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之盟简介及详细资料

作者&投稿:有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概述

第一次弭兵会盟 - 公元前579年

介于晋、楚两大国之间的宋国大夫华元,既与晋国执政卿栾武子有交情,亦与楚国令尹子重交好。华元得知晋楚互派使臣之事,便于是年冬天,"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华元奔走于晋、楚之间,以调解晋楚的关系,促成晋楚之和。鲁成公十二年(前579),在华元的策划下,晋卿士燮与楚公子罢、许偃在宋国的西门之外会盟。盟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坠其师,无克胙国。" 晋、楚第一次弭兵之盟非常不稳定。晋楚两国长达半个世纪所积的仇隙并非一朝一夕或一个盟约所能化解,晋楚双方在形势对自己不利时,都希望通过暂时的休战而得以调整;而当形势好转时,就会撕毁盟约,发起新的进攻。严禁不久就爆发了鄢陵之战,楚国失败。 鄢陵战后,战败国楚处在非常困难的境地,然而胜利的一方晋国也陷入危机之中。晋厉公欲乘胜消灭晋国之大族,而立其左右近臣,杀掉却氏之族。但晋厉公杀掉却氏后,反被栾书、中行偃所杀,晋国一片内乱。秦国又乘晋之内乱,频频出击晋国。晋国内部有大族与国君的斗争,外部强敌压境,陷入内忧外患。

第一次会盟

会盟起因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有一个中立的力量--宋国。宋国大夫华元不但与晋国执政卿栾武子是好朋友,也和楚国令尹子重交好。华元在知道晋楚互派使臣之后,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 华元奔走于晋、楚之间,以调解两国的关系,促成晋楚和平相处。

基本信息

时间

春秋时期,鲁成公十二年 ( 公元前579年 )

地点

宋国的西门外

人物

晋国的卿士燮,楚国公子罢、许偃,宋国大夫华元

背景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有一个中立的力量--宋国。宋国大夫华元,不但与晋国执政卿栾武子是好朋友,也和楚国令尹子重交好。华元在知道晋楚互派使臣之后,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 华元奔走于晋、楚之间,以调解两国的关系,促成晋楚和平相处。

过程

鲁成公十二年 ( 公元前579年 ) ,在华元的安排下,晋国的卿士燮与楚国公子罢、许偃在宋国的西门外会盟。签订的契约是:"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坠其师,无克胙国。"

会盟之后

晋国、楚国第一次弭兵之盟很不稳定。晋楚两国长达半个世纪所积的仇隙,是们颁发在短期之内,或者只靠这一纸契约化解。晋国、楚国双方在形势不利于己时,都希望靠著暂时的休战而得以调整;但是,当形势好转时,就会把盟约抛在脑后,发起新的攻击。签订契约后不久,就爆发了鄢陵之战,楚国被打败。

鄢陵之战后,战败的一方楚国处在非常困难的境地。不过,胜利的晋国也陷入了危机。晋厉公想乘胜消灭晋国的一些有权势的贵族。于是,提拔左右的近臣,杀掉却氏家族。不幸的是,晋厉公杀掉却氏后,反被栾书、中行偃所杀,晋国大乱。秦国又在晋国内乱的时候,经常袭击晋国。晋国内部有大族与国君的斗争,外部强敌咄咄逼人,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第二次会盟

会盟起因

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等春秋时期的强国,都想再一次弭兵。于是,宋国大夫向戌为第二次弭兵积极进行外交活动。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鲁国、卫国、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宋国、邾国、滕国等14国在宋国的西门之外结盟。

基本信息

时间

春秋时期,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

地点

宋国的西门

人物

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鲁国、卫国、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宋国、邾国、滕国等14国使者

背景

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等春秋时期的强国,都想再一次弭兵。于是,宋国大夫向戌为第二次弭兵积极进行外交活动。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鲁国、卫国、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宋国、邾国、滕国等14国在宋国的西门之外结盟。

过程

签订的盟约是:"晋、楚之从交相见也。" 意思是:"晋的仆从国要朝贡楚国,而楚的仆从国要朝贡晋国。"与会14国中,齐国作为晋的盟国,不朝拜楚国;秦国为楚国的盟国,亦不朝于晋国。邾国为齐国的附庸,滕国为宋国的附庸,不参与盟会。

