耗敌人的实力,等到对方疲惫,露出致命破绽,再一举消灭对方,近如曹操在官渡之战、陆逊在夷陵之役,远似春秋时代吴国孙武伐楚之举。当时,吴国虽然小于楚国,但孙武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扰敌战术不时侵扰楚国边境,使楚国军队疲于奔命,边疆骚动不安;军力、国力损耗严重,最后顺利攻入国都,要不是秦国出兵解救,早就灭亡了。孙吴能够伐楚,诸葛亮为何不能北伐呢?

所以,诸葛亮北伐骚扰魏国以消耗其军力、国力是完全符合弱国战胜强国的规律,是一种积极的措施。当然,蜀国当时的总兵力只有30万,而魏兵边疆的驻守部队就达20多万,显然派少数兵力进行骚扰是无法震动魏都洛阳的。所以,诸葛亮必须虚张声势,派大军正面出击。蜀国出动大军北伐虽然也会消耗不少物资,但相对来讲,魏国的损失更大。因为诸葛亮有主动优势,准备也比较充分;而曹魏匆忙应战,军资后勤难以妥善,必定会形成浪费;而且诸葛亮善于把战场搬到魏国的领土上,常用魏国的物资、人员去打击魏国。诸葛亮每次北伐大多相隔不久,蜀汉经过一段时间建设准备,尚足以承受;而魏国烦不胜扰、疲于奔命;甚至因不堪其扰,在公元230年主动伐蜀?但因大雨等因素无功而返)。可见诸葛亮扰敌战术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诸葛亮北伐不仅是积极的,而且还比较成功:一是通过北伐,表明了汉室正统继承者的立场,既振作了民心士气,又巩固了吴蜀联盟,共同骚扰魏国;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维持三国分立,延缓蜀汉灭亡的目的。二是渐渐蚕食对方,创造了有利局势。诸葛亮五次北伐,以蚕食的方法与魏国争夺凉州,不但夺取了土地和资源,更重要得是在当地建立了蜀汉军队的威望,获取了当地人民的心,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当地至今流传着“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的说法。三是诸葛亮北伐失利往往只是粮草不继所致,不仅不能算败,还取得局部胜利:一出岐山期间,

赵子龙力斩西凉勇将韩德父子五人,智取安定、天水和南安三郡,远近州郡望风而降;还大败曹真与郭淮(魏兵败走十余里,魏将死者极多),大破西羌兵,威震曹魏。后因错用马谡,街亭失守,粮草难继而退;退敌之计竟然是“空城计”,全军而退。二出岐山虽然受阻于郝昭的陈仓,却大败曹真;退兵之时,计斩王双。三出岐山期间,袭取陈仓,破张?,夺散关,取阴平、武都,大败司马懿,“所得器械、马匹,不计其数”。(后因张苞病死,诸葛亮生病而主动退兵);四出岐山期间,劫寨破曹真,斗阵败仲达,“魏兵十伤六七”。后因司马懿的离间之计被迫撤退,但是退兵增灶,退得神不知鬼不觉,让司马懿也找不到机会。五出岐山期间,大败孙礼,杀得雍、凉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大胜之际,李严谎报军情,诸葛亮率师回朝;退兵的时候仍然轻松了结了张?。六出岐山后,差点就成功了,当时火烧上方谷,要不是老天下雨,诸葛亮劲敌司马懿父子早就化为灰烬(因诸葛亮病卒而班师);后来诸葛亮人都已经死了,还骇退了司马懿,顺便算计了谋反的魏延。可见,诸葛亮六出岐山,除第一、二次因败而退外(前者街亭失守,后者陈仓未得),其余四次均在大获全胜后全军而退。四是诸葛亮在北伐期间还为战胜曹魏创造了基本条件:他通过武器装备的技术革新,部分弥补了兵力不足这个劣势。如制作了一弩十发的连弩,使其成为极具威力的远射武器,积极运用火炮,发挥火炮的威力(平南中之乱、火烧上方谷)。他还认真研究后勤保障,部分弥补了粮草不继之虑,如不仅通过收割魏境麦田等措施,就地筹粮,以缩短运输线,保证供给;还发明木牛流马,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军粮保证率;并在汉中黄沙和前线敌境屯田,建立粮仓,以利长久之战。若非诸葛亮病死,此法之效恐怕不可估量。

