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成人礼是几岁

作者&投稿:乌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举行成人礼的时候是多少岁啊?~

古代成人礼是在男子满二十岁,女子满十五岁的时候举行。
成人礼是在少男少女达到成人年龄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各式各样成人礼。
中国古代的成人礼指冠礼和笄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古代中国华夏族的成年礼,男子满20岁时行冠礼。
即加冠,表示其已成人,被族群承认,之后可以娶妻。女子则是在满15岁后行笄礼,及笄之后可以嫁人。

扩展资料:
古代举行成人礼的流程:
1、迎宾:
主人立于东等候宾客,有司托盘奉冠按方位立于西;冠者沐浴后,更换中衣,安坐于东房等候
2、就位:
正宾来到,父母亲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正宾落坐于正宾位,主人于宾客落坐后就坐于主人位。
主人起身,简单致辞,今天,拙子某某行成人冠礼,感谢各位的光临,下面,拙子某某成人冠礼正式开始。
3、冠者就位:
赞者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冠者穿中衣走出来,向参礼者行揖礼。然后面向西正坐在冠者席上,赞者为其梳头。
4、加冠:
冠者转向东正坐,有司奉上幞头或小巾,正宾接过,走到冠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然后跪下为冠者戴上巾,然后起身,回到原位。赞者过来为冠者整理好幞头或巾。
冠者起身,宾向冠者作揖。冠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幞头或小巾相配套的圆领汉服或深衣。
5.拜礼:
冠者出房后,向参礼者展示。然后连续行三次正规拜礼,第一次向父母,第二次向主宾,第三次向天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人礼

旧时青年跨入成年阶段时举行的仪式:汉族男子20岁行加冠礼,女子15岁行加笄礼。
现代男女都是18岁即可。

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成年礼一般会举行隆重仪式。
扩展资料:
各地风俗:
1.云南宁蒗彝族地区行换裙礼。
2.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纳西族女子、男子则分别行穿裙子、穿裤子礼。
3.云南西双版纳布朗族行报告礼。
4.云南麻栗坡瑶族行“度戒”礼。
5.藏族女子行戴巴珠礼。
6.台湾高山族男子16至19岁举行的成年礼仪。包括斋戒、长老训示,举行赛跑、歌舞,宴会等活动。台湾东海岸、中央山脉高山族各支系都有此俗,但仪式的内容、年龄各有差异。
7.普米族习俗
普米族少年儿童到了13岁,便举行"穿裤子"、"穿裙子"仪式,这一习俗称为"成丁礼"。
普米族的成丁礼大多于过年(即春节)时举行。仪式多由母亲或舅父主持。届时,全家人围坐在烈火熊熊的火塘周围,怀着喜悦的心情注视着这一场面。成年儿童走到火塘前的神柱旁,双脚踩在猪膘和粮袋上。猪膘象征财富,粮袋象征丰收,意味着长大后有吃有穿,生活美满幸福。
如果是男孩,还要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银元。银元象征人生的轨迹,尖刀象征勇敢。如果是女孩,则要右手拿耳环、手镯等装饰品,左手拿麻纱、麻布等。
象征着可享受的家庭权力和应承担劳动义务。接着由巫师向灶神及祖先祈祷,由舅父或母亲换下他(她)的长衫,给他(她)穿上短上衣、长裤(百褶裙)。
换装完毕,大家都要赠送给他(她)一点礼物,以示祝贺。小伙子(姑娘)也要向灶神和亲友们一一叩头,敬酒致谢,并希望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继续得到他们的保护与帮助。此后,成年的小伙子或姑娘可以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交活动了。
据说普米族为年满13岁的孩子举行"穿裤子"、"穿裙子"仪式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当年忽必烈攻打云南,路过川西时,有两位年仅13岁的普米族少年随军南下,出生入死,英勇善战,深得忽必烈的赏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同时也为了教育后代,便于每年的新年为13岁的儿童举行成人礼,祝福他们健康成长,将来成为有志之士。从此,这种活动便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参考资料:成人礼-百度百科

冠巾礼、上笄礼、出花园、成人节,都是成人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加冠后的人,方能使用字、号。加冠这一年,称“冠年”或“及冠”加冠时,要隆重设宴,宴请宾客,宾客则以礼物相贺}

