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和尚???

作者&投稿:蔺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第一个和尚是谁??法号叫什么??~

是朱士行!

中国佛教第一位出家僧人





如果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卢传授《浮屠经》,介绍佛陀事迹,表明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话,迄今为止佛教在中国已整整有两千年的历史。东汉明帝(公元58-75年在位)派人到印度求去,请了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僧人到洛阳,译出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他们住锡译经的地方白马寺,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座佛寺,到现在也已有一千九百三十多年了。那么,在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出家的僧人是谁呢?





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高僧传》卷四)。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只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才废止了不让汉人出家的禁令,于是才有了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佛教第一僧——朱士行。





朱士行,河南颖川人,“少怀远悟,脱落尘俗”。魏甘露二年(257)在洛阳出家(公元249年,天竺沙门昙柯迦罗来到洛阳,开坛受戒后,中国才有了正式登台受戒的僧人,朱士行即为最早)。出家后,他“专务经典”,以弘扬佛法为自己的终生大事业。他在研习由天竺竺佛朔于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诵出梵文、月氏支谶译成汉文、再由河南洛阳孟福和张蓬笔记的《道行经》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印度距我国万里之遥,释迦牟尼涅?已七、八百年,加之语言不通,佛教典籍经过口传翻译、抄录,错漏、矛盾处很多,深感“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誓志捐身,远求大”。遂下决心亲自到印度求取梵文原本,然后回国翻译,以传真经。公元260年,亦即出家后的第三年,朱士行从雍州(陕甘边境)出发,克服无数艰难险阻、饥渴病苦,穿过荒漠戈壁和千山万水,徒步跋涉一万一千多里(《后汉书·西域传》),终于在甘露六年(261年)到达于阗国。所以朱士行不仅是我国佛教第一僧,也是西行取经的第一人,他比法显早140年,比玄奘早了四百年。





于阗国,民风敦厚、朴实,盛行佛教大乘之法,朱士行来自中国,弘扬大乘佛教,深受人民群众和信徒的欢迎。但是从出塞到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整整二十年并没有寻得一部大乘佛典。后来他在弟子弗如檀(于阗人)的帮助下,取得于阗国王的好感与信任,机智地取到了般若正品梵书《道行经》原本,全部90章,60万言。随后扮成商队,终于巧妙地将经书运出于阗王城和国境,太康三年(282年)送达洛阳。晋朝在陈留水南寺组织了竺叔兰、无罗叉、弗如檀和周玄明等中外高僧、学者于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全部译校完成定本,这部《大品般若经》(《放光般若经》)才正式和当时的人们见面,并很快得到广泛传播。然而,朱士行却被留在于阗国内,不能回到中原翻译此书。直到80岁圆寂在于阗。按照佛教的仪轨进行火葬。当地人民将其骨灰和舍利,建塔装殓。因为中国佛教僧人在道安以后(公元376年)才“四姓入沙门,皆称释种”,规定“释”为佛门弟子之通姓,所以朱士行是本姓本名,而没有释姓法名。

是朱士行!

中国佛教第一位出家僧人





如果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卢传授《浮屠经》,介绍佛陀事迹,表明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话,迄今为止佛教在中国已整整有两千年的历史。东汉明帝(公元58-75年在位)派人到印度求去,请了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僧人到洛阳,译出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他们住锡译经的地方白马寺,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座佛寺,到现在也已有一千九百三十多年了。那么,在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出家的僧人是谁呢?





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高僧传》卷四)。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只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才废止了不让汉人出家的禁令,于是才有了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佛教第一僧——朱士行。





朱士行,河南颖川人,“少怀远悟,脱落尘俗”。魏甘露二年(257)在洛阳出家(公元249年,天竺沙门昙柯迦罗来到洛阳,开坛受戒后,中国才有了正式登台受戒的僧人,朱士行即为最早)。出家后,他“专务经典”,以弘扬佛法为自己的终生大事业。他在研习由天竺竺佛朔于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诵出梵文、月氏支谶译成汉文、再由河南洛阳孟福和张蓬笔记的《道行经》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印度距我国万里之遥,释迦牟尼涅?已七、八百年,加之语言不通,佛教典籍经过口传翻译、抄录,错漏、矛盾处很多,深感“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誓志捐身,远求大”。遂下决心亲自到印度求取梵文原本,然后回国翻译,以传真经。公元260年,亦即出家后的第三年,朱士行从雍州(陕甘边境)出发,克服无数艰难险阻、饥渴病苦,穿过荒漠戈壁和千山万水,徒步跋涉一万一千多里(《后汉书·西域传》),终于在甘露六年(261年)到达于阗国。所以朱士行不仅是我国佛教第一僧,也是西行取经的第一人,他比法显早140年,比玄奘早了四百年。





