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史题目

作者&投稿:董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历史题目~

1.藩镇割据的问题,解决方法是把地方兵权收归中央所有,将领不再拥有兵权
2.宋太祖认为外忧只不过是边境上的纠纷,可以预防,而内患更加可怕。以后的宋朝统治者莫不尽最大力量掌握兵权,设立禁军,强干弱枝,边境的守卫力量比较薄弱,导致了宋军在对西夏,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上防御无力,只能以“岁贡”等方式求得和平。
3.两则材料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也都有商榷之处。
材料二对宋太宗尽收地方兵权将领兵权的做法采取了绝对赞同的态度,认为“此制兵得其道也”。诚然,这种做法有效的防止了自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情况,使得宋朝内部政权平稳。但是,材料没有看到采取这种方法会导致边境防守无力,在控制了地方分裂势力的同时也削弱了国家的边疆防御能力,使得整个宋朝在对少数民族的入侵上防守乏力。
材料四则说了兵权收归中央后产生的不良影响,地方边疆上无力抵御入侵,导致了金灭北宋的结局。但是在北宋初期,兵权收归中央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保证了国家政权的稳定,避免了藩镇割据,军阀混战,使得北宋前期的整个经济得到了比较良好的发展。
我认为北宋的做法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是过犹不及,一方面中央要对兵权有绝对的控制力量,另外一方面地方上也要保留必要的力量以抵御外侵。要拿捏好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但是就过去的封建王朝来说,在当时的政治历史条件下,皇权和国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这样就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处于两难的境地,强了中央必弱地方,地方强大则威胁中央。当前国际社会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军队国家化”,防止军队被某个利益群体所专用,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即保证割据势力不会出现,又保证国家军事力量可以抵御入侵的良好状态。


呵呵,睡不着瞎逛,就看到了这个问题,哈哈,高中生?中国古代史的材料分析题啊,很久没做过了,一时手痒就帮你回答了~

恩恩,有历史不明白的地方我应该可以帮你的,加我QQ好了
274150694 西方失败~

1原因:唐朝以来数百年的混战迁徙杂居,使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元朝实现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民族进一步交往与融合。
表现: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这是不矛盾的。
历史问题是复杂的,对历史问题的分析不能采用肯定一面否定一面的简单方法,而应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析。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并为元朝以后的历史发展及统一这一主流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大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元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这是从统一的客观效果上分析的。
另一方面,当时蒙古社会的生产方式,远较汉族生产方式落后。蒙古贵族在统一的征服战争中,表现出的掠夺性和残酷性,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必然激起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文天祥抗元,反抗元军的掠夺和屠杀,保卫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无疑这种反抗战争是正义的。文天祥被俘后,不怕威胁利诱,坚贞不屈,从容赴死,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其高尚的气节,已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所有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 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很低的,毛泽东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那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由周恩来、陈云主持,从1951年开始着手先后历时4年,五易定稿,到1954年9月基本定案。自1953年至1957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First Five-Year Plan of China )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1957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历史背景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2年底,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一方面,制止了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市场物价,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另一方面,基本上完成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确立了国营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领导地位,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计划内容
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国家规定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并以此为中心,进行财政、信贷、市场三大平衡和安排人民生活。
按照这个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1954年基本定案,到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前后共修改五次。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7%,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3%,基本建设投资总额427.4亿元,1957年农村入社户数达到总户数的1/3左右,钢产量412万吨,粮食产量1.9亿吨等。这些指标既符合实际,积极可靠,又留有余地。制订计划的方法是重视各部门各主要产品比例关系的协调,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平衡。
执行结果
1956年宣布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共生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57年生产钢 535万吨,原煤 1.3亿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 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五年中,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2.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1.9%,工业物质消耗降低2.3%,每百元产值提供利润17.1元;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2%,其中,农民3.2%,职工4.9%。同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主要经验
①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
②注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
③注意做好综合平衡,留有一定后备力量,并兼顾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④为适应多种经济成份的存在和发展,采取了一些灵活政策。但是,由于某些方面要求过急,农、轻、重比例不协调的苗头已经出现,造成市场供应紧张,在这个时期内实行了对粮、棉、油的统购统销。
“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以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和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占60%作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1954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所有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 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很低的,毛泽东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那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由周恩来、陈云主持,从1951年开始着手先后历时4年,五易定稿,到1954年9月基本定案。自1953年至1957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First Five-Year Plan of China )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1957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历史背景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2年底,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一方面,制止了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市场物价,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另一方面,基本上完成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确立了国营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的领导地位,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计划内容
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国家规定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并以此为中心,进行财政、信贷、市场三大平衡和安排人民生活。
按照这个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1954年基本定案,到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前后共修改五次。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7%,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3%,基本建设投资总额427.4亿元,1957年农村入社户数达到总户数的1/3左右,钢产量412万吨,粮食产量1.9亿吨等。这些指标既符合实际,积极可靠,又留有余地。制订计划的方法是重视各部门各主要产品比例关系的协调,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平衡。
执行结果
1956年宣布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共生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57年生产钢 535万吨,原煤 1.3亿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 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1957年的56.7%,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五年中,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2.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1.9%,工业物质消耗降低2.3%,每百元产值提供利润17.1元;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2%,其中,农民3.2%,职工4.9%。同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主要经验
①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
②注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
③注意做好综合平衡,留有一定后备力量,并兼顾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④为适应多种经济成份的存在和发展,采取了一些灵活政策。但是,由于某些方面要求过急,农、轻、重比例不协调的苗头已经出现,造成市场供应紧张,在这个时期内实行了对粮、棉、油的统购统销。
“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以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和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占60%作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195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社会主义改造 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体现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社会主义改造。

体现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社会主义改造


历史大神,请进.五十个题目能答对多少个
1、铜的使用成为人类进入金属时代的一个标志。 (2.50分)是 否 2、人类婚姻的发展历史为:群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2.50分)是 否 3、中国有一个走向一统的态势,有一项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文明的核心分散。 (2.50分)是 否 4、河姆渡文化的发现证明了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和黄河流域...

