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的主要事迹

作者&投稿:成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张海迪的事迹~

1970年, 张海迪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 张海迪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
张海迪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 张海迪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
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 张海迪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 张海迪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有一位耿大爷,他不能说话,并瘫痪了很多年,一直没有治好。
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
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
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
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
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
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扩展资料: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张海迪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所有的炎黄子孙,海迪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长进步,向张海迪学习成为那个时代的关键词。
张海迪身残志坚,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断追求进步,功成名就不自傲,荣誉缠身不自满,一路走来,充满阳光。她的经历,她的成长,她的精神,就是中华儿女励志精神的典范,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如今,国际残奥委员会将其作为四名主席候选人之人,我们当然希望她能够脱颖而出,顺利当选,在国际残奥这一舞台上有所作为,展示风采。
但是,无论她当选与否,作为候选人就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证明海迪事迹不仅受到中国人的推崇,也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海迪精神也将鼓舞全世界追求进步人士不断前进。
海迪精神启迪后人:我们每一个人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遭受什么样的磨炼,向张海迪那样学习、生活和做人,你就是生活的强者,你就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海迪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二)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她发现村里缺医少药,就决心学习医疗常识和技术,用零花钱买医学书、体温表、听诊器和常用药物。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只要有人求医,她就热情接待。重病号不能行动,她就坐着轮椅,登门给病人扎针、送药。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爷,因患脑血栓后遗症,6年不能说话,并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这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
张海迪同志把为社会、为人民做事,当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芒。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

导视

20年前的偶像,生活近况如何

张海迪:我的家庭非常幸福

经过痛苦的磨炼,她对残疾二字有着自己的理解

张海迪:有残疾要装作没有残疾,有病痛要装作没有病痛

20年前那场宣传给她带来了什么

张海迪:当时那个烙印太深了可能

她如何评价自己

张海迪: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我尤其勇敢

《面对面》记者王志专访张海迪

人物介绍

张海迪

1955年9月生于济南

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第二集正文

空镜:张海迪介绍自己的博客

张海迪:我这篇文章叫《我给你们煮咖啡》,我选的是小野丽莎的歌,

看,海迪咖啡。好看吧,像一部老电影吧。

字幕:张海迪在互联网上有自己的博客。在这里,她与网友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记者:很多的典型很快就被人们忘记,但是海迪的博客网站点击率已经达到17万?

张海迪:我看过博客上面一些留言,我有一天下午,我自己在看的时候,我自己看哭了,我非常非常感动,那会儿怎么也忍不住了,我多么感谢这些同志、朋友,他们还记得我。

空镜:博客留言

张海迪:我当时就那么想,如果究其原因的话,我是一个创造着的海迪,是一个创造着的海迪姐姐,是一个创造着的海迪阿姨,尽管我自己有病痛,我要用我自己的生命来给你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精神的海迪。

解说:5岁的时候张海迪患上脊髓血管瘤,最终导致高位截瘫。在成长的过程中,她一边与疾病抗争,一边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课程以及英日德等多门外语。在随父母下放农村期间,她还自学了针灸、无线电修理技术,为当地老乡提供无偿帮助。上个世纪80年代初,她的事迹经媒体宣传后为全国所了解,成为当时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张海迪也成为了改革开放后全国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模范人物。

空镜:海迪的演讲

记者:大家仍然认为,海迪今天的一切都打上了宣传的烙印?