于阗国,民风敦厚、朴实,盛行佛教大乘之法,朱士行来自中国,弘扬大乘佛教,深受人民群众和信徒的欢迎。但是从出塞到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整整二十年并没有寻得一部大乘佛典。后来他在弟子弗如檀(于阗人)的帮助下,取得于阗国王的好感与信任,机智地取到了般若正品梵书《道行经》原本,全部90章,60万言。随后扮成商队,终于巧妙地将经书运出于阗王城和国境,太康三年(282年)送达洛阳。晋朝在陈留水南寺组织了竺叔兰、无罗叉、弗如檀和周玄明等中外高僧、学者于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全部译校完成定本,这部《大品般若经》(《放光般若经》)才正式和当时的人们见面,并很快得到广泛传播。然而,朱士行却被留在于阗国内,不能回到中原翻译此书。直到80岁圆寂在于阗。按照佛教的仪轨进行火葬。当地人民将其骨灰和舍利,建塔装殓。因为中国佛教僧人在道安以后(公元376年)才“四姓入沙门,皆称释种”,规定“释”为佛门弟子之通姓,所以朱士行是本姓本名,而没有释姓法名。

是朱士行!

中国佛教第一位出家僧人

如果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卢传授《浮屠经》,介绍佛陀事迹,表明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话,迄今为止佛教在中国已整整有两千年的历史。东汉明帝(公元58-75年在位)派人到印度求去,请了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僧人到洛阳,译出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他们住锡译经的地方白马寺,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座佛寺,到现在也已有一千九百三十多年了。那么,在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出家的僧人是谁呢?

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高僧传》卷四)。当时佛教如同黄老学说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只是居士、信徒而已。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才废止了不让汉人出家的禁令,于是才有了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佛教第一僧——朱士行。

朱士行,河南颖川人,“少怀远悟,脱落尘俗”。魏甘露二年(257)在洛阳出家(公元249年,天竺沙门昙柯迦罗来到洛阳,开坛受戒后,中国才有了正式登台受戒的僧人,朱士行即为最早)。出家后,他“专务经典”,以弘扬佛法为自己的终生大事业。他在研习由天竺竺佛朔于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诵出梵文、月氏支谶译成汉文、再由河南洛阳孟福和张蓬笔记的《道行经》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印度距我国万里之遥,释迦牟尼涅?已七、八百年,加之语言不通,佛教典籍经过口传翻译、抄录,错漏、矛盾处很多,深感“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誓志捐身,远求大”。遂下决心亲自到印度求取梵文原本,然后回国翻译,以传真经。公元260年,亦即出家后的第三年,朱士行从雍州(陕甘边境)出发,克服无数艰难险阻、饥渴病苦,穿过荒漠戈壁和千山万水,徒步跋涉一万一千多里(《后汉书·西域传》),终于在甘露六年(261年)到达于阗国。所以朱士行不仅是我国佛教第一僧,也是西行取经的第一人,他比法显早140年,比玄奘早了四百年。

于阗国,民风敦厚、朴实,盛行佛教大乘之法,朱士行来自中国,弘扬大乘佛教,深受人民群众和信徒的欢迎。但是从出塞到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整整二十年并没有寻得一部大乘佛典。后来他在弟子弗如檀(于阗人)的帮助下,取得于阗国王的好感与信任,机智地取到了般若正品梵书《道行经》原本,全部90章,60万言。随后扮成商队,终于巧妙地将经书运出于阗王城和国境,太康三年(282年)送达洛阳。晋朝在陈留水南寺组织了竺叔兰、无罗叉、弗如檀和周玄明等中外高僧、学者于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全部译校完成定本,这部《大品般若经》(《放光般若经》)才正式和当时的人们见面,并很快得到广泛传播。然而,朱士行却被留在于阗国内,不能回到中原翻译此书。直到80岁圆寂在于阗。按照佛教的仪轨进行火葬。当地人民将其骨灰和舍利,建塔装殓。因为中国佛教僧人在道安以后(公元376年)才“四姓入沙门,皆称释种”,规定“释”为佛门弟子之通姓,所以朱士行是本姓本名,而没有释姓法名。

