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讲几个农民造反,或者起义的事例(古代到近代,越多越好!)

作者&投稿:藩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农民起义成功的案例?~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案例很多,但成功的却只有两个,一个是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另一个是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
秦二世即位之后,暴虐异常,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虽然他们失败了,但却点燃了农民起义的热潮。刘邦在陈胜吴广的影响下,斩白蛇起义,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先是击败了秦王朝,后是击败了项羽,最后建立了大汉王朝。

朱元璋出身贫苦人家,小时候乞过讨,流浪过。朱元璋在25岁的时候投奔了红巾军,凭借自身的性格优势当上了郭子兴的心腹,郭子兴还将自己疼爱的养女嫁给了朱元璋。以红巾军作为跳板,朱元璋慢慢的建立了自己的事业,最后走上了高位,当上了皇帝。

在我看来,这么多农民起义中,只有刘邦和朱元璋成功是有以下几个原因的。
第一,刘邦和朱元璋都有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根据地。刘邦占有巴蜀,后来入主汉中,朱元璋盘踞金陵江淮。但是其他的农民起义却没有固定的根据地,最后大多变成了流寇,四处作乱。

第二,有优秀的谋士。刘邦的手下有张良、韩信、萧何,这些人帮他打下了天下,建立汉朝之后,更是有郦食其帮他守着天下。朱元璋的手下有刘伯温、李善长为他出谋划策,还有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些优秀的将军在战场上为他厮杀。
第三,刘邦朱元璋得民心。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刘邦军纪严明,爱惜子民,一进咸阳就和百姓约法三章,朱元璋也是从不殃及无辜百姓。反观其他起义军,稍有些成绩便沾沾自喜,沉溺声色,鱼肉百姓,屠龙的勇士最终还是变成了恶龙。

列宁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阶级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中国封建社会有些地主家到中落了,有些农民发家致富了,阶级成员的这种流动性并不影响阶级分野的稳定性。"每个马克思主义者都知道,虽然个别人可以从一个阶级自由的转到另一个阶级,但阶级是各不相同的。"



中国地主制的土地所有权并不具有行政治职能和司法职能,因此就单个的地主来说,他对农民的超经济强制显然不如欧洲中世纪的领主那样有保证。封建地主制的这个薄弱环节,是依靠它的上层建筑来加强的。换句话说,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来确保对农民超经济强制的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封建地主始终热衷于建立一个专职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重要原因。皇帝只能"与士大夫治天下",而不能"与百姓治天下"。从战国初期李悝撰《经法》和商鞅变法开始,历代封建王朝的法律都是把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封建国家使用政治权利保证地主阶级对农民实行超强经济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制一部分贫苦农民成为贵族官僚地主的劳动人手,

2、 禁止地主的带农户私自离开主人迁徙别处

3、 通过司法手段督责农民向地主交租

4、 对地主和农民的犯法过失,前者处分宽,后者处分严。

5、 历代的豪强地主经常利用传统的宗法族权控制同宗同族的农民



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特点:

1、 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阶级斗争激化和封建社会出现深刻危机的产物,是农民反抗斗争由分散走向集中、由非武装反抗变为武装反抗的阶级对抗长期积累的结果。形成全国性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a) 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和严刑苛法异常加剧,以至于广大农民群众都感到除了奋起反抗外别无出路。

b) 大范围自然灾害造成赤地千里或一片泽国,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外出逃荒。流民浪潮的出现往往是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危险信号,因为正是这种流民浪潮为安土重迁的农民提供了成群结队与官府对抗的机会。

c) 专制王朝的黑暗统治造成了深刻的政治危机,不但阶级矛盾激化,通知阶级的内部矛盾也日益尖锐,因而大大削弱了封建国家机器的阶级镇压职能。秦汉三次农民战争以及隋末、元末、明末的农民战争,都是自上述三个历史条件的合力作用下,以地区性的农民起义发展为全国性的农民战争并且摧毁了旧的专制王朝的。

2、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唐中叶以前和以后呈现阶段性的演变,农民战争所提出的要求和口号,由此也有所发展变化。中唐以前主要是反暴政、反苛法、反繁重的赋税徭役、争取劳动人民生存权利斗争,矛头主要针对封建王朝官府。中唐以后农民朴素的凭据平等思想较前一阶段表现的更为明确,争取改善自身经济地位的要求也更为强烈;农民战争主要对手虽然仍然是封建王朝官府,但封建财产关系和地主阶级所受到的冲击,远比先前阶段激烈的多。

