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

作者&投稿:和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答苏武书》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的译文~

答苏武书
两汉: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辙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葅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译文子卿足下:您辛勤地宣扬美德,在太平盛世当官,美名流传于四方,真是值得庆幸啊!我流落在远方异国,这是前人所感悲痛的。遥望南方,怀念故人,怎能不满含深情?以前承蒙您不弃,从远处赐给我回音,殷勤地安慰、教诲,超过了骨肉之情。我虽然愚钝,又怎能不感慨万端?我从投降以来,身处艰难困境,一人独坐,愁闷苦恼。整天看不见别的,只见到些异族之人。我戴不惯皮袖套,住不惯毡幕,也只能靠它们来抵御风雨;吃不惯腥羶的肉,喝不惯乳浆,也只能用它们来充饥解渴。眼看四周,有谁能一起谈笑欢乐呢?胡地结着厚厚的坚冰,边塞上的土被冻得裂开,只听见悲惨凄凉的风声。深秋九月,塞外草木凋零,夜晚不能入睡,侧耳倾听,胡笳声此起彼伏,牧马悲哀地嘶叫,乐曲声和嘶鸣声相混,在边塞的四面响起。清晨坐起来听着这些声音,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水。唉,子卿,我难道是铁石心肠,能不悲伤?同您分别以后,更加无聊。上念老母,在垂暮之年还被杀戮;妻子、儿女们是无罪的,也一起惨遭杀害。我自己辜负了国家之恩,被世人所悲怜。您回国后享受荣誉,我留此地蒙受羞辱。这是命中注定,有什么办法?我出身于讲究礼义的国家,却进入对礼义茫然无知的社会。背弃了国君和双亲的恩德,终身居住在蛮夷的区域,真是伤心极了!让先父的后代,变成了戎狄的族人,自己怎能不感到悲痛。我在与匈奴作战中功大罪小,却没有受到公正的评价,辜负了我微小的诚意,每当想到这里,恍惚之中仿佛失去了对生存的留恋。我不难刺心来表白自己,自刎来显示志向,但国家对我已经恩断义绝,自杀毫无益处,只会增加羞辱。因此常常愤慨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周围的人,见我这样,用不中听的话来劝告勉励,可是,异国的快乐,只能令人悲伤,增加忧愁罢了。唉,子卿!人们的相互了解,贵在相互知心。前一封信匆忙写成,没有能够充分表达我的心情,所以再作简略叙述。从前先帝授予我步兵五千,出征远方。五员将领迷失道路,我单独与匈奴军遭遇作战,携带着供征战万里的粮草,率领着徒步行军的部队;出了国境之外,进入强胡的疆土;以五千士兵,对付十万敌军;指挥疲敝不堪的队伍,抵挡养精蓄锐的马队。但是,依然斩敌将,拔敌旗,追逐败逃之敌。在肃清残敌时,斩杀其骁勇将领,使我全军将士,都能视死如归。我没有什么能耐,很少担当重任,内心暗以为,此时的战功,是其他情况下所难以相比的了。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单于亲临阵前,指挥对我军的合围。我军与敌军的形势已不相称,步兵与马队的力量更加悬殊。疲兵再战,一人要敌千人,但仍然带伤忍痛,奋勇争先。阵亡与受伤的士兵遍地都是,身边剩下的不满百人,而且都伤痕累累,无法持稳兵器。但是,我只要振臂一呼,重伤和轻伤的士兵都一跃而起,拿起兵器杀向敌人,迫使敌骑逃奔。兵器耗尽,箭也射完,手无寸铁,还是光着头高呼杀敌,争着冲上前去。在这时刻,天地好像为我震怒,战士感奋地为我饮泣。单于认为不可能再俘获我,便打算引军班师,不料叛逃的邪臣管敢出卖军情,于是使得单于重新对我作战,而我终于未能免于失败。以前高皇帝率领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平城。那时,军中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而还是七天断粮,只不过勉强脱身而已。何况像我这样的人,难道就容易有所作为吗?而当权者却议论纷纷,一味怨责我未能以死殉国。不过我未以死殉国,确是罪过;但您看我难道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吗?又哪里会有背离君亲、抛弃妻儿却反而以为对自己有利的人?既然如此,那么,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想有所作为。本来是想如前一封信上所说的那样,要向皇上报恩啊。实在因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灭不如报答恩德。前代范蠡不因会稽山投降之耻而殉国,曹沫不因三战三败之辱而自杀,终于,范蠡为越王勾践报了仇,曹沫为鲁国雪了耻。我一点赤诚心意,就是暗自景仰他们的作为。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人作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啊!您又说道:“汉朝给功臣的待遇并不菲薄。”您是汉朝之臣,怎能不说这种话?可是,以前萧何、樊哙被拘捕囚禁,韩信、彭越被剁成肉酱,晁错被杀,周勃、魏其侯被判罪处刑。其余辅助汉室立下功劳的人士,如贾谊、周亚夫等人,都确实是当时杰出的人才,具备担任将相的能力,却遭受小人的诽谤,他们都受迫害、屈辱,其事业也告失败。最终使有才之人遭到诋毁,才能无法施展。他们二人的遭遇,谁不为之痛心呢?我已故的祖父李广,身任将军,其功绩略谋盖天地,忠义勇气冠于全军,只是因为不屑迎合当朝权贵的心意,结果在边远的疆场自杀身亡。这就是功臣义士手持兵刃叹息不止的原因。怎么能说待遇“不薄”呢?您过去凭着单车出使到拥有强兵的敌国,逢上时运不佳,竟至伏剑自刎也不在乎;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差点死在北方的荒野。壮年时奉命出使,满头白发而归,老母在家中亡故,妻子也改嫁离去。这是天下很少听到的,古今所没有的遭遇。异族未开化的人,尚且还称赞您的节气,何况是天下的君主呢?我认为您应当享受封领地、赏千乘的诸侯待遇。可是,听说您回国后,赏赐不过二百万,封官不过典属国之职,并没有一尺土的封赏,来奖励您多年来对国家的效忠。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杀人才的朝臣,都成了万户侯;皇亲国戚或奉迎拍马之流,都成了朝廷政权的主宰。您尚且如此,我还有什么希望呢?像这样,汉朝因为我未能死节而施以严厉的惩罚,您坚贞守节又只给予微薄的奖赏,要想叫远方的臣民急切地投奔效命,这实在是难以办到的,所以我常常想到这事却不觉得后悔。我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情,汉朝也亏对了我的功德。前人说过这样的话:“即使忠诚之心不被世人遍知,也能做到视死如归。”但如果我能够安心死节,皇上难道就能对我有眷顾之情吗?男子汉活着不能成就英名,死了就让他埋葬在异族之中吧,谁还能再弯腰下拜,回到汉廷,听凭那帮刀笔吏舞文弄墨、随意发落呢?希望您不必再盼着我归汉了。唉,子卿!还有什么话可说?相隔万里之遥,人的身份不同,人生道路也迥然相异。活着时是另一世间的人,死后便成了异国鬼魂。我和您永诀,生死都不得相见了。请代向老朋友们致意,希望他们勉力事奉圣明的君主。您的公子很好,不要挂念。愿您努力自爱,更盼您时常依托北风的方便不断给我来信。李陵顿首。

