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大的一个转折点?

作者&投稿:牛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一个转折点,使唐朝陷入衰弱,为何唐朝在重创之后还能持续一百多年?~

放眼望去我们中国的历史就如一条长河一样漫长,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我们中国经历了很多很多个朝代,在那些朝代中或兴盛或衰败,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朝代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也就是唐朝。

唐朝可谓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盛世王朝,当时的唐朝的发展可谓是真的好,但是后来的唐朝也慢慢的走向衰败,也被其他的朝代所替代,安史之乱是我们历史上一个比较出名的事迹。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改变了唐朝的形势,可是为什么在这样的战乱之后唐朝却仍然持续了一百多年呢?
虽然说当时的安史之乱确实让唐朝陷入衰弱,但是却没有根本的动摇唐朝真正的政权,所以说唐朝真正的政权是没有丢失的,并且呢,在当时的战乱之后更多的英雄豪杰出现。

他们对唐朝的发展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的唐朝虽然受到了重创,虽然失掉了长安这个地方,但是却没想到地方成了他们的后盾,这也让唐朝有了喘息的机会。当时的灵州可谓是给了唐朝莫大的帮助,也让他们更有底气的去对抗外敌。
不管怎么说唐朝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通过安史之乱我们也看出唐朝这个朝代的昌盛确实没有夸张,不然怎么会在这样的重创之后仍然持续这么久呢?

普遍认为,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但是如果我们把视线再往远处看,就可以发现,以安史之乱为中轴,中国历史出现了一个惊人的对称形态:首先,安史之乱正好将唐朝一切为二,再往前,是长达四百多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大混乱时期。而与之对应的,是四百多年的五代十国,宋辽金元分裂时期。黄巾军和红巾军两场大起义,正好成为两段时期的起点和终点。

再往前五百多年时间里,中国从先秦的分裂,到汉朝统一实现崛起;往后的五百多年时间,则是由领先渐渐走向落后,直到近代最苦难的时期。两次时代巨变时期的改革变法,成为划时代的标志。

总的来看,从战国时代到安史之乱前的1230年,中国一步步完成了统一、发展的过程,至唐中期达到了顶峰。然后从安史之乱开始,汉族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北方边境的控制力,期间只有明朝两百多年重新控制过,北方草原民族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与汉族斗争融合。这1200年,辉煌一步步远去。
所以说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满意请采纳

影响一:

重文轻武,汉人血性消磨殆尽!“安史之乱”的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藩镇割据,而藩镇割据又导致了五代十国叠起。为了防微杜渐,宋太祖采取了“杯酒释兵权”。

不仅仅另武人永远受制于文官集团,而且造成了普遍意义上的社会轻视心理,正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令汉人血性消磨殆尽,面对金、元、清的轮番进攻,难以组织有效反击。

影响二:

进取心减退,西域脱离汉地愈千年!“安史之乱”之后,不但安西四镇沦落敌手,就连陇右之地亦失陷于吐蕃之手,汉文明对于中亚的影响消失殆尽,直到1000年后的大清乾隆年间,才有重新踏上封常青、高仙芝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土地。

影响三:

包容性降低,中原政权越来越自我封闭。“安史之乱”在汉民族的心中成为永远的痛,并被打上胡族作乱的印记,从而产生了对外族的排斥情绪。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那种兼收并蓄和包容含蓄的气度逐渐萎缩,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和对世界的吸引力逐渐减退,眼界也日益狭隘局促,中原王朝一步步走向专制、走向封闭,进而走向沉沦。


影响四:

重心转移,江南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安史之乱”不仅仅将北方的经济基础破坏殆尽,而且由于长期的藩镇割据,北方对于朝廷的 经济贡献率越来越低。

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使。

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随行的将士在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又逼使玄宗绞杀杨贵妃,才肯继续起行,南下至四川。

同时,太子李亨逃往灵武(在今宁夏境内),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将领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

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

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唐朝越来越依赖江淮地区的经济支撑,从而也相应地调整了经济政策,对于江南地区给予了更多地政策扶植,并最终导致中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且出现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北方则越来越不受重视,越来越被“胡化”,南方越来越成为汉文明的寄居之地。

