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两型社会的理解是什么?

作者&投稿:茆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在这里,“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要看到,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虽然资源节约了,但却是“不发展的社会”,这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节约型社会与过去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内涵更广泛,发展的层次更高。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并且能够尽量循环利用,又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基于此,必须着眼于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资源、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把节约资源纳入经济转换方式的重要内容,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同时,让每个人羞于浪费、不敢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只是由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过去我国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十分严重。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要打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另外,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护环境的有力措施。经济运行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造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退化、恶化严重。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态的破坏,转变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是重要的一步。最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我国正在积极实行资源的“走出去”战略,但是对于重要资源特别是粮食耕地、淡水、石油、煤炭等战略性资源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如果依赖进口,就会受制于人,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质上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和长远战略方针。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只有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有国家的长足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要求真务实,居安思危,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全局观念;做到建设节约型社会从今天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节水、节电、节煤、节油、节粮、节地、节材等具体工作做起,让节约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二是加大调控和监管力度,杜绝重复建设等浪费现象。低水平重复建设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顽症”。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只看到了短期效益和局部利益,没有看到资源的无端消耗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消极后果。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于企业行为要积极引导和规范,对于政府行为要加大监督力度,改变唯GDP的政绩考核体系,把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列入监督考核内容。三是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对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以控制,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要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力争用信息技术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四是大力扶持环保产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环保产业潜力巨大,不仅能回收废弃物,减少污染,它的产值巨大,还能推动经济发展和劳动及就业。环保产业只是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着手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循环经济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我们应当转变观念,积极探讨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着手建立支撑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公众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循环经济为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建设节约型社会,还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以科技进步带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推动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加快新能源开发的速度。完善法律法规,创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机制。要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种资源产权权益,这样才有人对资源负起责任,才能尽量发挥资源的效益。要完善《节能法》、《水法》、《土地管理法》等法规,加大实施力度,对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者依法惩处。建立资源利用的协调机制,根据资源的承载能力来配置资源。建立能源、资源审计制度,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共同构成社会性管理的新框架。还要建立健全民众的监督机制,让制度成为资源节约的有力保证。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一天,中央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按民间通俗的说法,就是“特区”。“两型社会”建设,是国家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布局,是湖南富民强省的重大历史机遇,是新时期赋予湖南的重大历史使命。省委要求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攻坚克难,以全局眼光全新思路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务求三年内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重大突破,五年内见到实效。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尝试。做好“两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是媒体的政治责任。媒体尤其是党报负有舆论先行、观念先导之责。新闻是新生事物的天然盟友。“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划时代的全新课题,从尊重新闻规律的角度,媒体也应抱以极大的热忱不辱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面前,媒体应珍惜并把握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挥好舆论的先导作用,为“两型社会”建设营造出良好、和谐、有益、向上的舆论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近日在人民日报考察时所指出的:“需要新闻宣传工作在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营造健康向上、丰富生动的主流舆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发挥好舆论的引导作用,讲清楚“两型社会”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以昭示真理

“两型社会”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两型社会”?为什么要在长株潭城市群试验?怎么建设?突破口和努力的方向在哪里?这些问题,无不需要舆论加以阐释和引导。“两型社会”建设就像是一张“白纸”,都知道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但怎么画、画什么,却没有现成的作品可以描摹;既叫试验区,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大胆突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尽管我国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资源环境制约日益严重,需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国家布局在长株潭开展“两型社会”试验,就是希望这里在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避免走传统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老路,就是希望这里加快改革创新力度,率先探索出具有全国示范意义和借鉴意义的新体制机制。这些道理,需要媒体努力讲清楚。同时,“两型社会”试验区完全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特区,以前是计划经济背景,现在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条件;以前主要是提供优惠政策以促进GDP的发展,现在是以“又好又快”为前提条件;以前提出对外开放,是为了发展对内经济,现在则以制度创新为重要手段。这些道理,同样需要媒体不断讲清楚。还需要澄清几种认识误区:一是“限制论”,担心试验区搞“两型”主题会限制快速发展;二是“简化论”,认为搞“两型社会”等同于节能减排;三是“无关论”,认为试验区只是长株潭的事与其他地区关系不大;四是“无用论”,认为没有政策优惠和中央财政支持。这些模糊认识,需要舆论加大力度予以澄清。通过舆论引导,促使人们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两型社会”的本质内涵。思路清楚了,才能找准出路。

