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东教育方面的变化

作者&投稿:生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

1、衣: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改革开放前人民的衣服没有过多的色彩和样式,一件衣服通常要穿很多个季节。
改革开放后人们不仅对服装的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还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一季多衣”取代了“一衣多季”,服装业也成了如今最为多姿多彩的产业。 现在,人们在选择服装时,更加强调“绿色环保”和“保健功能”,国内近九成的消费者更喜欢购买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
2、食:从吃饱吃好到营养风味。
改革开放之前,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相当一部分人仍处在半饥半饱的状态,特别是在经济生活困难时期,家乡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水肿”病人。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获得丰收。粮食的充裕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农村呈现一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喜人景象。
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肉类、家禽、鲜蛋、水产品、植物油的消费量成倍增长,膳食营养结构大为改善。旧时的“高档食品”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营养、风味、品种、疗效成为人们继吃饱吃好之后新的追求,饮食业在我国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3、住:从“居者有其屋”到“宜居城市”。
改革开放前,住的一般都是大杂院,水泥房,家里老老少少挤在一个屋子里,家具不齐全,没有什么功能。
改革开放后,个人已成为购房主力军,乔迁之喜降临到越来越多百姓头上。我国住房消费的快速增长,预示着享受型消费时代的到来。
4、行:从汽车少见到排队提车 。
改革开放前汽车还是稀有物品,只有家里非常有钱的才能够乘坐汽车出行。改革开放后,随着轿车进入家庭,百姓的周末旅行变成了现实。推动汽车产业突飞猛进的主要力量来源于家庭消费。近年来,各类新车型纷纷登场,家用轿车的价格则大幅下降,汽车个人消费力量已经形成。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最快的时期,也是我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条件变化最大的时期。可以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恰如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红蕾、万村新绿。
2、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发生变化有多大我说不好,但仅从我们身边日常的衣、食、住、行的变化,就能体会和领略到改革开放大潮的滚滚涛声。这些巨大的变化,用每个人身边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大量事实前后对比,最有说服力。
3、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人生道路上饱尝了酸甜苦辣的中老年人感受更为深刻,他们高度赞扬改革开放的强国富民政策,从心底里发出共同的心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参考资料:人民网-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节节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探析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 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 化道路。”[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P225)至此,“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 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 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 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二、“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现了由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使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重新开始起步。起步后,首先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 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局面。
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已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当作 社会主义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实际进程中,一方面由于改革开 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沿海地区, 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三大产业的 协调发展,而且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人们的思想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追求变革、勇于开拓、讲 求实效形成潮流。实践中,使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 务是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 代化。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这当时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尽管 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但仍实现了国内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保证了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进行。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在“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使现代化 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还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提出了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从此,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加快推进, 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极大地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
具有重要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近20 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抵制了 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全面规划了迈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实现工 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伟大构想。
三、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成 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仍居于世界后列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既承担 着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的任务。在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 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是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关键因素,是当今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并且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被应用于生 产,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实现“ 四个现代化”,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业方面,我 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计 算机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新兴农业。工业 方面,则必须应用以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用 于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于国防现代化,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此外, 决策的自主化、科学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都离不开科学技 术。
2.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20多年前,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四个现 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 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 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 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1](P135~13 6)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化本身就是一场革命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20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论断的认识 。改革旧的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 路,改革使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完成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全面改革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 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也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开放,不仅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也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 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扩大了对外贸易,弥补了国内建设资 金的不足,这一切都是推动现代化的直接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被作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持久动力而被继续坚持下去。实践也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和 困难,如众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相对短缺、交通运输紧张、就业压力大、生态 环境恶化等。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 就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反之,如果政治不稳定,社 会动乱、人民内部发生分裂,那就不仅会加剧原有矛盾和困难,而且会丧失我们的有利 条件和优势,现代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政治的稳定是实现现代 化的重要保证。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P284)为此,所有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都要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切有关现代化的方针、政策、 方案都要服从于稳定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 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现代化建设 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们不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搞好,还要为我们 的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粮,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们不能为谋求一时的发展而以牺牲长久利益为代价。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 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四个方面都有)

