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苏洵传原文及翻译四

作者&投稿:钟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且夫天下之变,常伏于安,田文所谓“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当是之时,而无腹心之臣,可为寒心哉!昔者高祖之末,天下既定矣,而又以周勃遗孝惠、孝文;武帝之末,天下既治矣,而又以霍光遗孝昭、孝宣。盖天下虽有泰山之势,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

  《传》曰:“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彼冢宰者,非腹心之臣,天子安能举天下之事委之,三年不置疑于其间邪?又曰:“五载一巡狩。”彼无腹心之臣,五载一出,捐千里之畿,而谁与守邪?今夫一家之中必有宗老,一介之士必有密友,以开心胸,以济缓急,奈何天子而无腹心之臣乎?近世之君抗然于上,而使宰相眇然于下,上下不接,而其志不通矣。臣视君如天之辽然而不可亲,而君亦如天之视人,泊然无爱之之心也。是以社稷之忧,彼不以为忧,君忧不辱,君辱不死。一人誉之则用之,一人毁之则舍之。宰相避嫌畏讥且不暇,何暇尽心以忧社稷?数迁数易,视相府如传舍。百官泛泛于下,而天子惸惸(qióng :同“茕”。没有兄弟,孤独)于上,一旦有卒然之忧,吾未见其不颠沛而殒越也。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尊之如父师,爱之如兄弟,执手入卧内,同起居寝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尊其爵,厚其禄,重其权,而后可与议天下之机,虑天下之变。

  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奏于朝,召试舍人院,辞疾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卒。赐其家缣、银二百,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译文:

  有人会说:“所谓心机,只有创业之君才借助于它,作为守成之世,君子有什么必要把事情搞得那么神秘,有什么必要信用心腹之臣呢?”这真是一种可悲可叹的论调,试问,我们现今的守成之世能与太古之世相比吗?不能,这就说明心机不可不用。况且天下之变常陷伏于所谓太平盛世,就像田文所说:“子少国危,大臣未附。”这种景况没有心腹之臣难道不叫人寒心吗?过去,汉高祖临终前天下本已安定,然而刘邦仍嘱咐周勃辅佐孝惠帝、孝文帝。汉武帝临终前,天下本已大治,但他也吩咐霍光做孝昭帝和孝宣帝的心腹之臣。纵然天下有泰山不倒之稳势,圣人也常有累卵之忧心。由此可看出,守成之世,圣人不可不要心腹之臣。

  《左传》说“:百官总己以听于宰相。”宰相如果不是腹心之臣,天子怎能把天下大事委托给他管理,而且三年不对他产生怀疑呢?《左传》还说:“五载一巡狩。”如果天子无心腹之臣,在他五年一度的例行出巡时,怎能放心抛开千里之外的京城。又要谁来为他守护京城呢?现在一家中必有宗老,一介寒士必有密友,借以开启心胸,接济缓急。为什么作为天子就不该有腹心之臣呢?近世的一些君王威然高高在上,而使宰相渺然听命于下。君臣之间界线分明,上下之间没有沟通。臣视君仿佛有天上的星星那么遥远而不得亲近,君主也像在天上俯视臣子,泊然无抚爱之心。这就容易造成这样一种状况:国家有忧,臣子不以为忧;君主有忧,臣子不感到屈辱;君主受到污辱,臣子不去为君主而死。另外,近世君主用人没有自己的尺度,有一个人说某人好就马上任用他,而有一个人说某人不好就马上割舍他。在这种氛围下,作为宰相,他避嫌畏讥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专心以国事为忧呢?外降无常,信疑不定,使宰相视宰相之府如传舍。百官泛泛于下而天子高高在上,一旦有紧急之忧,君臣莫不颠沛流离甚至遭杀身之祸。所以我认为,圣人之任用心腹之臣,要尊之如父师,爱之如兄弟,相互之间无猜疑和禁忌,同起居寝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夸奖他我是这样,百人诋毁他我也是这样,仍使他有高贵的爵位,有优厚的俸禄,有十足的权力,然后与他共同商议国家机密大事,共同考虑应付天下之事变。

