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影神》可以看出陶渊明具有什么样的思想?

作者&投稿:郜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归去来兮辞。序》可以看出陶渊明有什么品质?~

从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具有不慕名利,安贫乐道,注重亲情,热爱自然的美好品质。
本文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抒写作者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达了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叙事、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寓情于景,情真意切,富有情趣;文字洗练,笔调清新,音节谐美,富于音乐美,结构严谨周密。

扩展资料《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归去来兮辞

认识和理解:
《影答形》一首,则是依托主名教者的口吻而对旧自然说进行的非难,并提出了对人生的看法。此诗首先指出长生不可期,神仙不可求,即意在指责主自然说者的虚无荒诞,同时,以为死生无常,形影相随,一旦离世,则形影俱灭,名同身亡。因而,他们主张由立善而留名,始可不朽,希望通过精神上的长生来达到永恒,这种主张得力于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思想,以为人有美名则可流芳百世,万古长存,因而不满于以酒消愁的处世态度,提倡追求身后之名。

  《神释》一首即体现了渊明新自然说的主张,借神的话批评了代表旧自然说的形和代表名教说的影。“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及“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等语意在诋諆主名教者鼓吹的立善可以不朽之说;“彭祖爱永年”以下六句则破除主旧自然说者的长生求仙与沉湎醉乡之论。最后提出纵浪大化,随顺自然,使个人成为自然的一部份,而无须别求腾化升仙之术,如此便可全神,死犹不亡,与天地共存。
  陶渊明主张冥契自然,浑同造化的思想是取于老庄哲学,如《庄子·天地》中就说:“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即充分肯定了神的重要,同时它是建立在德全与形全的基础之上的,即强调了神与形与德(此诗中称之为“影”)的一致。陶诗中对贤愚寿夭的等量齐观也一本于《庄子》思想,故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也说明了陶诗的主旨出于《庄子》。陶渊明在形神的认识上有一个很不同于佛教徒的主张,即他认为形神的相互依赖与一致,《神释》中说“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都表达了这种观点,这与稍后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的意见相近,范氏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神灭论》)又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同上)陶渊明可以说是范缜的先驱者,他对形神问题的看法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
  此诗在艺术上也是颇有特色的,全诗用了寓言的形式,以形、影、神三者之间的相互问答来展开论述,可谓奇思异想,令这一哲学上的讨论富有生动活泼的意趣,即使在说理之中也时时注意到附合寓言中形象的个性。如形对影的赠言中说:“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正如一位主人请一位朋友来对酌而惟恐其推辞,后来李白《月下独酌》中说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等等,也是取陶诗之意。又如写影对形的说话云:“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因影子本身没有行动的能力,所以用一“愿”字说明其欲求成仙,可只是一种不可实现的愿望而已。又如“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数语状写形影不离的情景,可谓维妙维肖。
  此诗的遣词造句一气流走,自然矫健,无过多的修饰成份,如《神释》中说:“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说明神为形体之主的道理,十分简明有力。至如“纵浪大化中”四句,气势开阔,直出胸臆,而音调高朗,掷地可作金石之声,故陈祚明就对此诗能作理语而不落熟套,能寓辨论于刚健明快的诗句之中作了充分的肯定。

