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观察人生

作者&投稿:初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如何看待人生?~

说到佛法,通常有句话说:“佛法无边”,这句话并不是说佛有甚么法术,好像变魔术一般,千变万化,令人捉摸不到。却是说佛的道理,浩如烟海,我们即使尽一生的精力,也难穷究到彻底。那么,这样多的佛法,当然不是在一两个钟头的时间,可以说完的。所以,我今天只想从佛法与人生的关系这一方面,提出几点来和诸位互相研究。 佛法,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历史,各位大多数都知道,我想毋须多说了。释迦牟尼佛是降生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和说法在人间的,所以他的教法,跟我们人生是有很密切的关系的。 佛法是阐明人生宇宙的真理的,释迦牟尼佛自己觉悟了人生宇宙的真理以后,为了要使世界上还没有觉悟的人觉悟,便到处去演说佛法。当时佛所说的许多教法,经过后来弟子们编集,就成为三藏十二部经典。在那么多的教典里面,它所诠说的道理,当然是很多很多,其间有四种道理,是极为重要的,不管是南传的小乘佛教也好,北传的大乘佛教也好,都认为它是最根本的。那么,这四种根本而重要的道理是什么呢?它是: 一、无常——世界上的一切东西,没有一样不是时时刻刻在迁流变易的,没有一样不是刹那刹那在演化不息的。惟其变化无常,所以人生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不过一般人心粗,没有觉察到这种刹那的变化罢了!中国有句话说:“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这就是说明世间是无常的。 一般人心里,总有一种虚妄的执见,认为世间是常住不变的。因此贪求无厌,一切要占为己有。由是起惑造业,轮转生死,不能解脱。所以佛法揭示无常,目的就是要破除人生的妄执。学佛的人,如果明白了这种无常的道理,便可悟到人生的一切,都好像空中的浮云,水上的泡影,镜里的空花,水中的明月一般,虚幻不实!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二、苦——我们的心理上,有贪、嗔、痴、烦恼扰乱的痛苦;我们的身体上,有老、病、死相继而来的痛苦;我们在家庭里,有愁衣、愁食、生离、死别的痛苦;我们在社会上,有是非斗争,怨憎相会的痛苦;除此以外,我们内心有所求不得的痛苦;外界有风灾、水灾、兵灾、瘟疫等痛苦;人生在世,实在苦难多了!苦,时时控制我们,威胁我们;苦,紧紧跟着我们,绑着我们,使我们动弹不得,解脱不能,所以人生就一直在苦中讨生活了。 我平常最不喜欢谈苦,因为一谈到苦,不但眉头会皱,好像心里都苦起来。但是,现实的世间确实是苦的,使我不能不谈。学佛的目的,便是要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应该要先认识苦。知道了苦,才能痛下决心,修习佛法,追求快乐,所以知苦是入道之门。 三、空——空是甚么?空是缘起。世界上一切形形色色、事事物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的。因,是生起事物的主要条件,缘、是生起事物的辅助条件;因缘凑合,事物就生起存在;因缘离散,事物便易告消灭,消灭即是空。所以佛法说空,乃是缘起性空,并不是空无的空。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一切事物既是仗因托缘而生,离开了因缘便没有固定的自性,没有自性,所以说是空的。我们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的;四大离散,身体就不能存在,这就是空。其实,这四大离散的空,还是从浅显的意义说的;若深一层说,我们四大组成的身体,即是现前存在的时候,也就是空;毋须等待四大离散时才空,因为四大的本身,当体即空。 许多不明佛法的人,往往误解了这“四大皆空”的意义。比方好像信佛的人如果与不信佛的人为了某些事争执时,不信佛的人便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学佛拜佛的人,四大皆空,还跟我们争甚么?”其实,四大皆空,不是专指学佛或拜佛的人,凡是有身体的,不管拜不拜佛,都是四大皆空。所以拜佛也好,不拜佛也好,要是大家对这四大皆空的道理,有了正确的认识,那社会上许多无谓的争执,便可以大大的减少了。 四、无我——我是甚么?中文“我”字,左边是手,右边是戈。戈是干戈,代表兵器,手上拿着兵器的家伙,杀气腾腾,一望就知道不是个好惹的东西;所以一个我见重我执深的人,到处不受人欢迎。我,不是一个好东西;但是一般人都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我的存在。你要是问他:“你有一个我,我在那里?”他一定拍着自己的胸膛,或者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这不是我是什么?”其实,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假合的,根本就没有我!普通人一般都认为生命体是我。根据佛法分析起来,我们的生命体,是由五蕴组织而成的。五蕴是什么?色、受、想、行、识;色蕴属物质,受、想、行、识四蕴属精神;在这属于精神的四蕴里面,识蕴是精神的主体,而受、想、行三蕴是精神的附属。我们由这五蕴组成的生命体,只是因缘的假合,并没有自体,不能常住,所以说是“无我”。 佛教虽有高深的哲理,但不是只讲理论的宗教,而是特别注重实行的;就是要把所解悟到的理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起来;理论配合实践,言行一致,才是真正的奉行佛法。 中国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先生,是一位通达佛法的佛教徒,他和佛印禅师是好朋友。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禅师,恰巧佛印禅师正在讲经,听众把整个大讲堂挤得满满的。这时,佛印禅师便对他打着禅风机语说道:“此间无大学士的坐处!”苏东坡是个学佛参禅多年的人,他听了这句话,也用禅宗的话回答他道:“何不暂借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座?”佛印禅师是一位解行相应学养很好的高僧,当下便笑着对苏东坡说:“老僧有个问题请教大学士,你若回答得出,即将身子给你坐;要是回答不出,请你将玉带留在此间,永镇山门?”苏东坡听了很得意,他以为自己通达佛法,这一回是稳操胜卷了,便说:“好的!好的!请你问吧!”佛印禅师问道:“四大皆空,五蕴无我,请问学士以甚么为座?”