安史之乱是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转折点,不仅是新的历史观,还是比较客观、摆脱”民族大融合“思想束缚的观点,对今后历史研究真实化、开明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照本宣科、不注重独到思维的历史观将会被抛弃。



影响一:重文轻武,汉人血性消磨殆尽!“安史之乱”的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藩镇割据,而藩镇割据又导致了五代十国叠起。为了防微杜渐,宋太祖采取了“杯酒释兵权”,不仅仅另武人永远受制于文官集团,而且造成了普遍意义上的社会轻视心理,正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令汉人血性消磨殆尽,面对金、元、清的轮番进攻,难以组织有效反击。

影响二:进取心减退,西域脱离汉地愈千年!“安史之乱”之后,不但安西四镇沦落敌手,就连陇右之地亦失陷于吐蕃之手,汉文明对于中亚的影响消失殆尽,直到1000年后的大清乾隆年间,才有重新踏上封常青、高仙芝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土地。

影响三:包容性降低,中原政权越来越自我封闭。“安史之乱”在汉民族的心中成为永远的痛,并被打上胡族作乱的印记,从而产生了对外族的排斥情绪,“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那种兼收并蓄和包容含蓄的气度逐渐萎缩,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和对世界的吸引力逐渐减退,眼界也日益狭隘局促,中原王朝一步步走向专制、走向封闭,进而走向沉沦。

影响四:重心转移,江南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安史之乱”不仅仅将北方的经济基础破坏殆尽,而且由于长期的藩镇割据,北方对于朝廷的 经济贡献率越来越低,唐朝越来越依赖江淮地区的经济支撑,从而也相应地调整了经济政策,对于江南地区给予了更多地政策扶植,并最终导致中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且出现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北方则越来越不受重视,越来越被“胡化”,南方越来越成为汉文明的寄居之地。

安史之乱是中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浩劫之前中原王朝数次对外扩张疆域,而在这之后就一直被外族侵略了,宋朝一直被辽金蚕食,后来被蒙古灭掉,明朝也被女真挡住了北上的道路,最最重要的是这一动乱彻底瓦解了中国人的尚武精神,使得中原皇帝对武将掌兵的恐惧达到顶点,自此之后中原重文轻武,再也没有发生过武将叛乱颠覆皇权的事情,但是这也造成了中国的军力过于孱弱,在外敌面前不堪一击,所以这场浩劫对我们国家的历史真的是影响巨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后世史学家解读历史,都这么个腔调!反正呢,小屁孩乍一看,就算去想,也想不出别的,也就同意这种说法!呵呵!所以呢,什么是学校呢?什么是教学大纲呢?就是结合很多代人的人生,来制定符合小孩子学习的东西!这种教学大纲不要求培养出多善于思考,多优秀的人才!只要求培养出不离经叛道的那种,这就是中国教育观,培养出乖孩子是老师的目标!呵呵!

唐朝盛极而衰


安史之乱的平定,为何会给中晚唐的颓败埋下伏笔?
但在平定叛乱之后,这批有生力量已经变得十分强大了,有了控制不住的趋势,最终祸及自身。除了外部的隐患外,安史之乱过后,唐朝内部的宦官势力迅速扩张,这也为唐朝的衰败埋下了祸根。自古以来,宦官当道对于一个王朝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但中后期的唐朝变成这样也是无奈之举。从李亨登基开始,之后的...

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身兼范阳(今北京西南)、河东(今山西太原)、平卢(今辽宁锦州西)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为人狡诈,善逢迎,因请求做杨贵妃的...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中期还是后期?
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755年-763年,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的一次叛乱,此时唐玄宗已经迟暮之年

什么是安史之乱?~ ~?
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 安史之乱既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斗争,更不是敌对阶级之间的较量,而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所以广大人民群从对这场战争是厌恶的。安史集团是一股分裂割据的反动势力,是发动战争的祸首,更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在战争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人民遭到了空前的...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2、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社会混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削弱了...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自古最血腥的叛乱,又是如何被平定的?_百度知 ...
安史之乱,是一场空前的社会浩劫! 叛乱爆发的前夜,唐王朝是何等地盛世辉煌,威加宇内,四海升平!一曲《霓裳羽衣曲》恢弘大气,尽显大唐气象,谱写盛世华章。然而,曲终舞罢,“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时间,战鼓如雷,杀声四起,一个独领风骚的强大帝国,轰然倒塌! 短短八年,就从“小邑犹藏万家室”沦落...