3、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不但受封建政权和宗法势力的束缚,同时还受封建神权的束缚。神学迷信成为滋养农民群众思想感情的重要精神食粮,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有些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因而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并利用宗教迷信作为宣传手段和组织形式。

a) 陈胜、吴广借助鬼神的预言

b)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张角的太平道,张修的五斗米教

c) 北宋方腊—"吃菜事魔"

d) 元代—红巾军—白莲会

e) 明代—白莲教

4、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基本队伍是广大的贫苦农民和刑徒、奴隶等劳动群众。但是农民起义之后,随着农民军的发展壮大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深,往往会有一些失意的官僚、地主和士人参加到起义队伍中来。这些人有文化,交游广,无论是政治谋略或组织才能比起农民来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因而他们的加入通常有助于起义军的发展和壮大。但与此俱来的是,起义军的领导权往往会落入这些人的手中;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对起义农民的影响也会日益扩大和加强,以至于在一定条件下促使农民起义军完全蜕化变质。





一六、 "其兴也浡"、"其亡也忽":中国历代王朝盛衰兴亡的周期率


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民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只有把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把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1、"罪己"与"罪人"—"罪己"意味着统治者能够自省自责,能够广开言路和纳谏。

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向背是决定王朝盛衰兴亡的关键。--封建国家最大的危险是农民起义所形成的"土崩之势",至于象无出其国之乱这种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则只会造成局部的"瓦解",不至于动摇封建国家的根本。

3、对于周期率的认识—历代王朝之所以无法摆脱"其兴也浡"、"其亡也忽"周期率的支配,从根本上说来,是因为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是剥削阶级的代表。他们在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初期,可能是生机勃勃的,是很有作为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他们所固有的剥削阶级的劣根性或快或慢必然要滋长,阶级矛盾也会日益发展乃至激化,结果他们的统治"其亡也忽"也就不可避免了。


考察历代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我们还可以发现,不论哪个王朝从兴到亡经历的时间是长是短,其灭亡都是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横征暴敛,奢侈腐败变本加厉的结果。统治集团生活的腐化,往往是与广大人民生活的恶化相伴随的。









一七、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兴起及其流变


一八、 古代中国与世界


一九、 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


二〇、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如果说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自觉地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是起了进步的作用,那么他们用不平等的贸易关系,特别是用战争和暴力掠夺手段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体系,把那些国家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以及为争夺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爆发帝国主义战争,就是阻止了世界上广大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所起的却是反作用。"印度人民是不会收获到不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因为这"不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

帝国主义不是要中国发展成为他的商品竞争对手,而是要中国成为他的原料供给地和商品市场。

事实上,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各国包括那些口称自由贸易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都从本国的利益出发,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即时而开关,时而闭关,在一些贸易上开关,在另一些贸易上闭关。

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一方面形成了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连接成统一的经济整体的进步趋势,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全世界广大地域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些国家成为资本狐疑帝国主义掠夺的对象,他们的存在只是做了资本主义文化和文明的肥料。

