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朝代皇帝臣子间称谓以及国号年号一类 高手进!

作者&投稿:氐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谁能列举一下中国古代皇帝的年号、名称、谥号、国号…谢了!~

北京太庙 太庙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面积为139650平方米。位于天安门城楼东侧,原是明清两代皇家的祖庙,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1988年,太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庙的位置是按照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国都布局“左祖右社”的规矩而安排的。“左祖”,即紫禁城左前方安排有皇家祭祖的地方,这就是太庙。“右社”,即紫禁城右前方安排有皇家祭神的地方,这就是社稷坛(现为中山公园)。 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建立过许多朝代和政权,出现过540多位君主、帝王。各个朝代都有其国号,帝王生前有其尊号和年号,死后也有其谥号、庙号。了解这方面知识,对认识历史文化很有帮助。 一、国号 国号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即国家的名称或名号。为表示新朝的“圣明”,每个开国之君都要定国号以彰其“明德”。各朝代的建立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国号的确定也有各自的原因。 (一)以所封爵名定国号 这种定国号的形式来自其创建人的爵位名称,而爵位往往又与某一地名相一致。如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他在平定天下以后,便以“汉”为国号。三国时魏国的实际创建者曹操曾受封为魏王,其子曹丕先袭魏王爵位后建国,仍以魏为国号。历史上类似的朝代最多,如晋、刘宋、梁、高齐、北周、隋、唐及后梁等国。除汉高祖刘邦外,上述朝代的建立者大都是以迫使前代帝王“禅让”的方式交出政权的。 (二)以其发迹地或特产名定国号 夏、商、周、秦、孙吴、后晋和宋等朝代均以其发迹地为国号。夏部落的酋长启建国,以夏为国号;商酋长汤灭夏建国,以商为国号,后迁都于殷,又称殷商。周酋长姬发(即周武王)灭商建国,以周为国号,都于镐,后期迁都于洛邑,故有西周和东周之分。秦的祖先为嬴姓,因养马有功被周封于秦,遂以秦为国号。后又升为诸侯,仍以秦为国号,秦王嬴政灭六国称始皇帝,继续沿用秦为国号。三国时的吴因在古吴国故地,遂以吴为国号,史称孙吴或东吴。后晋的建国者石敬塘的发迹地太原属古晋国,故在他降契丹之后,契丹扶持他建立的傀儡政权以晋为国号。宋太祖赵匡胤在称帝前曾为后周归德军(今河南商丘)节度使,因该地原属古宋国,便以宋为国号。 以发迹地之特产为国号的朝代多见于少数民族政权,如契丹人所建的辽国。“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镔铁之意,辽太祖的发迹地盛产镔铁,故该国第六代皇帝辽圣宗在位时,改国号为辽。金太祖认为,“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坏,”为显示其国比辽更坚强,便以金为国号。清朝统治者是金人的后代,因为金国曾消灭了南宋,后金统治者为缓和与中原汉人的矛盾,特将后金改为清。 (三)根据谶语或文意以及社会上流行的某种口号定国号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在刘宋末年掌握了大权后,根据“金刀利刃齐刈之”这句谶语,认为刘宋必将由齐取代,迫使宋顺帝封他为齐公,建国时,遂以齐为国号。元世祖忽必烈迁都北京,取《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意,改蒙古国号为元,不久灭掉南宋统一了全国。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曾先后称吴国公、吴王,但是他却以明为国号。他是依据元末社会上流传的“明王出世”这一口号,和他任起义军副元帅时制作的黄旗上所书“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这两句话,确定其国号为明的,因此他也是历史上极少数没用以前爵号为国号的帝王之一。 (四)以其他原因确定国号 以建国者姓氏为国号:春秋末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于是建立了以这三家姓氏为国号的国家。南朝陈国的建立者陈霸先在梁末曾被封为陈王,建国时也以陈为国号。冒称前代亲戚以沿用其国号:西晋时,匈奴人刘渊自认为是汉朝刘氏的外甥,因此以汉(后世改为赵,史称前赵)为国号。后汉的刘知远也认定自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而沿用汉为国号。后周太祖郭威自认为是周朝王族姬姓的后裔,便以周为国号。因尊崇某前朝国家而沿用其国号:历史上曾出现过几个周朝,其建立者大都尊崇周礼、欲效仿周制或因周朝延续长久,故而寄予厚望。如宇文觉所建的周(史称北周)和武则天改唐为周均属此类。王莽标新立异,篡汉时,以为自己的“改革”是开一代新宇,使万象更新,便以新为国号。 