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姓的来源和名人?以及它读名字的读音?

作者&投稿:尔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姓氏“阳”的读音?~

姓氏“阳”读作:yáng 。
阳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太傅阳处父,属于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晋国有一太傅叫处父,以擅长使用“虚饵之计”闻名天下,并导演了晋国“三易中军”的历史事件。因他被封于阳邑(今山西太谷东阳城),因此称阳处父,时人尊称其为“阳子”。
晋襄公姬欢(姬环)执政时期(公元前627~前621年在位),一大批晋文公姬重耳时期(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的老臣相继去世,大夫赵盾和狐射姑等都升迁高层,但相互之间为权利时有争执。在阳处父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共产党人阳自碧
扩展资料:
迁徙分布
阳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中国大陆名列姓氏排行榜的第一百六十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百九十五位,人口约六十万三千余,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37%左右,望族出沂水郡、陇西郡。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大约2500多年的前,周景王年间,阳国被邻国齐国吞并故国。阳国原是周朝的一个小诸侯国,所在地在今天的山东省沂水县的南方。阳国灭亡后,阳国的子孙,为了怀念故国,就以故国为姓而姓了阳。
此外,《广韵》上说,周景王封小儿子阳樊于阳,他的后裔为了避周时之乱,迁到燕国,以故国命姓氏,望族出于玉田。也就是说,阳氏子孙的发祥之地就在山东省沂水县的南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姓

