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谈辽色变”的情况是怎么产生的?

作者&投稿:吉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自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之后,北宋太祖和太宗用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终于消灭了环列于南方和北方的诸多割据政权,完成了中原地区的基本统一。此时是宋朝的国运上升期,中原地区在经过了近百年的战乱之后终于再次迎来了蓬勃发展。但是,在南方所向披靡的宋朝却几乎始终打不过北方强大的辽国,后来甚至出现了“谈辽色变”的情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对辽军事对峙出现“终宋不振”的情况,应该与宋朝初年的几次大战有关。

后周世宗及宋太祖北伐

契丹辽早在唐朝末期就已经建国,并且趁着中原地区四分五裂之际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在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之后契丹的军事力量更是空前强大。自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之后,后世中原王朝始终以收复这片土地为己任,毕竟“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但是后周世宗柴荣以及北宋太祖赵匡胤在挑起战端之后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完成夙愿,而宋太祖建国之后不久又指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从此将重点转移到南方。他在北方设置重兵防御的同时,开始设置“封桩库”,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做准备。

太平兴国北伐

但是雄才大略的宋太祖赵匡胤的突然驾崩稍微打乱了节奏,继任的宋太宗赵光义在使用政治压力迫使清源军和吴越国纳土归降之后,再次将矛头对准北方。他首先需要消灭的就是北方的蕞尔小国北汉,北汉倚靠契丹的势力曾经频繁骚扰北宋边境,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赵光义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终于消灭了北汉,部队没有经过休整,随即继续北伐契丹。但是在这次亲征契丹的过程中,北宋军队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赵光义本人也受重伤,不得不班师回朝。

雍熙北伐

辽乾亨四年(公元982年)辽景宗耶律贤驾崩,年仅十二岁的梁王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承天萧太后垂帘听政。此时宋朝已经经过了七年的休养生息,并且认为辽国主少国疑(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所以赵光义调动了几乎全国最精锐的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再次挥师北伐。这次北伐初期依然是非常顺利,但是随着米信和曹斌的失利,北宋部队再次惨败。从此之后,宋朝调整了对辽的策略,从主动进攻变为被动防御,宋朝军队也开始对辽国产生深深的恐惧。

从宋太宗太平兴国北伐与辽国正式确立战争状态后,两国四十多年间几乎没有停止过交战,而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国则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灭国级大战,承天萧太后和辽圣宗同时亲征,北宋部队对此几乎没有什么抵抗能力,辽国部队一路长驱直入打到了黄河边。身在汴京的宋真宗赵恒听说之后就要“南巡”,可以说,如果没有寇准的坚持,“靖康之变”就会提前百年发生了。

宋朝建立初期的北宋是相对尚武且有着很强的战斗力的,但可惜宋太宗没有耐心等待时机,急于求成,且过多的干预出征在外的将士。北宋将士们既要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又要掣肘与皇帝预先画好的阵图,还怎么能再打胜仗呢?



北宋兵力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但是宋太宗过多干预战事,又急于求成,不能够很好的把握战机,受挫之后只能从进攻转到防御,进而演变成“谈辽色变”。

我们要知道,宋朝的部队都以步兵为主,而北方外族以骑兵为主,无论是在战术和战略上宋朝都吃了很大的亏。终北宋一朝太祖,太宗都实施过北伐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样也就产生了谈辽色变的情况。

北宋再跟契丹人交手的多次战役中屡战屡败,始终没能从辽国的手里占的便宜,后来伴随着北宋国力的衰弱导致了最后的谈辽色变。

北宋“谈辽色变”的情况是辽国人太野蛮了,所以北宋时期的人们对辽国也是十分的畏惧,所以当时宋朝灭亡和辽国脱不了关系。


宋太祖时期的宋辽关系
此时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北方,所以宋太祖应该先统一南方。统一南方才能有稳定的大后方,但是北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此外,宋太祖做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他建立了一个密封的图书馆,把每年的财政盈余都存了起来。他保留了五颜六色的丝绸,而不是钱。他打算攒够彩丝,再和辽赎回幽云十六州。到...

