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是一代名臣,他的五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作者&投稿:官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卫是一代名臣,他的五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呢?~

李卫原本是一个混迹于江湖的小叫花子,机缘巧合之下与雍正结识,从此开始,他的人生如“开了挂”一般,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大字不识几个的他仅仅凭借雍正的赏识以及自己别具一格的为官方式和风格,也算是做出了一番功绩,并且还做到了地方督抚一级的封疆大吏,简直堪称“人生赢家”。

然而,正史中的李卫,并不是小叫花子出身,相反,他出身于江苏的一个富户家庭,家庭条件优厚。也正是因为如此,早年的李卫也算是一个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
后来,蒙古准噶尔部的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十四阿哥胤禵被封“大将军王”,带兵前往西北平叛,李卫家就是在这个时候给朝廷捐了一大笔钱,可以说极大的解决了西北大军粮饷短缺的问题。而李卫也就是通过这样“捐官”的方式,进入了仕途。
在候补了一段时间后,李卫进入了兵部,随后又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升任户部郎中,开始协管户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继位,李卫也就此进入到了职务攀升的“快车道”。
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到雍正五年(1727年),短短六年时间,李卫先后历任云南盐驿道、云南布政使、浙江巡抚,最后做到了浙江总督,成为权势非常显赫的封疆大吏。

而由于李卫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的仕途,此前读书并不多,因此也造就其独特的为官风格。
首先,李卫为人处事非常的高调。
不同于接受过传统儒家教育的官员的低调与内敛,李卫可以说是非常讲究排场和热闹的。身骑高头大马,前面鸣锣开道,众多护卫前呼后拥这都是常态,李卫做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就是把自己的办公衙门搬到了西湖中间,以至于所有找他办事的人都要乘船前往。纵观清朝历史,如此行事的也就独此一家。

首先介绍一下李卫和他的五个儿子,大儿子李星垣,最后卷入案件中被判死了,次子李星聚,比较平淡的一个,三儿子李星灿比较平淡的一生,但是做了一个小官,老四李星宿、老五李星福都是比较平淡的,也是没有什么辉煌的人生。



其实虽然说李卫有五个儿子,但是实际来说确实五个儿子都有一定的不足,因此最后也都是比较平淡的,没有一个能够做到李卫那样的成就的。李卫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碰到了雍正这样的明君,正是雍正想要提拔他,顺便也是为自己更好的去统治江山,因此李卫就此被重用,自己的人生也是如同开挂了一般。但是事实难料,很多的时候有其父为必有其子,他的几个儿子确实都是有很多的不足的,最后也是都没有能够像李卫那样取得不错的成就。



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实际并不一定都是这样的,相比之下,李卫的几个儿子确实真的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想去追求,并非李卫那样,最初是一直去探索,去闯荡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种风格,因此他们的人生也是没有追求的人生,最后的结果也是平平淡淡的结果。


其实无论是怎么样的,我认为都是李卫的孩子,确实都跟着李卫占了很多的光彩,最后也是有着很顺利的人生,确实是从李卫这里得到了很多的便利。

年羹尧和李卫同是雍正身边非常受宠的大臣,但是结局却千差万别,李卫虽然读书不多,依靠捐资入朝为官,但是他为官期间清正廉明、不居高自傲、不贪图名利,尤其是在缉查私盐方面立下大功,最终官至浙江总督,得以善终。

李卫后代的结局除了长子以外,其他四子得以善终。相对而言,年羹尧的后代可没有这么好的命运,他的后代要么病死,要么怕受到牵连逃到江都,改名换姓一生在恐惧中度过。

李卫的升职记与结局

李卫出生于康熙二十七年,江南铜山人士(今江苏徐州丰县),李卫从小识字不多,喜习武,武艺超群,善于捉拿盗贼。李卫二十九岁被朝廷任命为员外郎,三十一岁升任为户部郎中,三十六岁升任布政使,掌管财政税收,三十七岁提升为浙江巡抚。

任职浙江巡抚一年后,此时浙江私盐泛滥,运销猖狂,李卫建议在海宁县设立官兵巡查缉捕贩卖私盐的盐商,多个贩卖私盐的犯罪团伙被缉捕。为了维护浙江当地食盐的销路,李卫下令严禁淮南、淮北私盐进入浙江地区销售,坚决打击贩卖私盐的盐商,随时缉拿私盐贩卖商。李卫在打击私盐上立下大功,不久升为浙江总督,时年三十七岁,李卫虽然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但是升迁速度可谓是罕见。

李卫最终由于肝病突然爆发,于乾隆三年病逝,享年五十二岁,那么一代名臣李卫的儿子们结局如何?