阳姓
一、姓氏源流
阳(Yáng 阳)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源于东周,以国名为氏。据《姓考》载,周代有附庸方国、阳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东南),其地与齐国接壤。东周惠王时,阳国被齐国灭掉,齐人迁入其都,原阳国君主的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阳姓。
2、出自姬姓,源于东周,以封邑名为氏。据《广韵》载,东周时,周景王姬贵封其少子樊于阳邑(今河南省济源县),世称阳樊。后为避周乱奔燕,遂以原封邑命姓,成为阳姓一支。
3、出自代北莫胡卢氏三字姓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载:“莫胡卢氏,代人,(魏)孝文改为阳氏。”
得姓始祖:阳樊。阳姓出自姬姓,在公元前544年后的周景王时,景王姬贵将自己的小儿子樊封在阳邑(今河南省济源东南),世称阳樊。周景王少子的后裔因为躲避内乱来到燕国,并以原来封邑名中的阳字作为家族姓氏,遂成阳姓。阳氏后人多奉阳樊为阳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大约2500多年的前,周景王年间,阳国被邻国齐国吞并,阳国灭亡后,阳国的子孙,为阳姓是周景王的后代。阳国原是周朝的一个小诸侯国,所在地在今天的山东省沂水县的南了怀念故国,就以故国为姓而姓了阳。另外,关于阳氏的源流,《姓考》一书曾经指出,阳是古国的名称,周惠王时,齐国人过侵略迁入阳国,阳国亡,子孙就以国为姓。而《通志·氏族略》上则说,阳国与齐国邻近,闵二年,齐人入侵,阳国子孙就以国为氏。此外,《广韵》上说,周景王封小儿子阳樊于阳,他的后裔为了避周时之乱,迁到燕国,以故国命姓 氏,望族出于玉田。也就是说,阳氏子孙的发祥之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沂水县的南部。阳姓是周景王的后代。阳国原是周朝的一个小诸侯国,所在地在今天的山东省沂水县的南方。大约2500多年的前,周景王年间,阳国被邻国齐国吞并,阳国灭亡后,阳国的子孙,为了怀念故国,就以故国为姓而姓了阳。另外,关于阳氏的源流,《姓考》一书曾经指出,阳是古国的名称,周惠王时,齐国人过侵略迁入阳国,阳国亡,子孙就以国为姓。而《通志·氏族略》上则说,阳国与齐国邻近,闵二年,齐人入侵,阳国子孙就以国为氏。此外,《广韵》上说,周景王封小儿子阳樊于阳,他的后裔为了避周时之乱,迁到燕国,以故国命姓氏,望族出于玉田。也就是说,阳氏子孙的发祥之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沂水县的南部。
三、历史名人
阳 货:名虎,字货,是春秋时鲁国人。鲁国大夫季平子的家臣,季氏曾几代掌握鲁国朝政,而这时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季平子死后,专权管理鲁国的政事。后来他与公山弗扰共谋杀害季桓子,失败后逃往晋国。
阳 尼:字景文,北魏无终人,少好学,博通群籍,征拜秘书著作郎。尼一生著书数千卷,所造《字释》数十篇,未就而卒。
阳 介:阳尼之子,字天佐,奉朝请冀州默曹参军,早卒。尼从子鸣鹄、季智,前后为幽州司马。尼从子荆,有吏能,任范阳太守.尼从子延兴,任函州敕史。
阳 藻:避尼从孙,字景德,粗通经史,历官宁远将军、领统军,外御内抚,甚得局边之称。尼从孙诠之,字子衡,曾任司徒行参军。尼从孙璠,任通直散骑常侍。
阳 城:字亢宗,唐代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人。唐德宗时,他出任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刺史。当时道州一带多矮人,身高不过3尺,历来的地方官把这些矮人作为特产土贡献于朝廷,专供朝廷取乐玩耍。阳城上任后,看到这种不人道的行为甚为愤怒,他上疏陈述了历年因贡矮奴给道州人民带来的无尽苦难,要求皇帝免除这项陋规。唐德宗看后遂同意停止当地土贡。道州百姓听到这一消息无不感恩戴德。后来,民间便把阳城奉为福星,将他塑造成为天官模样,一身朝官装束,一派和颜,充满了福运和财气,这也表达了人民对阳城的崇敬之情。现在,阳城的故乡夏县庙前镇还保留有他的墓冢和祭祀他的阳公庙。
阳乘庆:阳尼从孙,官至太学博士,继承祖父遗志,撰《字统》二十卷,行于世。尼从孙固,字敬安,历官北平太守、郎中令、前军将军。固为人刚直雅正,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没之日,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
阳休之:阳尼重从孙,字子烈。东魏武定年间,官至黄门朗。北齐天统年间,官拜吏部尚书。北周武帝年间,官拜州刺史。著有《幽州人物志》。尼重从孙弼,字世辅,长于吏事,本州别驾加轻车将军。尼重从孙伯庆,汝南太守。
阳处父:春秋时代晋文公、襄公时人,虽然不算多么显赫的人物,但是却主导了一次震惊当时的人事异动,即所谓“易中军”并涉入所谓的“三易中军帅”的权力斗争的漩涡,最后身死名裂。阳处父的身份及权力,功劳等各方面探讨所谓“易中军”及“三易中军帅”的相关问题,认为阳处父只是台面上的白手套型的人物,幕后的操纵者,其实是晋襄公。阳处父的失败,即是晋襄公的失败。对阳处父的评价,包括所谓的“仲尼曰”及《礼记·檀弓篇》的记载,以二者之时代背景及个人立场之故,皆未能肯定阳子行事,实有失公允。以为阳子忠贞,可比荀息。叔向忠于公室,世所共知。叔向犹愿效法阳子,亦所谓推己及人也。
阳孝本:宋代大学者,学问深而博,品德高贵,隐居在山中读书讲学,朝廷再三叫他做官都不去。当时的学问人都敬重他,苏东坡也佩服他。后来还是被朝廷请去给太子讲学。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阳都县:汉代县名,隶徐州琅琊郡,汉灭即废。其故城遗址在山东省沂南县砖埠乡之东的黄疃村一带。
2、堂号
阳姓的主要堂号有:“启胤堂”等。
============================================================
【阳姓宗祠通用对联】
〖阳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周封少子;
唐著谏官。
——佚名撰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阳氏的来历。“少子”,谓幼子,小儿子(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介绍)。下联典指唐代北平人阳城,字亢宗,少年时家贫而好学。登第后隐于中条山,德宗召他为谏议大夫。宰相陆贽受户部侍郎裴延龄诬陷被免职,内外震恐,不敢发言。阳城与拾遗王仲舒等上疏论裴延龄的奸佞,要求挽留陆贽。德宗又想用裴延龄为相,阳城大哭于宫廷,极力阻止。后出任道州刺史,治民如治家。
圣门高弟;
太子老师。
——佚名撰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孔子的弟子阳货,鲁国人。下联典指宋代大学者阳孝本,字行先,博学行高,苏东坡也很佩服他。他隐居山中讲学二十年,朝廷要他出来做官他不去。再三请他去给太子讲学当老师,他才去了。被授予博士,以直秘阁归。
-----------------------------------------------------------------
〖阳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八科皆中,累迁御史;
四世同居,诏表门闾。
——佚名撰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国子祭酒阳峤,武后时,举八科皆中,累迁右台御史。以清白闻,终国子祭酒。下联典指南齐名人阳黑头,华阳人。四世同居,建元中诏表门闾。
玉种兰田,喜获佳人淑配;
袍遗贵宝,幸沐天子恩荣。
——佚名撰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名人阳雍伯,一称羊公。尝设义浆给行人三年。一人饮讫,怀中出菜子一升,与之,曰:“种此生美玉,并得好妇。”后娶北平徐氏女,于所种处得白璧以为聘。生十男,皆俊异,位至卿相。下联典指魏国阳姓名人阳彪事典。
--------------------------------------------------------------------------------
【中国人民解放军阳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阳自碧少将
阳自碧(1918-——),四川省巴中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机要科译电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机要科译电员、股长、副科长,中共中央机要科股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机要科副科长、科长,冀热辽军区司令部机要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副处长,华北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要局副局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51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阳姓起源参考之一
阳,上古周朝时的小国(今山东省沂水县南),后为齐国占领,而国人的后代不愿忘本,仍以国名为姓,称为阳氏。春秋时期,晋国太傅阳处父,封邑于阳(今山西省太谷县东阳城),后人以邑名为姓,古得阳氏。又春秋末期,鲁国季孙氏的家臣阳虎,封邑于阳关(今山东省泰安县南),阳虎一度因挟持季桓公,执掌国政,权势很大,后败逃于齐,但他的后人以这段权势为容,就以其封地中的一字为姓氏,也得阳氏。再则,春秋时楚穆王之子公子扬,扬之孙名亡字子瑕,被出平王封为令尹,封邑在阳,是他又被称之为阳亡,他的子孙中也有以封邑为姓,称为阳氏。 还有,周时,周景王封小儿子于阳樊(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其后因避乱而迁于燕,居民和后人仍以邑名为姓,称为阳氏。通志氏族略:阳,其国近齐,闵二年,齐人迁阳,子孙以国为氏。

