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质基因是半自我复制怎样理解

作者&投稿:彩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细胞质基因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吗~

线粒体叶绿体含有DNA,能发生复制转录翻译,含有相关的酶和核糖体,称为半自主细胞器

接合作用,在自然条件下,很多质粒都可通过细菌接合作用转移到新的宿主内

就是半保留复制吧!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一种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模型,其中亲代双链分离后,每条单链均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因此,复制完成时将有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个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均与亲代分子相同,这是1953年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在DNA双螺旋结构基础上提出的假说,1958年得到实验证实。
1958年Meselson和Stahl利用氮标记技术在大肠杆菌中首次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他们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基中繁殖了15代,使所有的大肠杆菌DNA被15N所标记,可以得到15N桪NA。然后将细菌转移到含有14N标记的NH4Cl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在培养不同代数时,收集细菌,裂介细胞,用氯化铯(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观察DNA所处的位置。由于15N桪NA的密度比普通DNA(14N-DNA)的密度大,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时,两种密度不同的DNA分布在不同的区带。
实验结果表明:在全部由15N标记的培养基中得到的15N桪NA显示为一条重密度带位于离心管的管底。当转入14N标记的培养基中繁殖后第一代,得到了一条中密度带,这是15N桪NA和14N-DNA的杂交分子。第二代有中密度带及低密度带两个区带,这表明它们分别为15N14N-DNA和14N14N-DNA。随着以后在14N培养基中培养代数的增加,低密度带增强,而中密度带逐渐减弱,离心结束后,从管底到管口,CsCl溶液密度分布从高到低形成密度梯度,不同重量的DNA分子就停留在与其相当的CsCl密度处,在紫外光下可以看到DNA分子形成的区带。为了证实第一代杂交分子确实是一半15N-DNA-半14N-DNA,将这种杂交分子经加热变性,对于变性前后的DNA分别进行CsCl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变性前的杂交分子为一条中密度带,变性后则分为两条区带,即重密度带(15N-DNA)及低密度带(14N-DNA)。它们的实验只有用半保留复制的理论才能得到圆满的解释。
DNA既然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必须具备自我复制的能力。瓦特森和克里克(1953)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同时,对DNA复制也进行了假设。他们根据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认为DNA分子的复制,首先是从它的一端氢键逐渐断开。当双螺旋的一端已拆开为两条单链时,各自可以作为模板,从细胞核内吸取与自己碱基互补的游离核苷酸(A吸取T,C吸取G),进行氢键的结合,在复杂的酶系统的作用下,逐渐连接起来,各自形成一条新的互补链,与原来模板单链互相盘旋在一起,两条分开的单链恢复为双链DNA分子,与原来的完全一样。DNA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因为通过复制所形成的新的DNA分子,保留原来亲本DNA双链分子的一条单链。
DNA在活体内的半保留复制特征已为1958年以来的大量试验所证实。DNA的这种复制方式对保持生物遗传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还可能存在其他两种复制方式,都以原来亲本DNA双链分子作为模板链。一种方法称为全保留复制(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在复制过程中新的DNA分子单链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新的DNA双链,而亲本DNA双链仍然被保留在一起。另一种方法称为散布式复制(dispersive replication),在复制过程中亲本DNA双链被切割成小片段,分散在新合成的两条DNA双链分子中。
1953年J.D.Watson和 F.H.C. Crick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时,对其互补关系予以很大的重视,而且提出了DNA的复制模型。DNA在进行复制时各以双链中的每一条链作为模板,各个和互补的前体单核苷酸配对重合而形成与这二条单链各各对应的双重子螺旋二条。所谓互补就是指腺嘌呤一定只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一定只与胞嘧啶配对,新的单核苷酸排列在模板上时,其排列法是依原来链上的碱基通过互补来决定的。这样无论子分子与子分子间,还是子分子与母分子间,碱基排列顺序是完全相同。这样一来具有和亲本完全一样的遗传信息的子分子自我增殖了二倍。这时所产生的子双重螺旋分子一条链是从亲代原封不动的接受下来的,只有相对的一条链是新合成的,所以把这种复制方式称作半保留复制。这个模型曾用重同位素标记的DNA以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分析,或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以放射自显影法进行测定等等,用几种不同原理的方法,曾在从人到病毒的许多种生物中进行了验证,肯定了这个模型的正确性和普遍性。关于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这一点已被认为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肯定性原理。