这一下,把才华横溢满腹经论的大学士苏东坡,问得瞠目无以对!于是把皇帝赐给他的一条玉带解下来,留为纪念。这一件事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千古佳话。 佛教的道理虽然很多,但是上面所说的无常、苦、空、无我四种道理,却是最根本的要义。接着下来,我要谈到人生的意义了。人生的解释,说的人各有不同,大约不出四种:一、生命,二、生活,三、生存,四、生死。前三种是连续的,因为生命是人生的延续,要延续人生的生命,必须要有适当的生活,而因有了适当的生活,人的生命才能够生存;所以这生命、生活与生存,好像是三义一体的,而人生便是生命、生活与生存三者的总和。这里值得提出一谈的,是人生的生活问题,中国古人谈到人生的生活,常举出“食、色”两个字;现在的人谈生活,就说“衣、食、住、行”。不管是古人说“食色”也好,今人说“衣食”也好,“食”,应该要抱括两种,那就是物质的食和精神的食。物质的食是饮食,可以滋养生命,使生命延续,使生命生存;精神的食是文化食粮,可以增进智识,能够使人生的生活上轨道,过着有意义的生活,使人生的生存快乐,进而使生命升华。一般人只注意到前者,讲究物质生活,对于后者的精神生活,却被忽略了。所以那种沉迷与麻醉物质生活的人生,终归是空洞的! 从佛法的观点说,人生除了生活应该过得有意义以外,还要注意到生死的问题;惟有这样,生存才有价值,生命才有归宿。 生死,是一件大事,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上说:“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里“大事因缘”,就是指生死大事。从这可见生死问题的重要!佛是觉悟的人,在佛的慧眼观察起来,我们人生被无明烦恼所迷困,起惑造业,轮回六道,枉受生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实在可怜!所以他慈悲心切,说法度生,其目的无非就是要唤醒沉迷在生死大梦中的众生。所以解脱生死,是大小乘学佛的人一致的要求。 我们为什么会轮回生死?谁在起惑造业?谁在轮回生死?这都是心,所以佛法教我们要修心。不过说到修心离欲,有些人觉得那是自讨苦吃。他们说:“有好看的东西不看,有好听的声音不听,有芬芳的香不闻,有可口的味不吃,这是多么傻啊!”可是他不知道我们的心,好像野马一般,如果没有人去骑它,去管束它,让它随心所欲,乱跑乱闯,那是多么危险的呀!所以一般人不要修心,只求享受,等到大限一到,就会手忙脚乱了。 从前有一个大富翁,一连娶了四位太太。大太太很体贴丈夫,时时跟着富翁,百依百顺,照顾富翁无微不至;可是富翁却嫌她不够漂亮,不要睬她。娶个二太太,虽然漂亮一点,但是还不够媚,起初富翁还有一点爱她,到了后来,便慢慢把她疏远了。再娶一位三太太,不但漂亮,而且能干,这使富翁爱恋不舍了。但是得陇望蜀,见异思迁,这是人之常情,富翁自从娶到美若天仙的四太太以后,他把大、二、三太太都忘了,他买了很多化装品给四太太,用最香的肥皂给她洗身体,终日和四太太在一起,恩恩爱爱,相恋不离,大有“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慨!然而韶华易逝,好景不常,富翁在与四太太过着甜蜜的生活中,渐近暮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胜慨叹! 有一天,富翁患了不治之症,病入膏肓,医药失效。临终时,富翁叫四太太到床前,跟她商量道:“我心爱的四太太呀!我虽然有四位太太,但是最心爱的只有你,所以也待你最好,我一刻也不能和你分离;现在,医生说我的生命,已经维持不了多久,我想,我一个人死了多孤单,你跟我一道儿死去好吗?”四太太听了,花容失色道:“你怎么会这样想?你年纪大了,应当要死,我年纪还轻,怎能跟你去呢?”说了也不再看富翁一眼,就跑开了。富翁叹一口气,没有办法,再叫三太太出来,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请三太太跟他一同死去,三太太听了发抖起来,连忙答道:“这怎么行?我年纪这么轻,你死了我还可以嫁给别人,怎么跟你去?”说着赶快跑开。富翁又是叹一口气,再叫二太太出来,又把刚才的话,来跟二太太商量;二太太听了,连忙摇手道:“不能!不能!家里的事都要我管,我怎么可以丢了家庭事务跟你去呢?为了夫妻的感情,你若死了,我会送你到郊外的坟墓!”富翁又失望了,这个时候,他想到平时不睬的大太来,无可奈何,又把大太太叫到床前来,这一回,富翁几乎声泪俱下了,道歉带恳求地向大太太说:“大太太!真对不起你,我过去对你太冷落了。我现在要死去,一个人多寂寞,四太太、三太太、二太太都不要和我去,你肯跟我一道儿死去吗?”大太太一口就答应道:“嫁夫应该要随夫,做丈夫的死去了,我做妻子的怎么能单独活着,我决定跟你一起死去!”这出乎意料之外的话,富翁虽然听得很清楚,好像还不相信他自己的耳朵,他再问大太太:“你!你!你愿意陪我一道儿去死?大太太点点头;这时,富翁如梦初醒,很懊悔地对大太太道:”唉!以前我不知道你对我这么忠心,一直把你忘了;我爱四太太、三太太、二太太,那知她们忘恩负义,到现在都离开了我,不肯陪我死。想不到我没看重你,你反而愿意永久和我在一起。唉!我太辜负你了,我为什么不早对你好呢?“富翁说了之后,就和大太太拥抱一起死去了。 这一则精彩的故事,是从前释迦牟尼佛对他的弟子们说的。故事中那美若天仙的四太太,就是指我们的身体,每个人都为自己身体,装饰得美丽,打扮得年青,但美丽年青,对我们的将来,并没有帮助。要再改嫁的三太太,就是指大家喜爱的钱财,人死的时候,再多钱财也要让给别人用了。要照顾家庭的二太太,就是指那困难时才思念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在世间未完的事还多,人去世时,他最多在送殡的行列中走一程。一向没有得到理睬的大太太,就是我们的心,心常常跟着我们,为我们服务,我们却不去理睬它。这故事不但精彩,而且饶有意义,它警示我们人生要时常护心,时常修心。人生除了要解决生活问题以外,还要注意到生死问题。 佛法说世间一切是变化无常的,所以痛苦是有解除的可能。你若不肯努力向上,好的乐的可能因无常变成坏的苦的;你若肯努力向上,坏的苦的也可能因无常而变成好的乐的。 佛法说人生是痛苦缺憾的,所以我们不应该苟安现实,尤其不能因痛苦而畏缩,而应要努力去争取改进与摆脱。 佛法说世间一切是缘起性空的,所以利人就是利己,害人就是害己。利己要在利人中求,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佛法说人生是五蕴和合无我的,所以我们应该捐除我见,打破我执,积极为人群、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谋幸福。 佛法是指导人生的,改进人生的,净化人生的,因此,尽管人生是苦难重重的,但是我们能够跟着佛法的指导去实践,便可以由缺陷达到美满,由迷梦达到觉悟,由生死达到解脱。所以,佛法与人生,是有极密切的关系,我们应该修习佛法,向人生的真、善、美的目标迈进

