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的社会

作者&投稿:仁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榆林村的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村内有私塾1处。1940年,办起了初级小学。1946年,办起了联村高级小学。1947年,高级班搬迁到赵疃。1948年学校停办。1949年复学,全村有1-4年级两个复式班。1968年办起了初中班,1-7年级,全是单式班。1972年,初中班合并到齐格庄联办初中,小学1-4年级留在本村。到1999年,随着学龄儿童的减少,为提高教学质量,1-5年级学生全部合并到齐格庄小学,本村只有幼儿园1处。 2002年,全村青壮年中,初中毕业生占70%以上,高中毕业生占25%。本村在外人员,中等专业学历32人,大专11人,本科5人;科级以上干部12人,排级以上军官8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只能维持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水平。解放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213公斤。1975年,人均口粮442公斤,全村收入21.94万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400余元,有各种运输车辆120辆,摩托车28辆,电话102部,彩电180台,冰箱42台,洗衣机10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的大都是草房,只有几户财主住瓦房。1965年起,村统一规划建房。2002年,全村90%以上户住上瓦房,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 集体福利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村先后投资办起了合作医疗站和小学、幼儿园。1986年投资修蓄水池,为村民安装上自来水。1997年,投资为村民安装闭路电视。

榆林黑社会老大,势力大的可以超出你的想象。

2012年,榆林市市域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榆林中心城区实现全覆盖,27个路桥项目建成通车,104条巷道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城区供水普及率达到96%,气化率达到83%。空港生态区、西南新区、芹河新区、东沙新区组团式开发建设拉开序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通过验收,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通过技术评估。锦界、东坑两个省级示范镇建设完成投资11.4亿元。振兴南部工程投入振南资金4.5亿元,投资额是“十一五”以来的总和,带动各方投资近10亿元,创历年新高。
2012年,榆林城区二级以上天数335天,比上年增加1天,其中达到一级标准天数为50天,比上年增加8天。全市各监测断面无劣V类水质,其中无定河米脂断面水质由四类改善为三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榆林地区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曾一度形成两汉时期的文化高潮。由于榆林地理位置独特、且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榆林的文化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由于政治动乱,经济凋蔽,文化事业发展缓慢。本世纪20年代,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杜斌丞、魏野畴、王森然等人的极力倡导,伴随着思想解放,榆林一扫过去沉闷的空气,文化事业出现了转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进入中学课堂,进步文化社团开始出现。1942年以后榆林大部分地区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开展新文化运动,秧歌剧、墙头诗、新民歌十分活跃,文化事业充满生机。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受到党和政府重视,发展迅速。在群众文化、民间艺术、文学艺术、图书、电影、戏剧诸方面出现了崭新局面。 