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丑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何以言之?二帝、三王知天下之不可无养也,为之授田以耕之;知天下之不可无衣也,为之授地以桑麻之;知天下之不可无教也,为之学校以兴之,为之婚姻之礼以防其淫,为之卒乘之赋以防其乱。此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末尝为一己而立也。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末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是故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①,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三代之法,藏天下于天下者也:山泽之利不必其尽取,刑赏之权不疑其旁落;贵不在朝廷也,贱不在草莽也。在后世方议其法之疏,而天下之人不见上之可欲,不见下之可恶。法愈疏而乱愈不作,所谓无法之法也。

  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②,日唯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

  论者谓一代有一代之法,子孙以法祖为孝。夫非法之法,前王不胜其利欲之私以创之,后王或不胜其利欲之私以坏之。坏之者固足以害天下,其创之者亦未始非害天下者也。乃必欲周旋于此胶彼漆③之中,以博宪章之余名,此俗儒之剿说也。

  即论者谓天下之治乱不系于法之存亡。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苟非为之远思深览,一一通变,以复井田、封建、学校、卒乘之旧,虽小小更革,生民之戚戚终无已时也。

  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自非法之法桎梏天下人之手足,即有能治之人,终不胜其牵挽嫌疑之顾盼,有所设施,亦就其分之所得,安于苟简,而不能有度外之功名。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取材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注释:①庶孽:指汉初分封同姓王。②鳃(xǐ)鳃然:恐惧的样子。③此胶彼漆:指拘泥于已有成法,不知变通。

  译文:

  三代以前有法,三代以后没有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尧、舜二帝和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知道天下百姓需要养活自己,于是分配田地给他们耕种;知道天下百姓不能没有衣服穿,于是分土地给他们种植桑麻;知道天下百姓不能不进行教化,于是设置了学校,让百姓接受教育;又制定了婚姻制度,以防止男女淫乱之事发生;又设立为满足军队之需的赋税制度,以防止动乱出现。这是三代以上的法,从来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设立的。

  后世的君主,得到天下之后,唯恐帝王之位不能维持长久,唯恐子孙后代不能继续统治天下,于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而制定了法。这样一来那么他们所谓的法,只是君主一家一姓之法,而不是从百姓之利益出发制定的天下之法。所以,秦朝废除封建制而改为郡县制,是因为郡县制对于君主私人有利;汉代初期大力分封同姓诸侯王,是因为这些诸侯可以保障皇室的安全;宋代初期解除方镇的兵权,是因为方镇威胁到了君主统治。这些所谓的法哪里有一丝一毫为天下百姓着想呢?这能称之为法吗?

  三代的法,是为天下百姓着想而设立的法:山川、河泽之利不会尽数攫取,刑狱赏罚的权力也不用担心会落于别人之手;不因为身在朝廷就变得尊贵,也不会因为身处民间就变得低贱。到后世,有人议论三代之法粗疏,但是当时天下的百姓并不认为在上的高官有什么好处,帝王将相也不觉得下层百姓有什么不好, 法越简单越没有动乱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无法之法。

  后世之法,是把天下当作君主的私产,将天下之利收于自己的私囊,不想将利益分享给天下百姓,想要将所有福分都敛归君主一人。任用了一个人就怀疑他谋求私利,于是就又任用另一人来监督;实行一个政策又怀疑其中有可被欺诈之处,于是又实行另一个政策来防止。天下之人都知道天下之利藏于君主之处,君主也日夜为自己的私利而忧虑,于是不得不制定严密的法令。然而法越严密,天下的动乱就越多,这就是所谓的非法之法。

  有人说,一代有一代的法,后世子孙以效法祖宗为孝。其实这些“非法之法”是前代君主为了实现私欲而创立的,后代的君主又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破坏前代君主之法。破坏前代君主之法当然会对天下有害,但前代君主创制的法也未尝就没有祸害天下。如果一定要拘泥于祖宗之法而博取“法祖”的名声,这只能是庸俗的儒生抄袭别人的言论。

  又有人说,天下的太平与否与法的存亡无关。观察古今之变,古代圣王出于恻隐之心、爱护人民而制定的法,到秦代被破坏了一部分,到元代又被破坏了一部分。经过这两次破坏,古代圣主贤君所提倡的恻隐爱人之心,在后世君主身上已荡然无存了。如果不经过深思远虑,不拘常规地适时变动,恢复井田制、分封制以及学校、兵役赋税的原有制度,那么即便有小小的变革,百姓的忧惧也永远不能结束。

  又有人认为,有能够治理好天下的人,而不存在能够治理好天下的法。我认为存在能够治理好天下的法之后才有能够治理好天下的人。自从非法之法束缚了天下人的手脚,即便有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也终究摆脱不了它所带来的牵制嫌疑而左右观望,即使有所作为,也不过谨守本分,安于草率简略,不能建立非法之法束缚之外的事业。如果先王之法依然存在,就不会有非法之法的意念存在于治理天下之人的心中。这样一来,如果这个人有才能,就可以做到心想事成;如果这个人水平低下,也不至于实行严刑酷法,苛刻至极,反而危害天下。所以说,先有能够治理好天下的法,然后才会出现能够治理好天下的人。




《明夷待访录》的大致内容是什么
”这些话在300年前,是没有人敢说的,黄宗羲却大声疾呼: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敲剥者”。因此有人称赞《明夷待访录》是“人权宣言”。他对封建专制进行猛烈的批评,说它是公私不分,权利义务不平,没有公法可言。因此他反对“一家之法”,主张“天下之法”,“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原...