张海迪:如果公众这样看的话,我不会介意,因为当时的那个烙印太深了可能,包括我现在到很多地方去,大家都说,海迪姐姐,我小学的时候听你讲话,有的说我初中的时候怎么样,有的说我大学的时候怎么样,这个好像是什么,我就觉得我自己要有两个自我,一是本我的海迪,一个是被别人说来说去的海迪,我不会在乎被别人说来说去的海迪,作为一种宣传,作为一种印象,让别人说去好了。

空镜:演讲

张海迪:所以在今天看来,如果有谁否认我们还需要高尚的话,我就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我们每个人还是要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还要争取做一个在社会上很高尚的人,有高尚风范的人。 记者:那你怎么定义高尚呢? 张海迪:高尚风范我觉得对于我个人来讲,尽心尽力地帮助别人,关心他人,能够为社会多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甚至叫贡献。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定位。再有一个就是关于牵扯到自己,不要把自己的痛苦无限地放大,影响到别人,影响到社会,要学会营造,要学会创造。我们今天尤其要学会创造生活,

记者:如果没那次宣传,海迪会怎么样,今天的生活又会怎么样?

张海迪:我觉得我今天也会生活得很好,起码也是能够在单位(胜任工作,)因为当时我已经有工作了,我也相信我自己能够做得很好,因为有过实践了,我给这么多老百姓治好过病,我当时在无线电修理铺,修理那些破烂收音机,老百姓的(收音机)可脏了,有的时候就是我要给他擦得很干净,用酒精,棉球什么的,都给它用皮老虎给它吹一吹,很多地方都用酒精都给它擦得很干净,甚至我修好的收音机递给老乡的时候,他们都说,哎呀,咋像新的一样,我就是那种工作态度,所以从那个时候看,今天来讲,我觉得如果没有被宣传,我依然是这样。

记者:那还会有那么多豪言壮语吗?

张海迪:我认为人应该有豪言壮语,豪言壮语是一种激励,首先如果有豪言壮语的话,首先激励你自己,我们作为一个人也应该激励自己身边的人,激励我们周围的人,豪言壮语是一个褒义词。豪言壮语应该是一个褒义词,而不是贬义的。我没有给大家说,我想要什么,我要什么?而我觉得,我自己奉献了自己,我从人民群众那里,从他们满意的笑脸,从他们治好病,说的那些话,我真的就感到,真的快乐,真的觉得自己活着有意义,生命总是要有意义的,否则的话仅仅就是一个人而已,生命非常偶然,来到这个世上,我们就要好好地活着。

字幕:张海迪的家,家里的装修是张海迪自己设计的。

记者:为什么还要做那么多呢?比方说家里的装修,也要自己来设计?

张海迪:我觉得作为残疾女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热爱生活,我见过很多很多的人,很多残疾人,我看见过很多残疾人生活的状态,从看别人评判别人,我更加丰富了自己更加坚定了自己,我看过弱者,弱者比我要病得轻,躺在床上,我去看他们的时候,有的人拉着我的手就哭了,我怎么办?我今后怎么办?我说你自己一定要起来,一定要认为自己能行,而不是不行。比我轻的病人有的时候躺着,就是要别人喂饭,我说你可以试一试,你自己起来自己来做,要别人整理床铺,我说不要,你自己来做,别人抱上轮椅,不要,一定要自己你试一试。

空镜:张海迪用缝纫机做被罩

张海迪:除了出去参加活动,汽车不方便的话,需要别人抱下来,或者是抱上去,但是其他在家里,基本上包括我的先生,他都觉得我像健康人一样,我如果嘱咐他一件什么事,我会转着轮椅,自己从床上下来,接着我就转着轮椅出来,我告诉他,跟他什么,没有别的什么感觉。我觉得我们应该创造这样的生活,不要把自己当作残疾人,如果有残疾,要装着没有残疾,有病痛要装着没有病痛。

记者:有残疾能装着没残疾,有病的能装着没病吗?

张海迪:我觉得可以,今天有些悲哀悲哀的事情是我看到了一些健康人,没病装病,没有残疾装残疾,去换取一个什么照顾,残疾证,或者是其它的,事实上这真的是很悲哀的。但是我觉得,人要有志气,如果残疾了,要装着没有残疾,这个所谓的“装”是什么,就是不要让大家在意你的残疾,觉得你真的时时刻刻是需要别人照顾的,你如果真的是一个自强者,你会找出来很多很多办法,来让你自己克服困难,在别人面前,真的是平等的生活,你能够像健康人一样拥有你理想的生活,只要你去创造,只要你去尝试,你不但可以学到知识,你不但可以获得工作,你可以取得成绩,你也可以有美好的家庭。

记者:你的家庭呢?你觉得家庭幸福吗?