相关范文: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教育的筹资方式及启示

一、改革开放前农村教育筹资方式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教育采取“以集体办学为主,国家投入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多渠道筹资方式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一)改革开放前的“学习型社会”

新中国成立之初,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国家百废待兴。治“穷”先治“愚”,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在国家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指导下,农民群众热情高涨,贯彻“政府指导,依靠群众组织,联合各方面协力进行”的原则,采取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普通教育与业余教育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等多种教育形式,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这一时期的农村教育不仅是为解决农民子女入学的学校教育,实际上是一种覆盖全体农村居民的教育体系。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办起了诸如社办中小学及幼儿园、识字班、扫盲班、民校、技术夜校、农民业余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使农村教育成为一场广泛的群众运动,事实上形成了边劳动边学习、全民办教育、全民受教育的农村“学习型社会”。

(二)“农村教育农民办”的方针

解放初期,国家经济极端困难,为了稳固新的政权,国家把重点放在稳定城市和发展经济上,对农村是“取多予少”,更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兴办农村教育,因此,只能强调“农村教育农民办”。1950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指出“开展工农教育,必须贯彻群众路线,根据群众的自觉自愿,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工作,……经费主要依靠群众自己解决,政府有重点的予以补助”。农民业余教育同样坚持“以民教民”的方针。1954年8月召开的第一次农民业余教育会议明确指出:“开展农民业余教育,必须坚持‘以民教民’的原则。……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经费应当由群众自筹解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组织制度的政治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政府“农村教育农民办”的方针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

(三)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农村教育

这一时期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民的收入分配是由公社集体来决定的。集体纯收入上缴国家后(上缴国家的部分约占27%左右),大部分留归集体所有和支配,农民个人的收人基本上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从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农民的人均支出中生活消费品的支出占了97%左右,而文化教育服务等支出只占到3%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育的筹资只能是以集体为主,资料来源:王广、森严、吴永样等《结构变革与农村发展》,第220-221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二、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多渠道筹资方式

改革开放前,农村教育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益金;国家预算内经费(主要是县人民政府年度预算中安排的教育事业费、教育基建投资);勤工俭学收入;学杂费,其它经费来源有:社会力量收费、集资办学;知名人士、海外华侨捐资助学等,其总体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基础”、“农村教育农民办”。

(一)集体经济承担农村教育经费的主要责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教育事业投资以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益金为主:社办学校是农村学校的主要形式,其经费一般由农业生产合作社统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收入分配顺序是上缴国家农业税,然后提留一部分资金,如公积金、公益金、生产费和管理费等作为合作社储备基金,最后给社员分配劳动收入。其中公益金用于文化教育卫生福利费,教育费按其在公益金中所占比例提取,作为合作社的办学经费,包括学校基建投资、事业费等。条件好的农业合作社还免收学生学杂费。如1963年,某县有集体办小学的村庄132个。学校经费负担比例:大队负担50.9%,个人(学生交学费)占10.9%,国家补助占31.2%。

(二)国家财政预算对农村教育提供部分支持

改革开放前,国家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分为中央、各大行政区、县三级预算。县财政预算支出的教育经费是农村公办学校的重要经费来源。民办中小学和农民业余学校的经费主要由农村集体和群众解决,国家通过财政拨款适当给予支持,如对经济有困难的大队适当发给开办补助费;对办学有成绩的民办学校适当发给实物奖励等,补助费和奖励费列入预算。地方政府用于教育的预算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例较少,而在“农村教育农民办”的政策下,中央政府财政预算中用于农村的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则更低。