DNA是双螺旋的结构,一个DNA分子有两条反向平行的链,半自我就是以期中一条链为母链复制另一条链,构成新的DNA分子,也叫半保留复制。


细菌的遗传
细菌核区DNA以外的,可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称为质粒(plasmid)。质粒是裸露的环状双链DNA分子,所含遗传信息量为2~200个基因,能进行自我复制,有时能整合到核DNA中去。质粒DNA在遗传工程研究中很重要,常用作基因重组与基因转移的载体。胞质颗粒是细胞质中的颗粒,起暂时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包括...

孩子身上的基因来自父母各一半?
不是的,母多于父。因为孩子身上的基因不仅有来自精子 卵子的核基因,还有单独来自卵细胞的细胞质遗传物质,因此孩子身上的基因来自母亲的要比父亲多。父亲有Y也有X ,不单只有Y.有不懂可追问。望采纳。

大哥哥大姐姐都来看看 帮帮我 我要 关于 克隆的资料
因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克隆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都还很不成熟,在理论上,分化的体细胞克隆对遗传物质重编(细胞核内所有或大部分基因关闭,细胞重新恢复全能性的过程)的机理还不清楚;克隆动物是否会记住供体细胞的年龄,克隆动物的连续后代是否会累积突变基因,以及在克隆过程中胞质线粒体所起的遗传作用等问题还没有...

异基因嵌合体是什么
由不同基因型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嵌合现象在高等生物,尤其是高等植物中,相当普遍 基因嵌合体  ①胞质基因嵌合体,如常春藤、紫茉莉中由叶绿体基因突变或不规则分离产生的色素花斑嵌合体。②核基因嵌合体,如小鼠皮毛色斑、飞燕草玫瑰红花斑上的紫色条纹嵌合体等。这些都是核基因突变后在正常遗传背景上出现...

从小分子到原始母细胞要经历哪些主要过程?
通过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最初出现在这些细菌的基因显然成为整合到细胞的核基因组,所以只有少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组件仍由细胞器基因组编码。 Go to: 多细胞生物的发展 许多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细菌,只包含单个细胞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最简单的真核生物的酵母。酵母比细菌更复杂,但小得多,比动物或植物的细胞简单...

不发生遗传重组时核基因组的无性阶段变异
在真菌中,许多机制能够引起核基因组变异,包括自然条件下及人工条件下的化学或者物理学诱变、转座子、环状和线状质粒的作用,以及染色体本身的多态性。 9.2.1.1 转座子(Transposon) 转位因子即转座子在原核及真核生物中都有被发现,可引起基因的自然改变,从而可能导致突变(Daboussi et al.,1994)。转座子导致的突变...

辩论赛、关于克隆的
因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克隆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都还很不成熟,在理论上,分化的体细胞克隆对遗传物质重编(细胞核内所有或大部分基因关闭,细胞重新恢复全能性的过程)的机理还不清楚;克隆动物是否会记住供体细胞的年龄,克隆动物的连续后代是否会累积突变基因,以及在克隆过程中胞质线粒体所起的遗传作用等问题还没有...

什么是基因型嵌合体?
嵌合体 遗传学上用以指不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表现的个体,亦指染色体异常类型之一。有时也有同一器官出现不同性状的生物体的意思。出现该病状的人员往往伴随精力极度旺盛,有时出现多重人格的精神错乱症状。目前临床还出现偶尔患者血型变换的症状。基因嵌合体 ①胞质基因嵌合体,如常春藤、紫茉莉中由叶绿体...

下一代的遗传基因和占爸多还是占妈多?
基因遗传母亲会多一点,比如X染色体比Y染色体大,母性遗传(主要是胞质遗传)!但是身高是由父母双方基因和外部因素决定,智力主要是后天培养。结婚主要是你们俩才是主题!

关于细菌的问题
质粒是裸露的环状双链DNA分子,所含遗传信息量为2~200个基因,能进行自我复制,有时能整合到核DNA中去。质粒DNA在遗传工程研究中很重要,常用作基因重组与基因转移的载体。 胞质颗粒是细胞质中的颗粒,起暂时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包括多糖、脂类、多磷酸盐等。 (四)其他结构 许多细菌的最外表还覆盖着一层多糖类...

