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什么意思?退避三舍典故介绍

作者&投稿:容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典故和晋文公有关,其实发生在晋文公身上的成语典故还挺多的,例如贪天之功、竭泽而渔、师直为壮、兵不厌诈、志在四方等。晋文公作为春秋时期第二位霸主,和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是整个春秋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而且晋文公的一生也十分具有传奇色彩,骊姬之乱差点毁了整个晋国。下面就为大家讲讲“退避三舍”的典故故事,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晋国公子重耳因为骊姬之乱,被迫离开晋国,整整十九年,流亡了七个国家。重耳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失势的公子而轻视他,相反,而是采取了高逼格的规模接待了他。当然,重耳并不是一个人流亡的,而是一大群人,手下即有春秋第一名将先轸,也有千古高士介之推,更有足智多谋的狐偃等人。不知道是说话太投机了,还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楚成王对重耳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二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然而,酒无好酒,宴无好宴,酒是穿肠毒药,喝多了是要误事的。在一次的宴会上,楚成王不知道是喝高了,还是过度兴奋,在清醒与迷醉之间,或真或假的问了重耳一个问题,而重耳也是半醉半醒,迷迷糊糊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重耳的回答并没有让楚成王觉得有什么不对,倒是旁边的楚国令尹子玉被气的吐血,拔出宝剑差点剁了重耳。

原来,楚成王的问题是:公子他日若做了晋国国君,打算如何回报我楚国,如何报答寡人?本来嘛,就是一个醉酒的胡话,不过是一场戏言而已。他楚成王高高在上,真能看得起重耳吗?很难。就算是重耳虎落平阳,但他真的是只虎吗?就算是,那他什么时候才能呼啸山林?一辈子可有登高而呼的机会?一切都是未知之数。所以,楚成王不过是一句调侃而已,是当不得真的。

可重耳的回答确实让人意外,意外之余难免让人气愤,而气愤之后又多了些滑稽可笑。重耳答道:“楚国地大物博,金银财宝应有尽有,这些东西自然不能再给楚国了,但大王仁义无双,不因重耳流落异乡而轻视于我,接待之恩,重耳不能不报,不然天下人都会骂我是忘恩负义之人。”本来嘛,夸夸楚国,夸夸楚成王,这事就过去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多好的结果。可是,重耳呢,偏偏接着又说:“怎么报答大王您呢,嗯,有了,如果啊,如果他日晋国与楚国交战,重耳愿意礼让楚军,退避三舍。”一舍是三十里,三舍自然是九十里,就是说如果重耳当了晋国国君,到时候如果晋楚再开战,晋国会主动退后九十里来报答楚成王今日的接待之恩。

他一个无权无势无兵无马甚至朝不保夕的流亡公子竟然敢公然与大国国君叫板,关键自己还在人家国中,可以说自己的身家性命全在人家一念之间。估计重耳是喝多了,嘴上没有把门的,稍微清醒一点,也不至于如此的不要命。这不,重耳刚说完,旁边的楚国令尹子玉气的立马站了起来,大骂重耳是个白眼狼,拔出佩剑就要杀了重耳,还好楚成王制止了他,要不然,哪里还有后来的春秋五霸晋文公。

楚成王虽然制止了子玉处死重耳,可他内心中也实在不是滋味,毕竟无利谁愿意起早,辛辛苦苦的养了一只鹰,最后反而被他啄瞎了眼,这不是世上最愚蠢的事吗?重耳旁边的狐偃听到重耳的回答后,也是吓出一身冷汗,尤其是子玉拔出剑来要砍了重耳,狐偃连忙道歉,一直作揖行礼,连说公子喝多了,酒后胡言乱语。重耳在楚成王和狐偃的保护下,才算保住了性命,但楚成王对他已不再待见,子玉更是对他恨之入骨。重耳回去后,也觉得自己说的话太不应该,楚国看来是待不下去了,必须得另寻良所,不久之后,重耳等人又开始了新的流亡。

酒这个东西不知道是谁的发明,将粮食发酵蒸馏,这实在是不敢恭维的一项发明。曹孟德当年下过禁酒令,说是酒能误事。再看看重耳酒后的张狂和乱舞,可以说真是在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传说,自那之后,重耳开始了戒酒,正是因为戒酒之后的清醒,重耳才称霸天下,成就春秋霸主。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操持一颗清醒的头脑都是第一要务,如果因为酒醉而乱做决定,不仅容易误事,更有可能召开灭顶之灾。故而,酒,这个东西,一定要适可而止。


退避三舍的意思解释
成语寓意 两军交战时,一方退让,情况大致有二:一是另一方实力较强,暂时避其锋芒,二是麻痹另一方,使其放松警惕,起到骄敌的作用。随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战胜之。成语中晋文公的退避三舍,便属于后者。此外,晋文公此举还有回报当年楚王知遇之恩的意思。退避三舍,即你来,我先退,...