民俗 榆林市共有12县(区),习惯上有南北6县的说法。北6县(区)是:榆林、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南6县是:绥德、米脂、清涧、吴堡、佳县、子洲。北6县有长城横穿其境,有毛乌素沙漠的沙丘沙地;南6县皆在长城内,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因之,北南风俗有明显的差异。北6县草地文明(游牧文化)占相当比重,畜牧业素来发达,群众住柳笆庵子、砖瓦房,喜食炒米、乳酪、手抓羊肉,喜饮白酒,爱穿皮袄皮裤,颇喜起动;南6县虽受游牧文明的影响,但以黄河文明(土地文化)为主,群众住窑洞、食杂粮、穿布衣、热恋故土、不乐迁徙、以农为业、躬耕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终岁辛劳,仍怡然自乐。
榆林的风俗有古朴的传统,山区的农民修窑洞时,先请阴阳先生看地势山形,定方位、择吉日。窑洞的样式多而且讲究,门面用细凿凿出,窑前有穿廊和雨盆。窗棂曲直交错,长短相间,组成各种美术图案。城里的有钱人家住高屋脊大瓦房,一进两开,穿廊虎抱,雕棱绘彩。更有大户人家,门前树旗杆,蹲石狮,大门水磨砖砌门楼,有照壁,二进中有月亮门,分前后院,前院是书房,会客室,后院是家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榆林小曲
2006年5月20日,榆林小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榆林小曲是陕西省一种介于曲艺和民歌之间的汉族艺术形式,又名榆林清唱曲,流行于陕西榆林一带。据说是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由随军塞上的江南艺人传到榆林,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它取坐唱形式,一个人单唱,间有对唱或对白,男扮女声,真假嗓结合。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另加琵琶、筝、三弦等弹拨乐器,也有时加用月琴或京胡。打击乐器用一只小瓷碟。唱段多为带叙述性的抒情小曲,具有明显的江南民歌风味,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保持着传统特征,一方面又吸收了陕北当地的民歌小调,如此便形成了南北一体的新艺术品种,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是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曲艺说书形式,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  陕北说书的传统表演形式是艺人采用陕北方音,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根据伴奏乐器的不同,或称之为“三弦书”,或称之为“琵琶书”。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说书在著名艺人韩起祥等的改造下,发展成一人同时操用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和小锣(或钹)五种乐器进行伴奏的曲艺说书形式。  陕北说书的唱词通俗流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曲调比较丰富,风格激扬粗犷,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其中常用的有【单音调】、【双音调】、【西凉调】、【山东腔】、【平调】、【哭调】、【对对调】、【武调】等。  陕北说书的传统节目很多,其中代表性的长篇有《花柳记》、《摇钱记》、《观灯记》、《雕翎扇》等,短段有《张七姐下凡》等。从20世纪40年代起,陕甘宁边区文协成立了说书组,由新文艺工作者林山等帮助韩起祥和其他艺人陆续编演了一些配合革命斗争的新书目,如《刘巧团圆》、《王丕勤走南路》、《宜川大胜利》、《翻身记》、《我给毛主席说书》等。韩起祥和刘绪旺、党福祥、王进考等是富有影响的陕北说书名艺人。近些年来,陕北说书的发展陷入困境,老艺人们逐渐离世,艺术传承后继乏人,急需扶持和保护。
陕北民歌
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汉族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汉族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西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米脂秧歌最具代表性。
靖边跑驴