第四、诸葛亮北伐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一是因为他感激放备三顾之恩和白帝托孤之情,又深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前出师表》)之使命。二是因为当时“天下三分,魏国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而已”(《三国志?刘晔传》裴注引《傅子》),当时,魏国的土地四倍于蜀,人口五倍于蜀;蜀汉只据有益州一隅,人口不到百万,而且“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和平竞争只能坐以待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以攻为守(“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不如伐之?”《后出师表》)。三是夷陵战后不久,蜀国人才凋零,后继乏人,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危险局面。诸葛亮看到了这个潜在的危险性,故他在《后出师表》中说:“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兰、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又说:“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时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矣”;而曹魏地处中原,人才层出不穷,前赴后继,无断层之忧,如司马懿机权干略,不在诸葛亮之下;郭淮、司马司、司马昭、钟会、邓艾等,其才略均不亚于蜀汉末期蜀汉的灵魂姜维(这也许就是诸葛亮“六出岐山”的最大苦衷吧)。四是因为要树立威望,凝聚蜀汉人心。若不北伐,人们的正统思想将逐渐淡化为零,凝聚力、向心力也将变得更弱。

第五、诸葛亮北伐并非没有取得成功的可能。中国古代战争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战略格局的改变往往在于某个重要战役的胜败,如前秦与东晋淝水之战。当时秦王符坚先后灭掉前燕、代、前梁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又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将势力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公元383年8月,符坚亲率大军90万南下灭晋,结果大败而归;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袁曹官度之战也是如此,当时,袁绍拥兵数十万,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幽、冀、青、并等州郡,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曹操虽然占领了黄河以南的衮、豫、徐等州郡,并把汉献帝接到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但曹操只有数万兵马,所处的地理位置又易攻难守,且后方很不巩固,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策、南阳的张绣仍与曹操为敌。总体作战形势利袁而不利曹。然而,官渡一战,袁军大败,袁、曹共同割据北方的局面彻底改变,曹操因而迅速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更不用说了,战前,曹操统一天下似乎成为定势;战后,三国分立了几十年。可见,胜败乃兵家常事,而战略格局的改变往往就决定于某些“常事”之中。因此,灭魏虽然困难重重,但以诸葛亮之足智多谋,灭魏也并非不可能。

总之,诸葛亮“六出岐山,北伐中原”不是所谓的妄动干戈,也不是“穷兵黩武”,更不是自取灭亡,而是他隆中对战略思想遭到致命性打击后的一种无奈而正确的选择,符合弱国战胜强国的规律。这种骚扰敌人以消耗敌人的战略思想不仅是积极的,还是一种很有效、较成功的战略。当然,他的这种战略思想并非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成功的,如姜维九进中原就无法胜利。原因有四,一是姜维原是魏国人,在蜀国没有绝对的权威,败则大家攻击,胜则遭到怀疑;二是姜维没有诸葛亮足智多谋,诸葛亮是把战场移到对方领土上打,而且大多是取得局部胜利而归;三是姜维所遇到的对手非常强。首先是司马昭兄弟;接着便是邓艾和钟会。因此,北伐以扰敌的战略思想由诸葛亮来实施是成功的,而由姜维来实施则无法达到目的。

单纯按《三国演义》来说,一切无非天意。司马徽先说龙凤得一人便可安天下,后又说龙得其主,却未得其时,引人深思···按此说,司马徽早知刘备非天下之主···
若按事实来说,诸葛亮却并非如演义中那么神机,况三国并立,蜀国也确非强者···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水镜曰:“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玄德急问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镜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
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
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玄德曰:“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
见。”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
也。”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
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
天下一人也!”玄德喜曰:“愿闻此人姓名。”庶曰:“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
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卒;亮从其叔
玄。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
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
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玄德曰:“昔水镜先生曾为备言: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今所云莫非即伏龙、凤雏乎?”庶曰:“凤雏乃襄
阳庞统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玄德踊跃曰:“今日方知伏龙、凤雏之语。何期大贤只在
目前!非先生言,备有眼如盲也!”后人有赞徐庶走马荐诸葛诗曰:“痛恨高贤不再逢,临
岐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徐庶荐了孔明,再别玄德,策马而
去。玄德闻徐庶之语,方悟司马德操之言,似醉方醒,如梦初觉。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
非常,特来相探。”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遂整衣出迎。视之,乃司马徽也。玄德
大喜,请入后堂高坐,拜问曰:“备自别仙颜,因军务倥偬,有失拜访。今得光降,大慰仰
慕之私。”徽曰:“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似母遣人驰
书,唤回许昌去矣。”徽曰:“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
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惊问其故,徽
曰:“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玄德曰:“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徽
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
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
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
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颍川之
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时云长在侧
曰:“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徽笑
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云长问:“那二人?”徽曰:“可
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众皆愕然。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
不住。徽出门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1、秦国经历了几百年的统治,多代有能君王的掌舵,国家内部比较稳定,没有突出的矛盾,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最根本保障。
2、自秦孝公改革起,秦国经历了上百年的政治改革,逐步建立了比奴隶制更先进的封建君王制度。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更建立了一个先进时代的政治体系。
3、秦国地处西陲,常年与西部少数民族交战和交往,民风彪悍。历代君王更是注重军事建设,逐渐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队体系。
4、秦国唯才是用,不分国界,广纳人才,吸收了当时的大量优秀人才。
所以说秦国的成功是必然的,它准备了几百年。秦始皇只是刚好到了量变到质变的节点,即便没有秦始皇,秦国也会统一天下的。这就叫做历史的必然性。
诸葛亮做到了什么呢?
蜀国刚刚建立,还是外来政权,内部矛盾突出,没有安定的内部环境,没有雄厚的经济积累和人才储备。外部曹魏虎视眈眈,孙吴也别有居心,外部矛盾也让人忧心。而且诸葛亮事必躬亲,不注重人才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固有人才的成长。
从哲学上讲,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部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影响作用。诸葛亮不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内部矛盾,企图通过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阶层的目光,达到统一民心。但是这个只能是暂时的,而且可能会起相反作用。所以蜀国的灭亡是注定的,诸葛亮在一定程度上还加速了这个灭亡。
可为什么诸葛亮又那么出名呢?
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成就了臣子的最高礼遇。诸葛亮的这种待遇成为了后世历代文人墨客期望的梦想,并且一直称颂。而每个时代都有大量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文人骚客,诸葛亮成了他们的梦想。所以诸葛亮只是古人的一个文人情怀。