二一、 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问题


不通过暴力革命,旧的统治者不能退出历史舞台。不通过暴力革命,反抗新社会的旧势力不能压制下去。"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秦朝 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 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 ①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攻占陈县,陈胜自立为王,建立张楚政权。
刘邦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8月 沛县(今属江苏) ② 起义军进攻荥阳及关中,直抵咸阳附近的戏(今陕西临潼东)。秦将章邯率几十万大军反扑。12月,陈胜被叛徒庄贾杀害。
项羽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9月 会稽(今属苏州市) ③ 公元前207年,项羽领导德起义军在巨鹿消灭秦主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德起义军攻占咸阳,灭秦。经四年楚汉战争,项羽战败自杀。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政权。
西汉 西汉末年农民起义 王匡、王凤 公元17年(天凤五年) 绿林山(今属湖北大洪山) ① 公元17年,王匡、王凤在湖北绿林山起义;18年,樊崇领导赤眉军在山东成昌大败王莽军。
② 23年,绿林军在昆阳以八九千人击溃号称百万的王莽军。并乘胜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樊崇 公元18年(天凤五年) 莒县(今属山东)
③ 25年,豪强地主刘秀夺取农民胜利果实,建立了东汉政权。
东 汉
黄巾军起义 张角 184年(灵帝中平元年)2月 洛阳 ① 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几十万农民组织成三十六“方”。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和弟子秘密约定在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义。由于叛徒告密,提前于当年二月起义。
起义军多次打败敌人进攻,不幸张角病死。在东汉官军和各地豪强地主武装联合镇压下,经过几个月战斗,主力黄巾军失败,但各地起义军仍坚持战斗三十多年。在黄巾起义打击下,东汉政权瓦解了。
② 起义迅速攻占河北许多郡县,黄河南北和长江流域,人民纷纷起义响应。起义军包围洛阳,屡次打败东汉官军。起义军头包黄色头巾,故称“黄巾军”。
③ 起义军多次打败敌人进攻,不幸张角病死。在东汉官军和各地豪强地主武装联合镇压下,经过几个月战斗,主力黄巾军失败,但各地起义军仍坚持战斗三十多年。在黄巾起义打击下,东汉政权瓦解了。
西晋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 李特 301年(惠帝永宁元年) 绵竹(今属四川) ① 流民推举巴氐人李特为首领,在四川绵竹起义,屡败官兵,各地流民起义纷纷响应。
张昌 303年(惠帝太安二年) 安陆石岩山(今属湖北安陆) ② 李特牺牲后,各地流民起义延续了几十年,这些起义先后被镇压。但西晋统治阶级也在流民起义打击下摇摇欲坠。
东 晋
东晋农民起义 孙恩 399年(东晋安帝隆安三年) 海岛 ① 孙恩在海岛领导起义,攻破上虞(今浙江上虞),杀县令,声势大振。八郡农民纷纷响应。孙恩自称征东大将军,率起义三次渡海登陆,与东晋军作战,最后一次不幸失利,孙恩投海自杀。
② 孙恩起义失败后,余众数千人由其妹夫卢循率领继续战斗。攻占番禺,自称平西将军,建立农民政权。
卢循 403年(东晋安帝元兴二年) 海岛
③ 起义军趁刘裕北伐南燕之机,分两路北伐,打败晋军,直逼建康(南京西北),刘裕灭燕后,急速回援建康,后卢循为刘裕所败,赴水而死,农民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坚持斗争12年,遍及东晋全境,基本上动摇了东晋统治。
南北朝 北魏北方各族人民大起义 破六韩拔陵 523年(孝明帝正光四年) 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 ① 匈奴人破六韩拔陵领导北部边镇军民在沃野镇起义,屡败官军。两年后,由于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葛荣 525年(孝明帝孝昌元年) 定州左人城 ② 525年,河北各族人民在上谷(今北京延庆)起义。528年后,逐渐集中在葛荣领导下,发展到几十万人,由于领导轻敌,兵力分散,起义惨遭失败,葛荣被俘牺牲。但起义沉重打击了鲜卑贵族,扫荡了汉族地主势力,动摇了北魏统治,在战斗中加深了各族人民了解,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隋 朝
隋末农民起义 王薄
翟让
李密
窦建德
杜伏威
611年(隋炀帝大业七年) 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 ① 611年,王薄在山东长白山起义,各地响应,汇成三支:李密、翟让的瓦岗军;窦建德的河北起义军和杜伏威的江淮起义军。
② 616年,瓦岗军在荥阳大败隋军,第二年,占领兴洛仓,开仓散粮,扩大队伍。
③ 618年3月,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杀死,隋灭亡。
④ 618年5月,李渊夺取农民起义胜利果实,在长安建立唐朝。
唐 朝
唐末农民起义 裘甫 859年(宣宗大中十三年) 浙东 ① 859年,浙江裘甫领导起义,起义军以剡县为中心,建立农民政权,历时8个月,起义失败。
庞勋 868年(懿宗咸通九年) 桂林 ② 868年,庞勋领导的桂林戍兵起义,队伍发展到20万人。胜利的形势使庞勋骄傲起来,影响了军心,削弱了力量,再加上唐军三面进攻和内部将领叛变投唐,庞勋壮烈战死,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王仙芝 875年(僖宗乾符元年)初 长垣(今属河南) ③ 875年初,王仙芝在河南长垣起义,878年2月王仙芝兵败被杀。
黄巢 875年(僖宗乾符元年)6月 冤句(今属山东曹县) ④ 875年6月,黄巢率众在冤句响应起义,起义军采取“避实击虚”的方针,展开流动作战,入安徽、浙江,攻占广州。后又渡过长江、淮河,转战各地,攻占洛阳,长安建立“大齐”国,镇压大贵族、大官僚。
唐僖宗逃到四川,集中残军和地方武装反扑。黄巢部将投敌,884年6月,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余部继续战斗多年后,才最后失败。
北 宋
北宋农民起义 王小波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春 青城(四川灌县南) ① 993年,王小波、李顺在四川青城起义,提出“均贫富”口号;第二年,占领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控制四川部分地区,坚持斗争到995年春,最后失败。
李顺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12月 青城
宋江 1119年(宣和元年) 梁山泊(今山东梁山) ② 1119年,宋江在北方领导人民起义,起义军在河北、山东、河南一带沉重打击了北宋军队,由于北宋统治阶级残酷镇压,1121年夏,起义军失败。
