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关于历史名人的历史故事,最好篇幅长点。

作者&投稿:壤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外国名人历史小故事~最好带点幽默性的!~

1.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2.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3.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4.司马光教子俭朴
司马光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他在《答刘蒙书》中说自己“视地而后敢行,顿足而后敢立。”为了完成《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著,他不但找来范祖禹、刘恕、刘敛当助手,还要自己的儿子司马康参加这项工作。
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时,非常生气,认真地传授了他爱护书籍的经验与方法:读书前,先要把书桌擦干净,垫上桌布;读书时,要坐得端端正正;翻书页时,要先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把书页的边缘托起,再用食指轻轻盖住以揭开一页。
他教诫儿子说:做生意的人要多积蓄一些本钱,读书人就应该好好爱护书籍。为了实现著书立说治国鉴戒的理想,他15年始终不懈,经常抱病工作。他的亲朋好友劝他“宜少节烦劳”,他回答说:“先王曰,死生命也。”这种置生死于不顾的工作、生活作风,使儿子和同僚们深受启迪。

源于历史名人的成语:

班门弄斧 不为五斗米折腰 才高八斗 负荆请罪

高山流水 口蜜腹剑 毛遂自荐 巧取豪夺

三顾茅庐 三迁之教 四面楚歌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附:

班门弄斧

鲁班是位能工巧匠,善于雕刻与建筑,技艺举世无双,人称“巧人”,被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就是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被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他死后,许多文人墨客经过他的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的感受。他的墓前凡是能够写字的地方,都留有后人所写的诗句。明代诗人梅之焕来到李白墓,看到这些拙劣的诗句,讥讽那些诗人是“鲁班门前弄大斧”,不自量力。后来这句话就被后人缩成“班门弄斧”。

从此,“班门弄斧”的成语就流传了下来,常用来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有时也表示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这年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这位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人去叫县令陶渊明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却被督邮派来的这人拦住:“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要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了了,他长叹一声,说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县。

后来,“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就用来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才高八斗

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就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虽然身为永嘉太守,但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经常丢下公务不管,出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一顿。可是,谢灵运所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很赏识谢灵运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便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人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后常用以形容人的极高文才。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杖,表示服罪,请求原谅,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战国时候,蔺相如因为外交有功,被封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军之上。廉颇因此心中不快,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不愿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

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看到蔺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蔺颇。蔺相如的手下以为他害怕蔺颇,非常气愤。而蔺相如却对他们说:“秦国这样强大,我都不怕,廉将军有什么可怕的?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如果我们两人不能和睦共处,反而相互攻击,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我所以对廉将军避让,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安慰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他的这番话使手下人极为感动。从此以后,蔺相如手下的人也学着他的样子,对廉颇手下的人处处谦让。

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他被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于是,他脱下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到蔺相如家中请罪。蔺相如见他态度真诚,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坐下,两人坦诚畅叙,从此誓同生死,成为至交。



高山流水

俞伯牙是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琴师。他聪颖好学,精通音律,但总觉得自己的琴艺不够高超。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到东海的蓬莱岛上倾听海浪声。俞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海面上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如入仙境一般。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俞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然,他听到岸上有人拍手叫绝,便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于是,俞伯牙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开始演奏。当他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雄伟而庄重,真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无边的大海一般!”俞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他们两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语“高山流水”由此而来,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口蜜腹剑

“口蜜腹剑”这则成语比喻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暗害人的阴谋。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候的宰相。他忌才害人,总是想方设法排斥打击那些声望比他高、权势和他差不多的人。对唐玄宗,他却有另一套谄媚逢承的本领。他竭力迁就玄宗,并且采用种种手法,讨好玄宗宠信的妃嫔以及心腹太监,取得他们的欢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

李林甫和人接触时,外表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但实际上,他的性格非常阴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一次,他装做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如果能够开采出来,就可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可惜皇上还不知道。”李适之以为这是真话,连忙跑去建议玄宗快点开采。玄宗一听很高兴,立刻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采呢?别人劝您开采,恐怕是不怀好意。我几次想把这件事告诉您,只是不敢开口。”玄宗被他这番话所打动,认为他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臣子,反而对李适之极为满意,逐渐疏远了。