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其实它对我们生命过程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当今流行的所谓“成人仪式”。华夏先祖对于冠礼非常重视,所谓“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绝非偶然。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彭林先生指出,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女儿)、合格的弟弟(妹妹)、合格的公民(对于过去,即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社会成员人。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由于各种原因,丢失了很多可以承载民族人文品格和精神气度的传统。“仪礼”就是其中之一。“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寓教于“美”的文明教化方式,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传统。礼乐文化强调秩序与和谐,这一民族文化传统的回归,无疑会给我们庞大的民族带来屹立风雨的底气,给庸俗文化有泛滥趋势的当今,带来一股雅正的新风。

自然,古人追求的“礼义”我们并不需要完全照搬,而且,按照“礼”的内涵,讲的是“恰如其分”,而不是一味恭敬。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我们需要在尊重文明传统、汲取既有文明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为传统冠礼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我们现在学习、创新和实践新的冠礼,就是为了继承这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让民族传统礼仪对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明、激励青年人的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继承传统冠礼对青年人负责、仁义、孝廉等正面激励价值的基础上,我们更应积极寻求通过适当方式,在冠(笄)之礼中启发青年人爱国、进步、理性、奋进等应有的精神品格。

笄礼

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象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在举礼的程序等问题上大体和冠礼相同。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另行强调明确。

一.行礼的意义

笄礼的古义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的,所以其中有一些明显的时代烙印,笄礼的古义,是女子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明显将女子的社会责任缩定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过,我们不应该以时代的限制为由就放弃仪式本身的神圣和象征作用,实际上,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赋予时代的新意。我们会发现,笄礼的象征意义和冠礼一样重大,同样是对人生责任、社会角色的提醒——当然,这个社会责任的内涵是根据时代的进步调整了的。女子需要独立、自强,不过女子的自强不需要以男人强大的方式来湮灭自己的柔美。关于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我们其实已经走了误区,女子要“平等”,举手投足间向男人看齐,没有了优雅,多了几分粗鲁……所以,在女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她如何正确认识美丽和自强的关系,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事。我们必须承认,笄礼的行礼方式带有女性特有的柔美:一头长发,一根发笄,细心梳成一个秀美的发髻,郑重簪上发笄……这一过程体现了女性的柔美,暗示了女子将以与男子不同的方式支撑起我们这个世界。

二.行礼年龄

《周礼》及古代习惯,都是十五岁左右行笄礼,最迟二十岁。考虑到时代发展、笄礼意义的调整,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要读书,完成学业。所以,这个时间放在高中毕业18岁为宜。

三.行礼日期

关于这个日期,前面冠礼部分已经详述,故不加追述,只追加一个日子:农历三月三-女儿节(上巳节)。这是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华夏节日,但目前只在日本、韩国流传。目前,“女儿节”已经是日本五大重要节日之一了。所以,建议在这一天进行笄礼,不仅是传统礼仪的事,同时对民族节日复兴也有重要的意义。

四.注意问题

笄礼的仪节及用服,文献缺乏记载。但综合各种资料来看,整个行礼程序,笄礼与冠礼基本相同,只在几处细微方面略有差异。

1.宾、有司、赞者等参礼者宜由女性担任。行礼地点宜于堂室。

2.加笄:古礼女子笄礼同男子冠礼一样,也有三加、二加等。冠笄盛于盘中,上面蒙以帕,由有司执之。男子三加分别是巾、帽、幞头,女子也有纷繁的钗冠。条件许可下,可分别加笄、簪、凤冠。考虑到现今的实际情况,简化举礼时只一加即可——即由正宾郑重地为女子梳头,加笄。发簪、发钗这些东西在今天依然很流行,所以比起男子的首服,要容易得多。笄礼用服,文献几无记录,所以,下面的关于笄礼的仪程,我基本上是参考男子冠礼来的。

3.关于头发长短:现在有许多女孩子习惯留短发的,这和仪式的方式直接冲突,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关于这个我们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建议,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五.笄礼的简明操作仪程

【准备活动】

1.筮日:即定日期。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或对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不过,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不适合行礼——春节、中秋,家人团聚的日子,不宜请人来参加;清明主祭祀,主题不相符,家庙无法两用。

2.筮宾、戒宾:即确定参礼人员,并以请帖或各种通讯方法邀请.对于正宾,宜由父母提前三日(最迟一日)登门邀请。

参礼人员:
笄者;
主人——一般为笄者的双亲;
正宾——有德才的女性长辈;
有司1人——为笄者托盘的人;
赞者1人——协助正宾行礼,一般为笄者的好友、姊妹;
观礼者若干。

