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作者&投稿:天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是什么意思~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一段话,意思如下:

如果只是依靠刑罚来治理国家,那么人民会免除罪行却失去了廉耻之心;如果依靠德行来引导,以礼仪来整齐人心,那么人们会有所耻感并且自觉守规矩。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治理国家的观点。他认为单纯依靠 harshness 的政治手段,如刑罚,来维持社会秩序,虽然可以压制一时的犯罪,但却会使人民失去廉耻之心,变得无耻。而通过培养德行和遵循礼仪来治理社会,可以使人们具有廉耻之心,自觉地遵守规范行为。

这句话强调了道德与礼仪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培养道德和约束规范行为,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品德。它提倡以德治国,以礼制人,强调了个体的责任和内在的自律意识。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感悟]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出自《论语》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其实,可以从后面一句明显看出。儒家讲求的就是仁政与德政,以及礼的树立。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十三经》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因其对话众多,而着重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对话言论。



从“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可以看出是儒家思想,以礼治国。


拓展资料:

1、出处:《论语》。意思:“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2、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3、道德从何而来?人性使然,社会使然。人在整体的进化遗传进程中,在个体后天环境养成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自己的是非成见和善恶评判。这正是行为道德的内在动力。

4、孔子把道德的自制力上升到治民方略的高度,这比《周易》的神道化民更为明确。

5、安邦治民,一言蔽之,无非两手抓:德治和法治。真正的良法良德良政社会,治民安邦,必然也只能法德两手,硬、软相辅,标、本兼治。

提示:依法治国,德治兼备。



出自《论语》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其实,可以从后面一句明显看出。儒家讲求的就是仁政与德政,以及礼的树立。

前一句是反对刑法政令,后面一句明显看出主张仁政与德政,以及礼的树立,可以判断是儒家思想。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出处:为《论语·为政》的词语。原文是: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具体含义:

孔子说:”意思是: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论语简介: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代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儒家里面的孔子说的! 《论语·为政第二》 孔子说道:“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却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规范他们,用礼教来升华他们,人民就会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出处:《论语·为政篇》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孔子说:“用强权手段、法制禁令来管理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了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

道之以政中的“道”如何解释?
道:方法、手段之义(古本或作“导”。引导、诱导之意。《集注》:“道,犹引导,谓先之也。”)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827845.htm

谁能告诉我:"论语为政篇的解释."
【译文】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居在自己的位置,而群星都环绕着它。”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

孔子的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巧言令色,鲜矣仁!(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7)学而不思则罔,思...

论语十则资料有么?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

《论语》翻译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注释】(1)患:忧虑、怕。(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3.【原文】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的名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

关于孔子的精典语句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知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古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古 孟懿子...

孔子或孟子的一句名言,并说明理由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

孔子的论语
『⒈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为政第二『⒉1』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⒉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⒉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⒉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扶绥县13538416476: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而格. -
邸卓华畅:[答案] 出自孔子的论语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

扶绥县13538416476: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处? -
邸卓华畅:[答案] 儒家 (《论语·为政第二》) 孔子说:“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扶绥县13538416476: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是谁说的啊, -
邸卓华畅:[答案]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旦格.” 孔子说:“用政治来领导人.用刑法来整齐人,人求免子刑罚便算了,不感不服领导是可耻.若把德来领导人,把礼来整齐人,人人心中将感到违背领导是耻辱,自能正确地...

扶绥县13538416476: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感悟” -
邸卓华畅:[答案]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感悟]孔子举...

扶绥县13538416476: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其中有体现 以民为本 的思想吗 -
邸卓华畅:[答案] 1、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 2、其中没有体现 以民为本 的思想.

扶绥县13538416476: 翻译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
邸卓华畅: 夫子说:“如果以强权手段的行政权力、政策法令来管理一个国家(或者企事业团体),使其子民(员工)随顺,以压服的方式采用强硬的刑罚来约束,使之达到所谓的“安分守己”,只不过是让人隐藏了一颗不知羞耻的心.暂时不表现出违规违法的现象,表面上一派平和.假如,以礼仁之德法双彰的方法、行为来感化人民随德存仁,以礼义之法度引导人们提起相应的礼仁之心,类齐比肩,那么人人都会做到,勇于知耻,且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格除自己的不良习惯和丑恶心理进而长期保持不变.”

扶绥县13538416476: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乱,有耻且格是哪位思想家的什么理论 -
邸卓华畅: 孔子以德治民的思想. 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会因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但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会知道羞耻并且可以走上正善之途.

扶绥县13538416476: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乱,有耻且格”是哪位思想家的什么理论? -
邸卓华畅: 这是孔子以德治民的思想.1. “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是孔子“为政”的核心思想主张. 2. 孔子说到“以德治民”时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是说,执政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要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约束人民,这样人民虽然可以避免犯罪,但心里不知羞耻;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教化)人民,用礼制来统一人民,那么人民就会有羞耻心,而且会改正过错. 在孔子看来,用政令和刑罚治理人民,倒不如用道德和礼制去治理人民.这种看法,虽然有些偏颇,但其强调了用道德和礼制去感化人民的重要性.这一政治主张是符合儒家思想核心“仁”的.

扶绥县13538416476: 探讨一下这句话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邸卓华畅:[答案] 大致讲以礼教化百姓,百姓才会有羞耻感,有尊严,从而自发守法

扶绥县13538416476: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
邸卓华畅:[答案] 小题1:德政(仁政) 法治(严刑峻法) (每格1分)小题2:孔子强调仁政的重要意义却轻视法治,商鞅强调法治的重要作用却否定仁德礼乐才干的作用,但都有失偏颇.(2分)我们应提倡依法治国,以德辅政.(1...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