二、帝王国君的年号、尊号、谥号、庙号 帝王国君的年号、尊号、谥号、庙号,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和完善的,清亡之后便成为了历史,但它作为我国历史上独有的一种政治现象,构成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一大特色,为研究各个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一)年号 年号是一种吉祥兴盛的象征,体现了在位帝王期盼江山永固、国泰民安和兴旺发达的心愿。帝王的年号始于汉武帝,(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共和”年号不能算作年号的开始)他从即位的第一年就创立“建元”这个年号,标志着他治国时期的开始。汉武帝在位54年,共用过十一个年号。更改年号叫作“改元”,改元多以帝王在位期间所发生的大事作为象征:如汉武帝元狩六年因得一大鼎,故将次年改为元鼎元年。武则天因为在泰山封禅,而改元为“万岁登封”。年号多为两个字,三四个字的极少,且历代基本不重复。武则天是改元最多的一个皇帝。她从执政到退位,共用了十七个年号,数年一改,或一年数改。鉴于频繁更改年号造成许多不便,明太祖朱元璋规定,每个皇帝在位期间只许使用一个年号,后世除明英宗因两度为帝、清太宗皇太极中途更改国号各用了两个年号之外,明清两代帝王,都遵循了一个年号这一定制。所以,从明朝开始,史书上便按国号——皇帝的庙号(也可无庙号)——年号——年序号的方式纪年,如明成祖永乐八年,清乾隆二十四年等。 (二)尊号 尊号始于唐高宗时期,其发明人是武则天。武则天为扩大影响,抬高自己,实现其掌权的野心,开创了为在位帝后上“尊号”的先例。臣下根据帝王的意思先拟好尊号奉上,再由皇帝认可即成。尊号最初只加给在位皇帝、皇后,后来也给死去的帝后追加。唐高宗上元元年,将皇帝皇后分别改为“天皇”和“天后”;高宗死后,追加尊号为“天皇大帝”,武则天则作为太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她称帝之后,又先后加尊号为“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等多个尊号。从此,后世之君在位期间和去世以后也都要上尊号和被追加尊号,并且根据在位帝王的意向一改再改。如唐太宗李世民最初被谥为文皇帝,后几经追尊更改,最后被追尊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玄宗在位期间曾四次上尊号,由“开元神武皇帝”一直增加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尊号长达十四字之多。尊号不但替代了谥号,还因其过长且名不副实,为纪史带来不便,所以我国史书上自唐朝开始,纪年方式改为国号——帝王庙号——年号——年序号的纪年方式。如唐高宗永徽四年,清世宗雍正八年等。 (三)谥号 谥号虽始于夏商两朝两位末代君主桀和纣,但正式使用却是从周朝开始的。谥号是由一些固定的、含有特定意义的字来昭冁死者的美德或贬责其恶行。帝王死后由礼仪官根据其生前的功过拟出谥号,由继任者予以确定,并镌刻于墓碑之上,可视作盖棺定论。继任者往往会以自己的好恶确定给予美谥或恶谥。因此,秦始皇认为给已故君王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为大不敬,下令自他起世世相传,不加谥号。因此,秦朝两帝均无谥号。谥法有三类:褒扬的有“文”、“武”、“景”、“宣”等,如“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贬责的有“灵”、“纣”、“炀”、“厉”等,如“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同情的有“哀”、“愍”、“恭”、“顺”等,如“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谥号多用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如文、武、光武、昭烈等。自汉朝以后皇帝的谥号前大多加一“孝”字,表示其奉行孝道,如孝文帝、孝武帝。开国君主还追谥其父祖以上几代人为帝王,如曹丕追谥曹操为武帝。被杀或被废的帝王,多没有谥号,史书便按其原封爵号或被废后的爵号记载,因此历史上便有不少没有帝号(谥号)的帝王,如曹魏时的齐王曹芳及其继任者高贵乡公曹髦、东吴的会稽王孙亮等。自唐高宗以后,谥号被尊号取代。谥号纪年的方法是:国号——帝王谥号——年号(无年号者不用)——年序号,如鲁僖公三十三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除帝王外,谥号还由朝庭赐于公卿大臣,民间也有私谥的现象。 (四)庙号 每个朝代开国之初都要建宗庙(或叫太庙和祖庙),供奉和祭祀列祖列宗。而帝王庙号则始于汉朝,宗庙正殿一般供奉七代或九代祖宗的神位,按照左昭右穆排列。如唐高祖李渊为其祖父和父亲所建庙号分别为太祖和世祖。开国君主的庙号多为高祖或太祖;汉初曾规定无功德者不得称宗,因此汉文帝庙号为太宗,汉武帝为世宗,而西汉其余皇帝大都没有庙号。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滥用,唐朝更是无帝不称宗,其后历代皆效之,因此庙号便失去其本来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自汉以后各朝代自称其国号时前面都加一个“大”字,如“大汉、大宋”等,而“北齐、后梁”等国号之前带有方向性、时间性的字是后世史家区分同名朝代而加的。帝王的谥号、庙号等也是在其死后才有的,如“汉武帝、殷纠王”的称谓在其生前也是不应该出现的。时下一些影视剧中臣子直呼其君王曰“文王、武帝”,甚至剧中人自称“我北周、我南齐”、“我孝庄”等都是不正确的,叙事和旁白例外。