就这样,李林甫凭借“口蜜腹剑”的特殊“本领”,一直做了十几年宰相。

毛遂自荐

公元前251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要求楚王与赵国联合起来抗击秦国。平原君打算挑出20个有智有勇的人,跟随他前往楚国。

一个名叫毛遂的人,向平原君自我推荐道:“听说您要带20人前往楚国,现在尚缺一人,请您让我来凑满数吧。”平原君不熟悉毛遂,问道:“先生到我门下有几年了?”“已有三年了。”“一个有本事的人就好比一把锥子,装进口袋马上可以看到锥尖戳破口袋钻出来。可是你来这里三年,我从未听别人有称赞你的话,可见你一无所长。所以你不适合去,还是留下吧。”“今天,我就请您把我当作锥子放进口袋。如果早放进口袋,那么钻出口袋的就不仅是锥尖,恐怕整个锥子都会钻出来呢。”毛遂回答说。于是,平原君同意他随同前往。

途中,同行的人在与毛遂的交谈过程中,逐步发觉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都很钦佩他。最后,他还说服楚王与平原君歃血为盟,联合抗秦。

“毛遂自荐”这一成语由此而来,后用来比喻自告奋勇从事某项工作。

巧取豪夺

宋朝有位著名的书画家米芾,极爱收藏名人字画,为此,他不惜采用欺骗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平日,只要听说谁家有名人字画,他就千方百计把它借来,说是观赏,其实是临摹。他可以临摹得跟原作字画一模一样,以假乱真。然后,把临摹品还给人家,自己留下真迹。有时,他甚至把原作和临摹品同时给原主挑选,原主往往上当,误选了他的临摹作品。

有一次,米芾在船上遇见了蔡攸,蔡攸拿出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请他欣赏。米芾一看就不肯放手,一定要用一幅画同蔡攸交换。蔡攸不同意,他就苦苦哀求,纠缠不休,最后竟以投河自杀相要挟。蔡攸无奈,只得同意交换。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当时的人便把米芾这种伎俩叫做“巧取豪夺”。

后来,“巧取豪夺”就被用来比喻用卑鄙的欺诈手段占有别人的财物或权利。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经多方打听,得知诸葛亮是个杰出的人才,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便专程到隆中去拜访。第一次,刘备带同关羽、张飞,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这天,诸葛亮恰巧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而归。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诸葛亮出山。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来就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再一次去请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他们共同探讨时局,分析形势,设计如何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方略。刘备大为叹服,愿以诸葛亮为师,请他出山相助,复兴汉室。

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被叫做“三顾茅庐”。后来,就用这一成语比喻诚心诚意邀请或多次专程拜访。

三迁之教

“三迁之教”形容慈母希望子女成才,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有方。

孟子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母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非常重视对孟子的教育。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送葬的队伍经常从他家门前走过。于是,孟子经常模仿队伍中吹鼓手和妇女哭哭啼啼的样子,还不时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把戏。孟母对儿子这样玩耍很生气,认为没有出息,不利于他读书,便把家迁到了城里。之后,孟母要求他熟读《论语》,像孔子那样做人。开始,孟子还能静下心来读书,但他家处于闹市,打铁声、杀猪声、喊卖声终日不断,听着听着,他就读不下去了。孟母觉得在这个地方居住,确实很难集中心思读书,便再次搬迁到城东的学宫对面居住。学宫那里经常书声琅琅,一派读书气氛,孟子果然安下心来读书。有时,他还向学宫里张望,观看里面的学生是怎样读书,又是怎样跟随老师演习周礼的,回到家里,竞也模仿起来。不久,孟母将他送进了学宫,系统地学习《诗经》、《尚书》,长进很快。后来,孟子终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名儒。

