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的意思

作者&投稿:娄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问题一:什么叫农谚 关于气象的   农 谚   ――农民在千百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业气象谚语   预报雨   早看东,晚看西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上发霞,等水烧茶   太阳当顶现,三天不见面   月亮哥长毛,田沟里施豪   雨打五更头,行人不要愁   病人怕急胀,下雨怕天亮   亮啊亮,一大仗   黑啊黑,下不彻   上怕初四雨,下怕十六阴   月逢初四雨,九个半太阳   三月十八雨,四月十八止   六月雨隔牛背   冬至晴,年必雨   端阳不下雨,疟疾打死你   预报雪 雾 雨   瑞雪兆丰年   雪天易晴   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   人黄有病,天黄有雪   春雾晴来夏雾雨,秋雾 *** 鬼   冬天起雾次日雨   冬若三障雾,江湖成大路   一雾三日雨,三雾九日晴   正月的雨,麦儿的命   二月的雨,麦儿的粪   三月的雨,麦儿的病   你不给我磨刀雨   我不给你龙晒衣   冬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 河边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   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夏九九天歌谚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换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问题二:“农谚”是什么意思? 农谚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农谚 英文名称:farmer's proverb 定义:农业生产活动与天气气候条件关系的经验概括,常以通俗谚语或歌谣等形式广泛流传。 所属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应用气象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   目录   起源   作用   数量特点收录分布   具体数据   内容特点地域性和普遍性   概括性和科学性   群众性和通俗性   结构分析综述   句法   修辞方法   其他语法特色   正确理解农谚   农谚示例示例1   示例2――二十四节气与农谚完整版   起源   作用   数量特点 收录分布   具体数据   内容特点 地域性和普遍性   概括性和科学性   群众性和通俗性   结构分析 综述   句法   修辞方法   其他语法特色   正确理解农谚   农谚示例 示例1   示例2――二十四节气与农谚完整版   展开 编辑本段起源   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图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等见之于14世纪初的《田家五行》;“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见之于8世纪初唐朝的《朝野佥载》;“欲知五谷,但视五木”,“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见之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或“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至少目前所知,有些农谚可以远溯至数千年前,如浙江农谚:“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一句,同样见之于西汉(公元前1世纪桓宽的《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骤雨不终日,飓风不终朝”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似。由于农谚的来源可以不断地追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谚的起源是与农业起源一致的。而农业的起源远早于文字记载,所以农谚的起源也一定在有文字以前了。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起源于劳动,那么,农谚实在是农业劳动中从歌谣分化出来的一支重要分支。歌谣与农谚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倾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即着重社会关系方面的;而农谚则描写劳动人民与自然斗争,即着重生产方面的。这种区分是后来逐渐发展的结果,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截然划分的界限。因为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的音律和谐,合辙押韵,形式动人,富有生活气息,也难与歌谣截然划分。古代农业社会更是如此。例如《诗经》的“七月”、“甫田”、“大田”、“臣工”等等,既是歌唱农事操作的,又是农民抒发感情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谚才从歌谣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同时,属于纯粹生产经验的农谚,也不断增加、丰富起来,成为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编辑本段作......>>

问题三:农谚是什么意思 农谚释义:
即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农谚_百度汉语
[拼音] [nóng yàn]


谚是什么意思?
谚 yàn (2)通“唁”。慰问死者家属 [condole]谚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称谚。――《文心雕龙·书记》谚 (1)谚 yàn (2)粗野不恭 [rough;boorish]乃逸乃谚,既诞。――《书·无逸》(3)又如:谚号(以鄙俗的称呼加于人或物);谚诞(鄙俗诞妄)谚语 yànyǔ [old saw;aphorism;...

谚是什么意思?
谚 yàn (2)通“唁”。慰问死者家属 [condole]谚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称谚。――《文心雕龙·书记》谚 (1)谚 yàn (2)粗野不恭 [rough;boorish]乃逸乃谚,既诞。――《书·无逸》(3)又如:谚号(以鄙俗的称呼加于人或物);谚诞(鄙俗诞妄)谚语 yànyǔ [old saw;aphorism;...