弭兵会上,和上次一样,杀气腾腾。楚国的令尹"子木"曰:"晋、楚无信久矣,事利而已。苟得志焉,焉用有信 ? "楚人衣内皆裹甲,准备动武,以求做盟主,坚持在盟会时,先进行"歃血"。楚国达到目的之后,在载书上写名时,先写上 晋国,第二次弭兵之盟在很紧张气氛之中结束。

结盟之后

结束后,春秋争霸战争暂时停止。战争减少使得中原小国承受的战争灾难与负担减轻很多。但是,这些小国此后,"仆仆于晋、楚之庭","牺牲玉帛,待于二境",受到晋国、楚国两国的严重剥削。

公元前545年,齐国君主、陈国君主、蔡国君主、燕国君主、杞国君主、胡国子、沈国子、白狄国投靠晋国。

同样,鲁襄公及宋国公、陈国侯、郑国君主、许国君主投靠于楚国。

大国对小国的穷征暴掠使小国"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郑国大夫子产曰:"诸侯靖兵,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贡之无艺,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极,亡可待也。"(《左传·昭公十三年》)

小国必须尽其土实,重其币帛,供其职贡,从其时命,贺福吊凶,对晋国、楚国承担繁重赋税。而晋国、楚国两国,牺牲了小国的利益,达到暂时的和解。

意义

弭兵会盟对春秋时期的变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推动春秋历史进程。而弭兵运动的成功,反映了宋国,作为弱小国家,在春秋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宋国外交的极大胜利。

"弭兵"盟会召开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大为减少,此后的十几年未有战事发生,而晋、楚两大国之间,在其后的40 年内没有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冲突。介于两大国间的中原各国,有了一个暂时和平的环境。国际间的斗争,就转入各国内部斗争。各国内部贵族之间为斗争需要,在政治、经济上都采取一些适应历史潮流的新措施,这样,就使旧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逐渐被新的制度所取代。所以说,"弭兵"盟会是春秋时期由诸侯国间的争霸转向国内大夫间兼并的一年,也是春秋时代由前期转入后期的一年。

争霸斗争的战场,则由中原转向东南地区的楚、吴、越间进行了。




海上之盟的结盟过程
后人称这一盟约为海上之盟。但定盟之际,宋朝已可谓不失败而失败。所谓不失败,指宋人字面上索要燕京的要求已经达到;所谓失败,指宋人本意欲得燕云十六州,而不仅是燕京。 这个谈判行动,一开始就遭到朝中有识之士的激烈反对。 太宰郑居中态度尤为坚定,他说:“澶渊之盟至今百余年,兵不识刃,农不加役,虽汉唐的和亲...

海上之盟名词解释
1126年,北宋便在朝政败坏,国力和军力不振的情况下,遭强大的金兵攻克其首都汴京及中原一带的领土,酿成靖康之变,立国167年的北宋灭亡。海上之盟是宋、辽、金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当时直接影响着宋、辽、金国家局势的发展和变化。攻燕京之战宋惨败于辽,使熙丰变法以来积蓄的军用储备丧失殆尽,这次...

晋国23任中军元帅列表及简介
赵武在任内,干了一件大坏事,晋楚称霸百余年,谁也吃不掉谁,常年的争霸战,让晋楚等各地国君,公卿士大夫们疲于奔命,大家都不想打了,赵武后来听从华元的提议,倡导晋楚休兵讲和,史称 弭兵之盟 。之后中原朝廷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大大减少。赵武能迎合历史时尚,是个识时务的俊杰。但晋楚讲和以后,导致了中原各地...

澶渊之盟的过程
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岢岚军的辽军因粮草不继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

渭水之盟事件简介
面对颉利和突利的背信行为,唐太宗毫不退让,据《唐语林》记载,他甚至不惜“空府库”来威胁突厥退兵。这次对话后,双方达成了“渭水之盟”,东突厥军队暂时退去。此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巧妙地分化突厥内部,挑拨颉利和突利的关系。627年,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和同罗等部落因不满颉利的政策而反抗,...