【长子李星垣】

李星垣,出生江南铜山(今江苏徐州),李星垣出生时,李卫只有十九岁,可谓是少来得子。

  • 公元1736年,李星垣参加科举考试,二十九岁的李星垣高中武探花,不久被任命为二等侍卫,三十一岁任命为广德营游击(从三品),三十九岁升任中军参将,四十岁升守营副将,之后先后被任命为兴汉镇总兵、梧州协副将、右江镇总兵等,五十七岁官拜两广总督。

  • 公元1765年,李星垣因贪污而被判死刑,实行斩立决,时年五十八岁。

【次子李星聚】

李卫的次子李星聚,荫生出身,后来短暂做过一段时间的知府,最终官至福建延建邵道,清朝的各省与府之间设立了分巡道,分巡道的老大就叫道员,他是省与府之间级别最高的官史。

道员的直属上司是按察使,按察使的地位仅次于总督,在官职等级上面属于正三品,道员属于正四品,史料对于李星聚的生卒年记载不详,死因也不详。

【三子李星灿]

李卫的三个儿子官最高做到了州判,主要职责是协助知府处理政务方面的工作,比如粮务、水利、巡捕等,州判的官职等级属于从七品,李星灿的生卒年记载也不详。

【四子李星宿】

李卫的第四子李星宿,官至督粮道,顾名思义就是主要掌管与监督运输漕粮的官员,官府征收田赋的一部分粮食叫漕粮,这部分漕粮主要是供宫里的日常开支,官员的俸禄、军饷等。大多数人觉得掌管粮仓的官员只不过是个小官,那就错了,清朝是很重视漕粮运输的,漕运总督可是正二品,督粮道是正四品。

【五子李星福】

李星福,官最高做到了两江后补督阃府,督阃府是清朝的武官官职,又名武官都司,是个中级武官,相当于正四品,此官职没有实授,只是名誉上的称号罢了。

李卫的五个儿子中,最出众的是长子李星聚,他的成就最高,最终官至两广总督,其他四子没有显赫的功绩。但是最能干的长子李星垣下场也最为凄惨,由于贪污受贿而被判死刑,让人惋惜。




魏徴是哪一代开国名臣曾今提出“兼听则明,___”等见解
唐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中国成语。意谓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愚昧不明。语本《管子·君臣上》:"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 魏徵 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身为一国之君的唐太宗,为何却唯独对魏征敬重有加呢?
魏征是很多的历史言官都非常崇拜的一个历史人物了,而他作为一个言官也可以说是非常的喜欢直言,经常把唐太宗搞得面子下不来,不过唐太宗在前期的时候还是非常宠溺魏征的,经常告诉别人魏征就是他的镜子,可以随时挑出他的毛病来,而且魏征这个人刚正不阿,差不多可以说是一个清流。为啥唐太宗不敢得罪...

一代名臣考中状元之后,竟然睡过头,皇帝派锦衣卫去找
究其原因也让我们特别好笑,原来彭时中了状元之后,竟然睡过头,错过了向皇帝谢恩的时间,也让皇帝非常的恼火,最终派锦衣卫来找他,后来彭时还成了一代名臣。 1,名震一方 在明朝时期要说哪个地方的读书人最多,不是江南,而是江西,在那个时候这个地方出现了很多的政治家,朱元璋在刚刚建立明朝的...

历史上有哪些善于用人的例子?
李卫为雍正实行实政作出巨大贡献,亦成为一代名臣。君臣际遇且宏图大展的成效来源于对李卫的赏识,“知卫才”,这里的“知”是对李卫工作能力优长的了解与洞悉。然而,李卫并非完人,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和缺失。他对上级官员粗率无礼,对属下又比较刻薄。雍正知其长处而发扬光大,明其短处而进行批评教诲,...

张居正堪称明朝名臣第一人 张居正究竟有多厉害
张居正的恩师徐阶的儿子胡作非为,被告到张佳胤那里。张佳胤很为难,怕处理不好,就向内阁递交 了一份辞职报告,准备回老家了。但是张居正通过自己的智慧,留住了张佳胤这个人才,后来张佳胤秉公办理,也努力工作 作,一心为民,在万历年间官至兵部尚书,成为万历朝的一代名臣。还有个叫马自强的人,他...

作为一代名臣,为何清点库银需要脱光衣服,谁让他这么做的?
因为曾国藩是一个清臣,为了证明自己是清清白白的,所以要脱光衣服进去清点金银,为了不让别人误会自己贪污

《岳飞传》读后感
本以为能像胜利者一样凯旋归来,但卖国贼秦桧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赐死,也就是在波风亭遇害,一代名臣就这样含冤而死。 回想当年,再看今朝。日本军国主义者动兵黩武,妄图侵占我魡渔岛领土,中华志士多次自发前往魡鱼岛海域扞卫主权,与日本海舰进行英勇搏斗。这些爱国志士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但有些极端台独分子却...

卫国景武公李靖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李靖?
王谠:陈子曰:卫公之战伐,无兵也。杜员外咏歌,无诗也。张长史草圣,无书也。 蔡襄:李靖用兵,淳风天文,张旭草书,有唐之三绝也。其尊慕若此。 游师雄:能以功名始终,真一代之名臣也。 陈亮:李靖天下之奇才也。平突厥以奇兵。而太宗问何以讨高丽,则欲用正兵。此其意晓然可见矣。颉利之敌,脆敌也。奇兵以...

