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思

作者&投稿:大季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什么意思?~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思是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唐代 :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
鉴赏: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在这里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在这首诗中,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翻译是: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这句话出自唐朝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作者】贾岛 【朝代】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白话翻译: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扩展资料: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意思是:就在这大山里边,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出自: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扩展资料:

“松下问童子”,一个问字,就透露出诗人饱含仰慕之情,满怀希望而来。而童子的“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满怀的希望一下子坠入失望,感情起伏跌宕,真如从沸点降至冰点。

继而“只在此山中”一句,又使失望之中萌生了一丝希望:隐者没有远去,或许还有见面的可能。可是“云深不知处”又让人迷茫:云海漫漫,深远飘渺,隐者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一问一答,几起几伏,曲折尽情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波澜。

最后,借助“云深不知处”的画面,任读者去眺望,去探求,去咀嚼……从迷蒙的画面中,去体会诗人心中那一丝寻而不遇的惘然若失之感,得出自己的感受。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要理解后2句,应该从前2句开始理解。
全诗的意思是:有人在松树下问一童子,你师傅在哪,去干什么啦?童子认真的回答说,师傅采药去了。但我只知道,师傅在这座山里,具体在哪个地方,我也不知道。

  意思: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寻隐者①不遇②
  贾岛
  松下问童子③,言④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⑤不知处。

  ①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②不遇:没有见到。
  ③童子:小孩。
  ④言:回答说。
  ⑤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寻隐者不遇》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遣词通俗清丽,是一篇难得的简练诗作。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14317.html?wtp=tt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学语文必背古诗《寻隐者不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什么诗?另外的两句呢?
出处: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原文:《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遣词...

只在此山中的全诗是什么?
(隐士)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的行踪。这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诗的原文如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白话译文】我在松树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老师到山中采药去了。师父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只在此山中的全诗
只在此山中的全诗如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出自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1、赏析:此句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更加突出诗人钦慕而不遇的怅惘之情。2、译文: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唐朝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作者】贾岛 【朝代】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白话翻译: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自哪首诗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 下 问 童 子,言 师 采 药 去.只 在 此 山 中,云 深 不 知 处.

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谁
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僧贾岛。1、原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释义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松下问童子》这首诗的意思
松下问童子这首诗出自唐代诗僧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全诗意思: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原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

师父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中雾气太浓,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儿的诗句
出自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全诗原文如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白话文意思是我来到苍松下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回答说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他还对我说)不过师傅就在这座...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谁的诗?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译文如下: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诗文简析如下: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自哪首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二、注释 1.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2.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3.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4. 言:回答,说。5. 云深...

本溪市18045985746: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知处的意思是什么 -
滑承洛普:[答案] 他就在这座山里,但是山中云雾多,又是深山老林,所以并不知道他在山的那个地方.

本溪市18045985746: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思 -
滑承洛普: 意思是:就在这大山里边,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出自: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

本溪市18045985746: 古诗中"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它所表达什么意思? -
滑承洛普: 《寻隐者不遇》作者: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韵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评析】:

本溪市18045985746: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诗句意思. -
滑承洛普:[答案] 注释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译文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本溪市18045985746: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什么意思? -
滑承洛普: 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第四句来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

本溪市18045985746: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翻译这首诗的意思 -
滑承洛普:[答案] 直接翻译:我在松树下面问一个小孩(“隐者”去哪里了),他说师父上山采药去了.(去哪儿采药),只知道是在这座山中,可这座山高入云端,(他老人家)具体在哪个位置就不知道了.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

本溪市18045985746: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什么意思呢?
滑承洛普: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见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这两句大意是:我的老师就在此山中采药,云深雾大,不知落脚在何处. 《寻隐者不遇》原诗为:“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诗句以一问三答的形式描写了隐者的生活,抒发了诗人急切想见到隐者的真挚感情.此二句造型自然,色彩鲜明,仿佛使我们见到茫茫白云,深深雾霭,捉摸无从,给诗作披上一层神秘色彩.可化用此二句描写隐逸生活,或含蓄地表现访友人未见时的怅惘心情.

本溪市18045985746: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思 -
滑承洛普: 只因云雾笼罩大山,让它看不到他的全貌,不知深山几许.

本溪市18045985746: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思 -
滑承洛普:[答案] 这是这首诗《寻隐者不遇》的百度百科,上面有详细的解析.

本溪市18045985746: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感情. -
滑承洛普: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一个没有结果的回答:“云深不知处.” 山峦之高峻,云霞之深杳,隐者之神逸,蓦然跃进读者的想象中 围绕这几句答话,实际有两种表现结构在交织演进.一是隐者的行为表现结构,它由虚而实(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实而虚(云深不知处),虚虚实实,宛若云中游龙,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惚迷离之感,充分呈现了隐者的风神.一是诗人自己的感情表现结构,它由惆怅而期冀(不遇到知在此山中),由期冀转而更深一层的惆怅,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慨喟.诗人本来是僧,后还俗,但仕途并不得意,因此始终倾羡高洁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际不独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正是诗人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