方腊 1120年(徽宗宣和二年)10月9日 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 ③ 1120年10月,方腊在浙江睦州起义。起义连破浙江、安徽、江西一带六州五十二县,杀死贪官污吏。后由于粮食和武器缺乏,退到睦州青溪县的岩洞,最后失败。
南 宋
南宋农民起义 钟相、杨幺 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2月17日 湖南洞庭湖一带 钟相、杨幺1130年2月在湖南洞庭湖一带起义,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建立“大楚”政权,1135年6月杨幺被俘,惨遭杀害,起义失败。
元 朝
元末农民起义
刘福通
韩山童
朱元璋
1351年(顺帝至正十一年)1月 颍州(今安徽阜阳) ① 刘福通、韩山童在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酝酿起义。由于泄密,韩山童遇害,刘福通于1351年5月在安徽颍州起义。徐寿辉、郭子兴及张士诚等起义响应。刘福通领导的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他们因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1355年(至正十五年)2月,刘福通在亳州建立政权,国号“宋”。徐寿辉建立天完农民政权。各地起义军摧毁元的地方政权,捕杀官僚地主,废除租税徭役,开仓救济贫民。但在官兵和地主武装联合进攻下,由于起义军缺乏统一指挥,力量分散。1363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失败。
② 朱元璋利用农民战争的力量,消灭了割据势力,统一长江中下游,于1368年灭元朝,建立了明朝。
明 朝
葛贤抗税起义 葛贤 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6月初 苏州 ① 为了抗议苛捐杂税,在明朝后期,有几十个城市爆发了城市人民反税监的斗争,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现象。1601年初,苏州机工在葛贤的领导下,包围税署,打死税吏,吓得税监逃跑。由于许多城市人民的斗争,明政府被迫撤回全部税监。
明末农民起义 高迎祥
李自成
张献忠
1628年(崇祯元年)
陕西
安塞
苏州
② 1628年陕西北部(安塞)农民起义,各地响应,涌现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领袖。1635年,起义军十三家七十二营的首领在河南荥阳开会。打破官兵围剿计划。
③ 1636年,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为闯王。转战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河南一带。张献忠活动于湖北、四川一带。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受到城乡人民的拥护。1643年,在襄阳建立政权,第二年初,定国号为“大顺”。
④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灭亡。不久,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在满汉地主联合镇压下失败。
⑤ 1644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后清兵入四川,张献忠牺牲。李自成、张献忠牺牲后,起义军继续坚持抗清二十多年。
清 朝
苗民起义 石柳邓 1795年(乾隆六十年)2月 贵州铜仁府(今贵州铜仁县) 1795年正月,铜仁府石柳邓首先领导苗民起义,接着各寨苗民响应。苗民起义虽然时间长,对清统治者严重打击,但力量分散,缺乏统一领导,终被清政府残酷镇压下去。
白莲教起义 王聪儿 1796年(嘉庆元年)正月 湖北荆州 1796年正月,湖北荆州一带白莲教首先起义,附近流民纷纷响应。白莲教起义的女英雄王聪儿被推为襄阳起义军的首领。起义军转战湖北、陕西、四川一带。势力发展到几十万人,坚持斗争九年。清政府用了一亿多两白银和军费,消耗了大量兵力,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
天理教起义
林清
李文全
1813年(嘉庆十八年)
河北大兴县
河南滑县
1813年,在河南、山东、河北地区的白莲教起义失败后不久,又爆发了天理教起义,领导人林清、李文全,同河北、山东其他天理教首领约定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同时起义,攻占北京,不久起义机密泄露,起义军与清军战斗,因势力单薄,退出皇宫,起义失败。
小刀会起义 刘丽川 1853年(咸丰三年)9月 上海 上海小刀会于1853年9月在刘丽川领导下起义,占领上海县及附近各县,到1855年2月,在清军和英法侵略武装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天地会起义 陈开
李文茂
1854年(咸丰四年)7月 广东佛山镇 1854年7月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率众在佛山起义,李文茂响应。在短短二三个月内,起义军就攻克府、县、州城四十余座,并围攻广州城长达半年之久,使中外反动势力十分惊恐不安。1855年6月攻下浔州府(今桂平)建立“大成”国。其后大成国起义军攻占府州县城数十座,发展到数十万人,一度控制了大半个广西。1861年,由于兵力分散,缺乏统一领导,起义失败。
捻军起义 张乐行 1855年(咸丰五年)8月 安徽蒙城雉河集 捻军是有北方农民秘密组织发展而来的,活跃在安徽、河南、山东西南和江苏北部一带,以破产农民、游民等为主要成份。 1853年捻党首领会集于安徽蒙城雉河集(今涡阳)推张乐行为盟主,开始有统一的指挥领导,称捻军。太平天国失败后,捻军成为北方农民反清斗争的主力。捻军和太平军余部联合作战,一直坚持到1868年。
苗民起义
张秀眉
李文学
杜文秀
1855年(咸丰五年)
1856年(咸丰六年)
贵州
云南哀牢山
1855年,贵州苗民在张秀眉领导下起义,汉、布依、侗等族人民纷纷参加。1856年,云南哀牢山区彝族人民在李文学领导下起义。同年,杜文秀领导回民起义,攻克大理,建立政权。各地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由于没有统一的领导,结果在清军残酷镇压下,先后失败。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洪秀全 1851年(咸丰元年)1月 金田村(今广西桂平境内)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1月1日在金田村起义,9月占领永安,分封诸王。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为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发动北伐、西征。捻军、小刀会起义响应,形成第一次革命高潮。
1856年9月1日杨韦事变,韦昌辉叛乱,石达开分裂,力量削弱。后期陈玉成、李秀成、洪仁�胂婢�蕉罚?1年安庆失陷。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下,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失败。