佛陀入灭之后,关于戒律的歧异主张,对佛经结集和教团的分裂、部派的出现,都可以说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参王邦维:《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页以下,中华书局,年。】 。在中国,先是由于佛法未昌,戒律不行,待到律宗兴起,又因律典浩繁,研习乏人,而难以为继,时至日下,戒律益发萎靡,几至无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就中国的僧团情形看来,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二元并行的,即戒律与各种僧制同时应用。除佛制的戒律以外,历代王朝政权针对佛教有着各种各样的僧尼令或僧道格,历代的佛教徒亦有各色的僧制、清规。其中,戒律是来自于大小乘佛教的佛制;僧道格即是政令,是国家政府部门对僧尼等制定的政策法令,可以说是历代的宗教政策;而僧制和清规则是佛教传布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国佛教历代高僧大德们结合本土风俗、民情、文化等具体情形,为匡正僧尼的行为,于戒律之外,另制定其他若干约束僧尼言行的僧团制度。基本上,就是这四种戒律、僧道格、僧制、清规制约着中国的僧团。

到中唐的时候,百丈怀海(~)禅师制定了清规。很多人以为禅宗是特别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标举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行事往往特立独行,脱略不羁。到了百丈时期,更是因他住于律寺之中,而感到对禅宗“说法住持,未合轨度,故常尔介怀”,从而别创禅林,制立清规。百丈清规制定之后的几百年间,就出现了十几种清规,历代丛林依百丈清规为蓝本,作了一些权宜性的增减,到元代至元年间(~),奉敕重修,称为敕修百丈清规。迄今近七百年间,百丈清规一直作为历代寺院的基本法规。可以说,百丈清规的创立,在整个中国佛教史上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事情。

知道悉达多太子第四次游城门吗?他见到了出家人,那出家人就是燃灯佛现的相,带出解脱生老病死的愿景给悉达多太子。所以那是第一个僧人。

另外,开始出家并没所谓清规戒律,是后来佛陀管理僧团(僧团有各色各样出家因缘的人,每个人习性背景教育不同),而制定了戒律。换言之,戒律是应复杂的僧团保持清净、思考了意的修行环境而生的。

和尚是师父的意思,是对足以教导我们的人的尊称。
清规戒律的建立有这么个说法,叫做: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和百丈都是我国有名的祖师大德。佛教上的一些规矩也是一步步订立起来的,并非从释迦牟尼佛时代就是如此。

中国第一个出家的叫严佛调,第一个依律受戒成为比丘的叫朱士行。严佛调是安徽人朱士行是河南人


“一个和尚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是什么意思?出处哪里?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这首咏和尚的诗是个罗嗦诗,诗中每一句组词都堆叠同样的概念,说同一回事,堆砌词藻、累赘罗嗦,让人啼笑皆非。出自明代冯梦龙的文言笔记、幽默小说集《古今谭概》。

一个和尚一分齐
应该是:一个和尚一份斋。一视同仁

有一个绕口令 其中一句是 纹儿了纹儿了响纹了嗡 。 这套绕口令完整的是...
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鱼一盏灯。一个金钟,整四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三层。三张高桌十二条腿,三个和尚三本经,三个铙钹三口磬,三个木鱼三盏灯。三个金钟,十二两,西北风一刮,纹儿了纹儿了响纹儿了嗡。

一个和尚,两个和尚,三个和尚。。?
意思:一个和尚时,渴了自己挑水喝;两个和尚时,渴了,一起挑水喝,省时省力;三个和尚时,哪一个和尚也不希望自己挑水给别人喝,两人一起吧,又都觉得不公平,所以没人挑水,就渴死了。出自:中国民间谚语《三个和尚》寓意:办一件事,如果没制度作保证,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说明集...

