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概括六国论第二段的中心意思,并分析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

作者&投稿:宿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六国论问题~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句话紧扣文题,由果溯因,从反面否定和正面肯定两方面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反面否定是“非兵不利,战不善”,正面肯定是“弊在赂秦”。这句话排除“兵”“战”的因素,强调“弊在赂秦”。全句的重心,在于正面肯定。接着从两个方面简要地阐释论点,说明“弊在赂秦”的道理: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用设问答疑的方式,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点既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也是分论点。最后一句,回应开头,重申论点:“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论,为下文的论述举纲张目。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二段),论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可以分为三小层。

第一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以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通过战争而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之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

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先对比诸侯祖先得地的艰难和子孙割地的轻易,再写诸侯赂秦求安而不可得,说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得出结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以上三小层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二层(第三段),论述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可以分为三小层。

第一小层(“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矣”),单说齐国灭亡的原因。指出齐国虽然不曾赂秦,但“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

第二小层(“燕赵之君……诚不得已”)合说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这两个国家与齐国不同,没有“与嬴而不助五国”,而是“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抗秦,但终于“战败而亡”。原因不仅在于燕、赵本身的错误,即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还在于“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第三小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如果韩、魏、楚不赂秦,齐国“不附于秦”,燕、赵有正确决策,也有不灭亡的可能。

以上三小层就不赂秦的国家(齐、燕、赵)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者”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把“赂者”的失败和“不赂者”的失败联系起来,并从正反两方面论说,全面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第四、五段),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四段),综合上面两段分析作出论断。上面两段着重论述历史事实,说明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这一段则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作者的主张,申明作者的政见。第一句以“呜呼”的感叹起笔,承上文进一步从反面假设,提出并力抗秦的主张,指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秦国即使想吞并六国也是难以办到的。第二句承上转折,又回到史实,抨击六国的政策,以“悲夫”起头,嗟叹六国“有如此之势”,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灭亡。这句话慨叹六国灭亡的可悲结局,揭示“赂秦”的根源在于“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第三句紧承上句作出论断,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这句话一语双关,似乎是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是在告诫北宋“为国者”,这就把对历史的评论自然地转到现实上来。

第二层(第五段),讽谏北宋王朝。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只是各踞一方的诸侯,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据有一统天下,力量远远强于六国,却“从六国破灭之故事”,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

1、中心意思

《六国论》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后,二、三两段集中展开论证。第二段先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文段一起笔,作者就以概述的笔法,将秦国通过战争手段夺得的土地与非战争手段取得的土地做了对比,并明确指出用后者的手段获得的土地比用前者的手段获得的土地多百倍。

接着作者继续用概述的笔法,从历史的角度叙述韩魏楚等国的祖先开疆拓土之艰难,后世子孙弃之之轻易,秦人侵吞土地之无厌。通过对这些历史事实的精当叙述,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已跃然纸上,明明白白。

2、说明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这里,作者把诸侯之子孙轻弃祖先辛辛苦苦得来的土地的做法比作“如弃草芥”。这个比喻就句子而言,虽只一句四字,但却关联整个第二段,它把第二段中牵扯到的历史事实——韩魏楚三国用土地贿赂秦人的做法表述得既形象有准确,从而使文章的中心论点建立在了一个坚固的制高点上。

扩展资料:

《六国论》主旨

作者在概述了韩魏楚三国以地赂秦的历史事实,并据此引出了“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后,引用了《史记·魏世家》中的一段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个引用恰到好处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文章的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力度。

《六国论》的对比论证主要体现在二、三两段中。第二段论证的是“弊在赂秦”,为了凸显这一观点,这一段使用的论证方法除了事实论证外,就是对比论证。在这一段中,这种论证方法体现为两个方面。

《六国论》运用假设论证的地方在三、四两段中。第三段中对假设论证的运用前已述及,不再赘述。第四段作者一起笔就做假设:“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一假设再次申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国论中苏洵用哪两句话,在比较中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六国灭亡的历史...
苏洵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时间实已太晚,何况一开头的时候,态度又不很认真,仗着聪明,看看与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但是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他却不幸落第。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

高一语文《六国论》教学反思
再次,学习《六国论》语言的精确。议论文写作重在说理,而说理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大多数学生在说历史语言显得枯燥乏味,要么写的冗杂,要么表达不清晰,有理说不清。《六国论》中,作者在论述“赂秦力亏”这个观点时,引用古人的`一句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赂秦力亏...