(三)农民集资、集体劳动是解决农村教育经费的重要方式

解放后,在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指导下,农民办学热情高涨,也积累了不少举办民办学校、维持民办学校经费的传统办法。农民把已有的破祠堂,破庙宇改建成校舍,有的农民把自己的住房腾出来,或发动群众和学生共同修建学校。课桌、板凳,黑板等必要的设备全由群众自己解决。农民募集粮食、为学校打柴、或个人捐资等为学校筹集经费。如在1950年全国冬学转民校的运动中,“东北松江尚志县正安村民校,每个学习小组都打一千斤柴,作为民校经费;该县幸福村在冬学转民校的大会上,当场就募集了一千多斤粮食供民校的需用。阿城分领屯学员姚如安,热忱地拿出七万六千元为全组买粉笔和学习本子”。

(四)勤工俭学收入是农村教育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公社和大队以集体办学为主的同时,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所得收入也是农村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在“大跃进”时期,中央甚至提出“‘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是教育制度的一个根本改革”。勤工俭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半农半教,学生半农半读。老师学生都参加农业社的生产劳动,并参与农业社的评分记工,获得劳动报酬。有的学校开辟试验田、建立生产基地、校办农场等获得生产收入,筹集学校经费,“河南省长葛县第三初中,据该校1957年606个学生的统计,80天的劳动共挣工分325,000多个,合计人民币16,000多元,依靠这笔收入使享受助学金的贫困学生由549人降到324人,为国家节约3000多元,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力更生的能力,克服依赖国家的思想,也可减轻国家和家庭的负担,使更多贫困人有机会读书”。学生通过劳动解决了学费问题,做到学习劳动两不误。有的学校通过勤工俭学,使学生免交学费,有的学生不仅不向学校交费,还可带钱回家。

(五)学、杂费是农村教育经费的一种补充

1951年2月22日,刘少奇批示“允许乡村小学学生收一点学费,初小每期每人不少于5斤米,高小每期每人不少于10斤米,贫苦家庭学生,经政府同意,得免收学费”。公办学校和农业合作社统筹的学校,学杂费只占办学资金来源的极小部分,一般只收取书本费,经济状况较好的合作社还实行免费入学。从1954年的收费情况看,小学一般在1.00元至2.00元之间,平均为1.06元;初中一般在3.00元至4.00元之间,平均为3.68元。

另外还有一些其它资金来源,包括知名人士、海外华侨捐资办学及社会力量集资办学等,也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改革开放前农村教育筹资方式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前农村教育的筹资方式是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农村集体经济相联系的,适应了当时落后的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在国家经济和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基本建立了农村教育体系。不仅如此,通过这种筹资方式还初步构建起了农村“学习型社会”的体系,大大减少了我国文盲的数量,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具体来说,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促进了农村教育的迅速发展

在国家经济和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集体和农民积极行动,“以生产养学校”,保证学校的开设和巩固,推动了农村教育的迅速发展。全国中小学生在校生数从1949年的2,542.9万人增加到1978年的21,172.3万人,其中80%以上的学生在农村。农村青壮年农民文化程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在“文革”前的十七年里:1949年,全国农村青壮年中,约有文盲16,500万人;1959年,全国2亿青壮年农民中约有8,600多万文盲,文盲比例由解放初期的80%以上下降到43%左右。到1964年,13-40岁的农村少年及青壮年26,400多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2,774万多人,占48%;初小程度5200多万人,占19.8%;高小以上程度8,406多万人,占31.8%。“文革”期间,农村扫盲工作受到影响,但也有不少地区的农村扫盲运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如四川省巴县,从1969年到1979年实现了基本无盲县,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1984年度“野间扫盲奖”。

(二)充分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他强调:“教育与劳动结合是不可移易的”、“教育劳动相结合是基本原则”。在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农村教育筹资方式下,教师半农半教,学生半农半读,既劳动又学习。尤其是农业中学和农民业余学校。以面向农村,为农业服务为办学宗旨,坚持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符合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实际需要,使学习和生产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师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尊重劳动及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培养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的观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也促进了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

(三)初步构建了农村“学习型社会”