摘要: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分析理论为文学批评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陶渊明的《形影神》组诗就体现了弗氏的“本我”、“自我”、“超我”这一理论。其中,“形”是本我的代表,“影”是自我的体现,“神”是超我的象征。   关键词:陶渊明;本我;自我;超我   陶渊明的研究中,《形影神》一诗被历来的研究者认为是考察陶渊明思想的重要作品。清代马墣在《陶诗本义》卷二中说:“渊明一生之心寓于《形影神》三诗之内。”这种说法是比较公允的,因为这三首诗其实描述的就是诗人内心三重人格不断争斗的过程,它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中的“本我”、“自我”、“超我”这一理论有极大的相通之处。本文旨在通过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批评方法,从另一角度对《形影神》组诗进行分析解读,以期推动对陶渊明的研究。   一、理论框架   弗洛伊德认为,个人人格可以分为自我、本我、超我三个层次。本我(id)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结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本我的需要产生时,个体必须立即满足,所以它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自我(ego)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从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的,“自我代表我们所谓的理性和常识的东西,它和含有情欲的本我形成对照”①。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处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是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遵循完美原则。   二、运用人格结构理论对《形影神》组诗的分析与探讨   (一)本我的自然流露——《形赠影》   本我是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它摆脱了外在的社会约束力,具有以自我为中心和动物本能的特点。在陶渊明的潜意识里面,它本能地对生命有着深深的眷恋,在生命有限,人生苦短的情况下,其“本我”自发地主张应及时寻乐,注重对肉欲、物欲的追求,我们且看“形”对“影”的对话: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馀平生物,举目清凄洏。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在这段话里,“形”极陈人生之无常的痛苦,而羡慕天地山川的永恒不变,因而发出人不如草木的感叹,草木之形今年虽悴,明年又荣,正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样,但人的形却不能如此,“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面对这让的现实,“形”的解救办法是及时行乐,主张“得酒莫苟辞”。这同时也代表了魏晋时期普遍流行的颓废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自汉末以来,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的极度黑暗使儒学独尊的地位发生动摇,在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体会到的是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因而生发了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的探讨,纵酒忘忧成了士人追求生命超越境界的共同手段和形式。而抓紧短暂的生命,将自身投入到侈靡的享乐之中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对生命价值意义的探寻。西晋中期的石崇、王恺等人对肉体的满足和感官的快乐的追求可说是到了极致,美酒、佳人、对物质财富的挥霍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陶渊明之前的阮籍也是通过饮酒来获取精神上的暂时愉悦的。这时陶渊明和我们所有人一样,他也有其自身的生理欲求,他也和当时的人们一样面对生命短暂的困惑,因此,这首诗既是他对当时盛行的行乐主义的一种描绘,更是他内心本我的张扬和外渗。   (二)自我的现实调节——《影答形》   “自我”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是理性的、意识的现实化的本我。“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的,它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陶渊明毕竟是一个是“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的人物,尽管当时儒家的价值理论体系已经动摇,但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和历代明贤所树立的光辉榜样在士人中间还是相当具有影响力的,“学而优则仕”,陶渊明也是如此。因此,陶渊明人格中的自我必然地要压制他本我的享乐的一面,而要“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之五),故扬名于后世是“自我”按“现实原则”所定的人生追求。从“影”答“形”的话可以看出: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藐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优,方此讵不劣!   同样是死亡的恐惧带来的幻灭感,“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但影的解决办法却是“立善有遗爱, 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这样的处理办法所代表的是中国传统儒家精神。儒家主张“三不朽”, 即立德、立功、立言,因而立善求名可说是儒家为一般士人所规定的道路。陈寅恪先生对这首诗的见解是:“(影)托为主张名教者之言,盖长生既不可得,则惟有立名、即立善可以不朽,所以期精神上之永生。此正周孔名教之义,与道家自然之旨迥殊。”这从某种成度上是对陶渊明自我现实层面中的一种解读。   (三)超我的洒脱和释然——《神释》   超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照理想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它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自我理想,即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面对形和影的痛苦以及各自提出的解决方案,神的释惑无疑是对于生死问题的一种圆满解决。“他拨开了罩在形和影身上的种种疑惑和畏惧,以一种超脱的精神态度飞升出了俗念的羁绊”②。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接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预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针对“形”想要追求腾化术以乞求长生不老及求之不得后又转向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神”分别以“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和“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对其进行了释疑,任何人都免不了一死,像彭祖这样以高寿著称的人最终还是留不住“永年”,饮酒能解忧,却只是一时的精神麻痹。而对于 “影”所主张的立善求名,神也对其进行劝导,指出其同样不可取,并发出“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的追问,因为在一个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的社会里,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立善求名的。正是因为对“形”和“影”有了清醒的认识,“神”才意识到顺应万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不以生死名誉为喜忧才是使自身得到解脱的唯一办法,陶渊明从“自然的角度去衡量现实,发现了现实的丑恶和虚伪,主张返回自然的人性,返回原始社会的自然和淳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多独虑。”是对自身人格理想的一种向往与实践,与生死、功名完全无关,显露出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淡雅和从容,使人不得不惊呼其为“仙人”。   三、结语   可见,陶渊明在《形影神》组诗中所体现出的思想矛盾正是其三重人格不断纠缠的结果,这三种人格不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个体,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纵观陶渊明的一生,其屡次出仕又归隐的历程其实就是这三种力量此起彼伏的结果,居庙堂之时存在着解甲归田的思想,而归隐田园后又没有丧失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野心,黑暗的社会现实使他看到立善求名的渺茫性,最后以超脱的精神态度看淡人生一切荣辱得失,鲁迅先生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这用来分析陶渊明是最恰当不过了的,相信通过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这一批评方法来分析《形影神》组诗会让大家对陶渊明的心路历程和他之所以作出归隐田园、看透死生的原因也有一定了解,进而更好地理解陶渊明其人其诗。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原文_翻译及赏析
雨神及时泻下甘雨,清晨吹拂祥和南风。 人既生来谁能不死?人生规律必然有终。 生活清贫等待命尽,弯臂作枕何妨道隆。 时运变化有顺有险,纵心任性没有穷通。 倘能遇事达观视之,何必攀登嵩华高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年),与《形影神三首》创作时间相近。这年陶渊明四十九岁。 赏析 “虚舟...

