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作者&投稿:才旦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勤于做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多留一点汗,语文考试少留一滴泪,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5小题每题2分.第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伫立(zhù) 称职(chèn) 滑稽(jī) 陛下(bì)

  B.匿笑(nì) 迸溅(bèng) 伶仃(lín) 炫耀(xuàn)

  C.援助(yuán) 猝然(cù) 尴尬(gǎ) 嬉戏(xī)

  D.吆喝(yāo) 诀别(jüé) 扒窃(pá) 头衔(x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故障 酥软 宽宏大量 自相茅盾

  B.纳罕 笼罩 不可救要 混为一谈

  C.真谛 妇孺 语无伦次 迫不及待

  D.孪生 暗哑 情不自禁 疲倦不堪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假如有机会到北京,我一定要光临故宫博物馆。 (“光临”是敬语,称宾客来临,应改为:“参观”。)

  B.“光盘行动”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它表达了现代公民厉行勤俭节约。 (在“勤俭节约”后面加“的愿望”)

  C.为了避免溺水伤亡事故不再发生,学校切实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 将“避免”改为“防止” )

  D.互联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

  (语序不当,将“无法”一词移至“现代人”之后。)

  4.下列选项和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句是 ( ) (2分)

  例句:天空飘浮着团团白云,仿佛盛开着朵朵银棉。

  A.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期。

  C.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D.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5.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古希腊人,《伊索寓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成熟、最完备的寓言集。

  B.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灰姑娘》。《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C.《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 文章写景状物,意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

  D.《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有诗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辩》等。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

  (1) ,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 ?

  (4)《<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既要广博的学习,又 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事情的语句是: ,

  (5)《夜雨寄北》中批判了沉溺歌舞的统治者,表达对国家命运地关切与忧虑的诗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 相 。。

  (6)《次北固山下》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

  二、综合性学习及应用(4分)

  7.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让我们到生活中的语文世界里去一展身手吧!

  (1)我给文字消消毒。(2分)

  请用你的火眼金睛,改正下面这些成语中的错别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默默无蚊( ) ②天尝地酒( )

  ③饮以为荣( ) ④咳不容缓( )

  (2)露一手

  请以“爱护校园的花草”为主题为拟一条广告。(2分)

  三、阅读(8-24小题,共36分)

  (一)古诗赏析(3分)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诗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什么?(1分)

  9.你从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二)文言文阅读(11分)

  河中石兽

  纪昀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⑶阅十余岁( ) ⑷但知其一(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12.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

  (三)课内阅读(12分)

  皇帝的新装(节选)

  ①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

  ②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③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

  ④“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⑥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意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随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参加快要举 行的 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 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

  ⑦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⑧“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⑨“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⑩“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⑪“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4.请用“既不……也不……也不……除非……”写一句话。(2分)

  答: 。

  15.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16.两位诚实的官员指着那架空织布机违心称赞布料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

  17.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2分)

  A、第②段独句成段,略写百姓的议论,为后文游行大典的盛况埋下伏笔。

  B、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一个虚伪、昏庸、愚蠢的人。

  C、在这几段选文中,皇帝是中心人物。

  D、皇帝既欺骗别人又欺骗自己,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穿上美丽的新衣。

  18.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2分)

  答: 。

  19. 一个孩子讲出真话,给了我们什么启迪?(2分)

  答: 。

  (四)课外阅读(10分)

  最温暖的墙

  马国福

  ①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玲玲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 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玲玲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一样。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玲玲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独特的,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玲玲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玲玲。玲玲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 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摘自《意林文汇》2007年1月上,选文有删改)

  20.请概述文章主要内容。(2分)

  答:

  21.第⑤段划线句子中的“有一种期待”,请设想学生们“期待”什么?(2分)

  答:

  22.第④段中为什么说“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2分)

  答:

  23.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的?(2分)

  答:

  24.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在学习中无处不在,春节将到,请你写出几句最想对老师说的话。(2分)

  答:

  四、作文(40分)

  25.(1)我的 (老师、爸爸、妈妈、同桌……)