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走投无路的绝境。

公元前206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之间,开始了长达5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项羽败退到垓下,弹尽粮绝,被汉军团团围住。这时,项羽的兵力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粮食也已吃完。而刘邦的军队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把楚军包围了好几重,项羽很难突破重围。

为了彻底瓦解楚军的斗志,刘邦叫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使楚军以为汉军已经尽占楚地。一天夜里,项羽听到四面都响起了楚地的歌声,不由得自言自语起来:“难道汉军已经完全占领楚地了吗?为什么刘邦的军队里楚人这么多呢?”他深感大势已去,命人在营帐中摆酒,痛饮解愁。当天夜里,项羽率领800多名骑兵,拼死突破重围,向南逃去。最后身边只剩28名骑兵,而追来的汉军有好几千人。项羽走投无路,在乌江拔剑自刎。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进入圈套。

太公姓姜名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他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文王统治的地区,姜太公希望能引起文王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溪旁垂钓。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挂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一天,有个柴夫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周文王那里。周文王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听了士兵的禀报后,周文王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周文王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聘请太公。

后来,姜太公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

严以律子,厚以待人
除了自己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外,岳飞对子女教育很严。要求他们每天做完功课后,必须下地劳作。除非节日,不得饮酒。宋时有“任子恩例”,官员品级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阶越高,次数越多。岳飞勉励儿子们“自立勋劳”,仅用了一次“恩例”,还是为老上级张所之子张宗本而用。而岳云屡立殊勋(多次战斗中“功第一”),岳飞却多次隐瞒不报。为此张浚说:“岳侯避宠荣一至此,廉则廉也,然未得为公也!”(岳侯躲避荣耀到了这个地步,廉洁固然是廉洁了,却不见得公正)岳飞答道:“父之教子,怎可责以近功?”(父亲教育儿子,怎么能让孩子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又说:“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无功之赏,则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岳飞前妻刘氏,在战乱中抛弃婆婆和儿子改嫁韩世忠手下小校。岳飞得知后送去500贯资助她,这才另娶李氏。
虔城百姓暴乱时曾惊扰孟太后车驾,被岳飞平定后,高宗密旨屠城,岳飞冒险屡次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宋,岳飞)

俞伯牙弹琴遇知音

俞瑞,字伯牙,战国时的音乐家,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林则徐】(1785-1850)清朝官员。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嘉庆进士,入翰林院。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起,曾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任职,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由道台迁升至巡抚。 道光十七年(1837年)初,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卓有成效。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烟,遂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粤查禁鸦片。十九年,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合力严缉走私烟贩,惩处受贿官吏,迫令英美烟贩交出鸦片237万余斤,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当众销毁;又提出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正确贸易方针,以孤立英国侵略者;会同水师提督关天培筹划海防,倡办义勇,屡挫英军武装挑衅。 为了解西方情况,他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并译外国律例、军事技术等著述,开创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风气。1840年初任两广总督。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因广州防守严密,遂被上攻占定海,陈兵大沽;因投降派乘机诬陷,旋被革职。次年5月,复受命往镇海军营帮办军务,又遭谗害,不久被流放新疆。 曾在该地屯田,兴办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1845年起,被起用为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1849年,因病退职返乡。时英国侵略者强占福州城地筑房,他联合士绅上书闽浙总督刘韵珂,力主将侵略者驱逐出城。1850年,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病死于广东普宁县。赠太傅,谥文忠。 他对沙俄蓄谋侵略中国中国的野心有所觉察,晚年曾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林则徐日记》等。


关于历史名人的事例
1、万斯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

关于历史上的名人名事 关于历史上的名人名事有哪些
关于历史上的名人名事 关于历史上的名人名事有哪些 1、陈平,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

历史名人故事大全 关于历史名人故事大全
1、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

关于历史名人的背景故事
1、孔子的故事:逆境识颜回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段时间的处境非常悲惨。有一次,孔子师徒被人困在陈国境内的荒野里,粮食吃光了,连续七天没吃上饭,以至于孔子饿得昏昏沉沉地睡在车上。孔子的弟子颜回为了救师傅,不惜拉下脸皮求乞于人,四处奔波,找来一点粮米,便赶紧拾柴燃火,烧起饭来...