张海迪:我觉得家庭非常幸福,而且我真的希望很多很多的残疾人姐妹,都能够像我一样,拥有这样的家庭生活,

解说:张海迪和丈夫王佐良在1982年结婚。丈夫现在在山东师范大学从事翻译工作。多年来两人的生活一直过得很平静,丈夫希望能够保持这样的生活,所以一直拒绝在媒体上露面。

张海迪:我结婚23年了,就这样,我觉得我跟我先生,就像好朋友,好同志,他是我的好兄长,他是家里的非常重要的,我的一个依靠,我也是他的依靠,很多事情他问我呢

记者:先生为什么选择你呢?

张海迪:我觉得也是朋友介绍,也是很长的通信。外界有很多人,就是说是不是我被宣传了,我先生然后就来找我,怎么怎么样。

记者:真实情况呢?

张海迪:真实的情况就是我先生在我被宣传之前我们就结婚了。当时还有,我被宣传的时候,也有的同志劝过我就是让我解除婚约,也有人说过,张海迪,你不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那你为什么还要结婚呢?当时我听了这样的说法的时候,我真的感到非常的悲哀,我所做的所有的努力,就是让我被人们忘记我是一个残疾人。假如你们认为我是一个残疾人的话,我希望你们能够看到,通过我的努力,我争取到了,争取到了和你们一样幸福的生活。

记者:你们两个结合过程中,你的残疾没有成为障碍吗?

张海迪:没有。当时我的公公、婆婆在上海,他们也有过一点障碍,但很快就消除了,听见我先生回家说情况,只是说行吗?会有很多困难吧,只是很淡地说,因为他们到后来实践证明,真的我的公公、婆婆他们都是那么好的上海老工人,那么朴实的家庭,他们信任他们的儿子,他们也信任了我。这样我跟我先生就一直到现在,在我们的各自的工作中我们都有自己的成绩,并不是说好像(有了)成绩怎么样,我们应该有成绩。成绩是什么?就是你努力的结果,他每天上班去了,今天是星期六,他依然是加班,他好几个星期六、星期天都要加班,他加班就加班他的,我就在家里,如果自己有时间,我就会收拾好家,或者做一些什么事情,我有时候把衣服就洗了,或者他有空的时候他就会把衣服都洗了,就是形成一种默契。解说:1 9 9 8 年上半年,张海迪和丈夫王佐良合作,共同翻译了美国当代作品《莫多克—— 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这本书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

张海迪:我结婚就是一种超越,就是健康人审视残疾人的婚姻(的视角),我就觉得(看待)残疾人的婚姻,有的时候包括一些文学作品,文艺作品里我也不喜欢那样做,一个健康人找到一个残疾人,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个健康人就会对他(她)做出多少奉献,就是这样照顾他(她),他(她)再怎么怎么样,这样去赞美一种残缺的情感。

记者:但是客观的事实是,一般的夫妻,他们之间所正常拥有的,对你们来说,可能都是弥足珍贵的。

张海迪:应该我觉得,只要是心态健康的话,婚姻也是要创造的,残疾人的婚姻也是要创造的。甚至我有时候说过,我在思想、情感,特别是情感方面,我可能给先生的,比他给我的都多,就是从情感上,因为我是一个浪漫的人,他是一个沉静的人,我会用自己的想像去说生活,或者去创造生活,我觉得没有什么,真的没有什么。所以平淡看待残疾人的婚姻,残疾人的生活,我希望超越一种世俗的观点,把残疾人的婚姻看成是大家庭里兄弟姐妹的婚姻一样。

记者:您这么想,您先生呢?