3.器物陈设:场地、服制、礼器、音乐等。

场地:古时笄礼在“家庙”之中进行,并且在正堂东边还需搭建设施,称为“东房”。建议在庄严肃穆、安静开阔、文化气息重的场地。如孔庙、学校等。

[服制]

1.采衣:采衣即未行礼之前穿的童子服。根据冠礼的资料:样式是短褂裤,缁(黑)布为衣,朱红色的锦边——不知道女童是不是也是黑色?但建议可以穿明丽一些的色彩。穿普通的布鞋。梳双鬟髻。

2.初加:发笄和罗帕、素色的襦裙,似中衣。衣缘没有文饰,腰带用普通的细布带。

3.再加:发簪、曲裾深衣。

4.三加:钗冠。正式的大袖长裙礼服,上衣下裳制。佩绶等饰物。

衣服的摆放:按顺序分别叠好、衣领朝东,由北向南依次置于席上,席置于场地东侧;要加的发饰,由有司捧在盘里,立于场地西册,面朝南,从东到西排开,依次是:发笄、发簪、钗笄。

说明:三次加笄的服饰,分别有不同的蕴义,象征着女孩子成长的过程——采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端庄的深衣(尤其是曲裾的),是公认的最能体现汉民族女子之美的服饰,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最后隆重的大袖礼衣则反映了汉族女子的审美取向——雍容大气,典雅端丽。

[礼器]
①醴酒1杯:可用普通的较平和的白酒代替,建议用古朴造型的酒杯。
②饭1份:可以用浅盘或小碗象征性地铺一层米饭即可,备竹筷一双。
③小几一个:作为置醴酒席的几案,上面放醴酒1杯,饭1份
④席子3张:1张置于场地东侧,用来放置要穿的三套汉服。另2张并列置于场地中央偏西侧,放座垫(是用来跪坐的)。
⑤盥1个:用普通的盆加水,备毛巾及温和的洗手液即可,置于放汉服的席子北侧。
⑥香炉,香
⑦国旗挂图1张
⑧观礼者座垫若干。

[音乐]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华夏的礼乐文明是一个整体,礼乐不可分。整个仪程中当然少不了丝竹管弦。但希望选择高雅的古曲,如《高山》《流水》等。琴、筝等乐器最好。

【笄礼仪程】

1.迎宾:主人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宾客;有司托盘站在西面台阶下;客人立于场地外等候;笄者(沐浴后),换好采衣采履,安坐在东房(更衣间)内等候;音乐演奏开始。

2.就位:有严格的顺序。正宾来到,父母亲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客人就座于观礼位;宾客都落坐后主人才就坐于主人位。

3.开礼:主人(父亲)起身,简单致辞,可以说:今天,小女某某行成人笄礼,感谢各位宾朋佳客的光临!下面,小女某某成人笄礼正式开始!稍顿片刻,说,请某某入场拜见各位宾朋!

4.笄者就位:赞者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笄者走出来,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然后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笄者席上。赞者为其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

5.宾盥:就是正宾洗手做准备。正宾先起身,主人随后起身相陪。正宾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相互揖让后主宾与主人各自归位就坐。

6.初加:笄者转向东正坐;有司奉上罗帕和发笄,正宾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然后跪坐下(膝盖着席)为笄者梳头加笄,然后起身,回到原位。赞者为笄者象征性地正笄。笄者起身,宾向笄者作揖祝贺。笄者回到东房,赞者从有司手中取过衣服,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幅尽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7.一拜:笄者着襦裙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父母亲,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8.二加: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发钗,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赞着为笄者去发笄。正宾跪下,为笄者簪上发钗,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笄者象征性地正发钗。宾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钗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9.二拜:笄者着深衣出来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正宾,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二次拜。这次是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10.三加: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钗冠,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赞者为笄者去发钗。正宾跪下,为笄者加钗冠,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笄者正冠。宾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幞头相配套的大袖长裙礼服。

11.三拜:笄者着大袖礼服、钗冠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国旗,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三次拜。这次是表示传承文明报效祖国的决心。

12.置醴:有司撤去笄礼的陈设,在西阶位置摆好醴酒席。正宾揖礼请笄者入席。笄者于是站到席的西侧,面向南。

13.醮子:正宾向着西边,赞者奉上酒,笄者转向北,正宾接过醴酒,走到笄者席前,面向笄者,念祝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笄者行拜礼,接过醴酒。正宾回拜。笄者入席,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再将酒置于几上,有司奉上饭,笄者接过,象征性地吃一点。笄者拜,正宾答拜。笄者起身离席,站到西阶东面,面朝南。