译文:
您过去凭着单车出使到拥有强兵的敌国,逢上时运不佳,竟至伏剑自刎也不在乎;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差点死在北方的荒野。壮年时奉命出使,满头白发而归,老母在家中亡故,妻子也改嫁离去。这是天下很少听到的,古今所没有的遭遇。
异族未开化的人,尚且还称赞您的节气,何况是天下的君主呢?我认为您应当享受封领地、赏千乘的诸侯待遇。可是,听说您回国后,赏赐不过二百万,封官不过典属国之职,并没有一尺土的封赏,来奖励您多年来对国家的效忠。
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杀人才的朝臣,都成了万户侯。皇亲国戚或奉迎拍马之流,都成了朝廷政权的主宰。您尚且如此,我还有什么希望呢?像这样,汉朝因为我未能死节而施以严厉的惩罚,您坚贞守节又只给予微薄的奖赏,要想叫远方的臣民急切地投奔效命。
这实在是难以办到的,所以我常常想到这事却不觉得后悔。我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情,汉朝也亏对了我的功德。前人说过这样的话:“即使忠诚之心不被世人遍知,也能做到视死如归。”但如果我能够安心死节,皇上难道就能对我有眷顾之情吗?
男子汉活着不能成就英名,死了就让他埋葬在异族之中吧,谁还能再弯腰下拜,回到汉廷。听凭那帮刀笔吏舞文弄墨、随意发落呢?希望您不必再盼着我归汉了。唉,子卿!还有什么话可说?相隔万里之遥,人的身份不同,人生道路也迥然相异。
活着时是另一世间的人,死后便成了异国鬼魂。我和您永诀,生死都不得相见了。请代向老朋友们致意,希望他们勉力事奉圣明的君主。您的公子很好,不要挂念。愿您努力自爱,更盼您时常依托北风的方便不断给我来信。李陵顿首。
《答苏武书》是西汉军事家、诗人、文学家李陵写给苏武的一封书信。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苏武替汉帝召李陵归汉,此文就是李陵收到苏武信后写的一封回信。