关于历史故事的名人有哪些?
1、勾践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

有哪些关于历史名人的简单小故事呢?
简短的历史人物故事有:1、凿壁偷光:匡衡小时候很喜欢读书,但家里面穷,买不起出,于是匡衡就去给有钱人家打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关于历史上的名人名事
一)历史上的名人伟迹揭秘 儒勒·凡尔纳为了创作《月球探险记》,曾深入研究大量图书资料。达尔文随贝格尔号考察船环游世界,记录珍贵资料,最终提出进化论。爱迪生拥有上千项发明,他的成功源于对时间的极致利用。鲁迅则以生命为笔,耕耘不息。巴尔扎克每日勤奋写作,连病痛也无法阻止他对文学的热爱。

关于历史上的名人名事(历史名人故事)
关于历史上的名人名事有很多,以下是部分列举:1.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少时家贫,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他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面对一再羞辱,他选择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后出走。在历经磨砺后,终有一老者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他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事迹
1、鲁迅理发店理发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

历史名人的故事
一、 酒圣杜康 “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的记载。杜康沟里的泉水“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相传杜康正是取些水造酒,有文字为证:“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独医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湎之患;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邻里百里许,...

婺城区13920547514: 求200字历史名人小故事 -
乾晶心安:[答案] 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

婺城区13920547514: 历史名人的小故事,尽量简短,100~300字 -
乾晶心安: 1、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

婺城区13920547514: 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 -
乾晶心安:[答案]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

婺城区13920547514: 古今中外名人成功励志故事 -
乾晶心安: 1、画荻教子 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典故:北宋时候,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

婺城区13920547514: 有什么名人小故事? -
乾晶心安: 【名人小故事篇一:孔子吃饭】 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吃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

婺城区13920547514: 历史上的名人事迹小故事有那些? -
乾晶心安: 曹操从小就老干坏事,和当时位列三公之一的袁氏的传人袁绍一起曾经偷过人家的新娘子. 有一次,二人偶然看到别人家办喜事,发现新娘子长的是千娇百媚,就设计要偷出来玩玩.在宾客宴请的时候,新娘子 独坐洞房,俩人大喊:着火啦!...

婺城区13920547514: 历史上的伟人通过他人的帮助取得成功的故事故事短小,内容经典,最好有相关这个故事的诗词名句 -
乾晶心安:[答案] 韩信是为将才,帮助刘邦夺得天下最出名的一战是设下“十面埋伏”逼死项羽 刘伯温帮助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 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汉,著名例子有火烧博望坡(首次用兵),火烧新野,火烧上方谷(不是天意司马懿就被烧死了),七勤擒孟获

婺城区13920547514: 历史上名人与朋友的故事 -
乾晶心安:[答案] 管鲍之交 管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 正如列宁所说的“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各样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后来的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时由两位学者和战友...

婺城区13920547514: 古代名人的小故事 -
乾晶心安: 三国名将赵子龙(故事一) 唐朝名相狄仁杰(故事二) 拒淫示淫过 高中状元郎(故事三) 心胸坦荡 玉洁冰清(故事四) 三国名将赵子龙(故事一) 赵子龙,三国时代刘备部下大将军.在进取四川之时,奉命攻打桂阳城,守将赵范战败,...

婺城区13920547514: 求10个历史名人的故事和10个抗战名人的故事最好要短短点!
乾晶心安: 历史人物吴起杀妻求将乐羊攻打中山虎毒食子赵括纸上谈兵李牧伏击匈奴刘邦斩蛇起兵项羽破釜沉舟霍去病封狼居胥汉武帝攻伐大腕国,断绝匈奴西遁之路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庆之七千破五十万于谦北京城保卫战抗战谢晋元八百勇士守四行张灵甫夜袭张鼓峰姚子青喋血宝山城孙立人扬名仁安羌就这些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