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推行均田制的效果是什么?

作者&投稿:倚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原因是什么~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北魏进入中原后,农业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但天灾频发,粮食问题严重。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粮食问题,成为均田制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限制土地兼并,增加赋税收入:北方豪族势力强大,占有大量土地,普通农民无法获得足够的土地。均田制的实施可以限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社会贫富差距。
3. 借鉴历史经验:北魏之前的朝代已经有了京畿课田和计口授田等制度,这些制度为北魏实行均田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综上所述,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粮食问题,限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以及借鉴历史经验等。

北魏初年,华北及中原地区由于长期战乱,土地荒芜,人口大量逃亡。一些未曾南逃的农民,因不堪承受沉重的租调徭役负担,多荫庇于世家大族,出现了30家、50家为一户,甚至一宗近万室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按户征收的赋役收入。另外,北魏统一中国后,很多以前南逃的农民相继重返家园,其原有土地往往已为别人耕种,即产生很多地权纠纷,耽误了农耕,也扰乱了社会秩序的安定。为解决上述矛盾,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采纳李安世的均田建议,颁布均田令。

 均田制实行后,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受田农民,这促进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族人民的融合;在这同时,政府的财政收也得到了保证。

均田制

北魏到唐前期的一种土地制度。从北魏太和九年(485)政府颁布均田令开始实施,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到唐建中元年(780)废弛,前后约三百年。

均田制的内容北魏颁布的均田令由其前期在代北实行的计口授田制度演变而来,是当时北方人口大量迁徙和死亡,土地荒芜,劳动力与土地分离,所有权和占有权十分混乱这一特殊情况下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是: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露田加倍或两倍授给,以备休耕,是为“倍田”。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桑田为世业田,不须还官,但要在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榆、枣树。不宜种桑的地方,则男夫给麻田十亩(相当于桑田),妇人给麻田五亩。家内原有的桑田,所有权不变,但要用来充抵应受倍田份额。达到应受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受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受额部分,可以买足。贵族官僚地主可以通过奴婢、耕牛受田,另外获得土地。奴婢受田额与良民同。耕牛每头受露田三十亩,一户限四头。凡是只有老小癃残者的户,户主按男夫应受额的半数授给。民田还受,每年正月进行一次。在土地不足之处,有满十五岁成丁应受田而无田可受时,以其家桑田充数;又不足,则从其家内受田口已受额中匀减出若干亩给新受田者。地足之处,居民不准无故迁徙;地不足之处,可以向空荒处迁徙,但不许从赋役重处迁往轻处。土地多的地方,居民可以随力所及借用国有荒地耕种。园宅田,良民每三口给一亩,奴婢五口给一亩。因犯罪流徙或户绝无人守业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作均田授受之用,但首先授其近亲。地方守宰按官职高低授给职分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各六顷,不许买卖,离职时移交于接任官。

均田制与赋役制密切联系。均田令公布后,北魏又制定了新的租调制。均田农户除丁男负担征戍、杂役外,一夫一妇出帛或出布一匹(四丈),粟二石。十五岁以上未婚男女四人,从事耕织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头,其租调都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

均田制的性质学术界看法不一。主要有两种说法:①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但此说对均田制是否包括社会上早已存在的私有土地理解不同。一部分学者认为,原有的私有土地已包括在均田制内。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私有土地存在于均田制之外,与均田制同时并存。②均田制具有两重性,既包括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土地私有制。北魏实施均田制时,中国北方一方面存在着大量无主土地和荒地,按照传统,属国家所有;一方面存在着以宗主为代表的巨大的地主势力和早已根深蒂固的土地私有制。实施均田制并没有改变私有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均田制的两重性,正是客观存在着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土地所有制在法令上的反映。实施均田令,不仅把国有土地按桑田、露田名目请受登记,原有的私地在不变动所有权前提下,也按均田令规定进行了登记,充抵应受额。这一原则贯彻于北魏至唐的均田令中,始终未变。均田制范围的露田(正田、口分田)、职分田、公廨田等,属国家所有。原有的私田、园宅地、桑田(麻田、世业田、永业田)、官人永业田、勋田、赐田等,属私人所有。这两种封建所有制性质不同的土地,并存于均田制范围内,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占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虽然包括私有土地,但能用来授受的土地只是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有限。因而均田农民受田,开始就普遍达不到应受额。口分田虽然规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实际上能还官的很少。随着人口的增多和贵族官僚地主合法、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据为己有,能够还授的土地就越来越少。均田令虽然限制土地买卖、占田过限,但均田农民土地不足,经济力量脆弱,赋役负担沉重,稍遇天灾人祸,就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地主兼并土地是必然要发生的。正因为如此,均田制在北魏实施以后不久即被破坏。经过北魏末年的战乱,无主土地和荒地增多。继起的东西魏、北齐、北周、隋,施行之后又破坏。隋末农民起义后,人口大减,土地荒芜,新建立起来的唐王朝重新推行均田令,成效显著。唐高宗以后,均田制又逐渐被破坏。随着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转化为私有土地。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土地还授实际上已不能实行。德宗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终于废弛。