明夷待访录和清儒学案哪两位思想家什么主张?
宗羲"齐之"而"均之"的改革论,是在土地制度上的民主主义。他所憧憬的前途是"富民"的世界。他认为,如果按他的想法去做,这就可以取消封建土地的占有,给农民以土地,使之成为自由人。《明夷待访录》文字的特点是,他对于封建的现状,批判很尖锐,而且是披着夏、商、周三代外衣的理想,托古改制。宗...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黄宗羲的新民本思想集中体现在其1653年写下的《留书》和1663年在《留书》基础上扩充而成的《明夷待访录》。他在《留书・封建》篇指出,自秦以来中国政治“有乱无治”弊病的根源在于秦“废封建之罪”,进而以“托古改制”的方式主张...

黄梨州的主要事迹
黄宗羲知道大势已去,复明无望,长叹一声,回归余姚,避居于化安山,侍奉老母,开始他著述讲学的生涯,写成了《明夷待访录》、《明儒待访录》,《宋元学案》等史学巨著。黄宗羲回归故乡后,潜心著述。他接受宁波学者万泰、陈同亮、陈夔献邀请,到宁波讲学。起初在万泰家里组织“证人讲会”,后来迁到延庆寺作为讲学场所。因...

柳敬亭传 原文 翻译
一、原文: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

黄宗羲定律
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议,宣...

王宗羲在政治思想方面有什么成就?
黄宗羲在他惟一的一部政治专著——《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治理国家的诸多要领。首先,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就是说,皇帝是危害百姓最大的人。这种见解,在当时无疑是具有爆炸性的。在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君臣勾结危害万民的现状后,他继而提出废除君主的大胆设想,但他的根...

历史记载,明朝黄宗羲简介!
宗羲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黄宗羲在他的名著《明夷待访录》中专门列出《学校》一章。他认为学校中也要析讲时事时政,要明是非之理,也要对 *** 行为有所监督。认为学校的领导(“学官”)需要有较大的权力。学校也应广开言路,成为舆论场所。这种学校议政,参与是非判断,言论倡民主的观点在当时...

带曾的成语有那些
3、得未曾有:从来没有过。出自于《楞严经》卷一:“法筵清众,得未曾有。”4、曾母投杼: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即织布机的梭子而走,谓流言可畏。5、曾不惨然:竟不觉得惨痛。出自于清代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求文言文翻译!王征南墓志铭
他凡打人时都利用穴位,死穴、昏穴、哑穴,一切按铜人图法。有一恶少侮辱他,被他打了,这人便几天不能小便,登门谢罪后,才得以回复正常。有个牧童偷学了他的打人方法击打同伴,同伴马上死去,王征南看了说,“这是晕穴,不久会醒转过来。”过一会果真如此。征南好打抱不平,曾经为人报仇,那...

安达市18256282458: 英语翻译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优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后而拟之,可谓有其实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帮我把上面... -
迪穆酚咖:[答案] 楼主录入的文有错别字啊,标点也是,原文如下: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翻译:进入内阁办事的人,其职责在于批答,犹如开府(开府:职务名)的书记....

安达市18256282458: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宋之所以得行者,每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一缗等于一千文钱)……盖民间欲得钞,则以钱入库;欲得钱,则以钞入库……... -
迪穆酚咖:[选项] A. 实现货币统一 B. 已经发行纸币 C. 出现货币买卖 D. 商品经济发达

安达市18256282458: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带有这句话的诗的全文 -
迪穆酚咖:[答案]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言古人君之难,曰:“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於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

安达市18256282458: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
迪穆酚咖:[答案]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晋、... 徙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翻译这句话需要结合上下文:.治理天下就好像抬木头...

安达市18256282458: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 -
迪穆酚咖:[选项] A. 罢丞相是明朝无善治的根源 B. 废除丞相导致了皇帝政务繁忙 C. 宰相的权力应该高于皇帝 D. 宰相制可以弥补皇帝制的不足

安达市18256282458: 解释古者以天下为主.为天下也 -
迪穆酚咖:[答案] 首先此文出处为: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

安达市18256282458: 解释古者以天下为主......为天下也 -
迪穆酚咖: 首先此文出处为: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知,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道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专业,曾不惨然.”古,君为“客”,终其一生都是为“天下”谋利;今,君为“主”,为个人谋利,天底下没有一块安属宁的土地了~ 【以上摘自网络】

安达市18256282458: 前者因为你,后者就是你 -
迪穆酚咖: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晋、宋、齐、梁之兴亡,无与于治乱者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安达市18256282458: 帮忙翻译,古文——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的一句话 -
迪穆酚咖: 敲打剥离天下人的身体骨头,吸食天下人的骨髓. 分离驱散天下家庭的父母儿女. 以此来供奉我一人的荒淫和快乐. (作为一个领导,)却视此以为当然之事. 而说:这是我的产业的利息,是我应该享受的. 产业,无道帝王视天下为己一人一家一族之产业. 那么荒淫的领导是天下人的大害,就是说的有这种思想和行为的君主.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安达市18256282458: ——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且既为人君,而又为人臣,不如死 -
迪穆酚咖: D 试题分析:“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蒙师相其礼以革习俗.”“凡一邑之名迹及先贤陵墓祠宇,其修饰表章,皆学官之事.”礼俗在中国向来是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黄宗羲的这番言论,认为学官应当引而领之,体现他重视学校,看重士人在百姓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因此他认为学校应该具有管理地方风俗事务的职能,故选D.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