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的原文,句意和赏析手法

作者&投稿:昔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凭箜篌引 李贺和听颖师弹琴 韩愈 这两首诗~

采纳给答案

  听颖师弹琴①
  韩 愈
  呢呢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②
  划然銮轩昂,
  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
  未省听丝篁。③
  自闻颖师弹,
  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
  无以冰炭置我肠。④

  【作者】
  768-824,字退之,排行二,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
  昌黎。贞元八年 (792)进士。曾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其后任监察御史等
  职。贞元十九年 (803)因言关中旱灾贬阳山(今属广东)令。元和中,随裴度
  平淮西,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穆宗时,召为国子祭酒、终
  吏部侍郎,世称韩吏部。缢文,世称韩文公。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同倡古文运
  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驱驾气势,雄奇壮伟,光怪陆离。虽有因避
  熟求生、以文为诗、追求奇险而缺少韵味之作,但其木色则是雄厚博大,波澜
  壮阔。有《昌黎先生集》,《全唐诗》存诗十卷。


  【注释】
  ①颖师:名颖,师是僧的通称。来自天竺,元和间在长安,以弹琴著名,李贺
  有《听颖师弹琴歌》记其事。 ②相尔汝:关系亲密,互称尔、汝。 ③未省
  (音醒):不懂。丝篁:丝、竹,即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④冰
  炭置肠:冰极冷,炭(火)极热,指两种相反的情感剧烈冲击。