安史之乱有多吓人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那时的社会有多吓人。据资料记载,黄河的整个中下游,人迹罕至,放眼望去,皆是荒凉一片,百姓无家可归,哀鸿遍野,那时的恐怖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2、封建割据雏形出现在中国古代的众多朝代之中,唐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百姓安居乐业,京城繁花似锦,但是安史之乱后...

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谁是主要的责任?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的历史给人留下了很多的教训和经验。古代有很多的朝代更迭,每个朝代都给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特别是繁荣的唐朝。唐朝是很多人向往的朝代,不仅经济繁荣,而且还很强盛。但是,这个朝代也依然走向了衰落。安史之乱就是其中的导火线。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的很多,包括...

唐朝中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的目的到底...
其次,安禄山发起“安史之乱”是察觉到唐太宗对自己的顾忌,要知道当时的安禄山确实手握兵权,而且确实是有点功高盖主了。同时常有小人在唐太宗面前说安禄山坏话,安禄山也察觉到唐太宗有意无意削弱自己手中兵权。要知道兵权没了,安禄山就没了依靠。安禄山可能考虑到,如果不反抗最终也会被收走兵权,...

“安史之乱”之中,杨贵妃成了众矢之的,这是为什么?
当时大唐皇室成员认为只有杨贵妃死了,她成为替罪羊,才能平息士兵的怒火,收拢百姓的人心,才能让皇室撇清关系。因此当时的哗变的军队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在江山和美人之间,选择了江山,处死了杨贵妃。安史之乱中杨贵妃只是一个替罪羊,真正的源头是大唐皇室。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珠晖区19322473986: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大转折 在线观 -
吁逄力尔: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安史之乱是对中华民族影响最大的一个历史事件.安史之乱前,中华民族的性格是外向的,开放的,进取的.而安史之乱后,中华民族的性格变为内敛的,封闭的,保守的.这是远超一般的王朝兴替的大事件.就算有些组织再把自己的诞生说成是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在安史之乱这样的历史事件之前也都不值一提.

珠晖区19322473986: 安史之乱简介(背景、内容及影响) -
吁逄力尔: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珠晖区19322473986: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点?
吁逄力尔: 1000字没有人回答. 安史之乱后我国封建经济中心开始转移到长江流域.

珠晖区19322473986: 关于安史之乱的事件 -
吁逄力尔:[答案]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

珠晖区19322473986: 安史之乱的历史 -
吁逄力尔: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756年-762年)时边镇守将安禄山(?-757年)、史思明(?-761年)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

珠晖区19322473986: 安史之乱的起因、经过、结果? -
吁逄力尔: ┌————————┐ │ 安史之乱的背景 │ └————————┘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世走向衰亡的转捩点,其产生背景如下: 一)玄宗荒怠政事 —— 玄宗晚年沉溺於酒色之中,他怠於政事,不纳忠言,政事全委於李林甫.口蜜腹剑的李林...

珠晖区19322473986: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重创.可是,为什么没有导致唐朝的直接灭亡? -
吁逄力尔: 首先呢,安史之乱直接终结了唐朝的辉煌盛世,确确实实是唐兴衰的转折点.但是又没有那么致命,因为其性质说白了还是属于雇佣军反叛,既不是农民起义,也不是外族入侵,所以安史之乱是给唐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困局,但不是死局.接下...

珠晖区19322473986: 关于隋唐汉三朝还有安史之乱的问题! -
吁逄力尔: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文明,与同时期的贵霜,安息,大秦并称为“四大帝国”.丝绸之路在汉朝形成.这也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华夏族人重新控制了“丝绸之路”,夺...

珠晖区19322473986: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唐朝为什么要封节度使? -
吁逄力尔: 安史之乱原因: 1.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2. 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3. 民族之间的矛盾激化. 4. 农民生活困苦. 封节度使原因:1. 唐均田制度的崩溃. 2. 巨大的扩张机器无法继续运行,唐代边疆形势开始由攻转守.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珠晖区19322473986: 安史之乱 怎么回事?杜甫之其家人在其中所遭受到什么苦难? -
吁逄力尔:[答案]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