  (2)我不相信眼泪

  要求:(1)任选一题作文(如选(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中不准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6小题,共20分)

  1.(A )2.( C ) 3.( C )4.( A )5.( C )

  6.略

  二、综合性学习及运用(7-8小题,共4分)

  7.略

  三、阅读(8-24小题,共36分)

  (一)(8-9小题,共3分)

  8.(1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9.(2分)池塘里的水,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运输进来,所以清澈见底,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二)(10-13小题,共11分)

  10.(2分)(1)临: 靠近 (2) 圮: 倒塌 (3) 阅:经过,过了 (4)但: 只

  11.(每句2分,共4分。)

  (1)(2分).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2)(2分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还有很多,怎么能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12.(3分 )(1)向下游寻找,认为石兽会被河水冲击到下游。(2)在原地挖沙寻找,认为石兽重,不会被水冲走,淹没在泥沙中越沉越深。(3)向上游寻找,认为石兽重沉重而泥沙松浮,水流冲不走石兽而冲击石兽下的泥沙在石兽迎水的地方形成坎穴,最后石兽跌倒在坎穴中,持续这样,石兽会逐步向上游移动。

  13.(2分 )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14.(2分) 略

  15.(2分) 内容上:用夸张的修辞写皇帝嗜新衣服成癖。 结构上: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笔。

  16.(2分) 是怕被说成愚蠢得不可救药或不称职而丢官。

  17.(2分) D

  18.(2分)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是愚蠢和不称职的,只好硬撑住,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这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19.(2分)我们不能像大人们那样自私和虚伪,而应该向小孩子学习,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讲真话。

  (四)(20-24小题,共10分)

  20.(2分)文章讲述一位女教师因长期使用粉笔手指被腐蚀,尤其是冬天她的手指就会裂开口子流血,她的学生知道这事后悄悄地把根根粉笔包裹起来,以免她的手指再次受到腐蚀,从而使她深受感动的故事。

  21.(2分)期待老师理解他们的用意,期待老师能接受他们的爱心。

  22.(2分)老师的手指上的裂口裂开流血了,但她仍继续写粉笔字。学生看了心疼,被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23 .(2分)这里用的是比喻手法,将孩子们的爱心比作温暖的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师生之间的互爱。

  24.(2分)略

  四、作文(40分)

  25.略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为此特别制定了以下计划。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为7级3班和4班,共有58名学生。学生学习基础一般,行为习惯差,表现在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阅读能力较差;作文兴趣不是...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古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狼》下面...
夸父追日 ⑴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⑵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⑶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⑷河、渭:即黄河,渭水。⑸北饮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北: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北。⑹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⑺邓林:地名,现在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

七年级语文下册1课人教版教材全解的多音字有哪些
(十)十一画:排:pái排戏\/pǎi排子车 教:jiāo教书\/jiào指教 据:jū拮据\/jù票据 著:zhù名著\/zhuó“附着”勒:lēi勒紧\/lè勒索 菌:jūn细菌\/jùn“蕈 盛:shèng茂盛\/chéng盛饭 雀:què雀斑\/qiāo雀子 匙:chí汤匙\/shi钥匙 眯:mī眯一会\/mí眯眼 蛇:shé蛇身\/yí委蛇 累:léi累赘...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老王》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老王》教案 一、教材分析 统编教材七年下第三单元第10课《老王》选自《杨绛散文集》,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作者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展现了特殊背景下,老王与作者一家珍贵的友情,凸显了孤苦寒微的老王纯朴、善良、仁义的品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人教版,课内现代文阅读,全部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人教版,课内现代文阅读,全部答案! 现代文阅读:1.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爸爸的花儿落了4.第二单元祖国《最后一课》5.第三单元人物《邓稼先》6.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7.社戏8.安塞腰鼓9.第五单元探险……斯... 现代文阅读:1.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爸爸...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要背的文言文,课后的古诗词。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过后一山拦.[如梦令] 李清照 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太空一日》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太空一日》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2017年春季修订版)新选入的课文。这篇课文选自杨利伟的《天地九重》。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相关 文章 :★ 七年级冀教版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 冀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总结 ★ 冀教版初一语文下册哦,香雪知识点内容介绍 ★ 七年级上册冀教版语文古诗 ★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

请提供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下册的全部古诗词及内容。
请提供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下册的全部古诗词及内容。 5个回答 #话题# 打工人必看的职场『维权』指南! bjhmxxc36 2008-07-24 · TA获得超过120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初中阶段课内文言文篇目班级 座号 姓名 七年级上【篇目一...