对于人生的观察或看法,各人有其不同的观点,约略可以分成四种:第一种是浑浑噩噩的人生,他们是不注意人生,不理解人生,只是糊糊涂涂的生,懵懵懂懂的死,例如愚夫愚妇之类;第二种是模棱两可的人生,对人生的道理认识不清,自己没有主见,这样不差,那样亦好,例如“五教同源,九流合一”之类;第三种是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的人生,对人生的道理,各持己见,如盲人摸象,不得其真,例如哲学家的唯心唯物,宗教家的崇梵崇帝等等;第四种是洞达实相的人生,由于修养而彻悟人生的本体,了知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例如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自从菩提树下,夜观明星,朗然大觉,彻知宇宙原理是缘起无尽,人生真相是业力轮回的顺生与还灭而已。在再来说明佛教对于人生现象的分析与原理的观察,大约可以分成四项:一、短促的人生人生是短促的、有限的,这句话是谁都知道。一般读书的普通学者,对人生短促的见解,也有见之于文字的。如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就是说明人生不是长命永生,而是短促的有限公司。李太白有一首诗中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这也是形容人生的短促,早上是一个妙龄少女,晚上就变成白发皤皤的老太婆了。而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白驹是代表日影,人生一世,如在壁隙中看日影似奔马地闪过,比李太白的朝丝暮雪更跑得快了。但比起佛家修道者对于人生体验的速度,则尚觉不如。怎样见得呢?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问诸沙门曰:“人命几何”?沙门答曰:“数日之间”。佛曰:“子未知道”。又一沙门答曰:“饮食之间”。佛曰:“子未知道”。又一沙门答曰:“呼吸之间”。佛曰:“善哉!子知道矣!”修道者能够体察到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所谓“一口气不来,便是来生”,他为争取时间用功,向道之心才会慰切而勇猛精进,迅速地获得道业上的成就。佛教对人生基本的观察,如上座部佛教的三法印,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前三法印是说明世间法的生灭无常,苦空无我,也是显出人生短促的真理;了知人生短促,争取时间,勤求为道,断惑证真,就可以达到“涅槃寂静”的出世的解脱境界。因此佛教体察人生无常、无我、苦空的短促,它的正义是要人提醒警觉,赶快修善,不把时间虚弃,空过一生,并非因说时间短促,而叫你于此世界不感兴趣,生起消极厌离的短见,走上逃避现实的行径。二、多苦的人生人类共同的心理,都是贪生怕死,爱乐厌苦的;但事实上,人类偏多痛苦,虽然亦有快乐,而那些快乐都是暂时性的,或乐极生悲的。人生到底有什么痛苦呢?照佛陀的体验,有三苦和八苦、无量诸苦。三苦之一是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二是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三是行苦,行是生灭迁流之义,由世间诸法的迁流无常,不能久留而生的苦恼。八苦,一是生苦,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如小孩落地便哭,因风触身,犹如刀割。二是老苦,年龄渐老,鸡皮鹤发,行步龙钟,对于人生已无乐趣。三是病苦,病魔侵袭,辗转床第,痛楚呻吟。四是死苦,死神光临,世间万般,皆带不去,一身业障,随之受报。五是爱别离苦,自己所爱的人物和财物,生离死别,终归于空。六是怨憎会苦,可怨恨、可憎厌的人,不欲见到,偏偏会遇。七是求不得苦,物质的欠缺,精神的需要,都不如意,痛苦横生。八是五蕴炽盛苦,是肉体与精神都有毛病,使身心炽然,热恼煎逼。这八苦是从果报上说的,人生不论是谁,过去造了业因,今世是谁都难免要受此八苦的煎熬与磨折。人生从所造的业因上说,还有五欲的痛苦。五欲分有内外两种:外五欲是眼贪好色,耳耽妙声,鼻爱名香,舌嗜上味,身触细滑,求之不得,烦恼既多,苦闷尤甚;内五欲是饥思食、渴思饮的食欲,贪图金钱的财欲,希求美艳的色欲,爱好赞誉的名欲,贪图安逸的睡欲。人人都有这些不同的爱好,如果达不到欲望,自然亦是痛苦。这种种痛苦,都是人生避免不了的事实,所以佛教说人生是苦多乐少。但若研究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佛说很简单:是每人过去有了烦恼,造了恶业之因,现在才感受这身心上的苦报;若我们要未来不受苦报,必须现在修习善道,种了好因,将来就能离苦得乐,舍去劣报,转成胜身。因此佛教阐明人生的多苦,是要人了知人生的缺陷,进而改造为身心的美满,不但美化身心,还要净化国土;而不是教人因多苦而厌离人世,逃避现实,消极自了。故以佛教多谈人生苦、空、无常、无我,而错认佛教是厌世的宗教,那是极不正确的错觉。三、还债的人生还债的人生,是说明现实的人生,是来偿还过去的业债,也可以叫做“受报的人生”,或“因果的人生”,因人生的受报,是必要从因果的理则,才能说明;而且这因果不是只谈一世二世,需要广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果,透过生前和死后,因果的理则不断不绝地继续下去产生善因善果,或恶因恶果。明白地说:就是前生的善恶业因,成为现在的善恶果报;而现在的善恶业因,又成为未来的善恶果报。所以因果经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但在这些不断相续的业因业果上分析,还有引业与满业,共业与不共业的不同。