张海迪:我先生在这点来,他是一个非常非常优秀的男性,非常优秀的一个人,从来我对社会做些什么事情,没有任何一点点障碍,并且他会大力的支持我,很多汇款都是他帮我寄出去的,包括寄东西,现在很多残疾朋友,包括健康的朋友,他们收到我的书,或者什么,都是我先生,一般都是我先生寄的,国内、国外的信件,一般都是他帮我带出去的。


张海迪的事迹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关于身残志坚的人物事迹
80年代,一个光辉的名字--张海迪,在神州大地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张海迪的事迹到处传颂,海迪精神到处弘扬。这位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而不向命运之神屈服的姑娘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被誉为“当代保尔”、“80年代的新雷锋”。张海迪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全国典型。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

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1983年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

关于张海迪的故事,急!!!
80年代,一个光辉的名字--张海迪,在神州大地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张海迪的事迹到处传颂,海迪精神到处弘扬。人们在这位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而不向命运之神屈服的姑娘面前,在这位“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的勇士面前,在这位以自己的痛苦换取别人的欢乐、以缩短自己的生命来延续他人生命的时代楷模面前,...

关于微笑面对生活的名人事迹。。。
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

张海迪热爱生命的故事
在出访巴黎时,莱布尼兹深受帕斯卡事迹的鼓舞,决心钻研高等数学,并研究了笛卡儿、费尔马、帕斯卡等人的著作。他的兴趣已明显地朝向了数学和自然科学,开始了对无穷小算法的研究,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与算法,和牛顿并蒂双辉共同奠定了微积分学。1700年被选为巴黎科学院院士,促成建立了柏林科学院并任首任院长。

列举古今中外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例4例。
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桑兰总是面对微笑,她凭借着顽强、乐观、坚强、勇敢的心态,用自己的行动与事迹感染着整个世界。她是最富奥运精神的女性榜样。跳马冠军成为瘫痪后,她没有选择沮丧,而是坦然地接受了事实,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奥运梦想。1999年1月桑兰成为了第一位在时代广场为帝国大厦主持点灯仪式的外国人...

珍惜生命的名人故事
她从二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到她逝世这六十多年的期间,她的主要职务是写作和讲演,她跑遍美国各地,周游世界各国,全心全意为聋盲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贡献一生,曾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人民和高等院校的赞扬和嘉奖。一九五九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三、美国盲聋女作家的故事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

张海迪热爱生命的故事
张海迪童年的故事有感 张海迪生于1955年,小名玲玲,山东济南人。5岁因患脊髓管瘤,高位截瘫,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并获得了硕士学位。1983年张海迪走上创作文学的道路,后成为山东创作协会一级作家并且是山东作家协会副主席。5岁时张海迪因患脊髓管瘤而不能上学,但她非常想学习,恨不...

身残志坚的名人的事迹
1.华罗庚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华罗庚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

临沂市17152409925: 张海迪的故事谁知道?简短一些的! -
翠胖强阳: 张海迪,女,1955年9月生于山东济南1960年在幼儿园的一次文艺表演中,张海迪突然跌倒,经医生反复检查后,诊断为脊髓血管瘤.10岁前曾动过3次大手术,摘除了6块椎板,严重高位截瘫,自第二胸椎以下全部失去知觉.1970年随父母下...

临沂市17152409925: 简单介绍一下张海迪的事迹 -
翠胖强阳: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

临沂市17152409925: 简介张海迪的事迹.谢谢! -
翠胖强阳: 张海迪的事迹: 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

临沂市17152409925: 张海迪热爱生命的故事 -
翠胖强阳: 热爱生命的残疾人——张海迪 张海迪,女,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亲,下放聊城农村,给孩子们当起教书匠.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以...

临沂市17152409925: 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 -
翠胖强阳:[答案]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