一代名臣王安石,为什么这么不爱干净?
一代名臣王安石,却不爱干净的原因在于他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再次就是他是一个有个性,性格乐观洒脱的人。王安石本人其实并不像现在的许多画像里画的那样洁白无瑕,他其实是一个不太注意生活细节的人,他不爱洗脸,洗脚,相当的不爱干净,他的好朋友苏洵曾经形容他是囚首垢面,可能其中有些夸张的...

一代名臣于谦最后为何会惨死?真相是什么
于谦是大明朝的一代名臣,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鞠躬尽瘁,可能大明朝早早就在土木堡之变后一蹶不振了。但就是这样一位忠臣贤臣,最后是被冤死,而且斩首示众,这何其辛酸!为什么于谦能成力挽狂澜之人,又为什么会被冤杀呢?于谦,字廷益,号节庵,诗人,文学家,明朝名臣,伟大的民族英雄。明朝时的浙江...

大祥区18349101514: 李卫儿子们都是几品官 -
貂马苦参: 长子:李星垣,官至两广总督. 次子:李星聚,官至福建延建邵道. 三子:李星灿,官至州判. 四子:李星宿,官至湖北督粮道. 五子:李星福,官至两江后补督阃府. 孙子:李光斗、李光文(福建台湾南路参将)、李光第(即墨营守府敕授武德骑尉)、李光裕(太学生)、李光隆、李光宣(监生侯选知州)、李光烈、李光大(监生)、李光运(监生)、李光普(广西信使督巡检)、李光本(监生)、李光续(知县)、李光荣(庠生)、李光禹、李光琚.

大祥区18349101514: 雍正为啥将李卫满门抄斩?
貂马苦参: 雍正没有杀李卫,被满门抄斩的是两江总督唐文尧.“怒杀吃三年白菜总督”是《李卫当官》中虚构的.实际上,雍正当政时期一共有五位总督,但是并没有唐文尧这个人...

大祥区18349101514: 历史上李卫的后代 -
貂马苦参: 应该有,但是可能没有被记载进史书. 去看《清史稿》,慢慢找吧

大祥区18349101514: 李卫他儿子叫什么名? -
貂马苦参: 李卫给他儿子取名“李忠四爷”,雍正帝认为不妥,赐名“李忠”

大祥区18349101514: 清朝有李卫这人吗?有他又是怎么死的 -
貂马苦参: 有.李卫是江苏徐州人,他生于康熙26年(1687),死于乾隆3年(1738)年.李卫家庭富有,为此他出钱捐了个监生资格.在康熙56年(1717),李卫出任了兵部员外郎,两年后又任户部郎中.到了雍正即位后,也就是康熙61年(1722)底他被任命为云南盐驿道,因为政绩显著,在雍正2年(1724)超擢云南布政使,3年(1725)任浙江巡抚,4年(1726)兼理两浙盐政,5年(1727)任浙江总督.10年(1732),任直隶总督,直至辞世.

大祥区18349101514: 《李卫当官》到时是哪个朝代的 -
貂马苦参: 李卫(1687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字又玠,江南铜山(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清代名臣. 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不论所任何职,在位时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李卫于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大祥区18349101514: 历史上真的有李卫这个人吗,他的真实故事是什么样的? -
貂马苦参: 李卫其人———读《清史稿·李卫传》历史上真实的李卫 字又玠,1686—1788 并不是出身于市井的小混混,而是江南铜山 今徐州市 一家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李卫花钱捐了一个官.《清史稿·李卫传》载:李卫“...

大祥区18349101514: 历史上雍正朝真有李卫吗 -
貂马苦参: 有的历史上真实的李卫 字又玠,1686—1788 并不是出身于市井的小混混,而是江南铜山(今徐州市)一家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李卫花钱捐了一个官.雍正三年 1725年 又被擢升为浙江巡抚兼理两浙盐政.雍正五年,命李卫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将吏听节制.”雍正七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傅,雍正十年又内召署理刑部尚书,寻授直隶总督.

大祥区18349101514: 历史上有李卫这个人么丶 -
貂马苦参: 有,李卫,字又玠,安徽砀山人,清代名臣.李卫康熙年间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李卫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浙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乾隆三年病逝,谥敏达.雍正四年(1726),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江西考官查嗣庭...

大祥区18349101514: 雍正时期到底有没有一李卫 -
貂马苦参: 李卫(1687—1738),字又玠,江南铜山(今江苏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清代名臣.李卫康熙年间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李卫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浙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乾隆三年病逝,谥敏达.原为雍正帝家中仆人,后因其得到雍正帝提拔,在雍正年间成为一代名臣. 和影视剧中有所不同的是历史上的李卫并不是流离失所的小混混,他的家境还是比较殷实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