北魏推行均田制是从企图通过均田形式,相对地、有限度地均贫富,以便“同富约之不均”,使土地兼并者有所节制,使贫弱者不致“望绝一廛”,达到巩固北魏统治的目的。毋庸置疑,北魏均田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它历经北齐、北周、隋,至唐前期而不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了不同的影响,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


北魏均田制能抑制土地兼并吗
不能完全抑制,但是很大程度上减缓了这个情况。给后世做了一个比较好的榜样。北魏的均田令,严格限制土地买卖,所以对土地兼并的抑制比较大,但是法令这个东西,还是要看执行力的。对于普通的土豪富户倒是有点效果,但是对于官宦贵族来说……就看皇帝够不够硬气了。后世隋唐也都沿用了均田令,但是效果就...

北魏时期的均田制是怎样的?
北魏初实行的宗主督护之制,则使世族豪强在宗族名义下荫占的佃客取得了合法地位。此后,实行均田制,曾以减轻赋役和政治强制兼施的手段,在不同程度上使荫户恢复为国家编户。但随着赋役的加重和土地兼并的剧烈,均田农民浮逃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又成为世族豪强所荫占的非法佃客。

均田制的影响是啥?
从狭乡迁往宽乡者可出卖口分田。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使农民摆脱豪强大族的控制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有被破坏。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

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
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选择B是因为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

魏孝文帝如何实施均田制?
规定凡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都可以得到政府授予的土地,即“受田”。男子每人可得40亩,妇女可得20亩,年老或死后,再把土地还给国家。男子每人还可分到桑田或麻田,均可世代相传,不用交还,奴婢也可以得到土地耕种。均田制的实施,解决了农民无地可种,豪强地主却占有大量土地的问题,使得国家控制...

均田制有什么作用?
推行均田制, 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①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②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③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原因
3、北魏均田制的作用 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开始推行均田制,它是封建社会土地国有dao制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北魏政府之所以能实施均田制,其前提背景是当时因长期战乱而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均田制实行后,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

北孝文帝改革制度中的三长制、均田制、俸禄制分别是什么?
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制度中,首先实施的是三长制。这项制度废除了原有的宗主都护制,转而在地方上设立三长:邻长、里长和党长。邻长负责五家一邻的管理,里长管理五邻为一里的地区,党长则负责五里为一党的区域。通过这样的设置,孝文帝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其次是均田制。这是一项土地制度改革,孝...

为什么说均田制促进了内迁民族(鲜卑)的封建化和各民族的融合?
因为:均田制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通过均田制将包括鲜卑人在内的诸族人民编制于土地上从事生产,从而进一步打破了原来的氏族部落组织,加速鲜卑的汉化和封建化。

均田制的意义和弊端
正因为如此,均田制在北魏实施以后不久即被破坏。经过北魏末年的战乱,无主土地和荒地增多。继起的东西魏、北齐、北周、隋,施行之后又破坏。隋末农民起义后,人口大减,土地荒芜,新建立起来的唐王朝重新推行均田令,成效显著。唐高宗以后,均田制又逐渐被破坏。随着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国有土地通过...

嫩江县18480209965: 均田制的影响是啥? -
邴琦脑苷: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影响是 1.减轻农民的负担 2.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 3.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4.巩固北魏的统治 相对于北魏的统治,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对于社会的意义更大

嫩江县18480209965: 5、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影响是 -
邴琦脑苷:[选项] A. 减轻农民的负担 B. 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 C.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巩固北魏的统治 答案是选B 为什么不选D?

嫩江县18480209965: 北魏均田制的作用在于( )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稳定社会 ②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③有利于租庸调制实行④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 -
邴琦脑苷:[选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嫩江县18480209965: 均田制,请问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好处和作用 -
邴琦脑苷: 均田制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缓和被统治者的反抗,使劳动力与土地结合,以利于政府对农民的控制,以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赋役来源.同时通过奴婢、耕牛受田(隋以前)或依照官品授永业田(隋以后)等方式,保障贵族官僚地主利益.

嫩江县18480209965: 简诉说明北魏均田影响? -
邴琦脑苷: 均田制是我国古代影响很大的土地制度.均田制始于北魏(485年),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大

嫩江县18480209965: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影响是 -
邴琦脑苷: 其实4个选择都是影响 就是比较哪个影响更大 相对于北魏的统治,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对于社会的意义更大 所以选择B

嫩江县18480209965: 谈谈"均田令"有什么历史作用 -
邴琦脑苷: 推行均田制, 租调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①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②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嫩江县18480209965: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目的、内容、作用. -
邴琦脑苷: 时间 前期(471---490)主要由冯太后主持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2、推行均田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3、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嫩江县18480209965: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邴琦脑苷: 自从太武帝被宦官杀死后.北魏政治腐败不堪,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顺应历史潮流,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孝文帝改革首先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