所谓“学习型社会”,是人人都能学习,时时都要学习,处处都可学习的社会。社会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一切可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每个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学习。改革开放前,在广大农村,农民群众以集体经济为依托,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开放办学。从儿童到成人,不分年龄,不论性别、人人都能参与学习。学习形式多种多样,有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有普通教育和业余教育,有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学习场所不拘一格,有地头组、田间学习小组等各种学习小组;可在学校学习,也可在家学习。学习时间灵活机动,有白天班、夜间班,有隔日班、全日班等。“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不学”。农民群众自己办教育,自己受教育,全民支持教育,形成了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四、改革开放前农村教育筹资方式的局限性

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农村教育筹资方式尽管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巨大发展,但也存在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阻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且,这些局限性导致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村教育发展的滞后。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农村教育,除占比例不大的公办学校的经费来源于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以外,其它各级各类学校的经费原则上由各农业合作社集体公益金及农民集资解决。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社队办学的积极性,但由于务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不平衡,能用于教育的资金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各社队的教育发展和普及水平不一。经济状况较好的农业社,农民及其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也相应较好,有些农业社能完全实行学生免费上学,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社因集体资金不足,农民集资有限,使教育陷入困境,加上“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影响,导致问题更加严重。

(二)经费来源不稳定,影响农村教育稳步发展

一是资金来源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由于当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下,国家预算经费和集体公益金极其有限。在“农村教育农民办”的号召下,虽然农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积极筹集资金,但这种筹资方式是非强制性的,导致资金来源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二是由于国家的政策波动。尤其在1958年至1960年“教育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地追求“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及教育本身的客观实际,盲目发展教育,有些地方甚至在一夜之间就办起一所学校,根本不考虑经费、师资、校舍、设备等问题。1961年至1963年调整期间压缩教育规模,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政策,导致全国包括农村的教育时紧时松,经费来源极不稳定,影响教育的稳步发展。

(三)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缺陷,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不断拉大

城镇学校的教育经费由政府统一划拨,教育基建投资统一安排,实行统收统支、统包统配的投资管理体制,而农村学校实行的是以农村集体经济万基础的分散型的投资管理体制,即“谁办学,谁管理,谁出钱”。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益显现。城市教育由国家承担主要责任,经费、校舍建设、师资等各方面都有保障;而农村自办教育,入学多少、程度高低、设备好坏、师资水平无人过问,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从而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不断拉大。

五、改革开放前农村教育筹资方式的启示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教育实际上是覆盖全体农民的大教育,“以集体经济为基础”、“农村教育农民办”的筹资方式为当时的农村义务教育和初步构建农村“学习型社会”提供了资金保障:当前我国正在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探索建设“学习型社会”,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教育筹资方式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一)国家应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

义务教育既是提高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素质的基础,也是推动一个国家民主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因而农村义务教育是公共事业和公共需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满足公共需要应是政府的责任:从国际经验和范例来看,免费提供义务教育是大多数国家的选择:在我国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意义尤其重大,有助于为广大农民的子女提供均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从而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如果义务教育机会均等没有保障,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就更不可能实现学生平等接受教育,原有的收入差距不仅会继续下去,还会进一步拉大。当然,强调义务教育的政府责任,并不等于排斥自愿捐集资和私人办学。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创新的目的在于,不应再把农民集资和个人收费作为义务教育主要的资金来源。

正是由于认识到农村义务教育属国家财政支出的性质,也由于改革开放后集体经济的削弱,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由“农民办”逐渐转向“国家办”,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和财政紧张,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仍然强调:在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普及小学教育……以国家办学为主体,充分强调社队集体的办学积极性,并鼓励群众自筹经费办学”。1985年《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属于地方……除了国家拨款以外,—地方机动财力中应有适当比例用于教育。乡财政应主要用于教育,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费附加。”《决定》明确了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体制,并加大了乡镇在基层学校经费筹措管理中的权力和责任。1994年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县乡两级管理转变为“以县为主,乡镇为辅”的体制。但农村教育的投入仍以乡镇为主。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经过5年的努力,农村义务教育“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县财政承担了义务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现在,一些发达地区又开始探索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今年教师节前夕,苏州市率先宣布从2006年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免费义务教育。广东、江苏、浙江也正在进行免费义务教育试点。北京也宣布将在“十一五”初期实现义务教育的完全免费。农村义务教育完全由国家、政府承办已经排上党和政府的议程。