旺苍县19227275812: 陶渊明的思想 -
锺诚奥美: 思想内容: 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这是被诗人理想化、艺术化了的一...

旺苍县19227275812: 陶渊明归隐之我见 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
锺诚奥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是的,我们都会被这句诗描写的环境心境意境所触动,作为千古流传的名句,也的确是大诗人陶渊明在归隐后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融合以及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 那么,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到底在后世的影...

旺苍县19227275812: 归去来兮辞是不是在说理若不是,那是在说什么 -
锺诚奥美: 一、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人生态度 《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的感人之处在于他鄙夷功名富贵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在其作品中是屡有申述的.“不戚戚于贫 贱,不汲汲于富贵.”“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

旺苍县19227275812: 有哪些让你惊艳的诗句,词语 有点丧,说爱我 -
锺诚奥美: 有哪些惊艳到你的古诗?近来所读最惊艳的古诗当属《形影神(并序)》,形式奇特,别具一格.三首组诗依次为《形赠影》、《影答形》、《神释》.此诗为陶渊明自剖之语,分别以形、影、神三者为依托,表现三种人生观.“形”指的是人...

旺苍县19227275812: 请帮我介绍一下陶渊明的性格
锺诚奥美: 高洁旷达,灵智早悟 爱好闲静,不慕荣利 闲适自得,淡泊超然 但又有困惑和矛盾

旺苍县19227275812: 关于陶渊明逆境中抗争的作文该咋写(作文写得好的给些建议) -
锺诚奥美:[答案]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就想到了这位乱世中的智者与隐者,在进与退的矛盾中斗争、挣扎的情形.在人命危浅的环境里,多少人磨圆了棱角,丧失了个性、自我,但也有不少人一生挣扎,仍不改特行独立的秉性,人生因此变得透明、率真.陶渊明...

旺苍县19227275812: ...因此,他不肯与官场同流合污,绝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使自己的天性受到扭曲. C.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陶渊明也会遭遇某些方面的矛盾冲突.因此,他写... -
锺诚奥美:[答案] 1.A 2.D 3.B

旺苍县19227275812: 如何理解陶渊明的“任真”和“天然” -
锺诚奥美: 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中也曾闪现过长生不死的美好渴望,“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24]但这种向往只是转瞬即逝的流光.他清楚地认识到人的的确确难以超越有限的时空.东晋世风沦丧,“惜生”之风盛行,对生...

旺苍县19227275812: 如何评价陶渊明的《形影神赠答诗》 -
锺诚奥美: 陶渊明的人生观深受儒道两家的双重影响,这三首诗是陶渊明在道家取法自然的思想为主导下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序言揭示了主题:“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人无论贵贱贤愚,都苦心操持经营,爱惜自己的生命.这种做法是实在让人疑惑.因此我极力陈述形影对此的抱苦含怨之辞,讲述神辨析自然之理来开释它们.关心此事的人们可以于此获取普遍的道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