以梁山的军力,真的可以攻破辽国南京吗?
辽圣宗眼看自己的部队越打越疲惫、越打越没有士气,只得无奈作罢,向宋真宗请求议和。可能有人觉得宋真宗会趁此时部队士气正盛痛击士气低落的辽军,不过当时宋真宗并不是这么打算的。宋朝经历过两次伐辽失败,不仅损失了大批精锐部队,而且宋朝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产生了严重的恐辽情绪,从此谈辽色变再...

澶渊之战宋军有无战胜的可能?若击败辽军,将对宋辽两国有怎样的影响呢...
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澶渊之战是北宋时期宋朝唯一一次歼灭辽国主力的机会,可惜宋真宗没有把握住,因为在经过宋太宗的几次折腾(雍熙北伐和太平兴国北伐)之后,宋朝军队“谈辽色变”,已经没有战胜辽国的信心了。澶渊之战爆发时,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建议加要挟之下御驾亲征,给驻守黄河的...

檀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是如何和平上百年的?
可见,宋辽两国最初结盟的时候,还是挺重视两国的兄弟之情的,至少,在表面上两国的态度还是非常诚恳的。八年之后,辽圣宗也去世了,他的儿子辽兴宗继承了皇位。这时,宋、辽两国的皇帝又成了兄弟。而且,辽兴宗对宋仁宗十分感兴趣,在宴请宋朝使者的时候,就说道:“现在南北两国已经持续了...

宋辽澶州结和盟文言文
1. 宋辽和战与澶渊之盟 辽和战与澶渊之盟 日期:2007-8-4 来源: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化干戈为玉帛”,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宋辽战争长达25年,其目的在于争夺燕云十六州。 由于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因此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

澶渊之盟后,袖手旁观的辽国为何心甘情愿做起了大宋的打手?
武力不彰的大宋,无力应对,岌岌可危。大宋时任君王宋真宗,没有办法之下,,决定御驾亲征,鼓舞士气。结果,这一套还真有用。宋真宗御驾亲征之后,宋军士气大涨,攻击力飙升,多次打败辽国的军队,打击了辽国军队的士气。面对久攻不下的宋朝军队,辽国君王辽圣宗进退两难,经过多方考虑,衡量得失之后,...

求高人解说一下北宋(宋徽宗)时期的宋辽之战 和一些大小战役
在这个政权治下,居庙堂者正气不扬,昏庸无能;处江湖者怨气冲天,啸聚山林,这一切终使大宋军无斗志、武力不兢,使大宋“拥离散之人心以当大变,无一而非必亡之势(王夫之)”。战争的影响 徽宗的两次伐辽,均以失败告终,此前辽国以为宋朝是庞然大物,心内很是忌惮,此战之后,才知所谓大宋...

宋代东京汴梁色情业发达:不仅有女妓还有男妓
经过谈判,辽称宋为兄弟国,宋每年向辽提供白银10万两,帛20万匹,相当于宋朝两个县的税收。北宋官员总数约4万人。北宋末年,惠宗时期有近5万人,是汉朝的6倍,唐朝的2倍。宋代官员的工资由物钱、饭钱和服装组成。包拯在南雅开封府任职时,头上有三个头衔,分别是尚书省右司、龙图阁直学士、开封府事务知情权。从...

宋「 ”联金灭辽”并非下策,只是做错了三点,以致让金国「 ”蛇吞象...
一,马植高估宋徽宗,以致判辽投宋,献灭辽策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随使团出使辽国,其阉人身份被辽帝侮辱说「 ”南朝人才如此”。暗讽宋朝无人,派一个生理不健全之人为使臣,有辱国格。童贯归国途中,一位名叫马植(后改名赵良嗣)的辽国 *** 忽然夜深来访,说是要献「 ”灭辽之策”。 童贯正为受到辽国羞辱...