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年号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09/20/355483_85285584.shtml

叙述皇帝登基常用的方法是:公元618年,李渊称帝,以唐为国号,建元武德(非开国者才用改元),定都长安,是为(“史称”也可以)唐高祖。

国号就是国名,这个无需解释吧。

唐玄宗的全部帝号为“大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其中玄宗为庙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既是谥号,也是尊号。
因为唐玄宗的谥号里面“明”为关键字,所以他又叫“唐明皇”

谥号是给予死者评价性的称呼,分为美、恶、平三种
美谥用以赞美帝王的功德,比如说:“翼善传圣曰尧,仁圣盛明曰舜,受禅成功曰禹,除虐去残曰汤,经天纬地曰文,威强德睿曰武,辟土服远曰桓,光照四方曰明”等等;
恶谥是用来批判昏君的,如“残害忠良曰纣,去礼远众曰炀”等等;
平谥是用来同情弱者的,如“在国遭忧曰愍”等。

谥号和庙号大家可能不容易区分它们的作用,我总结大概它们有几点不同:
1、庙号多为“某祖”、“某宗”;谥号多是“某帝”或“某某帝”形式
2、两者适用人群范围有大小之别,庙号独帝王所有,而谥号,则天子、诸侯、公卿都可以获得,如“齐桓公”、“晋文公”都是诸侯,而不是天子,诸葛亮死后也被谥为“忠武侯”,甚至民间也可以“私谥”,像陶渊明死后就被他弟子公推为“靖节先生”
3、庙号可以取谥法没有的字,而谥号一般要严格遵循。
4、谥号本身还有一个价值评判的问题,至于庙号,那是太庙配享时的尊称,绝不允许用“厉”、“思”、“炀”这样的贬义词

年号是用来纪年的名号,明清两朝实行“一世一元制”,一个皇帝一般只能取一个年号。

尊号的范围很广,“皇帝”、“皇太后”、“太上皇”本身就是尊号。一般指的尊号其实是徽号,无论帝王在世与否,都可以接受。

对当政君主的称呼,很多呀,比如“陛下”、“圣上”、“万岁”等等。

至于分裂时期,各国君主互相间的称谓,举例来说
像宋朝称辽朝、西夏的君王为“国主”,宋廷并不承认他们的皇帝身份。
如果双方是敌对关系,很可能互骂为“酋”、“贼”。

1.大王,陛下,皇上;爱卿
2.介绍首先写个简介,XX皇帝(国号庙号年号,比如清圣祖康熙皇帝),姓XX,名XX,生卒年,X朝第X代皇帝。在另起一段,分为早年、中年、晚年三个时代,以其在位时的大事件为贯穿就可以了
3.玄宗为庙号。庙号是对一个皇帝一生的一个字的总结,分为祖和宗,一般开疆立国称为祖,守成作为称为宗,而谥号就是对皇帝作为的展开概括,比如康熙皇帝庙号为圣祖,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国号就是国家的名称,年号是一种确定年份的手段,往往寄托着统治者对国家的希望,比如康熙的意思:康是安宁,熙是兴盛,合在一起取万民安宁,天下熙盛之意,比如康熙十五年是公元1676年等等。尊号是皇帝对在世长辈的敬称,比如慈禧太后,慈禧就是尊号,一般给太后或太妃定尊号。XX帝都是后人的俗称,非正规的,一个朝代的后继者对祖先称呼,比如先帝圣祖皇帝,康熙爷等等,比较正规。
4.只能称大汉皇帝陛下。
5.可以称帝,但并不是正式的,比如三国时代,孙权称帝后,好多人还是称他为吴侯,应为互相并不承认,只有天下一统后,谁成为一统者,谁的称帝才是正统的。
6.今上。这是最规范的称呼,就是当今皇上,常用于书面。现在日本人就称他们当今的天皇为今上天皇,而日本人是从唐朝时向中国人学的。还有比较正规的称呼就是陛下和万岁,从唐朝起,老百姓就称他们的皇上为万岁。其实对于皇帝的称呼,不分公卿或者百姓,皇上,陛下,万岁都是他们常用的称呼。
这些都是我看过大量书籍后脑子里记的,总结的,是简单化的,楼主可以查阅百度百科仔细看看。看似楼主对于中国历史有不一般的见解,我也是,有问题可以经常切磋。
还有,我要特别说明一下。3楼的朋友,尊号只是生前加的,死后是不加尊号的。

