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雍正的摊丁入亩,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梁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雍正的摊丁入亩,有什么区别?~

一、实施内容不同。
1、一条鞭法:
(1)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2)将过去按户、丁出办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摊派;
(3)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
(4)农民及各种负担力役户可以出钱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承应;
(5)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征解赋役的“民收民解”制,改为“官收官解”制。
2、摊丁入亩:
(1)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
(2)政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3)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各处地亩多少,按亩均摊税赋。
(4)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二、实施结果不同。
1、一条鞭法:
据史料记载,自正德以来太仓银库的收入总数,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正德初年149万两,嘉靖十一年(1532)243万两,嘉靖二十八年295. 7116万两,隆庆元年(1567)23万两,万历五年(1577)435. 94万两,天启时327万余两。
一条鞭法的实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经济危机,缓和了政治危机,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也给处于走下坡路的明王朝一线曙光。
2、摊丁入亩:
雍正皇帝实行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丁银与田赋以田亩多少为征收依据,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这样的改革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释放社会活力、促进生产发展。

扩展资料:
摊丁入亩的影响:
摊丁入亩结束了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来推动作用。
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摊丁入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不知给多少穷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锁,铲除了多少官员的摇钱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摊丁入亩
百度百科_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是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 同时,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
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代表了16世纪明代管理者试图获得一种理想状态的各种努力:徭役完全取消;里甲体系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含义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将并入田赋之中。而纳税人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白银来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两税法,实质上就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

一、实施内容不同。

1、一条鞭法:

(1)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2)将过去按户、丁出办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摊派;

(3)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

(4)农民及各种负担力役户可以出钱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承应;

(5)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征解赋役的“民收民解”制,改为“官收官解”制。

2、摊丁入亩:

(1)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

(2)政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3)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各处地亩多少,按亩均摊税赋。

(4)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二、实施结果不同。

1、一条鞭法:

据史料记载,自正德以来太仓银库的收入总数,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正德初年149万两,嘉靖十一年(1532)243万两,嘉靖二十八年295. 7116万两,隆庆元年(1567)23万两,万历五年(1577)435. 94万两,天启时327万余两。

一条鞭法的实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经济危机,缓和了政治危机,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也给处于走下坡路的明王朝一线曙光。

2、摊丁入亩:

雍正皇帝实行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丁银与田赋以田亩多少为征收依据,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这样的改革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释放社会活力、促进生产发展。


扩展资料:

摊丁入亩的影响:

摊丁入亩结束了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来推动作用。

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摊丁入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不知给多少穷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锁,铲除了多少官员的摇钱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摊丁入亩

百度百科_摊丁入亩



  区别很大,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把所有税物折算成了银子,而摊丁入亩是取消了执行了近千年的人头税,按实际种地面积收税而不是按人口数收税。
  一条鞭法是明代官员桂萼所创。桂萼积极主张均平赋役和清丈土地。久任地方熟知下情的桂萼悉心研究基层政权下的赋役之法,看到了业已推行的均徭法和十段册法的局限性。均徭法中的户等划分标准很不一致,户等一样,而实际丁产可能相去甚远;户等一样就要承担同等的差役。均徭法行之不久,它的弊病就暴露出来了。再说十段册法,实施其法必须对各户丁粮作彻底清理,在此基础上均分十段,乃能奏效。然而此地十段和彼地十段的丁产仍很难一致,徭役的负担仍不均平。桂萼根据自己的经验,向朝廷提出了最新的赋役改革意见。嘉靖九年(1530)十月,桂萼进呈《任民考》疏,提出取消照黄册派定年份轮役的老办法,改以一省之丁粮供一省之役。时户部尚书梁材根据桂萼的建议,规定了新的赋役征法:“合将十甲丁粮总于一里,各里丁粮总于一州一县,各州县丁粮总于一府,各府丁粮总于一布政司。而布政司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内量除优免之数,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斟酌繁简,通融科派,造定册籍,行令各府州县,永为遵行。”根据桂萼的意见颁布的赋役征法奠定了“一条鞭法”的基本原则。桂萼在改革方面承续了赋和役合并以及化繁为简的趋势,把各种役目并为一项,按丁粮一次编定,俱于秋粮征收。桂萼的主张比同时代的十段册等改革完善得多彻底得多,他的改革方略是明代各类赋役改革的总结。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草创于明代,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将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废除,而并入土地税。