引业,是被过去已做的业因所牵引,你过去是做人道的业因,今生就被牵引到人道的果报中来,做其他天道或畜道等的业因,今生就被牵到天道或畜道的果报中来;但是虽然生到人道,同样的人而有智愚、强弱等差别,同样是天人,有胜劣、高下等不同,同样是畜类,有美丑、寿夭等区别,这便叫做满业,因填满这果报身体的内容,却随著各人前世做的各别不同的业因,而受著差别各异的享受。说个譬喻,引业好似画师绘出一副模型的轮廓,满业就如画师在模型的轮廓中填上种种不同色彩的花纹和润饰,技巧不同,胜劣判然。至于共业不共业,是因前世各人所造的业因,有共同相似的地方,故今世各人感到依住的果报亦相似相同的。如大家住在一个地方,所受环境的好坏亦多是一样的相似相同,这叫做“共业共报”;虽然依报的住处相似相同,而各人的正报身体,贫富悬殊,苦乐回别,这叫做“别业别报”,就是由各人过去所造的业因各别有自,故现生的受果亦判如天壤了。然而,或有人会怀疑:因果之理如可信,为何世间有些做恶之人而不受罚,反而境遇甚好?而做善之人未见受赏,反而境遇坎坷、穷愁潦倒呢?这在佛教,已有“四时不同的业报”来解说:(一)现业现报:这是现在造下业因,现生即受果报,如人年轻勤劳事业,年老成为富豪。或去年杀害于人,今年即被人所杀。此顺现报,容易信解。(二)现业生报:这是现在作业,来生受报,因缘未熟,不能即受。如现在做善受苦,因其过去所作业因之恶缘已熟,故先受苦报;而今生所修之善因,善缘未熟,故须待来生受报。如颜回仁德而不寿,盗跖凶残而长年,非如此不能解疑。反之,现在作恶而受好报,其理亦是如此,因他过去世曾修善行,今生始受好果,现在所作恶因,要在来生才受恶报。如瞽叟生舜,尧生丹朱,其中便含有复杂的因缘果报的成分。(三)现业后报:这是现在作善作恶,因缘未熟,不但现在来生未见受报,可能过了很多生很多世之后才受报。因业种子藏在阿赖耶识中,缘缺未熟,久久始受,即所谓“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四)不定业报:这是三世受报,不定时期,且是否要受,尚未可定。如造了重业的人,应要受极重之恶报,但因他中间遇了极善之缘,悔过忏罪,多作好事,业报虽难抵消,而已时时减轻,再后会弄到“重业轻受”,或以法力加持转变定业,甚而不受。此非推翻因果之理,实亦因果理中特殊变化的情形。在《阿含盐喻经》中说:如人做了重业,如果他能忏悔修善,又有长的时间许可他改往修来,重业便能渐渐消去。如一大包盐放在小水中,其味盐苦,若许以时间每天渗水一勺,渗得久了,已成大水,盐味完全化淡,是不无可能的。从三世受报的人生看来,我们来作人,便是来还债的,所以人生父母、子女、夫妇、戚眷的关系,亦是一种债务的关系。所谓“无缘不成夫妇,无冤不成子女”。这缘是业缘,所以夫妇亦叫“欢喜冤家”或“柴米夫妻”。子女则有些来还他欠你的债,所以他生下来就会使你事业顺遂成为富豪;有些是来讨回你欠他的债,所以他一出世,你就晦气,好似“扫把星”降临,把你家上下三代所积的产业,扫得精光。自己眷属是真接的债务关系,其余的朋友或他人,种种盈亏消长,是间接的关系,也无非是在互相讨债还债罢了。四、解脱的人生人生是短促的、多苦的,又是受报还债的,这是“桎梏的人生”,或“系缚的人生”,是属于世间法的,所以不得解脱。而我们学佛所追求的是佛法的人生,也是解脱的人生。为了人生的缺陷太多,使我们肉体和精神上受了种种磨折,生出种种的苦恼困惑,不得自在,所以学佛是要求人生离苦得乐,达到解脱的目的,但是人生缺多苦,究竟以什么东西为最苦呢?世人观点不同,各有各的说法。如《法句经》中说,有四个新学比丘,一次共坐树下,讨论到人生以什么为最苦?一个鹰转世的,说饥渴最苦;一个鸽转世的,说淫欲最苦;一个蛇转世的,说嗔恚最苦;一个兔转世的,说惊怖最苦。共相诤动,议论不休。佛知其事,告诉他们说,你们各据结习诤论,都未深究人生之苦的真义;须知人生最苦,莫过有身,所有饥渴、淫欲、嗔恚、恐怖,皆由身来。身为诸苦之本,众祸之源,须求寂灭之法,离去生死的缠缚,体证真常的涅槃,人生才得解脱,但这解脱的境界,究竟怎样才能达到呢?简单地说有三个条件:(一)通达无我——人生不得解脱,为了有身有我,执我造业,自己缚束自己,故要解除束缚,先要了解无我,要了解无我,又要先知无身。我们的生命身体的组成,照佛经说,是由于“名色”的和合,或“五蕴”的构造而来的。人生的虚妄生命,来自“十二因缘”,由无明而造行业,由行业而感妄识入胎,最初的结合,是精血和妄识混合的个体,叫做“名色”。“名”属于精神作用(妄识),“色”属于物质作用(精血)。这二种作用具体化、明朗化、就表演为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身”。色就是物质,受想行识就是精神,由这精神与物质的五种要素结合,就成了我们的生命寄托的身体,迷之者执以为我;但善解佛法而得智慧的人,悟此身体乃由五蕴众缘所成,原无实质,其性本空,那么我在那里呢?为何要愚昧执我而为我,为我造业而受苦呢?经此理解的醒悟,破除愚昧的迷执,人生就会开始走上解脱的大道。(二)舍离爱取——人能理解无我,就会舍离爱取。“爱”和“取”,是十二因缘中的两支,属于现在执著造业的两个成分。人生贪爱世法,执取境界。不出贪爱我的身体,和执取我的境界。前者叫做“自体爱”,就是执著有我;后者叫做“境界爱”,就是执取我的所有物,亦叫做“我所爱”。人生执著有我的“自体爱”,和我所的“境界爱”,是因不了解五蕴诸法、缘起性空的原理,如果了知这由五蕴元素组成的身体,是众生颠倒虚妄的结合,其性本空,原无实体,便知我不可得,法亦缘生性空。这样通达无我无法,内心不再爱著虚妄生命所托的自体,外面不再执取客观的虚妄境界,于是人生就离开爱取,不作业障,得大解脱。(三)竖立正见——人生舍离爱取,由于体达无我,了知诸法缘起性空,无所依傍,才能自由自在;故佛说:“三解门”,首先以空为“大解脱门”,如果不能知空,永远是未入佛法,站在人生解脱的法门之外,也不能出离生死的苦海。故《阿含经》说:“空为大解脱门……若诸法不空者,不动不出”。所以能于诸法了知性空,便可竖立正见;由于正见的认识不谬,才不会在我和我所的诸法上生起迷缪的执著,造业受苦。因此,我们学佛的人,正见是很需要的。如果见地不正,思想偏差,则由思想所生的行为,也必定一错再错,弄到错误百出。故佛陀常说,我们欲破魔军,离贪爱网,越生死河,登涅槃岸,非用正见来做工夫不可。这涅槃,便是人生解脱最高的境界。