帮我拟几个历史小论文的题目。或范文也行。
什么时期的历史?古代还是近现代?古代史:商鞅变法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法治与人治等,近现代史: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大战役等,选择一个小方面进行论证。

历史题目
1.“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中华民族自从开国立疆5000年以来,神州大地的人皇始祖轩辕黄帝,人们自古传颂。他创造出了指南针,从而平定了蚩尤作乱。世界各个文明,只有我们华夏祖先最值得称道。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

谁能给我出十道历史题目啊,要秦汉时期的哦,偏中难度,附上答案~(>^ω^...
经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成就辉煌。据此回答4~7题。4.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居统治地位 B. 墨家占主导地位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D. 道家最受欢迎 5.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爱人如己,崇尚...

历史知识竞答题目
这句成语中说的历史人物是谁 蔺相如 4,朱德诗云:"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诗中"三父子"是指谁 北宋大文豪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 5,1776年北美独立战争通过的《人权宣言》是一个重要文件,它宣告北美脱离英国而独立.哪错了 请改正.《人权宣言》改为《独立宣言》6,...

求历史先秦秦汉时期的题目~~~
2.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二里头文化的时代断限。 一方面,考查考生对于基本史实的掌握,另一方面,还是考查考生的历史时间概念。 3.C【解析】本题考查对于二里头文化的类型的划分。 二里头文化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一个是以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 4.C【解析】本题...

有关历史辩论赛的有哪些题目
清兵入关是谁之过。九子夺嫡的谜团。武则天的功与过

历史题目
7 、山阴有个道士曾养了一群白鹅来换取一位书法家的笔墨。这位书法家是谁(B)8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 )9 、元朝时期,开通了著名的京杭(A )10 、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是(B)--- 多项选择题 --- 11 、成吉思汗死后至忽必烈继承汗位之前,蒙古灭亡的政权有(AC)12 、与...

给我三十个明朝历史题目
闲着无事,自己编了一套明朝历史知识题,比较简单,看看哪位皇汉能在5分钟之内解答出来。1 朱元璋定祖训,规定自己的后代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偏旁必须是以五行为首,那么从他的孙子那代算起,这个五行偏旁是以什么样的顺序轮回的?2 郑和七下西洋是在明朝的什么时期?当时是哪位皇帝执政?3 于谦被哪位...

历史知识问题及答案大全
历史知识问题及答案大全一 1. 本世纪首轮票房最高的动画片是: 狮子王 2. 本世纪最畅销的 游戏 软件是: 超级马里奥 3. 本世纪最受欢迎的游戏人物中的女主角是 劳拉?克劳馥(古墓丽影)4. 本世纪最受欢迎的掌上游戏是: 电玩 小子 (题目错,GameBoy是掌上游戏机,最受欢迎的掌上游戏应 ...

安岳县13641841640: 一道历史题目
点昆呋脲: 1.商鞅 2.秦孝公支持 奴隶主贵族反对 3.经济:废井田 实行土地私有制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政治: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按军功受爵 贵族无功不在受爵 本人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经济是最重要的

安岳县13641841640: 一道历史题 -
点昆呋脲: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一个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甘肃敦煌...

安岳县13641841640: 一道历史题? -
点昆呋脲: 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一条银色飘带,把中国、印度、希腊、古罗马和波斯文化联结起来.把古老中国发明的丝绸、火药、造纸、印刷术传到西方.又把古代西方的黄瓜、胡萝卜、芍药、石榴、核桃等,沿这条古道传入我国.这条主要运送丝绸的路,人们把它称之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也是对古代中国与外部及西方往来通道的通称.它随着历史长河流淌而变化万千.它不是今天公路贯通的概念,实际上,也不是只有一条固定的道路.从广义上讲,是指古代中国丝绸输入西方的通道,也是中西方古代文化交流、物资贸易互动的一条时间跨度久远、宽而大的线路.

安岳县13641841640: 一个历史题目
点昆呋脲: 图2是“五铢钱”汉武帝铸造,图4是“半两钱”秦始皇规定国家统一使用.

安岳县13641841640: 一个历史题目!!
点昆呋脲: 一、太湖一带发达的农业生产. “苏湖熟,天下足”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出处见高斯得《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等书. 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安岳县13641841640: 一道历史题目
点昆呋脲: 这里的地指的是私田,“相地而衰征”意思是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征收不等额的租税. 应为原来是井田制, 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向私有转化,为了适应转变,各国开始变法.齐国的管仲在经济方面的改革,首先是着眼于农业税制,调整分配关系,即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新的土地租税制度

安岳县13641841640: 一个关于历史的题目
点昆呋脲: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在封君封臣制基础上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分公爵,伯爵,子爵,男爵等)和封建骑士制度.评价(要是嫌字数多可以自己简化一下):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

安岳县13641841640: 一道历史题目
点昆呋脲: 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都是“行政机关”.唐的中书省行使“立法职能”.故选A. 在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总汇,由中书省决策,通过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然后交尚书省执行,故实任宰相者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边远地区,设十一个行中书省分区统辖. 谢谢采纳.

安岳县13641841640: 一道历史题目
点昆呋脲: 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间接促进了儒术的发展,但毁灭其他学术,使学术统一不利于学术的发展,使往后很难有百家争鸣的情况. 2匈奴,和亲,促进了名族间的交流和名族融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