我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安史之乱以后,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纳税,叫两税法.纳税分为土地税(田赋),人口税(户税)和杂税等。明中期推行一条鞭法,清朝初年康熙帝为了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于1712年(康熙51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就以上一年(康熙50年)的人丁数(24621324人)为征人口税的数额,以后滋长人丁,不再加人口税。因为丁税数额固定了,到雍正帝是,就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统一征收,叫做“摊丁入亩”,征的税叫“地丁银”。所以,地丁银即不是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也不是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儿时把丁税(固定的数额)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就是说,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折成银两,按认定和田亩多少征银。摊丁入亩是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地丁银,废除人头税。 第一段中所说的“即不是取消了人头税”是说人头税并没有取消,而是摊入了田赋中,与第二段的“废除了人头税”并不矛盾,它是说不按人头征税。

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此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摊丁入亩的做法: 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 同时,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 明代行一条鞭法,清代继续施行,部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部分丁银按人丁征收。到乾隆时通行全国,摊丁入亩后,地丁合一,丁银和田赋统一以田亩为征税对象,简化了税收和稽征手续。 清初,为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需要,清廷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取消了明末各种加派,重新恢复了万历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但限于当时客观条件,一条鞭法实行的并不彻底,康熙帝在康熙五十年先进行小幅度改革,固定人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的推行,一定程度上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农民人身地位提高。按田亩纳税,使无地农民在法律上不再纳税,赋役不均的现象有所缓和,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安定。另外,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人口统计相对客观、真实,这也是乾隆时我国人口骤增的因素之一。

区别很大,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把所有税物折算成了银子,而摊丁入亩是取消了执行了近千年的人头税,按实际种地面积收税而不是按人口数收税。


明朝万历年间辅佐皇帝进行万历新政
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财政上,清朝实行“一鞭制”。所有的支付、服务和支付都是用白银支付的。“太仓小米可养十年,周庙强积金计划可达400多万元”;军事上,他派戚继光、李成良等将军往城北,用凌云义、尹正茂等人镇压西南地区的叛乱。开展干部综合考核,对各级干部开展“考核完成法”考核。

怎样评价 张居正
陈治纪引罗中丞语:“居正受遗辅政,肩劳任怨,日久论定,人益追思。”邹元标说:“江陵功在社,稷,过在身,家,国尔之议,死而后已。谓之社稷臣,奚愧焉!”万斯同说张居正“虽曰瑕不掩瑜,而瑕实甚矣”,“挟宫,闱之势,以骄蹇无礼于其主”。梁,启,超,于1908年写作《中,国,六,大,政...

明朝首辅张居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万历九年,张居正开始全面实行一条鞭法,改革税赋制度,将税役合并,按亩征收银两。此举,清查出隐瞒的土地三百余万公顷,同时,简化了税赋征收的流程,在一定...潘季驯受张居正的知遇之恩,仗义直言,“治居正狱太急”,虽然被牵连罢官也毫无怨言。 张居正锐意改革,踏实做事,让颓废中的明朝为之一振,给万历打下了一个...

张居正到底居正不居正 后人对张居正评价如何
于是艾自修便拿出证据指责张居正,并做出下联来嘲笑张居正:“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 这便是“张居正居正不居正”的由来。 张居正评价 张居正是...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因为赋税不仅是粮食和人力了,转化为货币之后,家里多出的人丁可以进行商业活动来赚取钱财,这样...

明朝张居正怎么死的
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曰死于痔疮:“血气大损,数日以来,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四肢无力,寸步难移……”在张居正的另一份书牍《答上师相徐存斋三十四》中,他说:“贱恙实痔也,一向不以痔治之,蹉跎至今。近得贵府医官赵裕治之,果拔其根。但衰老之人,痔根虽去,元气大损,脾胃虚弱,不能饮食...

张居正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但他的财政措施带有强烈的敛财性质;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政体为之肃然。不过...

张居正死后为何遭清算
大柄悉以委居正后,张居正以诸葛亮为学习榜样,辅佐幼主,开始了历史有名的改革。张的全面改革,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经济上开始着力...明神宗万历九年,亦即公元一五八一年,张居正下令全国范围推行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一条鞭法的内容在《明史·食货志》中有这样的描述:一条鞭法者,总括一...

介绍一下张居正~
⑤改革赋役制度,实行一条鞭法(参见《一条鞭法》)。张居正改革,是明朝封建统治者,为了挽救明中叶以后积弱积贫的统治危机而搞的一场改良运动。经过改革整顿,...他早已耿耿于居正的震主之威。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这是居正效国的需要,但他的当权便是神宗的失位。在权力上,居正和神宗成为对立面...