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句谚语说明了什么
该谚语说明合作才能共赢。只有一个和尚时,由于生存的需要,没有逃避的可能性,只能自己去挑水。同样的道理,当让某个人全权负责某件事情时,没有丝毫推卸的余地,往往及时甚至提前完成任务。而三个和尚时,人的惰性和依赖性更强,使得每个人忙于推卸责任,指望别人去承担义务,自己享受成果,不肯合作,这...

民间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什么意 ...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简单,但是说明的寓意很深刻,它主要是表明如果没有做好人员的分配,就很可能会出现人员相互推诿,导致不能不能做好事情现象。在很多以前,一个庙里住着一个和尚,他每天都要去比较远的地方挑水喝,后来,又来了...

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讲得了什么道理?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既批评了“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社会上存在的落后思想,又提倡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社会新风尚,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个和尚到最后才一起奋力救火 ,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

"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说明了什么管理...
”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说明的管理学道理是:办一件事,如果没有制度保证,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有水喝?因为三个和尚属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境界,都不想出力,想依赖别人,再去谁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

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和,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句话的意思
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一段寓言,其寓意是:办一件事,如果没制度作保证,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因为三个和尚属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境界,都不想出力,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

一个和尚的歇后语
1. 和尚庙前讲假话——惹是(寺)生非 2. 和尚念经——老一套 3. 和尚敲木鱼——老一套 4. 和尚敲钟——响当当 5. 和尚娶老婆——岂有此理;离经叛道 6. 和尚娶媳妇——今生休想 7. 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8. 和尚头上盘辫子——空绕一圈儿(比喻白走一趟)9. 和尚挖墙洞——妙(庙)透...

抚宁县15229627661: 中国最早的和尚是谁? -
殳彩斯皮: 朱士行,河南颖川人,“少怀远悟,脱落尘俗”.魏甘露二年(257)在洛阳出家(公元249年,天竺沙门昙柯迦罗来到洛阳,开坛受戒后,中国才有了正式登台受戒的僧人,朱士行即为最早).出家后,他“专务经典”,以弘扬佛法为自己的...

抚宁县15229627661: 世界上第一个和尚是谁?
殳彩斯皮: 第一个和尚是释迦摩尼,他觉悟了,度脱众生,才有第二第三个和尚.

抚宁县15229627661: 历史上的第一个和尚是? -
殳彩斯皮: 不就是和尚啊

抚宁县15229627661: 中国最早的和尚源自哪个时代? -
殳彩斯皮: 通说是后汉(东汉)明帝之时(公元前2年).历史书上也采此说. 据《魏书 释老志》,明帝梦见金人,以问群臣,傅毅对以西方有圣人,乃遣郎中蔡音、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旧印度).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负经而至.所以就立一白马寺于洛城西.自此,中国就出现了最早的“和尚”(佛教徒).

抚宁县15229627661: 世界第一个当和尚的人叫什么名字?
殳彩斯皮: 释家磨尼 佛教他创建的,自然他是第一个和尚,第一个尼姑就不知道了,哈哈.

抚宁县15229627661: 世界上第一个和尚是怎么来的,谁这么有创意,还剃光头? -
殳彩斯皮: 和尚为什么是光头? 凡是出家当和尚的人都要剃光头发,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 公元前5世纪,在尼泊尔和印度交界的一个释迦族部落里,王子乔达摩·翻达多离家修行,7年后觉悟成佛,开始在恒河流域布教,广收门徒.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

抚宁县15229627661: 历史上第一个当和尚的人是谁 -
殳彩斯皮: 释迦摩尼 真名叫 乔达摩.悉达多 印度的一个王子

抚宁县15229627661: 最早的和尚什么时候出现的啊? -
殳彩斯皮: 汉明帝“永平求法”时

抚宁县15229627661: 中国最早的和尚出现在什么时期 -
殳彩斯皮: 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平十年 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认可,延请印度高僧入中国传法,并建白马寺. 有法有寺有师承,自然就有传播的弟子,也就开始有了出家的僧人.

抚宁县15229627661: 来中国的第一个和尚 -
殳彩斯皮: 达摩祖师?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于洛滨,葬熊耳山.??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