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 完整的一字诗

作者&投稿:粱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陈沆的一字诗怎么读~

(1声)
一字诗 [清]陈沆
(4声)(4声)(4声)
一帆一桨一扁舟,
(2声) (2声)
一个渔翁一钓钩.
(4声)(4声)(2声)
一俯一仰一阵笑,
(4声) (4声)
一轮明月一江秋.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陈沆所作.在短短的四句诗中,一连用了十个数字“一”,十分恰当,十分精妙.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人物有动作,描绘出多彩多姿的垂钓的画面,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百读不厌.钓鱼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养神方法,也是有条件或由此爱好的老年人一种有益的娱乐活动,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正像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垂钓水边,优美宁静,青山绿水,明月高挂,清风拂拂,微波荡漾,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精神爽快.钓鱼时,俯身观鱼上钩,全神贯注,凝神静气,怡养耐性;一旦鱼儿上钩,仰身拉钩获鱼,那种欢笑、轻松之情,油然而生,其乐无穷.正是,一俯一仰一阵笑,百病千愁全消掉.
注释:
俯:头低下.
仰:脸向下.
参考译文:
在烟波浩淼的碧波之上,远远只见一渔舟荡浆而来,渔翁手持钓钩,钓得鱼来满心欢喜.真是碧空如洗,皓月当头,秋色满江.
提示:
《一字诗》中用了十个“一”字,真是错落有致,含义不俗,有“独”、“一”、“满”、“全”等多种意思.每个“一”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写人状物,绘声绘色,很有诗情画意.

在烟波浩淼的碧波之上,远远只见一渔舟荡浆而来,渔翁手持钓钩,钓得鱼来满心欢喜。真是碧空如洗,皓月当头,秋色满江。
《一字诗》特点;妙处,其中用了十个“一”字,错落有致,含义不俗,分别含有“独”、“一”、“满”、“全”等多种意思。每个“一”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写人状物,绘声绘色,很有诗情画意。看得出炼字的本事极强!因为每个字都有其字境!
一字诗

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出自清代陈沆《一字诗》原文:“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译文:江上一张船帆一把船桨一条渔船,船上一个渔翁拿着一根钓竿,双手划着桨。渔翁身子一俯一仰地哈哈大笑,江上一轮明月,正是秋天。

扩展资料:

清朝嘉庆年间,陈沆去黄州赶赴选拔举人的乡试,求取功名。刚行至巴河岸边,不巧渡船刚刚离岸,船上早坐满了各乡秀才。陈沆恳求艄公行个方便,将船开回岸边,一道渡他过河。那艄公见站在岸边的是位文质彬彬的书生,便乐呵呵地说:“相公前往赶考,必是满腹文才。

如果你能作一首包括十个‘一’字的七言绝句,老夫即刻拨转船头,渡你同往彼岸。如若不能,那就请相公耐心等待,待老夫先此船才子送往黄州,上岸再喝上二两老酒,慢慢过来接你。”陈沆一听急得直跺脚。

忙说:“小生遵命,乞求贤翁先将渡船撑回头,我好赋诗,贤翁也好听得清楚,给予指点。”老艄公捋须微笑:“也好。”随即把船撑回岸边。陈沆一脚跨了上去。这时,恰好江心划过一条渔船,只见一个渔翁坐在船头,身边搁着一根钓竿,双手划着桨。

身子一俯一仰地悠然自得,还乐呵呵地唱着渔歌。陈沆举目四望,见江心秋波,正随波荡漾。陈沆灵机一动,当即高声吟道: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艄公和满船秀才无不拍掌称赞,高兴地让出座位让陈沆坐下。



一字诗

清 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陈沆(1785~1826) 近代诗人。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浠水)人。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初年曾充广东乡试正考官、礼部会试同考官,官终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

陈沆于嘉庆后期至道光初年"以诗文雄海内"(周锡恩《陈修撰沆传》)。他对龚自珍十分倾倒,称其所著古文为"奇宝"(陆献《简学斋诗存跋》),又与魏源为"讲学最契之友","有所作必互相质难,期达于精而后已"(陈曾则《先殿撰公诗钞后序》)。他著《诗比兴笺》,着意推求古人通过比兴手法言志讽世之意,主张"文字非苟作,有物乃足尊"(《杂诗》)。

陈沆的诗较富有现实内容,反映了嘉庆年间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朝城》、《河南道上乐府四章》、《濮州道中》、《兰阳渡》等,揭示了吏治的腐败,民生的凋敝,贯穿着作者济世悯民的胸怀。赠答之作,也富有真情实感。不过由于作者中年以后锐意朱熹之学,诗作多有性理色彩。