2008年6月14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靖边跑驴是流传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民俗社火中的一种汉族民间歌舞表演形式,传说是由张果老倒骑毛驴的民间故事创编或明成化年间由艺人姚福根据跑竹马改编而成的。跑驴通常尾随秧歌队后即兴表演。后经著名艺人张有万和舞蹈家孟海平 加工整理,已成为生活情趣盎然、技术丰富、独树一帜的陕北民间舞台表演艺术。其特点是将“驴”拟人化,表演时传神、传情、诙谐、幽默,展现出诱人的民俗文化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
陕北道情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北道情作为陕西陕北地区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清涧道情”,后因“陇东道情”和山西“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形成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故统称为“陕北道情”。流行于清涧、子长、志丹、吴起、绥德、榆林、子州、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地。
绥米唢呐

绥米唢呐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绥米唢呐是陕西陕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汉族民俗艺术形式,无论城镇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一、两班吹手来吹奏助兴。唢呐曲牌是有讲究的。红事白事都有专门的套曲。红事以大摆队(亦称得胜令)为主旋律,白事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
谚语(陕北民谚)
2014年11月11日,谚语(陕北民谚)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府谷二人台

府谷二人台是陕西省府谷最具特色的汉族民间戏曲品种之一,在榆林市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神木、府谷一带,流传着一种由民歌向戏曲发展并已初具戏曲雏形的“二人台”,其语言通俗易懂,大量吸收和运用当地农民丰富的语汇,具有热情大胆、心直意显的艺术风格,富有生活情趣。“二人台”音乐具有西北人民热情豪放、粗犷强悍的性格特点,旋律跌宕起伏,委婉多姿,音域宽广,优美动听,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泥土气息。 二人台流行地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引。 榆林横山老腰鼓
横山老腰鼓于1998年和2016年两次登上春晚的舞台。
横山腰鼓广泛流传于陕西省横山县各乡镇村落,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最为普及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形式,深受陕北群众喜爱,有“腰鼓正宗窝子”之美称。腰鼓一般穿插在秧歌队中进行,但也有单独表演的。传统腰鼓只限男性踢打,20世纪60年代后,女性也打,只是有别于男性的动作风格。横山老腰鼓逢节必闹,遇节必舞。陕北横山老腰鼓在横山流传颇广。它产生的具体年代,至今未见史籍详细记载,据横山文化馆调查及部分庙宇石碑的文字存证推测,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中期。横山腰鼓倾注着汉族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浓厚的生活气息,尽情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绥德石雕
绥德石雕工艺是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种类繁多,用途各异,据调查统计,按照不同用途可分为七大类别。其精湛的烧制技艺,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榆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山西和京津的文化影响较大。开化程度显然高于毗邻地区。榆林内,历史上南边的6县比北边6县发达。榆林最早的官办学校——儒学,唐初建干绥德,而靖、定、横儒学创建较晚。明朝中叶,随着延绥军事政治中心北移,榆林的教育事业逐步发展起来。民国时期,杜斌丞创办榆林中学。
1949年以后,榆林教育大体经历了这样3个阶段:卓有成效的17年(1949~1965),遭受重大破坏的“文革”10年(1966~1976),拨乱反正和改革提高的12年(1977~1989)。到1989年榆林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130所,其中小学5893所,初中179所,高中26所,农业职业中学14所,技工学校1所、中专8所,大专2所,成人学校4所,成人高等学校3所,在校学生405140人,职工人数达到28775人,其中专任教师24727人。
截至2012年末,榆林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48所,其中,高等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8所,普通中学217所,职业中学21所,小学549所,幼儿园542所,特殊教育学校9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累计招生177327人,毕业187026人,在校学生数576705人。在校学生中,小学218110人、初中107615人、高中87368人、职中(高职)35718人、特殊教育553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8766人,代课教师597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8%和99.7%。




森林的三大效益是什么
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遮阳和防风带来的能源节省,防火、贮水保土和净化环境所带来的损失减少,绿地所带来的财富增值,以及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等。二、森林的社会效益 1.森林是旅游休养的最佳场所 2.森林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 3.森林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4.森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

林下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社会效益是什么
林下经济的社会效益有:1、提升农民的合作意识,促进社区秩序稳定;2、促进村民自治体系的多样性,完善村民自治治理机构;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特点是投入少、见效快、...

森林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
另外,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有明显地区差异,整个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9.06%;资源结构不合理,用材林偏多,防护林偏少;人工林面积虽大但质量不高。中国森林资源的现状远不能满足国土生态防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原始森林的保护,其效益远远高于植树造林。

为什么南方姓林的人很多?!!高手快来答!
海南省以前有50万姓林现排名第六,这几省现在巳成为首要大姓巨族,还有江西省04年有120万姓林,广西省04年约80万姓林,都是排在十多名的大姓,也属于较大姓氏,湖南省、云南省、贵州省,这些省都是各有几十万姓林的,中国南方林姓是第二大姓,目前南方陈、林、为最大姓氏,备注,我本人怀疑现在...

林某斌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此事件的最新进展如何?
林某斌的事情引发了社会上的广大关注,变成了公众最关心和讨论的话题。但是随着杭州警局公布了事情的真相之后,网友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关注度也在逐渐下降。原来是杭州的公安局公布了有关这件事情的一些调查报告,确认林某斌并没有参加杭州保姆纵火案的方案策划。这一切事情都是保姆一个人干的,和林某斌并...

林业有哪些,包括哪些行业
3、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及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与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发挥其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它在国民经济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4、林业在人类社会和生物圈中,通过科学技术与管理方式从事保护、培育、利用森林资源,让森林资源能够持续经营,使森林的多种效益能够充分...