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研究不尽的问题;但不是研究人生哲理的人,似乎很少注意到这问题。其实站在人道的本位,多研究人生问题,增加自己对人生真理的理解与认识,是有意义的。 对于人生的观察或看法,各人有其不同的观点,约略可以分成四种: 第一种是浑浑噩噩的人生,他们是不注意人生,不理解人生,只是糊糊涂涂的生,懵懵懂懂的死,例如愚夫愚妇之类; 第二种是模棱两可的人生,对人生的道理认识不清,自己没有主见,这样不差,那样亦好,例如“五教同源,九流合一”之类; 第三种是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的人生,对人生的道理,各持己见,如盲人摸象,不得其真,例如哲学家的唯心唯物,宗教家的崇梵崇帝等等; 第四种是洞达实相的人生,由于修养而彻悟人生的本体,了知人生究竟是甚么一回事,例如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自从菩提树下,夜观明星,朗然大觉,彻知宇宙原理是缘起无尽,人生真相是业力轮回的顺生与还灭而已。 现在再来说明佛教对于人生现象的分析与原理的观察,大约可以分成四项: 一、短促的人生 人生是短促的、有限的,这句话是谁也知道。普通一般读书的学者,对人生短促的见解,也有见之于文字的。如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就是说明人生不是长命永生,而是短促的有限公司。李太白有一首诗中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这也是形容人生的短促,早上是一个妙龄少女,晚上就变成白发皤皤的老太婆了。而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白驹是代表日影,人生一世,如在壁隙中看日影似奔马地闪过,比李太白的朝丝暮雪更跑得快了。但比起佛家修道者对于人生体验的速度,则尚觉不如;怎样见得呢?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问诸沙门曰:人命几何?沙门答曰:数日之间。佛曰:子未知道。又一沙门答曰:饮食之间。佛曰:子未知道。又一沙门答曰:呼吸之间。佛曰:善哉!子知道矣!修道者能够体察到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所谓“口气不来,便是来生”,他为争取时间用功,向道之心才会慰切而勇猛精进,迅速地获得道业上的成就。 佛教对人生基本的观察,如小乘佛教的三法印,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前三法印是说明世间法的生灭无常,苦空无我,也是显出人生短促的真理;了知人生短促,争取时间,勤求为道,断惑证真,就可以达到“涅槃寂静”的出世的解脱境界。因此佛教体察人生无常、无我、苦空的短促,它的正义是要人提醒警觉,赶快修善,不把时间虚弃,空过一生,并非因说时间短促,而叫你于此世界不感兴趣,生起消极厌离的短见,走上逃避现实的行径。 二、多苦的人生 人类共同的心理,都是贪生怕死,爱乐厌苦的;但事实上,人类偏多痛苦,虽然亦有快乐,而那些快乐都是暂时性的,或乐极生悲的。人生到底有甚么痛苦呢?照佛陀的体验,有三苦和八苦、无量诸苦。三苦之一是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二是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三是行苦,行是生灭迁流之义,由世间诸法的迁流无常,不能久留而生的苦恼。八苦,一是生苦,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如小孩落地便哭,因风触身,犹如刀割。二是老苦,年龄渐老,鸡皮鹤发,行步龙钟,对于人生已无乐趣。三是病苦,病魔侵袭,辗转床第,痛楚呻吟。四是死苦,死神光临,世间万般,皆带不去,一身业障,随之受报。五是爱别离苦,自己所爱的人物和财物,生离死别,终归于空。六是怨憎会苦,可怨恨、可憎厌的人,不欲见到,偏偏会遇。