扩展资料:
背景:
前99年(天汉二年),李广利率军伐匈奴右贤王,汉武帝召李陵负责辎重。李陵请求自率一军,武帝不予增兵,只令路博德为其后援,而路博德按兵不动,致使李陵带着步卒五千,深入匈奴,面对数十倍于己方的敌军。
苦战之后,又逢管敢叛逃,暴露了李陵兵少无援的军情,单于于是集中兵力围攻,李陵兵尽粮绝,北面受虏。降匈奴后,曾与被匈奴扣留的苏武数次相见。前81年(始元六年),苏武得归,修书劝李陵归汉,李陵以此书作答。
李陵介绍: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华夏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匈奴名将,飞将军李广长孙,李当户的遗腹子。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
前99年10月,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11月,为主帅李广利分兵遇到匈奴单于8万骑兵作战,连战8天8夜,战败被围,投降匈奴。由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汉朝夷其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诛杀,致使李陵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
后来单于把公主嫁给李陵,被且鞮侯单于封为坚昆国王,做了右校王。前89年,与远征匈奴为主将李广利分兵的商秋成带领的三万汉军打过一仗。而主将李广利孤兵深入,导致7万人马有去无回,汉朝再无人马远征匈奴。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
汉匈和亲,李陵少时同僚霍光、上官桀当政,派人劝李陵回国,李陵"恐再辱",拒绝回大汉,遂于前74年老死匈奴。他的传奇经历使他成为后世文艺作品塑造的对象及原型。

研究李陵离不开两个正史:《史记》和《汉书·李广苏建传》,其中《史记》记载的篇幅较少,立场较为公正;而《汉书》篇幅较长,记载较为详细,但是立场较偏,仅从把李陵与苏建一起论述就可以看出,写史者心存贬李扬苏之意。这里仅仅从军事角度谈谈对李陵最后一战的几点看法:

  一、李陵的治军风格

  “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和李广一脉相承。关于陇西李家将的治军风格,台湾某教授曾写了篇《李广与程不识》剖析的很透彻,评价到(原话记不太清,只说大意)“李广和程不识所率领的都是铁军,程不识的军队拖不垮打不烂,作战结果都能预知(敌人超过程的部队,就会打败仗,如果相等就是对峙,如果少于,程军就会胜利),也就是说程的部队不会大败也不会大胜,一万人就是一万人。而李广不同,一万人可以当十万人用,但是鉴于李广的风格,他的军队作战结果就两种,不是大胜就是大败。”史书上记载也是这样的,有这么一句话可以反映出李广的带兵风格“汉边郡李广、程不识为名将,然匈奴畏广,士卒多乐从,而苦程不识”。也就是说李广是非常个性化的将领,对部下有如父兄关怀子弟,不拘泥等级之分,甚至可以为伤兵用口吸脓,作战时身先士卒(飞将军还被匈奴俘获过一次,后又传奇般的杀敌解脱),将士用命,作战大胆,为求胜利不留余地……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了巴顿,两者风格有相似的地方,而程不识则象布雷德利,呵呵,闲话少说,言归正传。李陵颇有李广遗风,胆量上也不亚于李广,“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不见虏,还”,简直视匈奴骑兵于无物,在匈奴腹地仅凭八百骑兵纵横来去。