要作好舆论引导这篇大文章,需要媒体站在较高的基点上倾听时代脉动,准确把握十七大精神的实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核,自己真正明白了,才能引导人。同时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前进”;要以理服人,不是简单登几篇说明文字,而是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道理说通俗说透彻,从而形成广泛的共识。

发挥好舆论的激励作用,既讲清楚“两型社会”的美好前景,更为新人新事鼓与呼,以凝聚人心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的示范区,成为全省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区,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成为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具体来说,就是使长株潭城市群成为生态之都,魅力之都,创业之都,创新之都。更具体来说,“就是力争到2020年,长株潭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GDP从现在的3462亿元增加到20000亿元以上,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何等激动人心的前景,给人们留下了无限想像的空间。

舆论的激励作用可具体表现为:1.为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勇于创新者鼓与呼。“两型社会”建设,中央给出的“尚方宝剑”是“试验”的权利,因此,迫切需要敢于和善于用改革的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打开新局面,舆论应为敢为人先者提供精神支撑。2.本着及时、公正、求实、求是的态度,总结得失,推介经验,做到理性观察,热情讴歌,以激励斗志。3.“两型社会”建设的道路肯定不可能平坦,会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需要舆论擂鼓加油、摇旗呐喊。4.“两型社会”建设没有旁观者,建设好自己的家园是每一个人的事,因此,要用激动人心的愿景来激发全民的参与和建设热情。尽管新闻舆论本身并不能直接带给人们梦想的满足,但社会中有一大批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梦想的人,还有一大批不畏艰难奋力进取、对“两型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人。新闻媒体应该发现和报道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剖析其成功的原因,引导社会公众效仿、学习和借鉴,从而造就积极向上、争相进取的良好舆论氛围。

发挥好舆论的启迪作用,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以开启思维

“两型社会”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其主题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其核心任务是“两新”: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城市化带动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市化。长株潭城市群把建设“两型社会”和推进“两新”结合起来,就可以避免西方国家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可以避免“大城市病”,避免犯罪充斥、空气污浊、高失业率、贫民窟等传统城市化道路的弊端。既具国际视野,亦具湖南特色。

这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以开阔决策者的视野、开启建设者的思维。利用耳目灵便、获取信息快捷等优势,迅速地获取并传播有价值的信息;组织采访队伍,对国内一些新特区和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等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调研,借他山之石,攻本地之玉;我们的目标是把长株潭城市群做成世界一流,那么世界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趋势是什么?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群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有些什么经验和教训可资借鉴?这些,媒体都可以主动地进行研究。在增强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是对全民文化素养、科学知识的一次普及和提高。

发挥好媒体的示范作用,闯出一条既具国际水准、又独具湖湘特色的文化产业之路,以实际行动做好先导文章

在长株潭倾力打造的五个示范区(即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将尽快形成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两型”产业体系。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突出发展具有区域优势和湖湘特色的物流、文化和旅游三大领域,建设中部具有区位优势的现代物流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娱乐中心,全国乃至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创意产业,是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提供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产业,属典型的“两型”产业,包括出版发行业、新闻业、广播影视业、网络服务业、广告业、计算机软件业、信息及数据服务业等,以及与以上产业类型紧密相关的艺术创作业、艺术品制作业、演出业、娱乐业、文物业、教育业、体育业、旅游业等。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确立,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对此,媒体在搞好“两型社会”建设报道的同时,应加大自身的改革创新力度,抢抓机遇,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两型社会”建设,努力开展建设性媒体的实践。