森林有哪三大效益
森林的三大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1、经济效益也称直接效益。即主要提供下列物质和能源的效益:木材、能源、食物、化工原料、医药资源、物种基因资源。2、生态效益由于森林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的调节作用而产生的有利于人类和生物种群生息、繁衍的效益。主要包括调节气候、涵蓄水源、...

姓林的人都是比干的后代吗
姓林的人不全是比干的后代。林姓的得姓始祖是比干的儿子林坚。另外,林姓的起源还有源自姬姓、源自官位、源于少数民族改姓。1.得姓始祖,林坚,得姓始祖林坚是比干的遗腹子。因商纣王残暴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当时,比干的夫人陈氏身怀六甲,带着四个侍女逃到牧野避难。她们住在树林掩映的...

1中国林业发展如何影响人类观念的变迁?
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为标志,我国林业进入了木材生产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林业在生产木材的同时,逐步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陆续启动了一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同时对林业作出了“既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判断,提出了...

园林专业对社会有什么用
是为建设安全、卫生、宁静、健康、舒适、美观、文明的适合于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服务的行业。个人认为主要社会功能有一下几点:1、改善城市居住生活环境,营造宜居的生态空间。2、美化人类生活空间,通过景观建筑和园林植物的合理布置,让城市居民回归自然。3、保护地球生态环境。4、为农村创造了园林植物...

融安县19870585187: 榆林黑社会老大是谁 -
禄窦烟酸: 朱继平

融安县19870585187: 陕西神木县人们的生活有多富裕?
禄窦烟酸: 神木目前已经撤县设市,县级市.他是一个能源大市,是陕晋蒙的接壤地带,因为煤... 神木,陕西榆林辖下的一个县级市,中国离共产主义最近的一个县域单位.神木的经...

融安县19870585187: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禄窦烟酸: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北接内蒙,东临佳县,西靠横山,南连米脂,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春秋战国时期设置上郡所,民成化年间设榆林卫,1949年以来设榆林县,1998年撤县改...

融安县19870585187: 榆林好吗?社会治安咋样? -
禄窦烟酸: 不怎么样,环境不好风沙大,不过这几年因为有能源正处于发展中阶段,如果想淘金也许来榆林也是个机会.

融安县19870585187: 陕西榆林风土人情
禄窦烟酸: 切!哪有那么烂!它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像西北最大的道观佳县白云山,陕西最大规模的摩崖石刻群红石峡,高原要塞镇北台,还有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并且,榆林的水也非常好,著名的普惠泉闻名于世,更不用提它无比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盐的贮备在国内外都很知名,石灰岩,铝土矿等资源也很丰富,目前,榆林市正在努力实现"双创",争取把环境卫生搞好.这样的榆林,怎么会很差呢?

融安县19870585187: 榆林好吗?社会治安咋样?
禄窦烟酸: 适合赚钱,大发展时期,机会特别多.过日子就算了,干燥,风沙大

融安县19870585187: 陕西省的社会环境概况是怎样的呢?
禄窦烟酸: 陕西省历史遗迹丰富,有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管道首站位于陕西省榆林市西,管线在榆阳区及神木县境内敷设.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榆林地区政治、 ...

融安县19870585187: 陕西榆林的经济产业是什么?
禄窦烟酸: 因为它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四种资源组合负存,说明这个地方地质条件好,我们煤炭的地质储量是2700亿吨,现在探明的是1400余吨,现在山西、陕西、内蒙探明出来6000多亿吨,我们接近1/4,石油的储量,天然气的储量也是很丰富...

融安县19870585187: 榆林地区有那些风土人情,它们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禄窦烟酸: 二毛子皮袄:陕北毗邻内蒙地处边关,冬季漫长而寒冷,皮袄是过去陕北人很常见的... 也是榆林很独特的贵重特产,当时除了狐皮袄,就数二毛子皮袄好.据说镇守榆林的...

融安县19870585187: 榆林这个城市怎么样?详细介绍一下榆林的情况
禄窦烟酸: 榆林也称作煤城,以为它拥有着世界八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地区不是很发达,不过煤老板不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