阳姓起源参考之二
阳,春秋时期,晋国太傅阳处父、鲁国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楚穆王的孙子子瑕,他们的封地地名都叫阳,他们的子孙也都以祖先的封地为姓氏,称为阳氏。阳休之,北齐文人,北平无极(今天津市蓟县)人。他年轻时就以文才著名,在当时人称“能赋能诗阳休之”,曾为诗人陶渊明另编新集。北魏未年他还与魏收等人共修国史。撰有《幽州人物志》等,但他的作品现都已佚

阳作为姓的读音,没变化,
也念yáng



来源较为复杂,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支出自周朝王室之后,是由王室成员分封而来。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今河南济源皮城),为诸侯国,后遇周乱,出奔于燕(今河南卫辉),为标明自己身份而以阳为姓。东周时有一附庸国名阳(在今山东青州东南),与齐国为邻,后被齐国吞并,阳国人遂以国为氏,称阳氏。又如,相传夏禹后代中也有一些人以阳为姓。春秋时鲁国季孙氏的家臣中有一人名叫阳虎,因封邑在阳关(今山东泰安南),所以以阳为姓,其后代也姓阳。晋国有太傅阳处父,被封于阳(今山西太谷东阳城),子孙也以阳为姓。楚国穆王有子名扬,其孙在楚平王时任令尹,被封于阳(今址不详),后代也姓阳。此外,满、回、侗、土家、布依等少数民族中都有阳姓。历史上形成了玉田(今属河北)等郡望。当代分布较广,以河南、湖南、广西、四川、江西等省为中心。历史名人:春秋时孔子有弟子阳货,汉代上谷都尉阳并,北朝九江太守阳球,唐代国子祭酒阳峤,宋代博士阳孝本等。
参考资料:http://bbs.asiaci.com/viewthread.php?tid=63258&extra=&page=3

做姓的时候还是读阳

你遇见过姓阳的人吗?你就确定它就读yáng吗?我就是从小到大读“央”的音。我们那个地方的所有人都读这个音,即使是老师也是这样念的!!!!!!!!!!