媒体始终处在改革的风口、时代的浪尖,理应得风气之先。媒体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欲做大做强,需敢破敢立,闯出一条既具国际水准、又独具湖湘特色的文化产业之路。当前,迫切需要从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大胆尝试。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新要求。创新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落到实处。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资源节约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资源节约观念是指人们从节省原则出发,克服浪费,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节约意识(观念)作为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建立在对资源严重稀缺的认识基础上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养成人人都乐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的良好习惯。

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主体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型政府、资源节约型社会团体、资源节约型军队、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事业单位、资源节约型家庭等。其中,资源节约型企业是指既追求企业生产成本节约又兼顾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节约,既考虑企业自身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既考虑当前利益又兼顾长远利益,能使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之和达到最大值,使企业生产成本和社会因企业生产而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值的企业。

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制度是约束人们浪费资源,规范人们合理使用资源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有关道德规范等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体制是资源节约型制度的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包括资源节约型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等。

资源节约型机制。它是资源节约型制度、体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互为关联、相互作用、彼此约束、协调运转的各种机能的总和。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资源节约型机制是一个大系统,它通过资源节约型管理系统来具体运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资源探测管理系统、资源开采管理系统、资源加工管理系统、资源运输管理系统、资源消耗预警系统、资源使用监测管理系统和资源节约调控系统。其中,资源探测管理系统是对我国现存资源总量进行科学摸底,探明实有存量,为资源长远开采制订科学合理规划提供依据的系统;资源开采管理系统是对资源开采制订科学的中长期规划,并依据规划,以最低成本、最大效益进行资源开采的系统;资源加工管理系统是采用先进加工技术,以最低加工成本、最高综合利用率加工资源的系统;资源运输管理系统是以最低的运输成本、最低的运输损耗、最快捷的运输方式运送货物的运输组织和管理网络的系统;资源消耗预警系统是由资源探测信号、价格信号、供给信号、需求信号、运输信号和环境污染信号等形成的,能全方位、多层次、全天候预警资源消耗程度的系统;资源使用监测管理系统是依据事先制定的标准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使用资源的数量进行日常监督、测算和反馈的系统;资源节约调控系统是由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组成的,能调节和减少资源使用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有机调控系统。

资源节约型体系。资源节约型体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产业为标准划分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主要包括:重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规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建设体系,节水、节地、节时、节能的“二高一优”节约型农业体系,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节约型运输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另一类是战略资源节约型体系,即有关战略资源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节约整体。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根本所在。其中要着重考虑建设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利用。如,目前不合理的水价是阻碍水资源基础产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水价导致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使与水相关产业的经营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同时,水价体系的不合理也是造成水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

完善产权制度。只有明晰了资源的产权,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既应明晰自然资源的产权,优化自然资源配置,节约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又应保护知识产权,提高人们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技术的积极性。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应用技术,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目前应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节油代油、洁净煤和节电、节水技术。大力研究和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以及生物能等“绿色能源”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此,应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重点编制节电、节水、节油、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中长期规划,为工业节水、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墙体材料革新、散装水泥和环保产业发展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制定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用以指导全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加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技术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撑。

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环境资源、粮食资源、水资源及各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护法的制定和完善;制定反对浪费的法律法规,为惩罚严重破坏环境资源者和严重浪费资源者提供法律依据;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种产权权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完善产品质量和市场交易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坑蒙拐骗以及制假售假行为,规范市场交易,减少资源损失。

说是两型社会,但是我个人认为只是一句口号而已,不可能脱离其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政治结构,只是在经济脱离原有的计划经济,鼓励资本市场资金进入及竞争,这在中国地方政府而言已不是什么新想法,只是拿个口号来吼一吼.

对你的生活影响不会立刻就显出来,就算没有两型社会的建设,市场本质已经早已脱离计划时代.中国现代的市场经济是在政府的干预及压制下的资本主义市场,两型社会的建设,是政府放宽部分手中的管辖权力及资源来吸引投资,长期以往,大型企业或外企会进驻,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会相对繁荣,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会增加.就业机会会增多,贫富差距也会拉大.地价上涨,房价上升,物价上扬.民众生活水平会迅速拉开差距.不过这些可能都是需要政府持之以恒的对资本市场支持,及时调整政策及法规,在此过程不间断地监控.所以建设两型社会,需要政府的毅力和恒心.

