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书院教育有哪些特点

作者&投稿:杜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说宋代书院教育具有官办私学的特点?~

书院是宋代的地方教育组织。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但发展于宋代。最初,书院为民办的学馆。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仁宗庆历年间,各地州府皆建官学,一些书院与官学合并。神宗时,朝廷将书院的钱、粮一律拨归州学,书院一度衰落。私学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与官学相对而言。历时2000余年,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官学是指中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由于只有官府有学,民间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


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科目之一,即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考试。“三舍法”,是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官员子弟可以免考试即时入学,而平民子弟需经考试合格入学。“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这一改革措施,事实上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学是地方官奉朝廷诏令在乡村设立的“教童蒙始学”的学校。始设于元代。

宋代的书院教育的特点: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师生眼界开阔;书院聚四方之俊秀,非仅取才于一域。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师“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师生关系融洽。

宋代为古代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书院产生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产物。归纳出其中几点重要的原因:

官学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书院的产生是必然,填补了官学的空白;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佛教禅林的影响;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应用,促进了图书事业的发展,从而为书院的各种教学活动及研究活动提供了便利。



扩展资料

北宋初年,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石鼓、茅山、象山等书院。其中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到仁宗末年,北宋前期较有影响的书院全部消失。

熙宁四年(1071)朝廷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以削弱书院和县学。七年将有教授的州中书院并入州学。南宋初期,张栻、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学者开始修复书院,并成为学派活动基地及讲学的场所。

理宗(1224~1264)即位后,将理学定为正统学说,书院教育成为朱熹等理学大师的遗产被官府继承。景定元年(1260)起,正式通过科举考试或从太学毕业的官员才能成为每个州的书院山长,朝廷借此控制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代书院



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

书院的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以白鹿洞书院为例,在南宋先后三次由官府增置学田。第一次在淳熙七年(1180年),始置学田870亩;第二次在淳熙十年(1183年),置办700亩;第三次在嘉定十四年(1221年),置办学田300亩。书院总共拥有学田1870亩。岳麓书院在绍熙五年(1194年),官府一次就拨给学田50顷,书院学生日给米一升四合,钱六十文。

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宋代书院的最高首脑称为山长、洞主或洞长。山长既是主要的教学者,又是最高的管理者,并且往往都由著名的学者来担任。北宋的书院除了山长之外,其他教学管理辅助人员的设置很少。南宋书院,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书院内部设施的日益增多,书院教学管理人员的设置也相应增加。

第三、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

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例如朱熹的学生黄干在白鹿洞书院讲《易经》乾坤二卦,山南山北的人士都来听讲。白鹿洞书院后来还拨出一笔专款,用来接待四方来求学的人,并有专人负责招待。

扩展资料

宋代书院历史:

北宋初年,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石鼓、茅山、象山等书院。其中睢阳(应天府)、岳麓、白鹿洞、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到仁宗末年,北宋前期较有影响的书院全部消失。熙宁四年(1071)朝廷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以削弱书院和县学。七年将有教授的州中书院并入州学。

南宋初期,张栻、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学者开始修复书院,并成为学派活动基地及讲学的场所。理宗(1224~1264)即位后,将理学定为正统学说,书院教育成为朱熹等理学大师的遗产被官府继承。景定元年(1260)起,正式通过科举考试或从太学毕业的官员才能成为每个州的书院山长,朝廷借此控制书院。



一是书院提倡日常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崇尚学术争鸣。这不仅深化了日常教学内容,同时也推动了各种学术观点的交流与传播。著名的“鹅湖之会”就是最好的佐证。1175年,代表不同学术观点的朱熹、陆九渊等人相逢于江西鹅湖,交流学术观点。陆九渊讽刺朱学“支离”.致使“元晦失色”;朱熹则反驳陆学不重读书的“发明本心”,有流入“空虚”之嫌。双方观点虽极不相同,但并不影响两人的学术友谊。此后,双方交往如故。后来,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后还曾经主动邀请陆九渊上山讲学,陆九渊则欣然前往。陆九渊的演讲题目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由于他所讲内容言辞恳切,语言生动,切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少学生被感动得当场流泪。朱熹对此番演讲也颇为赞赏,特意把陆九渊这一演讲内容刻石留念。
其二是,书院学生自修为主,教师答疑为辅,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由于书院大多都有藏书楼,所以,学生在自修时有足够的参考文献。书院学生在自修的同时也从事学术研究,完成的论文或著述由书院负责出资刻印。书院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的职业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富有创造性的一种教育制度。

宋代书院在教育及教学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
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第三、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
第四、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

  1、程朱理学产生并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
  2、基本教材是“四书五经”。
  3、书院盛行,有六大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


明代的书院教育有哪些特点?
1. 明代书院教育在正德年间得到快速发展,新建书院数量显著增加,反映了当时对教育的重视和需求。2. 嘉靖年间,书院建设达到高峰,书院成为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促进了地方教育的发展。3. 书院作为一种灵活的教育机构,由博学之士主持讲学,如王阳明和湛若水等,他们的影响力和教育理念进一步推动了...