七年级上下册所有的古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有:《木兰诗》、《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1、《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

保定市1733641955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月考、期中、期末试卷题目(最好附答案)! -
巨溥脂可:[答案] 第一题:x/4+y/3=4/3 5(x-9)=6(y-2) 化简得: 3x+4y=16 5x-6y=33 得:19x=114 即得:x=6 将x=6代入3x+4y=16得:y=-0.5 验证x=6、y=-0.5符合原方程组. 故x=6、y=-0.5是元方程式得解 第二题:因为周长为18cm得 a+b+c=18 a+b=2c转换成 a+b-2c=0 ...

保定市17336419555: 七下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附答案 -
巨溥脂可: 语文 一、 基础知识.(35分) 1、 默写填空(10分) (1)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 (2) ,稍稍正坐.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几欲先走. (4)未至, . (5)江山代有才人出, . 2、 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 归xǐng 、 阴mái 、 毛骨sǒng ...

保定市17336419555: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试卷 -
巨溥脂可:[答案] 自己找着试卷打的 ------------------------ 一、基础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相得益zhang( ) xian( )熟 面面相觑( ) 彪( )悍 2.写有关马的成语 马()()() ()马()() ()()马() ()()()马 3.解释进退维谷并造句 解释___...

保定市17336419555: 急求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半期试卷! -
巨溥脂可: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8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鲜( )为人知 锲( )而不舍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鞠躬尽cuì( ) pán( )石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2分) ①马革裹尸: ②义愤填膺: ...

保定市17336419555: 七年级下册新课堂AB卷人教版语文第四单元A卷答案人教版新课堂AB卷 -
巨溥脂可:[答案] ADBCBDCABACCD(选则)

保定市17336419555: 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课标版)第四单元测试卷(B) -
巨溥脂可:[答案] 乙一小时后追上丙 甲出发半小时后赶上丙,因为甲一小时行6千米,所以甲半小时行了3 千米,半小时后追上丙,那么,丙一共也行了3千米,由丙一小时走4千米,即半小时走2千米,所以丙一开始走了1千米,剩下的,乙一小时5千米,丙一小时4千...

保定市17336419555: 帮帮我 人教版的初一下册语文试题答案 -
巨溥脂可: 14、答案:面目美丽、体态优雅;是水禽里的第一航行家;高贵而俊美;热爱自由.15、答案:因为天鹅的美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意识里,人们总爱把美的原由归结到它身上.16、答案:不能.因为只有喜爱才会进而欢迎而赞赏,三者之间有逻辑层次关系.17、答案:船是水上的行驶工具,这人人知道,在这里作者把天鹅的各部分和船相对比,让人们很容易就懂得天鹅之所以能在水上轻捷自如地游动的道理.18、答案:不能,3者是递进关系

保定市17336419555: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附带答案
巨溥脂可: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完卷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用正楷把下面这首古诗抄写在方格里.(含标题、作者、注意格...

保定市17336419555: 卷通天下初一下册语文人教版期末测试题答案 -
巨溥脂可: 夹杂——( 夹带或间杂 ) 弥散——( 弥漫 ) 自失—— ( 自弃 ) 朦胧—— ( 隐约 )

保定市17336419555: 请好心人提供一套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
巨溥脂可: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确凿( zuò ) 哽咽(gěng) 蟋蟀( shuāi ) 锲而不舍(qì)B.祈祷(qǐ) 踱步(dù) 炽痛 (chì) 鲜为人知(xiān)...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