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简洁的话概括《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

作者&投稿:塞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第46回空城计用两三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蜀将谡失守街心亭,魏将乘胜司马懿直逼西城 。诸葛亮无兵迎敌,大开城门并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而引兵退去。

  解释 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诸葛亮的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
  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诸葛亮的士兵问道:“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他说:"兵法云,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如果是司马昭和曹操的话,我是绝对不敢实施此计的."

  【简介】:《空城计》主要讲述了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后,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利用司马懿多疑的缺点无兵迎敌,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的故事。
  【兵法】: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空城计】: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明罗贯中据郭冲《条诸葛亮五事》(按系民间传说)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其情节为 街亭 失守, 司马懿 大军直逼 西城 ,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 司马懿 疑有埋伏,遂退兵。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概括: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事实上,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编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发生地点相隔千里 ,和诸葛亮对战的是张郃 ,孔明见街亭败绩,迅速撤回汉中 。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虚构的。
(且当时就有人质疑:司马懿如果真得到这样的机会,麾下十余万大军,把他围住不就完了? 派几个神射手过去射诸葛亮,或者派一个小队过去火力侦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诸葛亮的把戏,一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再怎样也不至愚蠢胆怯到“扭头就跑”的地步。)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 而“郭冲三事”并未说明诸葛亮是在街亭之战时用的空城计,以司马懿在街亭之战时的所在地来否定“郭冲三事”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另外,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空城计成功的例子,如果“神射手”、“火力侦察”的质疑成立,那历史上其他人的空城计岂不是都无法成立?故而不宜盲目否定“郭冲三事”的真实性。

魏国以司马懿领军进攻街亭,蜀相诸葛亮命马谡驻守失利。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此时西城乃空城,兵卒寥寥,孔明心生一计,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每个门派几个兵士扮作平民扫街。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退兵。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概括下步骤是这样子 兵临西城;临危施计;司马中计;孔明释计

马谡失街亭之后,诸葛亮退守西城,司马懿引军10万来攻,当时诸葛亮只有不到5千兵力,一半壮兵还去运粮草了剩下的都是老兵弱兵,并且身边没有一员大将,姜维的援兵也需要数日后才能达到。这时候司马懿打过来必死无疑,为了拖延撤退时间于是诸葛亮心生一计,火速送走了城内老人妇孺,大开城门,只留下了一些人在城门口打扫,而诸葛亮自己登上城楼,焚香抚琴,神色自若。司马懿大军杀到西城时看见这番情景,不禁心生疑惑,司马懿认为诸葛亮生平素来谨慎行事,从不冒险,这时大开城门肯定有埋伏,于是司马懿便调转马头带军撤退。司马懿一走,早已满头大汗的诸葛亮立马带领军队撤出了西城逃跑了,而当半路突然想明白的司马懿重新回到西城的时候,已然是一座真的空城了。——这时三国演义的空城计
正史上的空城计主角并不是诸葛亮而是曹操:
曹操攻下濮阳后,有一天曹操带领所有士卒出城收麦子做粮草,这时候吕布突然攻了过来,但是吕布到来时发现城门打开城中空无一人,城外还有一片树林深不见底,吕布就觉得曹操生性狡猾,树林里肯定有埋伏,就撤退了。曹操回来知道此事也是惊魂不定。第二天吕布听从了陈宫的建议再次攻打濮阳,同样是城门大开空无一人,头脑简单的吕布以为跟昨天一样于是引军冲进了城中,不料这次曹操真的有埋伏,果断中计大败而归

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三国演义内容梗概?
《三国演义》结构宏伟而又严密精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有的评论认为这部作品在艺术上的不足之处是人物性格缺乏发展变化,有的人物渲染夸张过分导致失真。《三国演义》标志着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传播政治、军事斗争经验、推动历史演义创作的繁荣等方面都起过积极作用。《三国演义》的版本主要有明嘉靖刻本《三国...

用简洁的话概括三国演义每一章回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国演义》每回概括: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第二回 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第三回 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周瑜死后,吴军忙于与曹军开战。刘备则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打败刘璋,夺取西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自封汉中王。至此,天下大势抵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刘备在巴蜀称帝,国号蜀汉;曹操称霸中原,后由其子曹丕篡汉,改国号为魏;孙权则坐镇江东一方。后东吴与曹魏修好,孙权受封南昌侯。东吴大将吕蒙以白衣...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

求《三国演义》200字的简介!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刻划了...