陈沆的诗既不墨守古人,也不随俗转移,其诗造意刻苦而出以自然,语言琢炼而达于质朴,才情流溢而气韵沉深。陈衍论道光以来诗学时,将陈沆列为"清苍幽峭"一派之首,说他用人人能识之字、能造之句,经匠心熔铸,"遂无前人已言之意,已写之景,又皆后人欲言之意,欲写之景。当时嗣响,颇乏其人"(《石遗室诗话》卷二),指出了他在晚清诗发展中的地位。

陈沆今传《简学斋诗存》4卷、《简学斋诗删》4卷,共收诗 360余首,《蕲水县志》卷二十二《艺文志》录《咏史乐府》13首,为集外诗。其《白石山馆诗》则是作者手录诗稿的复印,其诗均见《诗存》。此外有《简学斋赋钞》。

一字诗

清 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陈沆(1785~1826) 近代诗人。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浠水)人。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初年曾充广东乡试正考官、礼部会试同考官,官终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

陈沆于嘉庆后期至道光初年"以诗文雄海内"(周锡恩《陈修撰沆传》)。他对龚自珍十分倾倒,称其所著古文为"奇宝"(陆献《简学斋诗存跋》),又与魏源为"讲学最契之友","有所作必互相质难,期达于精而后已"(陈曾则《先殿撰公诗钞后序》)。他著《诗比兴笺》,着意推求古人通过比兴手法言志讽世之意,主张"文字非苟作,有物乃足尊"(《杂诗》)。

陈沆的诗较富有现实内容,反映了嘉庆年间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朝城》、《河南道上乐府四章》、《濮州道中》、《兰阳渡》等,揭示了吏治的腐败,民生的凋敝,贯穿着作者济世悯民的胸怀。赠答之作,也富有真情实感。不过由于作者中年以后锐意朱熹之学,诗作多有性理色彩。

陈沆的诗既不墨守古人,也不随俗转移,其诗造意刻苦而出以自然,语言琢炼而达于质朴,才情流溢而气韵沉深。陈衍论道光以来诗学时,将陈沆列为"清苍幽峭"一派之首,说他用人人能识之字、能造之句,经匠心熔铸,"遂无前人已言之意,已写之景,又皆后人欲言之意,欲写之景。当时嗣响,颇乏其人"(《石遗室诗话》卷二),指出了他在晚清诗发展中的地位。

陈沆今传《简学斋诗存》4卷、《简学斋诗删》4卷,共收诗 360余首,《蕲水县志》卷二十二《艺文志》录《咏史乐府》13首,为集外诗。其《白石山馆诗》则是作者手录诗稿的复印,其诗均见《诗存》。此外有《简学斋赋钞》。

一字诗

清 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陈沆(1785~1826) 近代诗人。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浠水)人。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初年曾充广东乡试正考官、礼部会试同考官,官终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

陈沆于嘉庆后期至道光初年"以诗文雄海内"(周锡恩《陈修撰沆传》)。他对龚自珍十分倾倒,称其所著古文为"奇宝"(陆献《简学斋诗存跋》),又与魏源为"讲学最契之友","有所作必互相质难,期达于精而后已"(陈曾则《先殿撰公诗钞后序》)。他著《诗比兴笺》,着意推求古人通过比兴手法言志讽世之意,主张"文字非苟作,有物乃足尊"(《杂诗》)。

陈沆的诗较富有现实内容,反映了嘉庆年间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朝城》、《河南道上乐府四章》、《濮州道中》、《兰阳渡》等,揭示了吏治的腐败,民生的凋敝,贯穿着作者济世悯民的胸怀。赠答之作,也富有真情实感。不过由于作者中年以后锐意朱熹之学,诗作多有性理色彩。

陈沆的诗既不墨守古人,也不随俗转移,其诗造意刻苦而出以自然,语言琢炼而达于质朴,才情流溢而气韵沉深。陈衍论道光以来诗学时,将陈沆列为"清苍幽峭"一派之首,说他用人人能识之字、能造之句,经匠心熔铸,"遂无前人已言之意,已写之景,又皆后人欲言之意,欲写之景。当时嗣响,颇乏其人"(《石遗室诗话》卷二),指出了他在晚清诗发展中的地位。

陈沆今传《简学斋诗存》4卷、《简学斋诗删》4卷,共收诗 360余首,《蕲水县志》卷二十二《艺文志》录《咏史乐府》13首,为集外诗。其《白石山馆诗》则是作者手录诗稿的复印,其诗均见《诗存》。此外有《简学斋赋钞》。

一字诗

清 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陈沆(1785~1825),近代诗人。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浠水)人。出身于下层官僚家庭。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初年曾充广东乡试正考官、礼部会试同考官,官终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

