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的相关信息

作者&投稿:咎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买椟还珠是什么意思~

买椟还珠,意思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却退还了其中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拼音】mǎi dú huán zhū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白话释义:有一个楚国人在郑国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连结,用翡翠装饰,用翠鸟羽毛连缀。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
【例句】
1、读一本书必须吸取精华,千万别干买椟还珠的蠢事。
2、像这类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的事,他没有少做啊。
扩展资料
一、买椟还珠的近义词
1、舍本逐末 [ shě běn zhú mò ]
释义: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白话释义:所以百姓放弃本职工,种田的人不足一半,虽然赏赐给贫民田地,但是他能仍然贱卖给商人。
2、本末倒置 [ běn mò dào zhì ]
释义: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
白话释义: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
二、买椟还珠的反义词
1、去粗取精 [ qù cū qǔ jīng ]
释义:去掉粗糙的、无用的,留下精华的、有用的。
出处:现代·毛泽东《实践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2、取精用宏 [ qǔ jīng yòng hóng ]
释义: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白话释义:小小的国家,却能够三代执掌政权,他们用的东西很多,但是选取其中的精华也很多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买椟还珠

“论及的问题应是什么关系”,既然这么问了,应该不是想要知道这个故事及内涵才对吧。
买椟还珠论及的是一个“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关系”。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在买卖珠的过程中。楚人因为知道珠的价值,认为只有华丽的包装才能衬托证明珠的价值,所以选用了好的盒子。而郑人了解的关于珠与盒子的信息,则不如楚人。所以出现了买椟还珠的笑话。
值得一说的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买椟还珠作为寓言童话,让孩子认为这个故事是在批评买珠的郑人。而这个故事实际是批评卖珠的楚人不懂得卖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以上关于2.的内容,参考自百度文库《论“买椟还珠”环境中的信息问题》,本人尊重作者的著作权,侵删。
3.内容参考自《韩非子·外诸说左上》原文。来源古诗文网。