1.皇上、陛下;卿
2.国号、定都、年号
3.玄宗是庙号
4.谥号庙号统称尊号。举例:唐(国号)玄宗(庙号),汉(国号)孝武(谥号)帝,清(国号)乾隆(年号)
5.一般说来XX宗(祖)为庙号,文帝武帝属谥号。
6.清朝皇帝一般称年号,因为清朝除皇太极外其余皇帝均只有一个年号,比较好称呼;唐以前的皇帝一般称谥号。唐以后的皇帝一般称庙号。因为中国古代后期皇帝谥号越来越长,有些多达10多字,不容易记。
比如乾隆皇帝,我们一般称为乾隆,但你要称为清高宗,也是一样的。

以上。

1、称皇上:陛下、
称太子:殿下(不清楚有没有其他皇子或公主)
2、顺序:国号、定都、年号(=改元(元是...元年的意思)
3、国号:是一个国家的名称
庙号:是...祖,...宗
谥号:文、武...帝(皇帝不崩他自己是不知道这个号的)
年号:唐宋皇帝一般有若干个年号,最好不轻易用
..帝:非清的就是谥号,只有清是年号(他们只有一个年号)
4、一般来讲就是大汗
不同疆域可各自称帝,宋就是与西夏,辽金并立的
称呼就是称...大汗、他称我们...皇帝
不过有些皇帝认少数民族的皇帝做父的,例如石敬瑭(这属于国家时离极弱的)


中国各朝代末代皇帝是谁
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遇害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李柷即位。李柷在位3年后被废,次年被鸩杀,葬于温陵,年仅17岁。最后被人毒死。五、北宋末代皇帝 宋徽宗赵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

所有朝代的皇帝排序,注明年代喔,谢谢。(唐朝、清朝、宋朝、等所有朝代的...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苌 8年 2、姚真 22年 3、姚弘 2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1、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2、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3、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4、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5...

万历是哪个朝代的皇帝万历是什么朝代的皇帝
1、万历是明朝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_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2、明神宗在位前...

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春节始于太初改历,汉武帝改正朔。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封狼居胥。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从此西域成为几大文明交汇之地,汉武帝被称为“冠于百王”。武帝概况晋武帝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字安世。晋朝第一位皇帝。政治家。河内温县( 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昭长子。曹魏末年...

于成龙曾历经两个朝代与五位皇帝,他在官场上有哪些作为?
首先是在康熙八年于成龙被提拔成为了湖广的黄州府同知,在黄州府岐亭政这一带,因为盗贼非常猖獗严重影响了地方居民的安定和正常生活,于成龙上任之后就开始治理盗贼。为了能够获得剿贼的胜利,于成龙亲自进行访查,扮作田夫或者是乞丐到村落和田野间进行调查,从而在对当地的盗贼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

万历年间是什么朝代
万历年间是什么朝代介绍如下:万历皇帝是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代皇帝,年号万历,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死,十岁的朱翊钧登基做皇帝,是为明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朱翊钧简介 明神宗朱翊钧为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

中国从秦朝到清朝一共经历了几个朝代、几位皇帝,分别叫什么名字?_百度...
东北女真族长期被明朝欺迫,而女真各部族之间又相互残杀。 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结盟蒙古,共同对付明朝。 于1616年,定国号为金,(历史上称为“后金”)。 其子皇太极即位后,继续对明用兵。 真到皇太极之子福临即位后,才打进山海关,入驻北京。 于1636年改国号为清。 清朝皇帝先后顺序位: 太祖努尔哈...

清朝皇帝排列顺序
清朝皇帝按时间排列为: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共12帝。一,努尔哈赤(太祖),年号天命,1616年登基,在位11年。二,皇太极(太宗),年号天聪,1627年登基,在位10年。三,福临(世祖),年号顺治,1644年登基,在位18...