七是求不得苦,物质的欠缺,精神的需要,都不如意,痛苦横生。八是五蕴炽盛苦,是肉体与精神都有毛病,使身心炽然,热恼煎逼。这八苦是从果报上说的,人生不论是谁,过去造了业因,今世是谁都难免要受此八苦的煎熬与磨折。 人生从所造的业因上说,还有五欲的痛苦。五欲分有内外两种:外五欲是眼贪好色,耳耽妙声,鼻爱名香,舌嗜上味,身触细滑,求之不得,烦恼既多,苦闷尤甚;内五欲是饥思食渴思饮的食欲,贪图金钱的财欲,希求美艳的色欲,爱好赞誉的名欲,贪图安逸的睡欲。人人都有这些不同的爱好,如果达不到欲望,自然亦是痛苦。这种种痛苦,都是人生避免不了的事实,所以佛教说人生是苦多乐少。但若研究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佛说很简单:是每人过去有了烦恼,造了恶业之因,现在才感受这身心上的苦报;若我们要未来不受苦报,必须现在修习善道,种了好因,将来就能离苦得乐,舍去劣报,转成胜身。因此佛教阐明人生的多苦,是要人了知人生的缺陷,进而改造为身心的美满,不但美化身心,还要净化国土;而不是教人因多苦而厌离人世,逃避现实,消极自了。故以佛教多谈人生苦、空、无常、无我,而错认佛教是厌世的宗教,那是极不正确的错觉。 三、还债的人生 还债的人生,是说明现实的人生,是来偿还过去的业债,也可以叫做“受报的人生”,或“因果的人生”,因人生的受报,是必要从因果的理则,才能说明;而且这因果不是只谈一世二世,需要广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果,透过生前和死后,因果的理则不断不绝地继续下去产生善因善果,或恶因恶果。明白地说:就是前生的善恶业因,成为现在的善恶果报;而现在的善恶业因,又成为未来的善恶果报。所以因果经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但在这些不断相续的业因业果上分析,还有引业与满业,共业与不共业的不同。引业,是被过去已做的业因所牵引,你过去是做人道的业因,今生就被牵引到人道的果报中来,做其他天道或畜道等的业因,今生就被牵到天道或畜道的果报中来;但是虽然生到人道,同样的人而有智愚、强弱等差别,同样是天人,有胜劣、高下等不同,同样是畜类,有美丑、寿夭等区别,这便叫做满业,因填满这果报身体的内容,却随著各人前世做的各别不同的业因,而受著差别各异的享受。说个譬喻,引业好似画师绘出一副模型的轮廓,满业就如画师在模型的轮廓中填上种种不同色彩的花纹和润饰,技巧不同,胜劣判然。 至于共业不共业,是因前世各人所造的业因,有共同相似的地方,故今世各人感到依住的果报亦相似相同的。如大家住在一个地方,所受环境的好坏亦多是一样的相似相同,这叫做“共业共报”;虽然依报的住处相似相同,而各人的正报身体,贫富悬殊,苦乐回别,这叫做“别业别报”,就是由各人过去所造的业因各别有自,故现生的受果亦判如天壤了。 然而,或有人会怀疑:因果之理如可信,为何世间有些做恶之人而不受罚,反而境遇甚好?而做善之人未见受赏,反而境遇坎坷、穷愁潦倒呢?这在佛教,已有“四时不同的业报”来解说: (一)现业现报:这是现在造下业因,现生即受果报,如人年轻勤劳事业,年老成为富豪。或去年杀害于人,今年即被人所杀。此顺现报,容易信解。 (二)现业生报:这是现在作业,来生受报,因缘未熟,不能即受。如现在做善受苦,因其过去所作业因之恶缘已熟,故先受苦报;而今生所修之善因,善缘未熟,故须待来生受报。如颜回仁德而不寿,盗跖凶残而长年,非如此不能解疑。反之,现在作恶而受好报,其理亦是如此,因他过去世曾修善行,今生始受好果,现在所作恶因,要在来生才受恶报。如瞽叟生舜,尧生丹朱,其中便含有复杂的因缘果报的成分。 (三)现业后报:这是现在作善作恶,因缘未熟,不但现在来生未见受报,可能过了很多生很多世之后才受报。因业种子藏在阿赖耶识中,缘缺未熟,久久始受,即所谓“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四)不定业报:这是三世受报,不定时期,且是否要受,尚未可定。如造了重业的人,应要受极重之恶报,但因他中间遇了极善之缘,悔过忏罪,多作好事,业报虽难抵消,而已时时减轻,再后会弄到“重业轻受”,或以法力加持转变定业,甚而不受。此非推翻因果之理,实亦因果理中特殊变化的情形。