  【赏析】
  一开头即紧扣“听弹琴”展现音乐境界。前两句写琴声细柔宛转,仿佛小
  儿女切切私语,谈情说怨。三、四句写琴声骤变昂扬,有如勇士冲锋陷阵,杀
  声震宇。七、八句形容在一片和声泛音中主调高扬,怡似百鸟喧啾声中忽有凤
  凰朗吟。九、十句摹写声调由高滑低,戛然而止,就像攀登险峰,在再也无法
  升高分寸的时候突然失足跌落,直跌到谷底。以上十句,连用贴切生动的比喻,
  把飘忽多变的乐声转化为绘神绘色的视觉形象,并且准确地表现了乐曲蕴含的
  情境。诗人在运用不同比喻时还善于配合相适应的语音,更强化了摹声传情的
  效果。例如前两句比以儿女之情,十个宇除“相”字外,没有开口呼,语音轻
  柔细碎,与儿女私语的情境契合。三、四句拟以英雄气概,便以开口呼“划”
  字领起,用洪声韵“昂”、“扬”作韵脚,中间也多用高亢的语音,恰切地传
  达出昂扬奋进的情境。
  以下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既对复杂多变的琴声起恻面烘托作用,又含
  蓄地传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共呜,加强了全诗的抒情性。听琴而“起坐在一旁”
  ——忽而站起,忽而坐下,又忽而站起,——顾不得对“一旁”的弹琴者有无
  干扰;仅五个字,便以形传神,通过听琴者情感波涛的剧烈变化,烘托了琴声
  的波澜叠起、变态百出。写琴声由高滑低而用“跻攀分寸不得上,失势一落千
  丈强”的比喻,并且“推手遽止之”,不让颖师再弹下去,而他的反应是“湿
  衣泪滂滂”,表明正是这种情境触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
  (816)因受谗言被降为右庶子以后。仕途“跻攀”,“分寸”之升,巳极艰辛,
  而一旦“失势”,即“一落千丈”。由琴声而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原是很自然
  的。
  此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各有独创性而异曲同
  工,都是摹声传情的杰作。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赏析一】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象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朱世英)听颖师弹琴① 韩 愈 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② 划然銮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③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④ 【作者】 768-824,字退之,排行二,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 昌黎。贞元八年 (792)进士。曾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其后任监察御史等 职。贞元十九年 (803)因言关中旱灾贬阳山(今属广东)令。元和中,随裴度 平淮西,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穆宗时,召为国子祭酒、终 吏部侍郎,世称韩吏部。缢文,世称韩文公。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同倡古文运 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驱驾气势,雄奇壮伟,光怪陆离。虽有因避 熟求生、以文为诗、追求奇险而缺少韵味之作,但其木色则是雄厚博大,波澜 壮阔。有《昌黎先生集》,《全唐诗》存诗十卷。 【注释】 ①颖师:名颖,师是僧的通称。来自天竺,元和间在长安,以弹琴著名,李贺 有《听颖师弹琴歌》记其事。 ②相尔汝:关系亲密,互称尔、汝。 ③未省 (音醒):不懂。丝篁:丝、竹,即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④冰 炭置肠:冰极冷,炭(火)极热,指两种相反的情感剧烈冲击。 【赏析】 一开头即紧扣“听弹琴”展现音乐境界。前两句写琴声细柔宛转,仿佛小 儿女切切私语,谈情说怨。三、四句写琴声骤变昂扬,有如勇士冲锋陷阵,杀 声震宇。七、八句形容在一片和声泛音中主调高扬,怡似百鸟喧啾声中忽有凤 凰朗吟。九、十句摹写声调由高滑低,戛然而止,就像攀登险峰,在再也无法 升高分寸的时候突然失足跌落,直跌到谷底。以上十句,连用贴切生动的比喻, 把飘忽多变的乐声转化为绘神绘色的视觉形象,并且准确地表现了乐曲蕴含的 情境。诗人在运用不同比喻时还善于配合相适应的语音,更强化了摹声传情的 效果。例如前两句比以儿女之情,十个宇除“相”字外,没有开口呼,语音轻 柔细碎,与儿女私语的情境契合。三、四句拟以英雄气概,便以开口呼“划” 字领起,用洪声韵“昂”、“扬”作韵脚,中间也多用高亢的语音,恰切地传 达出昂扬奋进的情境。 以下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既对复杂多变的琴声起恻面烘托作用,又含 蓄地传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共呜,加强了全诗的抒情性。听琴而“起坐在一旁” ——忽而站起,忽而坐下,又忽而站起,——顾不得对“一旁”的弹琴者有无 干扰;仅五个字,便以形传神,通过听琴者情感波涛的剧烈变化,烘托了琴声 的波澜叠起、变态百出。写琴声由高滑低而用“跻攀分寸不得上,失势一落千 丈强”的比喻,并且“推手遽止之”,不让颖师再弹下去,而他的反应是“湿 衣泪滂滂”,表明正是这种情境触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 (816)因受谗言被降为右庶子以后。仕途“跻攀”,“分寸”之升,巳极艰辛, 而一旦“失势”,即“一落千丈”。由琴声而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原是很自然 的。 此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各有独创性而异曲同 工,都是摹声传情的杰作。
参考资料: http://www.paiai.com/Article/hy/sc/200402/811.html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句意: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一片寒光中那样清幽。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赏析手法第一句:写物又写人,衬托出表演者技艺高超。二、三句写声音,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前四句先声夺人。5、6句正面写乐声,“昆山”一句以声写声,表现乐声起伏多变。“芙蓉”一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动听。从第七句起,均为音响效果,以形写声。结尾两句,改用静物,做进一步衬托。
这首诗最大特点是想像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把自己对于箜篌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感情借助联想转化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可感可见。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句意:亲亲昵昵学一对小儿女轻言细语,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衷曲。多豪放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又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无根无蒂,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百凤朝凰。峭壁悬崖压人来寸步都攀援难上,黑壑深渊崩石下千丈犹轰隆传响。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赏析手法: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起句不同一般,它没有提及弹琴者,也没有交待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单刀直入,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中间夹杂些嗔怪之声,那不过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迹的方式而已。正当听者沉浸在充满柔情密意的氛围里,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象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非凡。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氛尽扫,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
  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他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当局能有所警醒,从而革除弊端,励精图治,结果屡遭贬斥,心中不免有愤激不平之感。“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比较显豁罢了。
  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嗟余”二句是自谦之辞,申明自己不懂音乐,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尽管如此,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深深感动,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听。末二句进一步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炉,但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掷入悲苦的地狱,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
  全篇诗情起伏如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层见迭出,变化无穷。上联与下联,甚至上句与下句,都有较大的起落变化,例如首联“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写柔细的琴声,充满和乐的色调,中间着一“怨”字,便觉波浪陡起,姿态横生,亲昵的意味反倒更浓,也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又如首联比以儿女之情,次联拟以英雄气概,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柔一刚,构成悬殊的形势。第三联要再作起落变化,即由刚转柔,就很容易与第一联交叉重迭。诗人在实现这一起伏转折的同时,开辟了另一个新的境界,它高远阔大、安谧清醇,与首联的卿卿我我、充满私情形成鲜明的比照,它所显示的声音也与首联不一样,一者(首联)轻柔细屑,纯属指声;一者(三联)宛转悠扬,是所谓泛声。尽管两者都比较轻柔,却又各有特色,准确地反映了琴声高低疾徐的变化。清人方东树说韩愈写诗“用法变化而深严”(《昭昧詹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历来写乐曲的诗,大都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这首诗摹写声音精细入微,形象鲜明,却不粘皮着肉,故而显得高雅、空灵、醇厚。突出的表现是:在摹写声音节奏的同时,十分注意发掘含蕴其中的情志。好的琴声既可悦耳,又可赏心,可以移情动志。好的琴声,也不只可以绘声,而且可以“绘情”、“绘志”,把琴声所表达的情境,一一描摹出来。诗歌在摹写声音的同时,或示之以儿女柔情,或拟之以英雄壮志,或充满对自然的眷恋,或寓有超凡脱俗之想和坎坷不遇之悲,如此等等,无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意。
  韩愈是一位极富创造性的文学巨匠。他写作诗文,能够摆脱拘束,自辟蹊径。这首诗无论造境或遣词造语都有独到之处。以造境言,它为读者展示了两个大的境界:一是曲中的境界,即由乐曲的声音和节奏所构成的情境;一是曲外的境界,即乐曲声在听者(诗人自己)身上得到的反响。两者亦分亦合,犹如影之与形。从而使整个诗歌的意境显得深闳隽永,饶有情致。以遣词造语论,不少诗句新奇妥帖,揉磨入细,感染力极强。例如开头两句押细声韵,其中的“女”、“语”和“尔”、“汝”声音相近,读起来有些绕口。这种奇特的音韵安排,恰恰适合于表现小儿女之间那种缠绵纠结的情态。后面写昂扬激越的琴声则改用洪声韵的“昂”、“场”、“扬”、“凰”等,这些都精确地表现了弹者的情感和听者的印象。另外,五言和七言交错运用,以与琴声的疾徐断续相协调,也大大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如此等等,清楚地表明,诗人匠心独运,不拘绳墨,却又无不文从字顺,各司其职。所谓“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其实也是韩愈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