三国演义简介是怎样的?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三国演义》简介
元代即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俩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

《三国演义》诸葛亮故事简短概括20字怎么写?
《三国演义》诸葛亮故事简短概括:1、出师表---千古文章,忠臣肺腑之言。2、六出祁山---虽均以失败告终,但苍天有眼,卧龙肝脑涂地,只为报刘皇叔知遇之恩。3、空城计---千古绝唱的计谋。4、挥泪斩马谡---悔不听先主遗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5、五丈原---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300~400字
三国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曹操死后,曹丕称帝。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夺魏为晋,建立晋朝。《三国演义》是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的《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以及作者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写成。

长宁区15543579674: 用简洁的话概括《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 -
夹娅益灵: 魏国以司马懿领军进攻街亭,蜀相诸葛亮命马谡驻守失利.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此时西城乃空城,兵卒寥寥,孔明心生一计,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每个门派几个兵士扮作平民扫街.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退兵.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概括下步骤是这样子 兵临西城;临危施计;司马中计;孔明释计

长宁区15543579674: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故事概括 -
夹娅益灵: 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

长宁区15543579674: 三国演义概括空城计的主要内容 -
夹娅益灵: 三国时期,魏蜀之战,魏平西都督司马懿夺取了要塞街亭.诸葛亮因马谡大意失街亭正自责用人不当.此时司马懿大军逼近西城,不巧诸葛亮已将兵马调遣在外,一时难以回来,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危机之中,诸葛亮自坐城头饮酒抚琴,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城门大开,几个老兵在扫地,耳听诸葛亮琴声镇定不乱,心中疑惑,不敢贸然进城,自退二十里路观察.及至探明实情返回时,赵云率大军已到,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空城之计.

长宁区15543579674: 速求《三国演义中》中空城计的情节概括 -
夹娅益灵: 一天,司马懿带军去攻诸葛亮的城,诸葛亮军好小,司马懿好多,诸葛亮决定大开城门,叫两个小孩帮他扑扇,自己弹琴. 司马懿军来后,见城门大开,诸葛亮还在城楼上弹琴,当中可能有埋伏,司马懿害怕了,就带兵离开了满意请采纳

长宁区15543579674: 三国演义的空城计……1简单概括故事章节,2从原著找到有关诸葛亮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
夹娅益灵: 司马懿带领大军进攻蜀军,诸葛亮兵力微弱.于是便假装在楼上弹琴,让士兵清扫街道.司马懿见他如此悠闲,怀疑有诈,于是退兵.

长宁区15543579674: 三国演义 95回 空城计 概括课文的情节 -
夹娅益灵: 本文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以下: 开端(1段):司马懿率军来夺西城——兵临城下 发展(2段):孔明急中设空城计——临危施计 高潮(3、4):司马懿面对空城退兵——司马中计 结局(5、6段):孔明为众官解释施计原因——孔明释计

长宁区15543579674: 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前因后果. -
夹娅益灵: 司马懿包围了诸葛亮在的城池,诸葛亮手下只有2000人,而司马懿有60万大军,诸葛亮命令所有将士隐蔽在城中,只令几个士兵装做百姓扫大街,司马懿见到,以为城中有埋伏,就退兵了.

长宁区15543579674: 三国演义中,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个空讲述的是原著的哪个 -
夹娅益灵: 应该是说魏蜀吴三国为统一打生打死,最后三家归晋让司马家族捡了个大便宜.

长宁区15543579674: 解释《三国演义》《空城计》中的两句话 -
夹娅益灵: 果然见那诸葛孔明端做在城楼上,笑容可掬,点燃木香并弹奏素琴.如果丢弃城逃走,肯定走不远.

长宁区15543579674: 空城计中司马懿的性格特点 -
夹娅益灵: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纯粹演义出来的,历史上并无此事;历史上倒是有空城计的故事,但是主角不是诸葛亮和司马懿. 罗贯中笔下的司马懿应该是生性多疑的,但是又胆小怕事,历史上的司马懿是最惧诸葛亮的,所以罗贯中凭空编出了这样一出戏,以此来抬高诸葛亮的身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