秦朝的陈胜,吴广
明朝的朱无璋
清朝的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等等
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了,还有很多很多,在历史书上有

秦末,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秦末,刘邦项羽起义
西汉末,赤眉绿林起义
东汉末,黄巾起义
隋末,瓦岗军起义
唐末,黄巢起义
北宋,方腊起义
清代,太平天国起义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陈胜吴广、黄巾军、黄巢、李自成、太平天国、朱元璋等等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东汉末黄巾起义 隋末瓦岗起义 宋朝的钟相扬幺起义 方腊起义 元末红巾起义 明末李自成 张献忠起义 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 还有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光武帝刘秀最初只是个种地的农民,他为何要起兵造反呢?
在前汉朝,内部矛盾不断积累,皇亲贵族大肆吞并土地,但普通老百姓得不到任何福利,破产农民最终只能沦为流民。自古以来就没有完美的人,从一个人身上发现缺点,很容易,更何况,想加在罪上是没有什么罪的。 从帝王身上发现缺点更容易。 有人说刘秀是历史罪人,这话多少有点夸张。 毕竟刘秀不是机器人...

为何自由的西方农奴很少起义,而温顺的中国农民却屡屡改朝换代?_百度知 ...
这种“好事”,中国农民想都不敢想的。中国农民受君王和官吏的管制比较深,丰年农民勉强生存,灾年则饿殍满地。饥饿和贫困让底层农民不在乎尊严,不以贪财好物为耻。他们被社会折磨的丧失理智,当他们得到权力后又开始露出狰狞面目,形成另一个恶性循环,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农民的悲剧。

覆灭了一个强大王朝,并且成功改朝换代的是哪次农民起义?
就拿几次成功的案例来讲吧。秦末陈胜吴广、刘项能成功,是因为秦朝政变,内部权利斗争导致统治力量分裂。如陈胜刚起事,李斯建议调大部队镇压,赵高建议秦二世没必要大动干戈,造反的只是几个小毛贼。主力军队一动,军权、政权就会转移到李斯手里,不利于刚继位、年纪又小(12、3岁)的胡亥君权专制。这...