谚的拼音
谚的拼音:Yàn

谚是什么意思
谚的意思解释:1、形声。从言,彦声。本义:谚语。出自《说文》:“谚,传言也。字亦作喭。”2、粗野不恭。如:乃逸乃谚,既诞。又如:谚号:以鄙俗的称呼加于人或物;谚诞:鄙俗诞妄。3、通“唁”。慰问死者家属。出自:《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称谚...

谚的意思解释
谚的意思解释:1、谚语,民间长期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某种经验或道理。如“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故谚有之曰。——《礼记·大学》谵有之曰。——《国语·越语》。注:“谚俗之善谣也。”又如:农谚;谚言(俗语、直语、直接明说的俗话);“无知便是福”是个古谚2...

谚的意思解释
“谚”,读音为“yàn”,意思是“传言”、“俗语”、“格言”等。汉字“谚”的由来:“谚”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这个字最初的形式是“谚”,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谚”。“谚”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它的形状就像是一个大口旁边跟着两个小口,大口表示说话,小口则表示声音微弱或低语。

谚字是什么意思?
谚字是指由古代民间流传下来的一些口头或书面的警句或俗语。这些言语由于其简洁、准确、易记,因此被人们广泛传颂,成为流传至今的谚语。谚语不仅是对当时生活习惯、社会习俗、人际关系等进行的总结,还是人们思考人生道理、抵御诱惑、激励自己等的汇集体现。谚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华。谚...

谚是什么意思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

谚云的意思
谚就是谚语的意思,云就是说的意思。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谚语多半在民间口语中广泛...

谚的意思解释
谚语的解释[old saw;aphorism;proverb] 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 富有 意义 的语句 让她参考急成婚,长 后悔 这句谚语 详细解释 长期流传下来的寓意 丰富 、文词固定简炼的古训、俗语。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 十二 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

建平县17087993930: 农谚(2011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 搜狗百科
答钩益母: 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比如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等等.

建平县17087993930: “农谚”是什么意思? -
答钩益母: 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农业谚语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天时气象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虽寥寥几字,却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

建平县17087993930: 农谚的意思 -
答钩益母:[答案]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

建平县17087993930: 农谚及其意思 -
答钩益母: 1、五月十三下一阵,家家打个黄谷囤.农历五月十三是雨节,如果这一天下雨的话,那么这一年秋天谷子就会大丰收,谷子多的都没地方储存了,家家户户需要建新的谷囤. 2、六月十三龙盘道,哪方下雨哪方涝.农历六月十三是海龙王的生...

建平县17087993930: 农谚的意思是什么? -
答钩益母:[答案]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

建平县17087993930: 农谚和意思 -
答钩益母: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概括和形象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词语分开解释: -------------------------------------------------------------------------------- 农 : 农(农) nóng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农.农业.农田.农产.农垦.农家.农忙.农民.农妇.农 详细>> 谚 : 谚(谚) yàn 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常用简单的话反映出普遍而深刻的道理:谚语.俗谚.民谚.古? 详细>>

建平县17087993930: 农谚的意思???我要的是农谚句子的意思啊 -
答钩益母: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一句而已...农谚就是农民常说的顺口溜一样...说的都是一些农业知识..还有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生物现象..各种农业上的现象...给农民编成的一些像顺口溜的语句..

建平县17087993930: 大自然的语言中农谚指的是什?大自然的语言中农谚指的是什么
答钩益母: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概括和形象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建平县17087993930: 《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夏三天遍地锄.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上面那段农谚的解释. -
答钩益母:[答案] 我们的农谚都是劳动人民自己总结创造出来的,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啊.1.清:在清明节的时候,春耕就基础开始了,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种田了.其实跟这句相似的还有一句“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2.立:立夏之后没有几天,就到了开始锄地的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