万历皇帝为什么突然不上朝了?
在神宗看来,皇帝既要亲政,大臣们就应当无为;皇帝既要无为,大臣们就更应当谦逊地表示顺服。可是,皇帝这个万人之上的权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成为封建体制乃至封建时代的一大悲剧。2、万历皇帝不上朝,是对言官制度的一种抵抗。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

万历皇帝期间大事记,主要是有关于万历皇帝的,比如张居正改革,夺情,万...
其中兴之势主要归功于张居正在朝政上的治绩。 整个万历年间,即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在位1572年-1620年)之在位年,凡四十八年之久,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惟有前十五年治政稍有起色,万历初年,由母亲李太后处理朝政,而张居正可说完全得到李太后的充分信任,而年幼的神宗对张居正更为信赖,故张居正能一心一意...

崇仁县17311137362: 帝号 谥号 庙号 尊号 年号 国号 -
殷勤堵关节: 帝号包括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 庙号、谥号为最高统治者死后追加的称号,是后人及后世对亡帝的称呼.自西汉至隋朝的皇帝多称谥号.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 尊号,为皇帝在位时期,由臣下给予的尊称,亦作为帝号.尊号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尊号字数不一,常遇事而累加.称呼时习惯于使用尊号之首的两个字 年号,为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 国号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即国家的名称或名号 康熙 谥号:仁皇帝 庙号:圣祖 年号:康熙 国号:清

崇仁县17311137362: 历代皇帝年表~ -
殷勤堵关节: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 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颛顼 高阳氏 前2514~前2437 帝喾 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挚 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尧 放勋 前2357~前2258 虞舜 重华 前2257~前2208 夏 (启以后)公元前...

崇仁县17311137362: 历代帝王的称谓有什么样的讲究吗?
殷勤堵关节: 古代帝王的称谓比较特殊,除名字外,还有谥号、尊号、庙号、年号.对他们的称呼一般有三种 情况: 一是称溢号. 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或后人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

崇仁县17311137362: 唐,宋,元,明,清,历代皇帝的名字,以及年代称号是什么? -
殷勤堵关节: 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nbsp;清成宗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爱新觉罗多尔衮nbsp;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nbsp;清...

崇仁县17311137362: 中国历代君主的姓氏和国号? -
殷勤堵关节: 夏朝夏,商朝商,周朝姬,秦赢汉刘晋司马隋杨唐李送赵辽耶律金完颜元卑儿只斤明朱清爱新觉罗

崇仁县17311137362: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时间及各个朝代所有皇帝的名字、称号 -
殷勤堵关节: 夏:约前2071-约前1600 商:约前1600-约前1046 周:西周:前11世纪-前771 东周:前770-前771 春秋:前770-前256 战国:前475-前221 秦:前221-前206 汉:西汉:前206-公元23 东汉:25-220 三国: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

崇仁县17311137362: 唐朝历代皇帝年代以及名称国号、
殷勤堵关节: 帝王 年号·历年 干支 公元 高祖李渊 武德9 戊寅 681 太宗李世民 贞观23 丁亥 627 高宋李治 永徽6 庚戌 650 显庆6 丙辰 656 龙朔3 辛酉 661 麟德2 甲子 664 干封3 丙寅 666 总章3 戊辰 668 咸亨5 庚午 670 上元3 甲戌 674 仪凤4 丙子 676 调露2 ...

崇仁县17311137362: 古代君王的称呼 朝代排列 -
殷勤堵关节: 黄帝:公元前2495年-公元前2395年 共计:100年 尧:公元前2168年-公元前2097年 共计:71年 舜:公元前2097年-公元前2037年 共计:60年 禹:公元前2029年-公元前1978年 共计:51年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共计:470年 ...

崇仁县17311137362: 关于中国历代皇帝谥号、庙号、年号 -
殷勤堵关节: 像是庙号,在汉朝、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像是汉惠帝、汉景帝都没有庙号,而那个时候皇帝的谥号简单,就两个字,其中前面的是固定的,都是孝字;像汉武帝谥号是孝武,汉武帝也就是由这个谥号来的. 但是到了唐朝以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年号很多,而谥号又很长,不像汉武帝这样能概括出来,比如唐太宗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高宗谥号就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所以后世称庙号能比较容易知道说的是谁,不然一个人十几个年号,谁记得住啊.无论是谥号还是庙号都是皇帝死了之后叫的,皇帝活着的时候,还是叫年号的. 而明清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当时就称年号,也就这样延续下来了.明清皇帝的谥号也都是比较长,但是因为习惯称年号,也就没在皇帝死后叫庙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