书院作为古代特有的教育形式,它在宋元明清有何发展?
南宋书院教育的复兴,大体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由程朱理学的发展促成。理学奠基于北宋,成熟于南宋,在南宋几起几落,虽曾几度占据太学讲席,但屡遭朝中权贵排抑。为了专研学术,讲明义理之学,并广泛传播自己的思想,扩大影响,积极发展书院教育,创办书院、宣讲性理,并以书院为论坛,争鸣学术...

游客在参观岳麓书院时,可以了解到哪些古代教育制度?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府。游客在参观岳麓书院时,可以了解到许多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术传统。书院制度: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机构,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元、明、清各代。书院不同于官办的太学和国子监,它是由私人或地方官员捐资兴建...

古代书院的教育模式是怎样的?又有哪些礼仪文化?
古代的教育模式就是一个先生,教一群孩子,然后手拿戒尺,会很严厉的那种先生,礼仪文化就是必须要尊师敬长。

古代有名的书院有哪些?
古代有名的书院包括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这些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当时学子们求学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承和思想交流的重要阵地。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它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

中国古代的书院和官办学校有哪些差异?
在古代中国,书院教育和官办学校教育是两种主要的教育形式。书院教育是由私人或地方组织的教育机构,以教读经书为主,注重自主学习和自由思考。相较之下,官办学校更加注重对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教育,注重统一管理和控制,根据官方的教育要求设置课程。书院强调的是传统的“文化精神”,注重培养人的个性和...

古代书院的教育模式
古代书院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其平民教育情怀,即便如元明清时期好多书院改为“官办”,这种情怀也没有改变。 书院从诞生那天起,便向社会下层和民间士子开放。书院招生不设门槛,入学无户籍限制,只要有志于学业的,不分贫富,不论地域,均可入学,即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如四川文昌书院的“招生简章”(文昌书院记)中...

中国古代的书院有哪些主要的教育特色
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主要是以文科教育形式为主,也就是我们传统社会所追求的儒家精英教育,培养的是能做官,能够为民请命的士大夫和人才。

北宋初期是我国书院教育的高潮期,出现了哪些书院
2、白鹿洞书院 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3、茅山书院 茅山书院,又名金山书院,由处士侯遗北宋天圣二年(1024...

书院教育的历史沿革
书院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 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在历代之中﹐最有...

康乐县15636464732: 宋代教育的特点是 -
童妍马来:[选项] A. 书院在教育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B. 严格控制思想,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C. 学校教育未受变法运动的影响 D. 道德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

康乐县15636464732: 宋代与唐代书院的分布相比,有哪些特点 -
童妍马来: 分布特点:一是分布范围比唐代明显扩大,广西、海南都有了书院.(2分)二是数量猛增,书院分布由点状变为片状,出现了几大密集区.(2分)三是发展极不平衡,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北方四省书院很少.(2分) 说明:宋代书院教育比唐代...

康乐县15636464732: 什么是书院文化? -
童妍马来: 书院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五代北宋时候,书院正式确立.书院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由民间办学者传办,没有政府认可与资助. 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高峰期,有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近年来,一些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以及学者个人也开始了探索恢复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中的“书院文化”.“中国传统书院教育有鲜明的文化性和民族性.以研究和传播经典文化为己任,教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经世安邦之策,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刚毅诚信、博厚悠远、仁爱通和精神.对于今天的青少年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领会传统经典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康乐县15636464732: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什么时代? -
童妍马来:[答案] 春秋时期 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以孔子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那时统一的奴隶制国家西周日趋衰落,礼崩乐坏.由“学在... 对宋明理学和书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宋代 宋代,书院成为私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势大,其日久,影响很大.书院初为...

康乐县15636464732: 急求!高中历史题,求帮忙,谢谢了…1.概括宋、元、明时期书院的办学特点?并分析书院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析清朝书院逐渐衰亡的原因 -
童妍马来:[答案] 特点:从宋代到清代,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 到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 元代书院因统治者的“汉化”文教方针和书院政策而得到较大规模的发展.书院政策是随...

康乐县15636464732: 中世纪的文论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有哪些?补充:我在百度
童妍马来: 背景是事物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宋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都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探究与比较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的背景,...

康乐县156364647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 -
童妍马来:[答案] (1)依据材料“课程设置以“四书五经”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

康乐县15636464732: 我国古代书院的多重作用 -
童妍马来: 古代书院是用来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