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蜉蝣于天地

作者&投稿:子丰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意思是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蜉蝣是昆虫的一科,寿命很短,只有几小时.作者以此感叹自己一生的短暂.作者用大海里的一颗粟米自比,说明人是何其的渺小。

出自:《赤壁赋》又称《前赤壁赋》。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全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释义: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

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在这时喝酒喝得高兴起来,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应声高歌。

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

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轼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

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

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

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

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

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赤壁赋》是宋朝大作家苏轼的一篇著名作品,是一篇散文赋,实际上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北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罪人”。

这是他政治上最失意苦闷的一个时期,当同时又是他创作上丰收的时期,他前后写出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念奴娇)等著名作品。

作者就用秀丽的字句,简明的笔法,写出了时间和自然风光,使人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动。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些动作上,已经表现出愉快的心情,接着作者以轻快的笔触。




湖心亭资料《湖心亭看雪》的那个
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赤壁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回答要长的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

湖心亭看雪的 痕,点,芥,粒量词
一痕、一点、一芥,都是来修饰无论如何也不算细小微小的长堤。湖心亭,小船,是水中倒影与实物的区别,也是作者观察大自然和后再从他心里出来的大自然,已唤起读者的回忆或想象...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723546.html?si=3 ...

寿命最短生物和最长的生物是什么
细菌的自然寿命是30分钟左右,一般认为,细菌在30分钟后会分裂,所以把30分钟作为细菌的自然生命周期。寿命最长的生物,有记载的是龙血树,据说有一棵已经超过5000年了,美国的巨杉中的一棵也有3000年的寿命了。

"赤壁赋原文
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

“顾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出自于诗人的手笔?
当此途穷日短,可以归矣,而犹依泊于此,岂非一官所系耶?一官无味,如钓寒江之鱼,终亦无所得而已矣。余岂效此渔翁哉!”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云:“置孤舟于千山万径之间而以一老翁披蓑戴笠,兀坐于鸟不飞、人不行之地,真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矣,何足为轻重哉?江寒而鱼...

苏洵、苏轼、苏澈、各三首古诗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

文言文《前赤壁赋》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特殊句型_百度...
2、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4、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5、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6、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7、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9、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10...

古代枕美文!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

求2010南京语文中考22首古诗词赏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

邕宁县15173254787: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致卖固本:[答案] 这句话出自《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蜉蝣是昆虫的一科,寿命很短,只有几小时.作者以此感叹自己一生的短暂.作者用大海里的一颗粟米自比,说明人是何其的渺小

邕宁县15173254787: 寄蜉蝣于天地的后面两句? -
致卖固本:[答案]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须臾.出自于苏轼的《赤壁赋》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是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的.

邕宁县15173254787: 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
致卖固本:[答案]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邕宁县15173254787: 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后3句? -
致卖固本:[答案]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邕宁县15173254787: 关于赤壁赋的一个句子赏析.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赏析.赏析内容:表达意思与情感,赏析修辞手法,表达这句的作用及意动用法.好的... -
致卖固本:[答案] 比喻.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邕宁县15173254787: 寄蜉蝣于天地的出处 -
致卖固本: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邕宁县15173254787: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什么意思? -
致卖固本:[答案] 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邕宁县15173254787: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全文是什么啊?怎么理解?详细一点的解释!! -
致卖固本: 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又称《前赤壁赋》)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

邕宁县15173254787: 《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下面三句是什么?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下二句是什么?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下面三句是什么?... -
致卖固本:[答案]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游褒禅山记: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兰亭集序: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