对澶渊之盟应怎样评价
澶渊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和约,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辽国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

澶渊之盟和海上之盟是什么时候的
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1]这场战役叫做“澶州之战”海上之盟 北宋、金国联合攻打辽国的盟约 。因为双方使节都由海上往返谈判,故名。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随后屡败辽兵。宋徽宗等认为辽有必亡之势,决定联金攻辽,乘机收复燕云。重和元年(1118...

宋辽澶州结和盟文言文
大将萧挞凛在澶州察看战地时,中宋军伏弩身亡.辽失主将,士气大挫,军心厌战,且恐宋屯镇、定二州重兵袭击侧后,亟谋妥协.宋以澶州为决战战场,集中兵力与辽军相持.真宗临阵督战,以振军心.但唯恐辽军突破澶州,危及东京(今河南开封),遂以向辽纳币帛为条件,缔结和约,史称“澶渊之盟”(参见澶州之战).宋辽战争...

澶渊之盟 谁向谁称臣
本书还将文献资料与现存石刻史料相结合,对宋“契丹出境诗碑”(“回銮碑”)的建立、碑文内容以及碑文书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澶渊之盟”为众多历史人物提供了有声有色的活动舞台。本书对“澶渊之盟”的不少有关人物进行了新的评价。其中不仅有被称为“左右天子为大忠”的宰相寇准,“老将知兵”...

澶渊之盟是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对此和议你有什么看法?(不超过35字...
)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175711486: 弭兵之会 - 搜狗百科
翟苑奇诺: 弭兵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两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共有两次,分别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执政华元、向戌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平分霸权. 第一次弭兵会盟 — 公元前579年.介于晋、楚两...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175711486: 弭兵之会的解释 -
翟苑奇诺: 第一次弭兵会盟 — 公元前579年 介于晋、楚两大国之间的宋国大夫华元,既与晋国执政卿栾武子有交情,亦与楚国令尹子重交好.华元得知晋楚互派使臣之事,便于是年冬天,“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华元奔走于晋、楚之间,以调...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175711486: 魏国大事记 -
翟苑奇诺: 重要事件 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被分成两个行政区 前679年,曲沃武公统一晋国,周釐王封曲沃武公为晋国君主,并列为诸侯,曲沃武公改名为晋武公 前661年,晋国占领了耿国、霍国...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175711486: 春秋时期的弭兵运动发生在鲁襄公哪一年? -
翟苑奇诺:[选项] A. 鲁襄公22年 B. 鲁襄公23年 C. 鲁襄公24年 D. 鲁襄公25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175711486: 晋楚争霸中两国霸主分别是谁 -
翟苑奇诺: 应该是晋文公和楚共王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175711486: 春秋时期简史有哪些? -
翟苑奇诺: 1.1 周平王迁都 1.2 周室衰微 1.3 齐桓公称霸 1.4 宋楚之争 1.5 晋文公践土之盟 1.6 秦穆公称霸西戎 1.7 楚庄王问鼎中原 1.8 晋楚大战与弭兵会盟 1.9 吴越雄霸东南 1.10 三家分晋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175711486: 晋楚争霸中两国的霸主分别是谁 -
翟苑奇诺: 晋文公 楚庄王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175711486: 澶渊之盟与庆历和议说明了什么问题? -
翟苑奇诺: 澶渊之盟与庆历和议说明宋朝“守内虚外” 澶渊之盟成为岁币政策的滥觞,它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结果,宋辽双方通过议和方式各取所需,宋通过缴纳岁币达到了弭兵的效果,而辽则通过岁币取得了经济利益.在此基础上,宋朝统治者将此作为新的军事及外交政策,少数民族也乐意接受此政策,于是岁币政策在宋朝时期得到广泛运用, 政和五年(1115)西夏建国,采取联辽抗宋的战略不断入侵宋边境,是三国中和宋交战最多最频繁的国家,夏宋之间的战争一直到1044年才平息.庆历四年(1044)宋、夏和议约定:元昊对宋称臣,宋册封元昊为西夏王;重开沿边榷场恢复商贩往来;宋每年向西夏赐西夏银72000两、绢153000匹、茶30000斤,改”岁币”为“岁赐”.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175711486: 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 ? -
翟苑奇诺: “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是:1.宋辽维持旧有边界,约为兄弟之国,辽朝皇帝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朝皇帝为弟;2.宋每年给辽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3.双方沿边州县各守疆界,不相互侵扰,越界逃亡之人相互遣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