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有罪吗?当时的人民是不是就应该被压迫呢?
可是天不遂人愿,崇祯末年大明朝的小日子不好过,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为了削减开支,崇祯皇帝决定裁员。李自成就是被裁的那一个。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可以安然无恙。无奈之下,李自成才选择投靠了自己的舅舅高迎祥,成为了起义军的骨干力量。所以说李自成也是被逼造反的,倘若家里有份好工作...

关于宋代的历史小故事
宋高宗时期政府加重税,又使农民造反。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禅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孝宗即位后,颇欲有番作为,改革朝政,力图恢复,他给岳飞平反,又将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重用主战派,锐意收复中原。重新拜张浚为相。并且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总体说来,...

谁能给我讲一下民国历史
与此同时,1917年俄国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政权,并支持中国极端激进份子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力图在资本主义尚不发达的中国,超越历史阶段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这一策略也与中国土地分配需要进行调整的乱治周期相吻合,因而使这一次的中国传统农民造反带上了西方左翼激进思想的色彩,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马克思...

同样是农民打天下,为何朱元璋成功了,而李自成却失败了?
再说转型,在封建社会,但凡农民造反,只有两个选择,成功或失败。成功后,他们只有一个选择——成为新生代地主:全国最大的地主(皇帝)。但是历史只给了李自成一个月的时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国号有了,但是人才建设什么的完全跟不上。更要命的是,政权成立后,还未进行深化建设,...

帮我找几个历史故事
但农民造反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为全国性的大起义。公元23年,起义军的一支——绿林军包围了长安城,随后攻入城中,与官军激战。第二天,各衙门官员都跑个精光。眼见绿林军已逼近皇宫大门,王莽便率众人来到未央宫前殿,手执威斗席地而坐,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样子,“天文郎”紧随在他身旁,不断操作星占仪器,模拟白...

历史教科书为什么只赞扬历次农民起义,而不对其镇压的人物加以鞭笞?_百度...
经过这一次劫难,可以说如今没有几个四川人是土生土长的。当时的民谚说:“岁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红”,“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瘟使者在后头。”平民被杀完了,张献忠就派心腹去士兵中间窃听,士兵偶有怨言就会全家被杀。而人人熟知的太平天国则更是可恶,混世魔王...

教科书中赞扬农民起义是不是鼓励造反?对此你怎么看?
不是鼓励造反。对此,我觉得书中赞扬这种农民起义的行为,主要是因为农民确确实实受到的压迫,最后农民不得不反抗起义。而不是简简单单的造反。

甘南藏族自治州18381679572: 我国古代有哪些农民起义的故事 -
慎剂环磷: 中国农民起义简表(秦元)秦末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隋末黄巾起义翟让,李密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第20课 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一 闯王进京埋葬明王朝1

甘南藏族自治州18381679572: 农民起义的简要故事 -
慎剂环磷: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主要人物张角和他两个弟弟(张宝、张梁)还有就是隋朝末期的瓦岗寨为算吧…明末清初的闯王李自成…清末的太平天国(洪秀权)还有就是义和团

甘南藏族自治州18381679572: 中国古今起义!?? -
慎剂环磷: 1: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 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 ①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2:刘邦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8月 沛县(今属江苏) ② 起义军进攻荥阳及关中,直抵咸阳附近的...

甘南藏族自治州18381679572: 历史上最出名的十大起义?
慎剂环磷: 秋收起义,黄金起义

甘南藏族自治州18381679572: 简略说一下陈胜和吴广起义的故事 -
慎剂环磷: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

甘南藏族自治州18381679572: 景阳冈讲的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故事 -
慎剂环磷: 景阳冈是水浒传中的故事,作者是施耐庵, 讲的是元末农民起义. 很高兴为您解答!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 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甘南藏族自治州18381679572: 水浒传是描写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作品,请写出你熟悉的两个故事
慎剂环磷: 武松打虎李逵救母都是杀老虎的 弄的现在河北境内都没老虎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