在阿含盐喻经中说:如人做了重业,如果他能忏悔修善,又有长的时间许可他改往修来,重业便能渐渐消去。如一大包盐放在小水中,其味盐苦,若许以时间每天渗水一勺,渗得久了,已成大水,盐味完全化淡,是不无可能的。 从三世受报的人生看来,我们来作人,便是来还债的,所以人生父母、子女、夫妇、戚眷的关系,亦是一种债务的关系。所谓“无缘不成夫妇,无冤不成子女”。这缘是业缘,所以夫妇亦叫“欢喜冤家”或“柴米夫妻”。子女则有些来还他欠你的债,所以他生下来就会使你事业顺遂成为富豪;有些是来讨回你欠他的债,所以他一出世,你就晦气,好似“扫把星”降临,把你家上下三代所积的产业,扫得精光。自己眷属是真接的债务关系,其余的朋友或他人,种种盈亏消长,是间接的关系,也无非是在互相讨债还债罢了。 四、解脱的人生 人生是短促的、多苦的,又是受报还债的,这是“桎梏的人生”,或“系缚的人生”,是属于世间法的,所以不得解脱。而我们学佛所追求的是佛法的人生,也是解脱的人生。为了人生的缺陷太多,使我们肉体和精神上受了种种磨折,生出种种的苦恼困惑,不得自在,所以学佛是要求人生离苦得乐,达到解脱的目的,但是人生缺多苦,究竟以甚么东西为最苦呢?世人观点不同,各有各的说法。如法句经中说,有四个新学比丘,一次共坐树下,讨论到人生以甚么为最苦?一个鹰转世的,说饥渴最苦;一个鸽转世的,说淫欲最苦;一个蛇转世的,说嗔恚最苦;一个兔转世的,说惊怖最苦。共相诤动,议论不休。佛知其事,告诉他们说,你们各据结习诤论,都未深究人生之苦的真义;须知人生最苦,莫过有身,所有饥渴、淫欲、嗔恚、恐怖,皆由身来。身为诸苦之本,众祸之源,须求寂灭之法,离去生死的缠缚,体证真常的涅槃,人生才得解脱,但这解脱的境界,究竟怎样才能达到呢?简单地说有三个条件: (一)通达无我 ── 人生不得解脱,为了有身有我,执我造业,自己缚束自己,故要解除束缚,先要了解无我,要了解无我,又要先知无身。我们的生命身体的组成,照佛经说,是由于“名色”的和合,或“五蕴”的构造而来的。人生的虚妄生命,来自“十二因缘”,由无明而造行业,由行业而感妄识入胎,最初的结合,是精血和妄识混合的个体,叫做名色。名属于精神作用(妄识),色属于物质作用(精血)。这二种作用具体化、明朗化、就表演为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身”。色就是物质,受想行识就是精神,由这精神与物质的五种要素结合,就成了我们的生命寄托的身体,迷之者执以为我;但善解佛法而得智慧的人,悟此身体乃由五蕴众缘所成,原无实质,其性本空,那末我在那里呢?为何要愚昧执我而为我,为我造业而受苦呢?经此理解的醒悟,破除愚昧的迷执,人生就会开始走上解脱的大道。 (二)舍离爱取 ── 人能理解无我,就会舍离爱取。爱和取,是十二因缘中的两支,属于现在执著造业的两个成分。人生贪爱世法,执取境界。不出贪爱我的身体,和执取我的境界。前者叫做“自体爱”,就是执著有我;后者叫做“境界爱”,就是执取我的所有物,亦叫做“我所爱”。人生执有这我的自体爱,和我所的境界爱,是因不了五蕴诸法、缘起性空的原理,如果了知这由五蕴元素组成的身体,是众生颠倒虚妄的结合,其性本空,原无实体,便知我不可得,法亦缘生性空。这样通达无我无法,内心不再爱著虚妄生命所托的自体,外面不再执取客观的虚妄境界,于是人生就离开爱取,不作业障,得大解脱。 (三)竖立正见 ── 人生舍离爱取,由于体达无我,了知诸法缘起性空,无所依傍,才能自由自在;故佛说三解门,首先以空为大解脱门,如果不能知空,永远是未入佛法,站在人生解脱的法门之外,也不能出离生死的苦海。故阿含经说:“空为大解脱门……若诸法不空者,不动不出”。所以能于诸法了知性空,便可竖立正见;由于正见的认识不谬,才不会在我和我所的诸法上生起迷缪的执著,造业受苦。因此,我们学佛的人,正见是很需要的。如果见地不正,思想偏差,则由思想所生的行为,也必定一错再错,弄到错误百出。故佛陀常说,我们欲破魔军,离贪爱网,越生死河,登涅槃岸,非用正见来做工夫不可。这涅槃,便是人生解脱最高的境界。 人生由多苦而离苦,由离苦而解脱,便是人生最高的归趣。一个有理解的人生,有思想的人生,应要向上追求人生最高的归趣,做为究竟的归宿;否则混混噩噩,醉生梦死,散漫无章地虚度韶华,空过一生,它之将至,即与荒烟蔓草同腐,甚么人生的意义都谈不上了。