陈沆于嘉庆后期至道光初年“以诗文雄海内”(周锡恩《陈修撰沆传》)。他对龚自珍十分倾倒,称其所著古文为“奇宝”(陆献《简学斋诗存跋》),又与魏源为“讲学最契之友”,“有所作必互相质难,期达于精而后已”(陈曾则《先殿撰公诗钞后序》)。他著《诗比兴笺》,着意推求古人通过比兴手法言志讽世之意,主张“文字非苟作,有物乃足尊”(《杂诗》)。

陈沆的诗较富有现实内容,反映了嘉庆年间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朝城》、《河南道上乐府四章》、《濮州道中》、《兰阳渡》等,揭示了吏治的腐败,民生的凋敝,贯穿着作者济世悯民的胸怀。赠答之作,也富有真情实感。不过由于作者中年以后锐意朱熹之学,诗作多有性理色彩。

陈沆的诗既不墨守古人,也不随俗转移,其诗造意刻苦而出以自然,语言琢炼而达于质朴,才情流溢而气韵沉深。陈衍论道光以来诗学时,将陈沆列为“清苍幽峭”一派之首,说他用人人能识之字、能造之句,经匠心熔铸,“遂无前人已言之意,已写之景,又皆后人欲言之意,欲写之景。当时嗣响,颇乏其人”(《石遗室诗话》卷二),指出了他在晚清诗发展中的地位。

陈沆今传《简学斋诗存》4卷、《简学斋诗删》4卷,共收诗 360余首,《蕲水县志》卷二十二《艺文志》录《咏史乐府》13首,为集外诗。其《白石山馆诗》则是作者手录诗稿的复印,其诗均见《诗存》。此外有《简学斋赋钞》。


沁水县13323561666: 陈沆 完整的一字诗 -
枞凯麦安: 出自清代陈沆《一字诗》原文:“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译文:江上一张船帆一把船桨一条渔船,船上一个渔翁拿着一根钓竿,双手划着桨.渔翁身子一俯一仰地哈哈大笑,江上一轮明月,...

沁水县13323561666: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位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的诗名是什么? -
枞凯麦安:[答案] 这是一字诗 作者是清朝的 陈沆 全文如下: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作者简介] 陈沆,清文学家.原名学濂,字太初,湖北蕲水(今浠 水)人.嘉庆进士,官四川道监察御史.[注释] 俯:...

沁水县13323561666: 陈沆的一字诗怎么读 -
枞凯麦安:[答案] (1声) 一字诗 [清]陈沆 (4声)(4声)(4声) 一帆一桨一扁舟, (2声) (2声) 一个渔翁一钓钩. (4声)(4声)(2声) 一俯一仰一阵笑, (4声) (4声) 一轮明月一江秋.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陈沆所作.在短短的四句诗中,一连用了十个...

沁水县13323561666: 一叶一落一知秋,一橹一高篙一扁舟;一蓑一笠一风雪,一杆一线一钓钩! -
枞凯麦安:[答案] 一字诗 清 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你的一字诗是好诗.只是意境再好一点就好嘞.仅为个人意见吧- -.请多多指教.

沁水县13323561666: 一字诗是什么 -
枞凯麦安: 一字诗 [清]陈沆 一帆一桨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阵笑,一轮明月一江秋.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陈沆所作.在短短的四句诗中,一连用了十个数字“一”,十分恰当,十分精妙.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人物有动作,描绘出多彩多姿的垂钓...

沁水县13323561666: 一字诗陈沆古诗带拼音 -
枞凯麦安: 一字诗陈沆古诗带拼音 一yī字zì诗shī 一yī帆fān一yī桨jiǎng一yī渔yú舟zhōu, 一yí个gè渔yú翁wēng一yī钓diào钩gōu. 一yī俯fǔ一yī仰yǎng一yī场chǎng笑xiào, 一yī江jiāng明míng月yuè一yī江jiāng秋qiū. 一种含有某种文字游戏成份的诗歌.“...

沁水县13323561666: 一字诗 陈沆 清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字诗 陈沆 清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怎么朗读呀? -
枞凯麦安:[答案] 一字诗 陈沆 清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沁水县13323561666: 陈沆的一字诗详细赏析 -
枞凯麦安: 一字诗 (清)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作者 陈沆(hàng)(1785~1826)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乾隆五十年(1785)出身于下...

沁水县13323561666: 关于十个一 古诗 -
枞凯麦安:[答案] 那就是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陈沆所作的《一字诗》.全诗如下: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沁水县13323561666: 陈沆的妙答一字诗妙在哪里?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位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谁知道这首一字诗妙在哪里? -
枞凯麦安:[答案] 一字用的很好,一字虽然看起来简单无奇,但用在了作者笔下,却能组合成一首押韵流畅的诗.还可以仔细分析一下读音,恰好像我们展示了一的独特之处,有读YI(四声)YI(二生).并且恰好反映出了当时的情景:有写景、写事、写物、人...】并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