百家姓的来历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2....

“张”姓的来源,以及历史张姓名人?
2014-09-13 张姓的历史来源及历史名人拜托各位了 3Q 4 2018-06-11 张姓的起源,历史和姓张的名人有哪些 4 2013-10-27 “张”姓的由来。张姓有哪些历史人物。 6 2013-06-23 请问在历史上姓张的伟人名人有哪些??? 378 2008-05-20 历史上的张姓名人(只要名字) 525 2018-04-15 历史上姓张的名...

宋姓有什么起源和历史名人吗?
宋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有:宋姓最早源自子姓,起源于河南商丘,微子启为得姓始祖。历史名人有:1、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诗人,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传世作品有《九辩》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

王这个姓氏的来源历史名人和现状
1,王有一个来源是源于妫姓,源于妫姓的王姓子弟,也是王姓非常重要的一支,他们奉虞舜为祖先。2,姓王的历史名人也有很多,其中比较出名的有王羲之,王维,王昭君,王安石,王昌龄,王勃,等。3,王姓的现状可以参考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23年1月公布的官方数据,2023年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1.015亿人,...

黎姓的来源家谱和历史名人
姓氏源流 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中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

颜姓的来源及姓颜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2017-01-22 颜姓的来源及姓颜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20 2013-08-04 颜姓的来源和名人都有哪些? 16 2021-04-19 姓颜的历史名人 2021-04-23 历史上姓颜的名人有哪些? 2021-12-12 中国古代历史上姓颜的名人有哪些? 1 2022-03-08 颜姓历史名人 2015-12-18 古代姓颜的历史人物有哪些,以及他的...

姓罗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一、罗姓起源 罗姓起源有二:一是出自坛姓,以国为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的后裔。据《礼记》记载,祝融氏是少康金天氏的儿子,名叫“重”,担任“立木之官”,因此被称为句芒。句芒辅佐伏羲,管理着12000余里的东方土地,并从伏羲发明渔网中得到启发,亲自发明了捕鸟的“罗”。二、罗姓名人 古...

林姓来源和名人
2、林姓的另一个起源出自姬姓,是东周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70~前720年)的小儿子姬开,他的子孙以他的字“林”为姓。因起源于今河南洛阳一带,林姓家谱中就称为河南林。3、此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将鲜卑族等原先丘林姓氏的都改成林姓,并注籍为河南洛阳人。其他少数民族中有满族的林佳氏...

海姓的来源及姓海的名人
二 迁徙分布 海姓望族居住在薛郡(今天的山东境内)。 三 郡望堂号【郡望】 1 齐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一带。 2 薛郡: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设置,治所在鲁县,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南部一带。汉朝时改为鲁国。 四 历史名人 1 海瑞:明代右都御史,...

姓氏朱的由来
发展和演变:朱姓也有另外一个起源,是说帝舜时有一个大臣叫朱虎的,他的子孙也以朱为姓。虽然这一支的时间比较早,但朱虎的后代却没有资料可以查证。朱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沛县,丹阳,吴郡,钱塘,谯郡,义阳,太康,洛阳,长沙,南康,吉安,建阳,庐陵等。朱姓名人,尚有朱子清、朱子谦等。 朱的姓氏来源 朱姓的来源和...