  宰相韩琦看到苏洵的文章后十分赞赏,并将此文章奏报到朝廷,苏洵因此被召试舍人院,但他以有病为由没有到任。于是又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当时正赶上太常修撰建隆以来的礼书,故以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一起用修礼书,并撰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可惜书成之后,刚刚上奏而没有得到回音,苏询就去世了。皇帝特意赐绸、银二百给他家里,但其子苏轼辞退了所赐之钱,只求赠官,因此皇帝特赠苏洵为光禄寺丞,并敕令有关部门用船将苏洵的遗体运回四川。苏洵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人物传记文言文写身边
3. 求几篇短的人物传记文言文 1、《王温舒传》 【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王温舒传》 【部分章节】王温舒,阳陵人也。少时椎埋①为奸。为吏,以治狱至廷尉史。督盗贼,杀伤甚多。稍迁至广平都尉。择郡中豪敢任吏十余人,以为爪牙,皆把其阴重罪,而纵使督盗贼,快其意所欲得。 【章节翻译】王温舒...

王继勋文言文
延福孙嗣。《宋史·荆罕儒传》原文及译文——翻译2、译文:荆罕儒,翼州信都人。 父亲荆基,官任王屋令。荆罕儒年青时不修德行,和赵凤、张辇一起做盗匪。 ...传米芾传周邦彦传李格非传陈师道传刘恕传张耒传秦观传晁补之传文同传黄庭坚传苏洵传苏舜钦传梅尧臣传穆修传石延年传柳开传宋白传梁周翰传王应麟传黄震传李心传传...

欧阳澈文言文
陆秀夫传张珏传姜才传张世杰传尹艳传范天顺传李芾传张贵传滕茂实传张顺传崔纵传吴安国传王忠植传李彦仙传赵立传杨邦艰传曾艵传向子韶传杨震传李涓传康保裔传李若水传熊克传陈与义传汪藻传米芾传周邦彦传李格非传陈师道传刘恕传张耒传秦观传晁补之传文同传黄庭坚传苏洵传苏舜钦传梅尧臣传穆修传石延年传柳开传宋白传...

宋史许奕文言文翻译
4. 文言文翻译 宋史 有全文有几百章呢,自己看吧,网页下面有,上面是简介 吴曦传李全传张邦昌传刘豫传贾似道传韩芃胄传丁大全传万俟禼传汪伯彦传秦桧...传米芾传周邦彦传李格非传陈师道传刘恕传张耒传秦观传晁补之传文同传黄庭坚传苏洵传苏舜钦传梅尧臣传穆修传石延年传柳开传宋白传梁周翰传王应麟传黄震传李心传传...

郭守文的文言文
1. 文言文翻译守文沈厚有谋略,颇知书,每朝退,习书百行,出言温雅, 1、【守文沈厚有谋略,颇知书,每朝退,习书百行,出言温雅,未尝忤人意。先是,...传米芾传周邦彦传李格非传陈师道传刘恕传张耒传秦观传晁补之传文同传黄庭坚传苏洵传苏舜钦传梅尧臣传穆修传石延年传柳开传宋白传梁周翰传王应麟传黄震传李心传传...

文言文索湘传
陆秀夫传张珏传姜才传张世杰传尹艳传范天顺传李芾传张贵传滕茂实传张顺传崔纵传吴安国传王忠植传李彦仙传赵立传杨邦艰传曾艵传向子韶传杨震传李涓传康保裔传李若水传熊克传陈与义传汪藻传米芾传周邦彦传李格非传陈师道传刘恕传张耒传秦观传晁补之传文同传黄庭坚传苏洵传苏舜钦传梅尧臣传穆修传石延年传柳开传宋白传...