一句话,很难讲!

走着看着,再说呗。


中部崛起计划的中部6省规划
湖北:科教高地上建“两型社会”作为六省通衢、工业基地、文化中心,湖北占尽“天时地利”。而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群,自2007年末获得国家批准后,开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更是在中部区域内有了“先试”特权。据湖北省发改委人士透露,目前武汉已经形成了大致的综改框架。“...

新能源汽车科普小知识
电动汽车在形式过程中零排放、无污染、对于构建两型社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电动汽车最突出的优点。而且相对于燃油汽车、电动汽车使用电能驱动能源转化效率高,环保节能效果好。通过削峰填谷的充电模式(即夜晚充电),能够显著提高电网夜间负荷,今儿提供煤炭等资源的利用率。

文综政治的经济部分大题技巧
A、国内经济:有利于①社义根本任务、社义本质,社义生产目的;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③加强国家的巨集观调控,完善社义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⑤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⑥具体的时政意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社义和谐社会、两型社会、...

化学论文
总之,可以将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纳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范畴。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果可以提高资源(包括能源)效率,也减少废物(包括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并行不悖,均是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循环经济...

怎样理解生态文明理念
2、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本土化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以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的关系等为主要内容。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理解。自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成了一对难以回避的矛盾;传统工业...

农村美丽庭院示范户事迹材料
9人人都有一个家,在建好“两型”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以家庭为单位推动选择节能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最为有效。过去,对于家庭在节能环保、绿色环境等问题上,这个家庭的看法还是有偏差的,总认为环境的好坏是政府的事,是各职能部门的事,是企业的事,对形形色色的浪费现象、随手扔、随地吐等不卫生行为,只是看不惯...

谌家矶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江岸区决定在中心城区不再增设生产型工业,转而将它们迁移到边缘的生态都市工业区,如江岸、堤角和幸福垸。这样,谌家矶可以借此机会,在全市和区内的“两型社会”整体框架中,进行科学的高起点规划和大规模的区域发展策划。黄埔新城的规划为谌家矶注入了活力。武汉城市规划明确,黄埔新城...

面对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我国政府正在采取什么战略,这一战略...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构建一.前言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

法治百家谈:百名法学家纵论中国法治进程目录
科学发展观与法治建设是另一个焦点,专家们讨论了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融入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环境保护,以及推进法治建设与两型社会的关联。强调了法治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与法治建设成为探讨的另一个重要议题。专家们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分析了改革...

有关中国的人口、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小论文
要协调好人口 资源 环境 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国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与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

山南地区18226568831: 什么是两型社会? -
燕居中诺: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的建成,将使一个城市变成天堂般的“宜居城市”、“和谐城市”,它将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它时时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尽可能多的欢乐、祥和、幸福.

山南地区18226568831: 论“两型”社会建设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
燕居中诺: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

山南地区18226568831: 两型社会是什么? -
燕居中诺: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道德高尚型和法制健全型社会;人际和谐型和创新发展型社会.后两个是我 补充的哦,仅供参考,谢谢!

山南地区18226568831: 两型社会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急急急!
燕居中诺: 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都背过的.~~~

山南地区18226568831: 谁知道"两型社会"的意义\内涵啊
燕居中诺: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有好型两型社会建设

山南地区18226568831: 长朱谭 两型社会的具体含义 -
燕居中诺: 当然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啦.

山南地区18226568831: 长株谭两型社会是指的什么?
燕居中诺: 上流社会和下流社会

山南地区18226568831: 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是构建“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是指什么?
燕居中诺: 你好 两型”社会是指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 谢谢

山南地区18226568831: 如何理解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
燕居中诺: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是天朝吃钱的资本.就是这样.

山南地区18226568831: 湖南的两型社会是什么意思?具体有什么作用?
燕居中诺: 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前者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后者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