秦灭七国的先后顺序???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平嫪毒之乱,嬴政亲自执掌政权,随即出动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六国旧势力,史称秦灭六国。于十七年(前230年)灭韩,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灭燕、灭赵,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有七个国,秦国为什么只灭了六个国 ?
因为秦国就是七国中的其中一国。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秦灭七国的顺序
1.楚国,秦在灭天下六国中,打的最辛苦,最艰难的一仗就是灭楚之战了,楚国地大而物博,国力雄厚,而且民风彪悍,在七国中,如果不是楚国的历代君王一个比一个昏庸,楚国本应该是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后来即使楚国被灭,但被认为最有希望打败秦国的仍然是楚国,正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只说!

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战国上承春秋乱世,中续百家争鸣,后启大秦帝国,是军事政治文化科技发展都处于不可多得的绝佳黄金年代。然而战国时,由于井田制瓦解,兼并战争频繁,各国混战不休,硝烟弥漫。偌大一个中国,分散成了七个国家,他们共同被称为“战国七雄”。(齐国、楚国、燕国、秦国、韩国、赵国和魏国)秦朝为什么能灭六...

七国灭亡的顺序口诀
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

灭秦商鞅提出两策,赵武灵王提出一策,六国用其一则秦国可灭
战国初期秦国并不强大,然而依靠着20多年的商鞅变法猛然间秦国成为西方霸主,随后历经「 ”六世余烈”先后削弱了东方六国的实力,最终在秦始皇赢政的手中完成了统一大业。然而秦国并非「 ”不可灭,”当秦国弱小的时候商鞅曾提出「 ”两策”灭亲,当秦国强大的时候赵武灵王也曾提出「 ”奇袭”灭亲,...

七国时期哪个国家的实力可以跟秦国抗衡?
楚国连楚怀王都被秦国囚禁,连都城都失陷。】接着:秦国最强,韩国最弱。【长平之战赵国虽然战败,但是痛定思痛邯郸之战赵国、魏国、楚国联军大败秦国。而战国四公子。赵有平原、魏有信陵、楚有春申、齐有孟尝。韩国毛都木有。】晚期:秦国最强,韩国最弱。【秦国统一天下。韩国第一个被灭。】...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里面都有齐国,而且齐国曾经最强大,最富有,怎么会是秦...
无论是春秋时期的姜氏齐国还是战国时期的陈氏齐国都缺乏战略眼光,政策没有连续性。比如小白用管仲,就不重视礼仪法制,到晏婴时期又放弃了管子那一套搞晏子。战国时期表现得更差,今天合纵,明天连横,堂堂大国却被张仪、苏秦玩弄于股掌之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利益是什么。反观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就坚持...

七国中谁最先灭亡?
七国中最先灭亡的是韩国。秦灭六国的顺序为: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 。1、灭韩:秦王政十六年九月,韩国南阳守腾主动投降并献出南阳地(今河南境太行山南、黄河以北地区)。接收后秦国实际上却以该地为前进基地,作进攻韩国的准备。秦王政十七年,内史腾率领秦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进攻韩国...

有七个国,秦国为什么只灭了六个国 ?
因为秦国也是七国之一,总不能自己消灭自己。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秦国社会经济仍以农业为主。春秋时代晚期,出现了铸铁农具。战国时代,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以冶铜和制陶最为发达。始祖秦非子是商名将飞廉...