  二、李陵的部队

  人数上没有争议,就是五千人,放到现代也就是一个步兵旅,但是士兵素质和普通军队高出一大截。李陵自己所说“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也是汉武命其“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数年训练出的一支精兵。 结合以上叙述,偶觉得拿目前的特战大队相比较兴许还差不多,人数不多,战斗力超强,以至于后来匈奴与之交战很吃力,单于萌生退意,后因为八万骑兵打汉军步兵五千竟然战不下,太过于丢人,于是下了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吃掉这五千人——“诸当户君长皆言:‘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
偶认为如果要搞一个中国历代战斗力强悍部队排行榜,李陵这五千荆楚奇材剑客当名列三甲之内。

 三、李陵出兵的原因

汉书上说的很清楚:“欲使为贰师将辎重”,上面也介绍了李陵部队的构成和战斗力,如此精兵悍将(刚才忘了说了,李陵本身是禁卫军将领出身——“少为侍中建章监”)竟然被安排成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后勤辎重护卫队,明摆着安排不合理,不让李陵部队立功。李陵出兵是因为不满任务安排,感到不被看重,于是向汉武请求单成一军。其实李陵的意思傻子都看的出来,他是想以此请汉武重新考虑任务安排。结果汉武一看,不服从组织安排?想搞个人英雄主义,出风头?行啊,好你个李陵,这么求战心切,真是军中少壮啊,结果汉武也没考虑五千步卒兵力是否单薄,就准了李陵所愿。于是李陵哑巴吃黄连(高估领导智慧的恶果),不得不整军准备出发。 事情还没完,后来可能有高参给汉武了建议,于是汉武“因诏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就是让路博德和李陵合兵一处。但是路博德原来是伏波将军,现在虽然是强弩都尉了,但是将军架子不倒,“羞为陵(李陵是骑都尉)后距”,人家不愿意,给汉武上书以出兵时间不合适婉转推辞,转弯抹角的表明了不想和李陵合作,一字决:拖。汉武阅后大怒,怀疑是李陵后悔了,是李陵让路博德上书拖延的,于是分别给路博德和李陵下诏呵斥,要求不得拖延,于是李陵只好按照皇帝的意思孤军上路。
  这就是李陵出兵的全过程,任务安排的不合理,五千步卒自成一军,而且还要攻打匈奴王庭;没有很好的准备,在敌人秋高马肥之时被皇帝催促仓促出兵。我看了汉朝的历史,似乎对匈奴作战,自成一军的将领中就李陵不是将军职衔,只是骑都尉,兵力也是最少的。

  四、李陵与匈奴单于作战的情况

  还是分阶段叙述吧。

  第一个阶段:先是在匈奴腹地,单于率亲军骑兵三万包围了李陵这五千步卒,结果甫一交战,被李陵所部“杀数千人”。单于一看大惊,恐怖啊,这五千人都是超人?偶三个精锐装甲师竟然被这一个步兵旅干掉几千人?!古时候数字概念总是不清楚,这个数千人是几千人,我分析肯定不会是一、二,至少三千以上。

  第二个阶段:单于于是“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而李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当时汉军连续作战已经很疲惫,受伤者很多,李陵命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可见当时战况惨烈一斑。在杀了偷偷随军的士卒妻妾后,第二日复战,又干掉了匈奴骑兵三千多(南行途中所斩杀的没记载,偶估计也不会少于两千)。说到这里,插几句,部队作战不得携带妻妾,这是军规,不仅仅是封建迷信,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军队是战斗集团,现在的部队也是一样的,出征时根本不允许家属随军,因为要保证这些女人安全,不得不分出部分兵力来保护,战况吃紧的时候也对军心不利。

  第三个阶段:李陵“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这时匈奴骑兵在上风处纵火,企图火攻,李陵命令部队“纵火以自救”。别小看这一点,不是扑火自救而是纵火自救,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李陵是个经验非常丰富的将领。接着李陵带领部队南行到山下,单于于是命令王子率精锐骑兵发起攻击,企图一举歼灭汉军。结果李陵五千步兵“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不仅在逆境中粉碎了敌人精锐进攻,而且威胁到了单于的指挥位置,单于不得不后退。

  经此一战,单于终于认识到这是“汉之精兵”,并怀疑如此战斗力超强的步兵队伍是汉军的诱敌之兵。单于这样怀疑是有理由的,但是部下的话让他放弃了撤退的打算——“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也让单于作出了一定要消灭李陵军的决心。