(二)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多渠道筹资构建农村“学习型社会”

虽然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由“农民办”逐渐转为“国家办”,资金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但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势头减弱,其主要原因在于抛弃了原有的筹资方式,而新的筹资方式又没有建立起来,导致科学和先进文化不能占领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阵地。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的重大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必定是学习型社会。社会及其成员的包容、合作、诚信、民主、法治等,都是以学习基础上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认同为条件的……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人人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构建农村“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要实现这一目的,仅仅靠义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变单一的封闭型教育为多样化的开放型教育,形成一个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于一体,集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于一体的农村教育体系,使每个人都能在他需要学习的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获得他所需要的教育。这就对我国现行的农村教育投资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县级财政承担义务教育投入已然十分紧张,在一些中西部地区,乡镇财政和村集体经济十薄弱。回顾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教育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民中蕴藏着很高的办教育、支持教育的积极性。为此,农村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资金可以借鉴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教育多渠道筹资方式,在国家承担义务教育主要责任的同时,全面调动农民个人、集体和社会各界的办学积极性,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国外资金,把农村乃至整个社会支持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引导到建设农村“学习型社会”中来,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构建新型农村“学习型社会”的道路。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回顾改革开放30年历程,启示和感想 800字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感想 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2008年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30年了…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

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作文
三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而如今九十年代的孩子,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温暖阳光中长大, 我们这些祖国的幼苗更多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翻天覆地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取得的成就?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全球人口最多的一个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一场伟大的事业,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关于发展的故事,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不仅改变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分布版图,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未曾有一个国家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让数亿人民摆脱了贫困状...

唱那首((站台))的黄蒲生老师当过兵吗
改革开放一晃三十年了,在即将来临的“七一”,我们广东电台要举办一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作品朗颂会,黄老师作为这台晚会的撰稿人,到时晚会上大家都会听到很多优美的文字,都是出自共同老师之手。黄老师,参加这台晚会的创作,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黄蒲生:应该说,很荣幸参加广东电台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诗歌朗诵会...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巨大改变(用事例,数据)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

改革开放三十年重大历史事迹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 三十年,可谓弹指一挥间!三十年的经历会让我们触摸到社会前进的脉搏,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三十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又是一个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 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500字
回眸60年,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30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理想,正在变成现实。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而辉煌的成就。今天...

改革开放30年的征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身边的人和事 生于九十年代的我,无法想象父辈们所经历过的日子,却亲身感受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时间流逝,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中国...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关系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时期,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延续性,同时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和转变。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和曲折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并进行了...

结合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思想方面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面貌带来的历史性变化,还不仅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过去那种单调、统一的带有个人崇拜和违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3、教育方面 目前,中国高等...

丰都县17881876456: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华闵保儿: 好处: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弊端:基础教育产业化 一个区竟然靠收择校费是支柱产业

丰都县17881876456: “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变化”的征文怎么写? -
华闵保儿: 改革开放三十年 三十年前,我想应该是没有超市,没有卡拉OK,没有计算机、没有手机、没有私家车、没有运动场、没有……,总而言之,现在有的那时都没有,试问当今的人们回到那时怎么活? 听妈妈讲,那个时候爸爸妈妈住在一个60平米...

丰都县17881876456: 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化 -
华闵保儿: (一)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我国消费需求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最终消费由2000年的59705亿元增加到2005年92000多亿元,各年分别增长8.5%、7%、7.9%、12.2%和10.1%,年均增长9.1%. (二)市场销售稳中趋旺.2000-2005年,...

丰都县17881876456: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
华闵保儿: 首先说吃,民以食为天.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而现在的价格在1.30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副食价格就很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1.50元一斤,涨幅30倍.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从0.82元到现在的平均6元...

丰都县1788187645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
华闵保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多数人们都感受到了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明显提高;感受到了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感受到了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成就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得到普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