赵昌言传文言文
1. 《旧唐书·萧德言传》文言文原文及全文详细翻译记叙太宗“遗之书” 《旧唐书·萧德言传》 原文:萧德言,雍州长安人,齐尚书左仆射思话玄孙也。本兰陵人,陈亡,徙关中。祖介,梁侍中、都官尚书。父引,陈吏部侍郎。并有名于时。德言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好属文。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

文言文杨允恭
6. 文言文翻译 宋史 有全文有几百章呢,自己看吧,网页下面有,上面是简介 吴曦传李全传张邦昌传刘豫传贾似道传韩芃胄传丁大全传万俟禼传汪伯彦传秦桧...传米芾传周邦彦传李格非传陈师道传刘恕传张耒传秦观传晁补之传文同传黄庭坚传苏洵传苏舜钦传梅尧臣传穆修传石延年传柳开传宋白传梁周翰传王应麟传黄震传李心传传...

蒲宗孟的文言文
陆秀夫传张珏传姜才传张世杰传尹艳传范天顺传李芾传张贵传滕茂实传张顺传崔纵传吴安国传王忠植传李彦仙传赵立传杨邦艰传曾艵传向子韶传杨震传李涓传康保裔传李若水传熊克传陈与义传汪藻传米芾传周邦彦传李格非传陈师道传刘恕传张耒传秦观传晁补之传文同传黄庭坚传苏洵传苏舜钦传梅尧臣传穆修传石延年传柳开传宋白传...

李孟文言文
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鲁肃想了五中应对的方法。鲁肃又佩服又感激,从饭桌上跨过去,做在吕蒙旁边,手抚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 5. 《元史.杨朵儿只传》文言文翻译 杨朵儿只是...

凉州区19591066458: 伤仲永和宋史·苏洵传的翻译 -
稻昂阿乐: 伤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从事农业生产.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他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诗,并在诗后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这首诗把赡养...

凉州区19591066458: 《宋史·苏洵传》闭门益读书中益的意思 -
稻昂阿乐: 这个益,意思是更加. 闭门益读书——关起门来更加认真地读书.

凉州区19591066458: 死不足惜 的意思 -
稻昂阿乐: 死不足惜 ; 死了也不值得可惜,形容坏人或小人物的死.出 处 《宋史·苏洵传》:“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凉州区19591066458: 宋史苏洵传中闭户益读书的益字是什么意思 -
稻昂阿乐: 《宋史 苏洵传》中“闭户益读书”的“益”字,副词,意思是“更加”. 闭门益读书——关门闭户更加勤奋地苦读诗书. “益”作副词时,意思是更加的例子很多,它有时用在动词前,有时用在形容词前.例如: 1、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韩非子·喻老 扁鹊见蔡桓公》 2、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3、益狎.——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 4、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5、敌行益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凉州区19591066458: 苏洵谏论下 夫君之大...传曰“兴王赏谏臣”是也 译文 -
稻昂阿乐: 全给你:能进谏的大臣,却不能使国君接受自己的谏言,算不上真正能进谏的大臣.能纳谏的国君,却不能使大臣劝谏自己的过失,就不是真正能纳谏的国君.大臣想让国君接受谏言(该怎么做),我先前已经阐述得很详细了.国君想让大臣力...

凉州区19591066458: 什么不什么惜四字成语 -
稻昂阿乐: 死不足惜 [sǐ bù zú xī][解释] 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出自] 《宋史·苏洵传》:“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

凉州区19591066458: 宋史 苏轼列传 翻译 -
稻昂阿乐: 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都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都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

凉州区19591066458: 九日和韩魏公的注释译文 -
稻昂阿乐: 1、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2、晚岁:作者时年五十六岁,故称. 3、金罍:泛指酒盏. 4、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首联从多年来他们的交游,一直写到这天的宴会,语言高度概括,内涵十分丰富.苏洵于1056年(...

凉州区19591066458: 《宋史·苏轼传》译文,要全的,谢谢! -
稻昂阿乐: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的时候,父亲苏洵去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听到古今成败的事件,马上能够说出其中要义.程氏读东汉人物《范滂传》,感慨而叹息,苏轼问母亲:“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答应吗?”...

凉州区19591066458: 阅读下面文段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
稻昂阿乐: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 小题1:小题1:略 小题1:小题1: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去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