松北区15781445959: 秦始皇能将六国一统,而孔明肯厉害都不能将二国一统,为甚么 -
凌奋盐酸: 前着我不想说'其本事也好'天命也罢'我觉得他的成功在于实在太多'而后者我想说说'孔明错就错在他太厉害'太聪明'凡事都需亲动亲劳'为何这样?应为他怕手下之人做不好'或者不达意'所以很多事情他亲自操劳又不得好'因为手下人会认为不信任“他们”,而且客观的说,又让他们得不到相应的锻炼,诸葛亮固然聪明却缺少了智慧当中的最重要一点'就是相信'据很多古史考证甚至连魏延都有可能是被诸葛亮“逼”反的,而且诸葛亮他是“助理型”人才'他缺少的就是秦始皇的“霸王之气”和君王才有的“用人之道,御国之策”,故而有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不够充分'请明人赐教

松北区15781445959: 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凭什么能先后灭掉其他六国?一个人,怎么合理地设计
凌奋盐酸: 1.地理位置优势,秦国只有东面的威胁,可以全力以赴对付敌人. 2.秦国崇尚武力,全民皆兵,粗武有力. 3.吸引他国的人才较多. 4.政策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 5.历代统治者都较为出色.

松北区15781445959: 秦朝为什么能灭掉六国?从地缘关系方面来讲解 -
凌奋盐酸: 1、秦国处于河西,位于七国中的最西段,所以不可能四面受敌.可以集中兵力出击,没有后顾之忧. 2、秦国占据成都平原后,后方辽阔,回旋余地大,粮食供应充足. 3、秦国依黄河函谷关天险,退可守,进可攻. 4、秦国处于西北边陲,远离中央,且土地贫瘠.使得中原诸侯不将其放在眼中,进而秦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地缘因素主要就这些,回答完毕.

松北区15781445959: 历史上,为什么秦始皇能灭六国统一天下. -
凌奋盐酸: 原因很多,但是总的来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从秦国自身来看,从商鞅实行变法后,秦国的国力空前强大;(2)秦国不断侵占其他国家的土地,使得自己的实力进一步增强;(3)张仪的“连横”使得六国不能组成统一的抗秦集团,相反的有的国家还反过来帮助秦国攻打别的国家;(4)当时唯一可与秦国抗衡的赵国在长勺之战后一蹶不振,使得秦国少了一个强大的对手;(5)采用“远交近攻”的政策,使得远方强大的齐、楚、赵等国坐视韩、魏的覆灭,使得六国集团的实力被严重的削弱;(6)六国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能联合共同抗秦.

松北区15781445959: 秦国为什么能灭掉六国 -
凌奋盐酸: 秦灭六国的原因之一——:地理因素 中国古代,譬如秦汉唐以关中得天下,异族元清以极北之地得天下,何也? 其一者,就像贾仪说的那样,关中,此四塞之国也据肴函而却诸侯,国强则可以出关而制天下;国弱则可以据险塞而守无忧,慑服...

松北区15781445959: 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凭什么能先后灭掉其他六国? -
凌奋盐酸: 有很多的原因啊,比如说秦王的雄才大略,正确的统一方略,商鞅变法,李斯的建议等等. 专家团、宇.为您解答,不懂请追问,要是对楼主有帮助,请给五星采纳.谢谢!

松北区15781445959: 秦国为什么能灭六国一统天下?
凌奋盐酸: 原因如下: 1秦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奠定了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 2秦国通过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和革新,统一了国内的认识,消灭了异己,集所有大权与秦始皇一身. 3秦国通过合纵连横在外交上取得绝对优势,远交近攻的策略使的秦国能集结优势兵力发动侵略战争. 4其余诸侯国对秦国态度不一,始终未能形成统一认识,此为内乱;各诸侯国之间也经常发生争执与战争,此为外忧.各诸侯国外忧内乱焉能不败. 5秦国统一度量衡使得秦国内部与被征服地区很快能协调一致,为下次侵略做好准备.其余各国却依然混乱不堪. 6秦始皇统一天下,是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封建集权制替代农奴制的胜利.

松北区15781445959: 为什么孔子不入境的秦国最后却能统一六国 -
凌奋盐酸: 秦统一六国是法家的胜利儒家的失败.法家思想发展到极致是追求绝对的权威,也意味着腾腾杀气! 儒家思想发展到极致是追求仁者无敌,意味着和谐与忍让! 秦国统一六国靠的是法家的思想,讲究令行禁止,法令严明,奖罚分明.孔子是看...

松北区15781445959: 秦国统一战国七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简答 -
凌奋盐酸: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秦国能够消灭其它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国力强盛~

松北区15781445959: 六国抗秦为什么没有成功 -
凌奋盐酸: 秦谋士挑拨,秦实力强大!从六国方面来看,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造成六国之间相互怨恨、猜忌,致使不同心协力,不能“合纵”联合抗秦.其二,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