辽国大将战死败相已现,北宋为何还签赔款条约?
最终,宋真宗也觉得逃跑不是个事情,所以勉强同意了寇准的主张,组织军民在澶州阻击辽军。(寇准)寇准去了澶州以后,在阻止澶州军民抗击辽军的战事上,做得有声有色。他首先是临危不惧,自己整天坐在城头,饮酒下棋,非常淡定,这样做,极大地稳定了澶州军民的心。接着,他采用了合理的战术安排,最终...

揭西县13712788932: 宋太宗征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毛倪重组: 宋朝战败的原因,首先在于宋太宗赵光义发动这次进攻依据了错误的敌情判断.战前,雄州知州贺令图与其父岳州刺史贺怀浦以及薛继昭、刘文裕、侯莫、陈利用等北宋的一些重要官员,相继向赵光义建议:认为辽主年幼,其母萧太后专权,韩...

揭西县13712788932: 从北宋与辽议和这一历史事件,探究北宋统治者当时的心态.
毛倪重组: 宋辽澶渊之盟 宋每年给辽岁币 辽撤兵 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永不侵犯. 注意,此次背景是宋当时统治者真宗亲征且宋军射死辽军阵前视察主将,宋士气大振情况签订. 当时宋优势较大,但此和议明显宋吃亏.可见,当时统治者只是求一时安稳,是一种对外懦弱态度,是守内需外的态度(具体可从宋初政策分析)

揭西县13712788932: 为什么北宋要对辽进行北伐、结果如何 -
毛倪重组: 因为在北宋建国之上,五代十国中后晋的石景塘把幽云十六洲割让给了辽国,以此做了辽国的儿皇帝,而幽云十六洲是在长城以南的地区,这部分被北方游牧民族占领直接后果是中原王朝在防御北方入侵的时候无险可守,没有了长城天险,中原是很被动的,所以北宋建立后,就很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于是宋太宗赵光义就想收复十六洲,于是北上伐辽.但是中原兵没有辽国的骑兵厉害所以大败,所以就有了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和辽国签订了协议,每年给辽国钱,和辽国和平共处

揭西县13712788932: 北宋与辽和议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简要评述这次和议的影响. -
毛倪重组: 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曾把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

揭西县13712788932: 北宋对辽和西夏的战争不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毛倪重组: 北宋在当时是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又遭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正权的围攻,不可能孤注一掷去对付谁.而西夏周围不仅有辽、吐蕃等国威胁,本身也比较落后,建国时间短,国力不足,不可能再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至于辽,情况虽然与西夏不同,但在国力上,两者旗鼓相当.总而言之,长期的战争无论是对哪个国家而言,都是没有太多好处的.尤其是边境局势的不稳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因此,双方议和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揭西县13712788932: 举出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内容. -
毛倪重组: 宋初,太宗赵光义曾企图趁势收复石敬瑭割让契丹(后改称辽)的燕云地区,但两次攻辽失败,只好放弃收复燕云的打算,对辽采取守势.此时,辽却采取攻势,不断南侵.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

揭西县13712788932: 宋辽之间的征战与议和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
毛倪重组: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

揭西县13712788932: 北宋与辽之间形成了什么契约
毛倪重组: 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

揭西县13712788932: 靖康之变发生的原因 -
毛倪重组: 北宋960年建国,而辽是916年建国,北宋的统治本身就是不完整的. 北宋实行内重外轻(重文轻武)的方针,导致了北宋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的局面.北宋的军事实力很难与金对抗. 故1127年,金攻入北宋都城开封,能够俘虏宋钦宗和宋徽宗,史称“请康之变”

揭西县13712788932: 谈虎色变的由来 -
毛倪重组: 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北宋时,有两位非常著名的理学家,他们是兄弟二人,哥哥叫程颢、弟弟叫程颐.程颐,字正叔,18岁时上书皇上,议论天下大事.当时,有许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