成语繁体买椟还珠成语简拼mdhz成语注音ㄇㄞˇ ㄉㄨˊ ㄏㄨㄢˊ ㄓㄨ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贬性成语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成语正音还,不能读作“hái”。成语辨形椟,不能写作“犊”。近 义 词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反 义 词主次分明英语翻译buy basket without the jewels
一、引申义
1、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象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2、商人过份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装饰外表,使得外表的价值高于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了许多。
3、现代还用作比喻花很高的资本取得了更少的回报,卖椟的人用一个“椟”得到了“珠”。
4、形容目光短浅,取舍不当的人。
5、美丽是可以营造的,但真正的美丽却不应有丝毫的人工雕琢,它应是真实的沃土中盛开的鲜花!!如果一个事物真正美丽,那么他是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帮助来衬托他的.
6、不要太注重外表,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二、成语“买椟还珠”辩伪
近读《韩非子》,有个意外的发现。典出《韩非子》的成语“买椟还珠”,竟然是对《韩非子》的误解。这条成语完全不能成立。
几乎所有的辞书,都收录“买椟还珠”,释义也大体相同。《辞源》释为“去取不当”;《辞海》释为“舍本逐末,取舍失当”等等。且以商务印书馆《汉语词典》的释文为例:
《韩非子》记载:有个楚国人把珍珠装在木匣子里,到郑国去卖。有个郑国人认为匣子漂亮,就买下木匣子,把珍珠还了卖主。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
“买椟还珠”,真的是舍本逐末、取舍不当吗?《韩非子》的原意是如此吗?为了避免断章取义,且把《韩非子》上有关的全文引出来。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不辩,何也?”
曰:“昔秦佰嫁女于晋公子,为其饰装,从文衣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也,未可谓善卖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其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用,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佰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看,这位楚国的珠商,花了那么多的资金和精力去美化珠盒,以至郑国的顾客把漂亮的盒子买走了,而没有买走他所要推销的珍珠。《韩非子》批评这位楚人“可谓善卖椟也,未可谓善卖珠也”,而完全没有指责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现行成语及其释义,却把原书对楚人鬻珠的批评,变成了对郑人买椟还珠的批评。这不是颠倒了《韩非子》的原意吗?
再看《韩非子》用这个故事(以及秦佰嫁女的故事)讽喻的是什么。原书批评的是学者们以浮夸的辩辞淹没经世致用的理论,完全没有指责读者(听众)欣赏其词章的文采,而现行成语及其释义,却把原书对学者以文害用的批评,变成了批评受众的取舍不当,显然也完全违背了原著的旨意。
《韩非子》已经给了这个寓言一个准确名称:“楚人鬻珠”。后来人们把它改为“买椟还珠”,真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寓言的情节、主旨跟着也都变味了。
可见,现行成语“买椟还珠”,无论其命名,本来意义,还是引申意义,都是对《韩非子》的错误解读。
那么,《韩非子》的立论是否完全有理呢?虽然这位楚国商人的做法不妥,但是郑国顾客“买椟还珠”不也是取舍不当,舍本逐末吗?
不,这位郑国顾客仅仅看中了美丽的匣子,因而买椟还珠,正是取舍有当,精明得很。如果把自己不喜欢,或不需要,或不能识别,而且很昂贵的珍珠一并买了下来,那才真是取舍失当。因此,《韩非子》没有指责郑人的买椟还珠,是符合常理的。而成语“买椟还珠”及其释义,要求人们一定要买下昂贵的珍珠,才是错误的“导购”。
有一本辞书的编者下意识地感到成语“买椟还珠”的这种毛病,于是添加了这样一个情节:郑人“按照这盒珍珠的定价如数付了款,却把珍珠取了出来还给了商人”(见辽宁出版社《成语典故》),这样当然也就合乎常理,能够自圆其说,这条成语似乎可以成立了。但这个关键的情节——按珍珠的定价付了款——却完全不是《韩非子》的原意。经过这一改,这个寓言就变成了一个奸商欺诈顾客的故事,与所讽喻的事理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所以,这部辞书所做的这种与原著完全不符的附会,正好露出了成语“买椟还珠”的致命破绽。
总之,现行成语“买椟还珠”及其释义,与典不符,于理不通,理应废弃。典出《韩非子》的这个成语应是“楚人鬻珠”,或“楚珠鬻郑”,或“秦女楚珠”。释为以文害用,文浮于理,末胜其本等等。
南朝的刘勰正确理解和利用了《韩非子》上的这个寓言。他说:“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楚珠鬻郑,为薰桂之椟,郑人买椟还珠。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则复在于兹矣。”(《文心雕龙·议对》)这里用“秦女嫁晋”和“楚珠鬻郑”讽喻“文浮于理,末胜其本”,与典相符,于理相合,很是贴切。
也许有人认为,现行成语“买椟还珠”及其释义多年沿用至今,已是约定俗成了,不改也罢。这个理由即使能够成立,也不能像现行辞书这样,把成语“买椟还珠”直接强加给《韩非子》;而应当如实地说明这个成语的来源、演变、蜕化的过程,才不致以讹传讹,贻笑大方。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1、常常觉得化了妆的女人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请看我的眼睛!浓墨勾勒的眼线在说。但栅栏似的假睫毛圈住的眼波,却暗淡犹疑。
2、读一本书必须吸取精华,千万别干买椟还珠的蠢事。
3、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不知所贵,谓之买椟还珠。
4、像这类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的事,他没有少做。
5、秦子鱼因为抠门,买椟还珠,在宁凡心头,已成了笑柄。
6、可惜,当初我那没有眼力的侄子硬是买椟还珠,把宝贝拱手让人。
7、学习上我们要有主次之分,千万不能买椟还珠。
8、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不应该做出买椟还珠的蠢事。
9、读经如果不探究其中的义理,只留心章句训诂,那就像买椟还珠一样,读再多也没用。
10、学习上我们要有的话矢,不能漫无目的,千万不能买椟还珠。
11、世人皆笑买椟还珠,却总有得珠忘椟之虞。
12、你们这群不长眼的老家伙,我叫你们买椟还珠,我叫你们小瞧我,今天姑奶奶打不死你们!
13、那可不好说,搞不好是绣花枕头,到时候,我直接来个买椟还珠。
14、造句 网尽量原创和收集优质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时,还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15、买椟还珠、鱼目混珠就是我对夹江手工纸生产经营现状的评价和担心!“四川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
16、现想起来,她有一种买椟还珠的感觉。
17、新鲜感,却成了个山寨版断代史专家,可谓买椟还珠。
18、其实辟尘珠也不算冤得慌,比起买椟还珠来还是要强上那么一大截了。
19、包装再好也只是外表,我们更看重的是商品的内在质量。你要记住,我们可千万不要做买椟还珠的傻事。
20、这仙器确实是好东西,不过跟你身边这个叫胡元的小家伙比起来……哎,买椟还珠的小子,不说了,不说了,你还是自己悟吧。
21、每个人都明白,盒子只不过是包装,可是即便如此已经让人足够惊艳,要知道韩非子就著有一书,上面就就说过买椟还珠的故事。
22、对此王立春颇感无奈,他最想要的是那身吉利服,结果张大勇给他来了个买椟还珠,把鬼子的军服弄了回来。
23、这虎狮兽果然有些来历,杨木不禁有些惋惜,要是自己够强,就能收服这异兽成为灵宠,如今只得些毛皮材料精血,当真是买椟还珠的感觉。
24、装着宇宙之心的盒子都价值连城,这珠子就更加不凡了,洪武可不是那买椟还珠之人。
25、众人被杨生这卖关子的话给弄的一头雾水,自己等人反而有买椟还珠之嫌了。