教你人生开挂的三个心态
三招心态教你人生开挂 1.旁观者心态:四两拨千斤 任何你不喜欢的事情发生了,你就想象一个画面--你从你身体里跳出来,你在5米之外看自己。旁观者心态是不响应生理性、基因性、即时性、冲动性、本能性的反应,这些反应是所有痛苦的根源,当你被反应控制住,就很难看到那个正确的解决办法了。旁观者心态可以让你过滤掉...

释迦牟尼最经典的四段话,教你如何面对人生
释迦牟尼最经典的四句话,教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智慧之光:一、在你的生命旅途中,每个遇见的人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他们以不同形式丰富了你的生活。每一个经过你生命的人,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你的成长。尽管他们无法陪你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你与他们的相遇,同样赋予了你宝贵的经验与教训。珍惜每一刻...

教师人生格言
14、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15、爱拼才爱赢。16、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1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8、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19、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教师人生格言短句
76、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77、教师的工作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并乐意终生享受学习的快乐。78、很多人都有天赋,但如果不加以发挥,天赋就只好被埋没了。79、教师面对的孩子都是最终要独立的成人。80、以高尚的师德支撑自己整个人生,用真诚的心拥抱每一位学生。

如何教育孩子面对人生的“甜”与“苦”
教育孩子面对人生的“甜”与“苦”,是每位家长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人生的甜与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成功和失败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经历。要让孩子知道,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应该从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

教你怎样看得开
社会怎么能够高速发展?个人的生活质量又如何得到提高?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人生呢?我们可以从戴面纱的阿拉伯少女得到启示。人们都说,截面纱的阿拉伯少女很迷人。其实并非她们个个天生丽质,面纱一方面掩盖了她们胜上的联疵,一方面使她们的五官显得格外柔和,甚至蒙上神秘色彩,产生出引人遐想的朦胧美。如果...

关于如何认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特点: 第一:直观性:即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是直观的,往往就事论事,而很难对人生和社会的复杂问题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去理解。 第二:粗浅性: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往往是粗浅的,只对客观事物进行和粗浅的理解,基本上还是以个人的经验和理解去评价,不能透过现象看...

教你人生过程中该学会的东西关于“学会”的心情说说大全!
1. 学会理解,因为只有理解别人,才会被别人理解。2. 学会忍耐,因为事已成现实自己无法改变。3. 学会宽容,因为人生在世谁能无过呢,人无完人。4. 学会沉默,因为沉默是金。5. 学会说不,因为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求,做自已力所能及的事。6. 学会观察,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有眼观其变,...

以人生从多角度去看问题为话题作文800字
正确看待人生就是要我们去体验人生,去感受人生,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生,所以对人生的态度就多方面的去辨认。去思考。我曾发过一种缪想,认为人生就是幸福。快乐,可是后来却知道错了,这只是我个人的人生观。哪个苦?哪个乐?全靠个人的主观去判断,并没有一定的标准。 应此我为人生发出感叹:“人生怎样?快乐而忧伤!

教师如何升华人生价值?
1.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的劳动不仅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能满足教师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教师劳动的价值由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构成。教师劳动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1)社会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耗费劳动而产生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意义和作用。...

双清区19326619248: 佛教如何观察人生? -
史狠升血: 对于人生的观察或看法,各人有其不同的观点,约略可以分成四种:第一种是浑浑噩噩的人生,他们是不注意人生,不理解人生,只是糊糊涂涂的生,懵懵懂懂的死,例如愚夫愚妇之类;第二种是模棱两可的人生,对人生的道理认识不清,自己...

双清区19326619248: re:佛教如何观察人生
史狠升血: 佛教观察人生,主要是以人性来看待,也就是根据人性的,来判断个人的行为,而无论人是怎样状态,一般都不会脱离这个,好与坏,也即是人性的反应,即使是善,也是人性表现,而为了提高自己,也是从人性本上来讲的,只要是自己有很好的人性,那么才可以修正自己,使自己更具有人性,而去除人性的弱点,才是修行的主要目的,而所谓的,痴贪嗔,也正是反映人性的弱点,而解决这些,就是从人性的根本上去消除,而求得自己本性、本心,这才是真实很好的人生!!!而一般人到不到,所以,也是要求人们好好做人,积极向上,而这也是很好和务实的态度了!

双清区19326619248: 介绍一下佛学,即佛对人生的理解 -
史狠升血: 佛法甚深极甚深,很难一下子讲得清楚. 佛法中的世界观,总的来说是异常宏大的.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

双清区19326619248: 佛教主要的教义 -
史狠升血: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有: 1、缘起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缘起的定义是...

双清区19326619248: 佛教教义经典是什么 -
史狠升血: 佛教的教义经典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扩展资料: 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

双清区19326619248: 佛的修道,怎样才能感悟人生 -
史狠升血: 用心去体会,不必在于佛经. 在生活中的积累学习,用心去体会,哪怕一个吃饭喝水的微小动作,也是自身真如本性的作用. 在积累的多的情况下,佛经只是某篇或某句和自心产生契合,达到顿悟明心见性的目的. 这一切的前提,一切要客观的去对待,不要掺杂自身的的判断.摒息万缘.

双清区19326619248: 请问佛法里的观是怎样观的?以前我也观过,观察社会上的人
史狠升血: 是观你自已,是观你的内在,是观你的身体,思想和感情 不是观外在的人和世界,老兄你观的方向错了.南辕北撤了 向内还是向外是很关键的方向问题 随便说一下什么叫定和观 定住自已的身体,然后才能定住你的思想,定住你的思想,那么就有可能定你的感情和情绪.这就三个定通过这三个定,你才能观察自已的身体,能观察到自已内在的身体以后才能观察到自已的思想,观察到自已的思想以后就可以观察到自已的感情和情绪.然后智慧就能从这里面产生.解脱才会随之而来. 要怎么才能定住身体呢?那么要你戒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了,不然身体因为那些习惯,你就定不住.那就是5戒. 以上就是戒定慧的简易方便说法.

双清区19326619248: 简述佛教的基本教义 -
史狠升血: 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四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具体地说:1、苦谛是人生在世看着是苦,人生有“生、老、...

双清区19326619248: 佛教十二缘起是什么 -
史狠升血: 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 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忧悲苦恼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所以要生起出离心,不可执着世间情爱,贪着财色,念佛成佛,脱离六道轮回苦海,往生西方净土.

双清区19326619248: 你们能清楚自己的前一世到底是什么样的吗 -
史狠升血: 人究竟活在世上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研究不尽的问题;但不是研究人生哲理的人,似乎很少注意到这问题.其实站在人道的本位,多研究人生问题,增加自己对人生真理的理解与认识,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