  第四个阶段:第二日,“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还”,这时李陵军顽强抵抗,斗志被激发,“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越打越强了。那时军队没有政治军官,不知道李陵是怎么做政治鼓动工作的,这点史书上没记载,要不绝对是值得借鉴的经验。匈奴看到这样的情况,感到作战一再失利,于是准备撤退。

  汉奸,汉奸,又是汉奸!在这个节骨眼上,“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军候是下级军官,放到现在也就是个排长,他告诉匈奴说“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将李陵部队底细完全泄露给匈奴。

  在这里要说一说成安侯韩延年,现在的说法是高官子弟,汉武命其以校尉职务从李陵,而李陵本人没有爵位,甚至祖父李广百战不得封侯,这样的人事安排未免奇怪,说白了就是镀金来了,有这个高官子弟,也是个侯爷,作战时不能不对主将的指挥和决策产生影响,由于后来韩延年的战死,对李陵的意志打击很大,才有投降一举,此为后话。

  第五个阶段:匈奴得到汉奸管敢泄露的情报后,引军不要命的大举攻击,李陵率军逐次抵抗,一天之内“五十万矢皆尽”,即便按照五千人计算,每个人也等于发箭在一百枝以上,箭矢用尽,兵刃也多破损,不得不“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连车辐条都用做兵刃了,而且没有了与骑兵作战必须的矛戟,部队只剩下三千人,被匈奴优势兵力包围在山谷中,陷入绝境。

  这时又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场景。李陵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当天黄昏“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主将孤身闯营,准备刺杀单于,以此来使得匈奴退兵。如此胆魄,为有汉以来仅见。但是没有取得成功。
  在刺杀单于失败后,李陵明白继续守下去只有全军覆灭,叹道“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做好了突围的准备,但是为什么说人倒霉时喝凉水也塞牙呢,夜半突围,击鼓召集部队,竟然鼓也敲不响了。无奈之下,李陵与韩延年突围时只有“壮士从者十余人”匈奴骑兵数千追杀,韩延年战死。李陵叹道:“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李陵率步卒五千对抗匈奴单于亲率精锐骑兵八万以上,转战十余天,斩杀匈奴当在一万以上,失败地点于边境仅余百余里,功亏一篑,部队只有四百多人逃脱归国。

  五、李陵失败的原因

  1、出兵仓促,近乎儿戏。汉武好战不知兵,战略上安排本身就是错误的,未能做到人尽其才,在时节不利,部队尚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严令出兵,而且还没有指定援军,导致部队孤军深入匈奴腹地作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李陵的失败。

  2、汉军内斗,拒不发援。发兵之初,路博德的拒绝合兵,已经使李陵部队兵力少了一半。艰苦转战十余日,最后来到距离边境只有百余里的地方,在这段期间内竟然没有任何一支汉军前来救援,让人实在不可想象。

  3、人事安排,弊病重重。应该说韩延年的战斗表现是不错的,如果韩延年不加入李陵军,突围时李陵完全可以减少目标,少了很多顾虑,正因为顾及韩延年安危,所以才带韩延年一起突围。要知道韩延年不过一个校尉,而校尉在军中有不少,李陵突围带着韩延年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李陵既然敢自负勇力,夜刺单于,我们可以肯定若单独突围,李陵是可以突围回国的。但是韩延年一死,李陵回国也难逃一死,丧失了抵抗意志,无奈投降。

  4、李陵其人,未免自负。实话实说,他有能力有资格自负,但是年轻气盛,开始不满任务安排,进言企图改后勤护送为主攻,却被好大喜功的汉武不假思索允准,导致区区五千步卒自成一军,兵力单薄,种下了兵败的恶果。在整个战役的指挥过程中,在对方八万骑兵的十余日疯狂攻击下,转战十余天,退至距离边境只有百余里的地方,以四千五百多人的代价斩杀对方一万多骑兵,在战术上是非常成功的,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

  有评论说“李陵做为一名指挥官,在军事上他已经尽力,不管从哪方面看待这点,李陵都是一位值得钦佩与敬重的英雄”,我认为这个评价还是中肯的。

  从军事角度简单说说李陵的战斗过程,并没过多涉及其他的方面,不能不说是缺陷,日后有时间再谈李陵的问题吧。在这里用一个网友的话来做结尾:

  “所谓抵抗到底,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理所应当是一贯强调之主旋律;但是,这种强调也有负面作用,这已经在李陵事件中暴露无疑。鲁迅先生说他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段政府,事实上人人都以同一种方式(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俘虏,这是汉武轻信谣言的关键,也是李陵悲剧的真实起因。此点虽然由于投降而起,但绝非投降之举动即可替代之。如果罪在投降,则李陵不足悯;然以己之恶意揣测降人,则过不能不说在于汉武(及其臣僚)。

  由此推广开去,历史上的确曾经有过对于俘虏的宽容(例如,三国),但这种宽容也已越来越受到上述思维倾向的局限——到后来对于俘虏现象之绝对不能容忍(例如,志愿军战俘),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逻辑发展,不过是这一表现的最近一个极端例子而已。

  千古艰难惟一死,受如此奇辱,犹能存活于世,直面惨淡人生,非真英雄不能为。
  陵无罪。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 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 出师未捷 公元前99年的秋天,汉武帝令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铁骑从酒泉出发,征伐匈奴。此时的李陵正担任骑都尉,率领丹阳和楚地的五千人在酒泉、张掖一带教习射箭之术,以防备匈奴。 战役打响后,李陵主动要求率领五千步卒,出居延海,向北深入单于王庭。30天后,李陵部队与匈奴八万铁骑相遇于浚稽山。李陵屯兵两山之间,以一当十,连战连捷,十天之内共斩杀匈奴骑兵一万余人。按照事先的部署,他且战且退,一路将匈奴单于引向正南方的汉匈边界,在那里,将军路博德负责率军接应。但是就在距离汉朝边塞遮虏障仅剩下一百多里的时候,汉军被匈奴阻断退路,弹尽粮绝,最后只能以短刀、车辐做武器,而援兵却迟迟不至。 李陵仰天长叹:“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可惜上天没有给李陵翻盘的机会。子夜时分,李陵率领十几名壮士突围,被匈奴发现,数千名骑兵衔尾追击。最后关头,李陵大呼:“无面目报陛下!”于是投降了匈奴。 李陵以五千军士力抗匈奴八万骁勇之敌,坚持十余日,不可谓非奇迹,不可谓不尽力,然而李陵却最终没有实现其“吾不死,非壮士也”的诺言。浚稽山一役证明了李陵的军事才能,而最终的结局却使他背上了“汉奸”的骂名。 得知李陵战败投降后,汉武帝大怒。群臣皆言李陵有罪,只有司马迁说:“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士兵有恩信 他之所以不死,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盛怒之下的汉武帝将司马迁打入大牢,随后处以腐刑,史称“李陵事件”。 逼上绝路 汉武帝如此愤怒是有原因的。在他的眼中,李陵身上背负着原罪。这个原罪就是李陵的祖父李广。 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李广时任骁骑都尉,奉命跟随太尉周亚夫出兵平叛。为了嘉奖李广在梁国保卫战中的英勇表现,梁王刘武授予了李广将军的军衔。李广毕竟政治经验不足,以为梁王贵为汉景帝的亲弟弟,大汉和梁国不都是一家人嘛,于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封赏。可是李广没想到梁王这一封赏乃是私下授受,以汉朝的将领身份去接受属国的军职,是僭越之举。更何况,汉景帝还曾想过传位于梁王! 自此之后,汉武帝对李广就有了芥蒂。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统率大军出征匈奴,战事不利,卫青把责任推到了李广身上。李广愤而引刀自刎。此后,李广的儿子,也就是李陵的叔叔李敢又因击伤了卫青,被霍去病射死。 汉初的皇帝对功臣一向是很刻薄的。李家战功赫赫,却敌不过外戚的挤兑,因此李陵心里一直憋了一口气,急于立功,重振家风。汉武帝对李陵的心思极为不满,想给这个年轻人一点颜色看看。于是,在这场讨伐匈奴的战役中,汉武帝使出四招,步步紧逼,并最终把李陵逼上了绝路。 第一招,激将。汉武帝故意安排李陵给同为外戚的李广利当手下,李陵自然不愿意。为了证明自己,他向汉武帝请战,孤军深入匈奴王庭。汉武帝说“毋骑予汝”──我不会给你配备骑兵,哪怕一骑一马,李陵就说“我不需要骑兵”。面对李陵的冲动行为,精通兵法的汉武帝非但没有阻止,反而对路博德撒谎说本来想为李陵配备骑兵,李陵却拒绝了。汉武帝这么做,无疑是把李陵及其五千步卒拱手送给单于屠戮。