唐代诗人 李贺 有什么代表作?
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李贺一生,以诗为业。《高轩过》...

李贺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贺最著名的十首诗如下:1、《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乌云压阵,两阵对峙,气氛十分紧张。盔甲映着日光,战争一触即发。号角声响彻天地,夜色凝紫,其中蕴藏着...

李贺简介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故里在当今宜阳县三乡乡的昌谷。 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旧《宜阳县志》载:“长吉(李贺)多才,栖息昌谷”。在李贺的诗歌中,有不少直接以昌...

李贺简介(详细)
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的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重要...

李贺的简介?
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

李贺代表诗作
《将进酒》是一首以饮酒为主题的诗,表达了作者对饮酒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豪放和夸张的手法,展现出作者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风格。李贺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以奇特的想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对生命和理想的独特见解以及豪放的个性为特点。他的诗歌作品...

李贺的诗有哪些?
李贺一生著有诗歌233首诗。李贺一生著有诗歌233首,其中传世作品包括:《高轩过》、《梦天》、《雁门太守行》、《致酒行》、《李凭筷引》、《秦王饮酒》、《野歌》、《马诗二十三首》、《感讽五首》、《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老夫采玉歌》、《苦昼短》、《仁和里杂叙皇甫湿》、《天上谣》...

李贺十首有名的诗
1、《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2、《题苏小小墓》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

关于李贺的古诗
《马》年代: 唐作者: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南园》年代: 唐作者: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七夕》年代: 唐作者: 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

李贺十首有名的鬼诗
李贺十首有名的鬼诗如下:李贺诗词最佳十首有《雁门太守行》、《马诗二十三首·其五》、《高轩过》、《金铜仙人辞汉歌》、《李凭箜篌引》、《崇义里滞雨》、《开愁歌》、《苦昼短》等。1、《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

户县18929295355: 李贺《李凭箜篌引》全诗 -
幸兰吉非: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户县18929295355: 《李凭箜篌引》全文及鉴赏 -
幸兰吉非: 原发布者:精品教育《李凭箜篌引》诗词鉴赏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

户县18929295355: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的翻译 -
幸兰吉非: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

户县18929295355: 名句 李凭箜篌引 -
幸兰吉非: 名句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朝代:唐代作者:李贺原文: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户县18929295355: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的翻译
幸兰吉非: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

户县18929295355: - 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
幸兰吉非:[答案] 答案:昆山玉碎凤凰叫

户县18929295355: 诗歌鉴赏.(共 6 分)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 -
幸兰吉非:[答案] ( 1 ) 1 )主要运用侧面 烘托 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 )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 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 3 )运用 浪漫主义 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 想像 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

户县18929295355: 李贺《李凭箜篌引》的名句是哪句? -
幸兰吉非: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户县18929295355: 箜篌引? -
幸兰吉非: [kōng hóu yǐn] 箜篌引(诗歌作品)在我国历史上,广泛传颂的有4个叫做”箜篌引“的诗歌作品,分别是:1、箜篌引-作者:曹植;2、箜篌引-作者:王昌龄;3、李凭箜篌引-作者:李贺;4、箜篌引,又名〈公无渡河〉 -作者:李白;5、箜篌...

户县18929295355: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原文 - 翻译及赏析 -
幸兰吉非: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