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是什么?
1、故事出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美。郑国人买了匣子,却把珍珠还给楚国人。比喻缺乏见识,取舍不当。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

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内容 讲了什么道理
“买椟还珠”故事大意是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盒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珠玉、玫瑰、翡翠。有个郑国人把盒子买了去,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他。“买椟还珠”,是我国成语,源自我国一个寓言故事。这个寓言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是什么?
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是: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珠宝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了这个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商人。买椟还珠的道理 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

买椟还珠的故事是什么?
1、买椟还珠的故事讲述的是郑国有一名卖珍珠的商人为了卖出珍珠而把装珍珠的盒子弄得很精致很好看,导致有人来买东西时买了盒子而将珍珠还给了他。买椟还珠的寓意是做事都要分清主次不要混淆颠倒,不能太过注重外表,反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2、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卖珠宝的商人,他经常来往于楚...

《买椟还珠》中的“椟”指什么?
椟:木匣。买椟还珠 mǎi dú huán zhū 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 当。

买椟还珠的典故
读音:[mǎi dú huán zhū]释义: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买椟还珠是一个贬义词,与它相近的词语有: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舍本求末、...

买椟还珠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而楚。人的不分主次也让自己没卖出珍珠。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实际出发。道理 总: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十分可笑只看重外表的、次要的属性,忽视了本质性的属性!不同的人价值观是不同的。在某些人的心中,“椟”比“珠”有更大的价值!

买椟还珠讽刺什么样的人
买椟还珠[mǎi dú huán zhū]【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示例】:不善读书者,昧菁英而...

买椟还珠的主人公是谁
1. “买椟还珠”的主人公是一个楚国商人和郑国人。2. 买椟还珠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3. 买椟还珠的意思是郑人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卖家匣子里的珍珠。4. 来比喻过分包装,以致掩盖本质的人。5. “买椟还珠”典故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

买椟还珠成语故事的题目,主要内容和意思
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比喻目光短浅之人.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启示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重于内在可笑,而...

陇南市13048568856: 买椟还珠(汉语成语) - 搜狗百科
伯牙吾台詹黄藤:[答案] 买椟还珠,我国古代成语,出自《韩非子》,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一个有一颗漂亮的珍珠的楚国人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

陇南市13048568856: 买椟还珠的典故要短一点,快 -
伯牙吾台詹黄藤:[答案] 买椟还珠,我国古代成语,出自《韩非子》,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楚王对田鸠说:“墨子,是声名显赫的学者.他亲身实践还可以,他讲的话很多,但不动听,这是为什么呢...

陇南市13048568856: 请问成语买椟还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伯牙吾台詹黄藤:[答案]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能畅销起来,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这句成...

陇南市13048568856: 买椟还珠是什么故事 -
伯牙吾台詹黄藤:[答案] 买椟还珠,我国古代成语,出自《韩非子》,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陇南市13048568856: 文言文 《买椟还珠》 完整的 -
伯牙吾台詹黄藤:[答案] 原文: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译文: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

陇南市13048568856: 买椟还珠故事大意 -
伯牙吾台詹黄藤:[答案]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 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

陇南市13048568856: 文言文买椟还珠翻译 -
伯牙吾台詹黄藤:[答案] 买椟还珠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译:有一个楚国人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熏染它,用珠子和宝玉...

陇南市13048568856: 买()还珠——( -
伯牙吾台詹黄藤:[答案] 买椟还珠mǎi dú huán zhū 【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

陇南市13048568856: 成语买椟还珠的意思是? -
伯牙吾台詹黄藤:[答案] 【词语解释】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的人.又讽刺了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