《聊斋志异之促织》原文及译文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

诸葛亮祭泸水文
但士卒儿郎,尽是九州豪杰;官僚将校,皆为四海英雄:习武从戎,投明事主,莫不同申三令, 共展七擒;齐坚奉国之诚,并效忠君之志。何期汝等偶失兵机,缘落奸计:或为流矢所中, 魂掩泉台;或为刀剑所伤,魄归长夜:生则有勇,死则成名,今凯歌欲还,献俘将及。汝等英灵尚在,祈祷必闻:...

蒲松龄的《促织》的全文翻译。。谢谢大家了
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希望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捉到一只。”成名认为这些话很对。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破墙脚下。荒草丛里,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最终没有成功。即使捉...

宋史对苏东坡的简练评价
数年前他妻子已经生了一个女孩儿,再生的就是那个夭折的孩子。他过去一直盼望生个儿子,现在是如愿以偿了。他必然是非常快乐;并且我们也知道,当时他正在...滂日:“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由母日:“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

自选角度以项羽之死写作文
看到他杀死无数的秦兵,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顿生敬佩之情,相反,我却很痛恨刘邦,虽然最后是他获得...但是,项羽拒绝了,他一心认为是天要灭亡他,而不是他自己的过失。 直到死项羽都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举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苍生,英雄莫敢俯视.但大起过后即大落,大喜过后即大悲.从笑傲天下,碑睨诸侯...

文言文虚词则的用法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 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 3.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一、之 1.用作代词...

求《三字经》原文与翻译,谢谢!!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

《范蠡》全文翻译
原文: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乃治千金装,将遣其少子往视之。长男固请行,不听。以公不遣长子而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强为言,公不得已,遣长子。为书遗故所善庄生,因语长子曰:...

《三字经》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启示〗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

怎样看待悲剧俊才贾谊之死?我们普通人又能得到什么生命启示?
十八岁少年成名,三十三岁便不幸夭折的贾谊,早早得志,却又早早谢世。 生命如此之短,人生际遇又如此坎坷不平,他的才学又如此之丰,这样他就不能不被后世的帝王将相、才子志士常常想起,又常常感慨万千,或扼腕叹息。 贾谊虽然早早死了,但他的理想实现了吗?他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值不值?他的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

普宁市17255609999: 李陵答苏武书翻译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 -
闽钓阿赛:[答案] 【原句】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 陵诚能安,言陵忠诚能安于死事.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

普宁市17255609999: 史上汉武帝时期的李陵真的叛变了么? -
闽钓阿赛: 李陵在匈奴呆了二十五年,和他太太跖跋氏生养了几个儿女,余则基本无所事事,惟苟且其百死之身而已.中间曾被单于指派当说客去劝降老朋友苏武,两人见了几面,喝了点酒,大概相互还赠送了几首诗(但今存于《昭明文选》和《艺文类聚...

普宁市17255609999: 写给苏武的一封信 -
闽钓阿赛: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

普宁市17255609999: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出自??? -
闽钓阿赛: 改写自日本西乡隆盛的一首诗.另说改自我国古代一位名叫月性的和尚的<题壁诗> 原诗为: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若不成死不还; 埋骨何期坟墓地, 人间到处有青山.

普宁市17255609999: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一首诗 -
闽钓阿赛: 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的诗,全文为: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 , 何须马革裹尸还.

普宁市17255609999: 跪求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首诗?急!! -
闽钓阿赛: 是出自:龚自珍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师都给我打钩呢!!相信我一次吧!!!!(*^__^*) 嘻嘻……

普宁市17255609999: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原创作者是谁?全诗还有哪几句? -
闽钓阿赛: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武将西乡隆盛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死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普宁市17255609999: 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里 -
闽钓阿赛: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这是当年东汉大将马援在战场上的豪言壮语.马革裹尸就源出于此.这个词常在参军时被用来形容英勇作战,献身疆场的大无畏精神,就是说死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尸体用一张马皮卷起来运回故乡去罢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