明朝首席运营官:张居正
01少年聪颖 崭露头角 出生前其曾祖父做了个梦梦中一只白龟从水中浮起取乳名“白圭”望其光宗耀祖张居正从小即是当地神童,当地知府对其怜爱有加赐名居正15岁乡试中举,23岁授庶吉士就此开启了三十多年的仕途。02官场升迁 步步为营 张居正入朝时正值内阁动荡幸得徐阶赏识积攒政治资本,观察时局静待施展才...

张居正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他的作为和明朝走向衰败是有关的吧?求解
张居正自从父丧后,更加偏激,骄纵,对官员升贬,大多凭个人好恶。周围办事的人多接受贿赂,居正的三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家奴游七捐钱买官,置身士大夫行列,人们对张居正越来越不满了。1582年(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反对他的人开始反攻了。反对派把矛头对准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神宗皇帝此时已是...

锡山区13418072507: 均田制 两税法 一条鞭法 租调制 租庸调制 摊丁入亩 有什么区别?分别是哪个朝代提出的?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通俗点 -
尉学麦普:[答案] 均田制始于北魏 在中唐崩溃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 在一定程度上把税收的基准有人头多少变为资产多少 但不久便失败 一条鞭法——明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最重要的一点就...

锡山区13418072507: 举例区别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谁能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把明朝一条鞭法和清朝摊丁入亩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及它们的区别讲清楚…… -
尉学麦普:[答案] 明朝老百姓要交田赋,服徭役,交杂税,又是记粮,又是记服役时间,又是记银两,很麻烦.张居正分析认为百姓于朝廷的义... 综合以前三项收入换算成田地和人丁计量数,朝廷只收钱不收粮食了什么的了,然后用钱雇佣老百姓干活,买粮食. 摊丁入...

锡山区13418072507: 张居正的考成法和一条鞭法?内容是什么?在网上查的,看不懂?把田赋、力役和其他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征收.原来按丁户征役的办法一并改为... -
尉学麦普:[答案] 考成法:以六科控制六部,再以内阁控制六科.对于要办的事,从内阁到六科,从六科都到衙门,层层考试,做到心中有数“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1)以州县为基础,将所有赋税包括正税、附加税、贡品以及中央和地方需要的各种...

锡山区13418072507: 简单解释一条鞭法和摊丁入户是什么政策都是同时推行的政策么?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老师认为是重点 -
尉学麦普:[答案] 1581年,明朝首辅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就是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起,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相对减轻人民的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

锡山区13418072507: 举例区别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
尉学麦普: 明朝老百姓要交田赋,服徭役,交杂税,又是记粮,又是记服役时间,又是记银两,很麻烦.张居正分析认为百姓于朝廷的义务有两点:一种田交税,二有人丁服徭役帮忙干活.所以就改按照田地多少和人丁多少来收,并且只收银两,就设计按...

锡山区13418072507: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内容 -
尉学麦普: 晋中之窗提醒您 一条鞭法即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役等名目繁多的徭役合并在一起征收,并将部分丁 役负担摊入田亩之中, 把过去按户丁出办的徭役, 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数摊派, 并入田赋的夏、 秋二税一起征收摊丁入亩就是把人头税加进农业税中,古代收税种类很多,人口也要收税,摊丁入亩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税,而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

锡山区13418072507: 试论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变革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尉学麦普:[答案] 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需要,明清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 1明朝中后期赋税制度:一条鞭法 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背景:(1)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2)农民赋役负担沉重,农民被迫逃亡...

锡山区13418072507: 评价我国的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徒弟制度? -
尉学麦普:[答案] 1、 农业 (1)历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革与进步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处在石器时代和金石并用时代,北京人和... 明清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如明朝的“一条鞭法”、康熙的“更名田”、雍正的“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都有...

锡山区13418072507: 中国古代的土地私有制是什么意思 -
尉学麦普:[答案] 土地公有制为原始社会,周王土地公有制即井田制→国君交纳贡赋制、派兵打仗. 奴隶社会 井田制背景 井田制的始作俑者,... 这些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缓和阶级...

锡山区13418072507: 明朝、清朝各实行怎样的赋税政策? -
尉学麦普: 1.一条鞭法:1581年明朝张居正推行的赋税制度.将田赋,徭役,杂役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收税.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开始用银两征税,商品经济发展. 2.摊丁入亩:清朝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定额(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将田赋和丁役合而为一,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摊丁入亩减轻人民负担,废除人头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使人口增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