1989年山东高考语文满分是多少
13.《阿房宫赋》中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话,请分别默写出课文《六国论》《过秦论》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4分)《六国论》:《过秦论》:14.下面文言文的标点有三处遗漏、四处错误,请补出和改正。(4分)补出标点第__ 行第__ 字___ 标点第__ 行第___ 字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
1.B2.A3.D4.(1)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  (2)尽收天下的兵器,聚集到咸阳,摘下锋刃镞头(金属部分)销毁,铸成十二个金属人像,以消弱天下老百姓反抗的念头。

关于、苏洵《六国论》巨难的题目、有多少要多少、多了加分
苏洵的《六国论》中表明全文中心论点的是哪一句话? 参考答案:诸侯及士人不明大势,见识短浅,策略失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18.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 参考答案:苏洵的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

《六国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当古代汉语两个单音节词放到一起,恰好形成现代汉语中一个双音节词时,要注意识别。 (二)分析第一段 1.学生冯源领读第一段 2.文章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 是总分关系。第一句话就提出了问正的中心论点,这种写法叫什么?(开门见山。) (三)分析二三段 1.学生自由阅读二三段,找出与第...

对偶和对仗的区别(一句话总结对偶和对仗的关系)
,其中“论时事不留面子”与“砭锢弊常取类型”均为句子中的成分,所以称成分对偶。 2.句子对偶。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与“秋水共长天一色”均为独立的一句,所以称句子对偶。 【对偶的发展历程举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

友商们,比亚迪又发新车了!海狮07EV厉害在哪?
先来改变《六国论》的一句话:车企友商们今日谈技术一,明日讲技术二,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迪兵又至矣! 没错,迪兵就是比亚迪,而比亚迪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如今它的一举一动都令其它车企们备受关注。 目前最能代表比亚迪三电技术的纯电车,主要是海豹、腾势N7和宋L。但是这一页刚刚被比亚迪自己...

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覆辙的一句话是什么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六国论的反面的否定是哪句话
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1.赵尝五战于秦 介后 2.洎牧以谗诛 被动 3.齐人勿附于秦 介后 4.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 5.其势弱于秦 介后 6.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 7.破灭之道也 判断 8.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省略句 9.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判断句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省略句...

渝中区15966969756: 苏洵《六国论》的第二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其中有几层意思? -
苏皇加尔:[答案]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句话紧扣文题,由果溯因,从反面否定和正面肯定两方面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反面否定是“非兵不...

渝中区15966969756: 《六国论》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 -
苏皇加尔:[答案]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

渝中区15966969756: 《六国论》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 -
苏皇加尔: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学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渝中区15966969756: 六国论苏洵中心思想文章第二段秦以攻取之外……所写的是否与文章中心思想一脉相承,100字左右! 感激不尽! -
苏皇加尔:[答案] 其实围绕一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展开就好了.

渝中区15966969756: 从哪几方面说明六国论中“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的 -
苏皇加尔:[答案]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就是贿赂秦国.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

渝中区15966969756: 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
苏皇加尔: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渝中区15966969756: 六国论第二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之因 -
苏皇加尔: 苏洵的《六国论》的第二段中,苏洵从秦国获得土地的方式和诸侯失去土地的方式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个结论,引用古人的话说,这个结论就是:“用土地侍奉秦国(强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以此提醒北宋朝廷,与割让土地相比,强国才是最重要的.

渝中区15966969756: 赏析《六国论》中“呜呼!以赂秦之地……是又在六国下矣”一段文字. - --------------------------------- -
苏皇加尔: 本文二、三两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肌发冠菏攉孤圭酞氦喀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因赂秦而亡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的.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使这篇史论具有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渝中区15966969756: 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的句子 -
苏皇加尔: 全文有两个分论点: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段) 2.不赂者以赂者丧.(第三段) 然后分析得出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爱心小贴士~: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是作者针对时事发出的观点.(其实他写这篇文章就是要当时的朝廷"不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渝中区15966969756: 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的句子 -
苏皇加尔:[答案] 全文有两个分论点: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段) 2.不赂者以赂者丧.(第三段) 然后分析得出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爱心小贴士~: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是作者针对时事发出的观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