禹城市18030808456: 姓阳的祖先是谁? -
从柳益妥: 根据源流,阳姓的祖先有:阳樊(姬樊2113)、季孙阳虎(阳货)、阳处父、5261令尹子瑕(公子瑕、芈瑕)、耶律·大石、别帖乞·屈出律、杨大巽(阳大巽).在公元前544年后的周景王时,景王姬贵将4102自己的小儿子樊封在阳邑(今河南省济源东南),世称1653阳樊.周景王少子的后裔因为躲避专内乱来到燕国,并以原来封邑名中的阳字作为家族姓氏,遂成阳姓.阳氏后人多奉阳樊为阳属姓的得姓始祖.

禹城市18030808456: 中国有没有姓阳的 -
从柳益妥: 阳 来源较为复杂,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支出自周朝王室之后,是由王室成员分封而来.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今河南济源皮城),为诸侯国,后遇周乱,出奔于燕(今河南卫辉),为标明自己身份而以阳为姓.东周时有一附庸国名阳(在今山东青...

禹城市18030808456: 古代阳姓是那个民族 -
从柳益妥: 阳姓以国为姓,出自姬姓,源于东周,以国名为氏.据《姓考》载,周代有附庸方国、阳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东南),其地与齐国接壤.东周惠王时,阳国被齐国灭掉,齐人迁入其都,原阳国君主的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阳姓. 一支起源于鲜卑族,一支源于契丹族,出自宋朝时期西辽政权纳喇氏部族,还有一支源于蒙古族.

禹城市18030808456: 姓阳的和姓欧阳的是甚么关系啊!!大神们帮帮忙 -
从柳益妥: 很多欧阳姓,由于历史原因改姓为阳,成为现在阳姓来源的重要一支.欧阳姓改姓为阳最早追溯到北宋欧阳修之后,主要原因如下: 1、最早为北宋末年,欧阳三分家,形成了欧、阳以及欧阳同宗姓氏并列的情况. 2、政府和社会对单姓的偏好,尤其是明朝的复姓简化等,让部分欧阳姓简化为欧或阳. 其中北宋末年欧阳三分家所诞生欧姓以及阳姓都尊崇欧阳修为祖先,以安福令欧阳万为始祖,同时从纵的方面上溯到夏禹.

禹城市18030808456: 为什么姓欧阳的现在要姓阳 -
从柳益妥: 没有谁规定现在姓欧阳的一定要改成姓阳,这是复姓改单姓,司马可以改成马,不过单姓马的一般不能反过来改成司马,人家为什么要改,还是得去问问主张改姓的长辈是因为什么原因.历史上,删繁就简而改姓的大有人在.也有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姓更加完美,富有时代气息而改姓的,也有的是因族大分家而改姓的,

禹城市18030808456: 欧阳姓的起源 -
从柳益妥: 姓氏起源 欧阳复姓出自姒姓.欧阳姓为禹王的后代.禹之子启建立了夏朝,传至少康,封支庶子于会稽,建立越国,战国时期越王无疆亡国于楚.无疆受封于乌程欧阳山之南.古代时以山南为阳,故称欧阳侯亭,其后代子孙遂为欧阳氏.

禹城市18030808456: 阳这个字怎么读 -
从柳益妥: 中文名称 阳 拼音 Yáng 解释 姓氏出处 《通志·氏族略》 笔画 7笔

禹城市18030808456: 阳字简体字的起源 -
从柳益妥: 阳. 甲骨文,为形声兼会意的字,左边是“阜”,表示升高的意思;右边是一盏明灯,明灯升高,光明至极. 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相似,灯下增加了三撇,表示灯光四射. 小篆的形体同于金文. 楷书繁体“阳”还能隐约看出本来面目.解放后,简化汉字“阳”作“阳”. 阳. 本义,光明.由此引申为太阳,如《诗经.小雅.湛露》:“匪阳不晞.”(不是太阳则晒不干的).由“太阳”又引申出“温暖”,如《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日温暖,黄莺鸣叫). 山南水北亦称“阳”. 简化汉字方便使用,但失去了很多文化的意蕴.

禹城市18030808456: 阳姓和欧阳姓是一个姓吗?两者有什么联系吗?如果是这两个姓的人回答最好了. -
从柳益妥: 姓阳基本上是从姓欧阳的家庭中分出来的,如果论老祖宗,就是一家的.望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