新巴尔虎左旗17237547083: 什么是细胞质基因的半自主自我复制 -
章承可苹: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除有DNA外,还有RNA(mRNA、tRNA、rRNA),核糖体等.说明这两种细胞器都具有独立进行转录和翻译的功能,也就是说,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自身转录RNA和翻译蛋白质的体系.但迄今为止,人们发现叶绿体只能合成13种蛋白质,线粒体能够合成的蛋白质也只有60多种,而参与组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却分别上千种.这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自身编码,合成的蛋白质并不多,它们中的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的.也就是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程度是有限的,它们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信息系统控制的,所以它们都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新巴尔虎左旗17237547083: 什么是半自主自我复制? -
章承可苹: 你说的是半自主细胞器的复制吧~你看啊,半自主细胞器有自己独立于细胞核的的遗传物质,他的复制当然是独立于细胞核的,甚至可以和细胞核复制不同步,但还是受到细胞核的调控,就是所谓的半自主自我复制.望采纳哦亲~

新巴尔虎左旗17237547083: 什么叫半自主复制 -
章承可苹: 就是一些半自主的细胞器内的DNA进行的自我复制.比如线粒体、叶绿体等等,这类细胞器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有一些科学家推测可能这些细胞器本来是一个独立的生物,后来进入其它生物细胞内,与寄语细胞形成共生关系,称之为内共生,这样的话,这类细胞器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也拥有自己的遗传物质DNA,但一定程度上还受到细胞核的支配.似乎有点像特别行政区的意思(不太恰当),而在这类细胞器内进行的DNA的复制就被称为半自主复制.

新巴尔虎左旗17237547083: 细胞质内DNA基因怎么复制 -
章承可苹: 细胞质内也存在着自主性的遗传物质,即细胞质基因,它也能决定生物某些性状的遗传和表现.细胞质中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等细胞器中,但原核生物和某些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外,还有另一类称为附加体或共生体的细胞质颗粒.核基因组与细胞质基因组遗传方式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相同处:两者都是按半保留方式自我复制,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转录mRNA,翻译蛋白质的方式控制性状的表达.不同处:(1)存在位置不同,核基因载于核内染色体上,细胞质基因组载于细胞质的细胞器或其它细胞质颗粒上.(2)遗传方式不同,核基因表现孟德尔式遗传,细胞质基因表现母性遗传.(3)在作用上,决定个体发育的方向和模式方面,核基因占主导地位.

新巴尔虎左旗17237547083: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是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的?什么是半自主自我复制 -
章承可苹: 由于他们是半自主细胞器,可以在细胞核没有调控的情况下自己复制自身物质组成新线粒体或叶绿体

新巴尔虎左旗17237547083: 线粒体中的DNA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半自主自我复制什么意思.不用解释太多,麻烦说说高考这方面要 -
章承可苹: 意思就是他可以自己复制自己的DNA,但是还是要受细胞核的调控

新巴尔虎左旗17237547083: 哪些细胞器能自我复制 -
章承可苹: 线粒体、叶绿体内含有DNA、RNA、核糖体,可以自己合成部分蛋白质,为半自主性细胞器,能自主复制.但很多蛋白是核基因编码的,所以只能说是半自主性.

新巴尔虎左旗17237547083: 半自主复制(高一生物) -
章承可苹: 一 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半自主性体现在: 1 自主性:在二者的基质中均具有环状DNA和核糖体,具独立进行转录、翻译的能力. 2 受限性:它们携带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自身所能合成的蛋白的种类十分有限.构成线粒体、叶绿体的绝大多数蛋白...

新巴尔虎左旗17237547083: 关于核糖体和半自主细胞器的问题 -
章承可苹: 半自主是指可以在细胞核没有调控的情况下自己复制自身物质组成新线粒体或叶绿体 .核糖体必须从细胞核内得到mRNA然后才能制造DNA,他是不能自身复制自己的,并不是说是细胞器就是半自主细胞器的,线粒体和叶绿素就是半自主细胞...

新巴尔虎左旗17237547083: 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
章承可苹: 半自主性细胞器(semiautomous organelle)的概念: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