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
2. 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这里的“退避三舍”描述的是晋国和楚国军队在中原相遇,晋军采取了回避策略,撤退了三舍的距离,以避免战争。3. 成语“退避贤路”则有辞职退隐的含义,用来形容官员辞职让位给更有才能的人。这一表达的出处可...

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
成语寓意 两军交战时,一方退让,情况大致有二:一是另一方实力较强,暂时避其锋芒,二是麻痹另一方,使其放松警惕,起到骄敌的作用。随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战胜之。成语中晋文公的退避三舍,便属于后者。此外,晋文公此举还有回报当年楚王知遇之恩的意思。退避三舍,即你来,我先退,...

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
退避三舍的意思是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退避贤路,退避: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退避三舍什么意思
【日文】:三舎(さんしゃ)を退ける,譲歩(じょうほ)して人と争(あらそ)うのを避ける例え 【德文】:jm aus dem Weg gehen,um einen Konflikt zu vermeide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

退避三舍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释义】: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读音】:tui bi sān she 【例句】: 1.我会认为她呼吸的气味会让男人退避三舍。 2.我厂与关怀他们,退避...

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解释
2、后来,晋楚两国果然交战。在战斗中,重耳果然没有直接与楚军作战,而是主动后撤了三舍与楚军保持了一定的距离。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含义并不仅仅是退让,它还包含了主动、有计划、有策略地应对困难或挑战的含义。3、在现代社会中,退避三舍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在商业谈判中,一方可能会选择退避...

退避三舍什么意思?
”雄信道:“克明兄,还是涿州张公谨处会着,直至如今...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五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 秦怀嬴重婚公子 ...按行军三十里一停,谓之一舍,三舍九十里,言异日晋、楚交兵,当 退避三舍 ,不敢即战,以报楚相待之恩。当日饮罢,楚将成得臣... 《前汉演义》第五十四回 信袁盎...

退避三舍出自什么时候?它是什么意思?讲述的故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退避三舍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那么大家知道避避三舍出自什么时候吗?它是什么意思?讲述的故事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退避三舍出自什么时候,是什么意思以及我们来从讲述的故事当中学到什么。退避三舍的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发生冲突。...

避退三舍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左传》中的这段文字意思是说,晋国和楚国交战于中原地区,晋军主动退师回避九十里。古汉语中的"辟"同我们今天的"避","舍"是春秋时期表示军队行军作战距离的计量单位。一舍相当于三十里。故事呢,要从重耳亡楚开始说起。春秋时期,...

宁晋县18721897061: 退避三舍出自哪个历史故事? -
怀呢步文:[答案]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典 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

宁晋县18721897061: 退避三舍概括 -
怀呢步文:[答案] 退避三舍 成语“退避三舍”是比喻退让、忍让和回避,以求避免冲突.注意,它不是说退到三间茅舍后面去,别将“三舍”这样理解就是了.在古代,一“舍”即合三十里,三舍是九十里,“退避三舍”大约是退了近百华里呢! 现在说,“见到那个家...

宁晋县18721897061: 退避三舍什么意思 -
怀呢步文:[答案] 中华成语大词典 退避三舍 【拼音】:tuì bì sān shè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示例】:我说姊姊不过,只得~了.★...

宁晋县18721897061: 退避三舍的三舍是什么意思?
怀呢步文: 九十里舍是古代行军路程的单位,“一舍”为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退避三舍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向后退让九十里地,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退避三舍,汉语...

宁晋县18721897061: 退避三舍什么意思
怀呢步文: 退避三舍的成语出自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听信奸臣的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搜捕申生的侄子...

宁晋县18721897061: 退避三舍,围魏救赵,卧薪尝胆的寓意,于故事内容和它的背景 -
怀呢步文:[答案] 退避三舍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中原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城濮之战中,居于劣势的晋国,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客观形势,恰当地选择了战场,采取政治外交联...

宁晋县18721897061: 退避三舍这句成语讲的是什么退避三舍 -
怀呢步文: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 出处: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 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

宁晋县18721897061: 退避三舍的含义? -
怀呢步文: 【汉语文字】退避三舍 【汉语拼音】tuì bì sān shè 【英文翻译】retreat to avoid a conflict <fink out; keep somebody at arm's length> 【词语解释】比喻退让、忍让和回避,以求避免冲突. 【字词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

宁晋县18721897061: 退避三舍的三舍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
怀呢步文: 退避三舍的三舍是九十里的意思.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丘明·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译文】:晋国和...

宁晋县18721897061: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三舍是什么意思? -
怀呢步文:[答案] 词 目 退避三舍发 音 tuì bì sān shě释 义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 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示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