14.字笄者:就是给笄者取“字”。正宾起身下来面向东。主人起身下来面向西。宾为笄者取字,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甫。”笄者答:“某虽不敏,敢不夙夜祗来。”笄者向宾行揖礼,正宾回礼。正宾复位。

15.聆训:笄者跪在父母面前,由父母对其进行教诲。具体内容父母酌定。笄者静心聆听,在父母说完后答:“儿虽不敏,敢不祗承!”。对父母行拜礼。

16.笄者揖谢:就是笄者分别向在场的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笄者立于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正宾、客人、乐者、有司、赞者、旁观群众、父母。受礼者微微点头示意即可。

17.礼成:笄者与父母并列,全体起立。父亲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小女某某笄礼已成,感谢各位宾朋嘉客盛情参与!并与笄者向全场再行揖礼表示感谢……赞者有司朋友等人可先留下整理打扫笄礼场地。

至此,笄礼结束。

男子成人礼——冠礼

一.冠礼的年龄和时间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本上在此时举行;同时也考虑到现实情况——由于我们现在大多数高中生毕业的年龄在18岁,这基本是一个人生的分界点,“18岁成人”不仅符合时代特点和法律要求,也结合了当代青年人身体发育成长的规律,因此我们建议:举行冠礼的时间,最好在行礼者18岁生日前后。当然,一些已过18岁的年轻同胞,出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冠礼的实践愿望,虽然已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成人仪式”,但也可以参加冠礼活动。不过,宜在20岁之前而不宜过晚。

冠礼的日期,古人是通过“筮日”即用占筮的方式加以确定。此当弃之不用。我们建议,具体日期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单独举礼时,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或对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各家庭根据具体情况酌定)考虑到成人者基本为有上学时间安排的中学生,我们建议,举礼日可向学校请假一天(或半天),而学校也应该给假一日以方便孩子们在家举行冠礼。(期待这能成为一种传统)

集体举行冠礼时,宜定在有文化内涵及纪念性意义的日子。比如国庆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女儿节(特别适合女孩子行笄礼)、黄帝诞辰日、孔子诞辰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等。

二.冠礼的地点

古时冠礼在“家庙”之中进行,并且在正堂东边还需搭建设施,称为“东房”。考虑到现实情况,我们建议,单独举礼时,可在家庭及附近的开阔地带。集体举礼时,可在学校广场、学校大厅、公共文化场所(尤以文庙等处为佳)等地。尤其是单独举礼时,因为现实居住条件的制约,应该灵活处理。如果有单独的庭院的,可在家里的庭院中进行。如果是住高层楼房的,在家居面积很大的条件下,可以把客厅专门腾空,做适当的布置后举行。否则,居住面积不大的话,还是最好到小区广场、草坪等比较开阔的地点举行。当然,也可以暂借一些公共文化场所的厅堂等进行。为了其神圣性,必须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场合.

古时行冠礼有所谓“阶”的讲究,有司(捧冠的人,也称执事)依次排开,正宾在为冠者“三加”时需要依次走下不同的“阶”。曾有实践者,在院落地面上划出房子及阶型,我们认为其实可以不必过于拘泥。只要掌握大致的方位讲究,有司依次托盘捧冠站好就可以了。

三.冠礼的参加人员

参照古礼要求,结合时代实际,我们建议组织以下人员参加冠礼(当然,也未必需要过于拘泥,可根据实际情况酌定)。这是单独举礼时的人员,若是集体冠礼,可酌情增加规模。
①冠者1人(就是举行成人仪式的成年者本人)
②主人2人(按照古代的宗族制度,必须由宗子等男性宗亲长辈担任,一方面严格的宗族制度在今天并没有普遍流传;另外,主人只限定于男性宗亲,本身具有一定历史观念的局限,所以,当今作为主人的,冠者的父母双亲比较合适。)
③正宾1人(就是为冠者担任加冠的德高望重的那个人)
对即将成年的男孩子,必须强调其作为男性的社会角色,正宾必须符合德高望重的要求,才可作为及冠者的人生向导和社会楷模。其威严的祖父、父亲等男性长辈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儒家文化里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所以,请德高望重的师长担此责任也是不贰之选。)
④赞者1人(就是协助正宾加冠的助手,也协助冠者梳发、更衣等,可选择师长、兄姊、好友等适当人选)
⑤有司3人(即为冠者托盘准备所加之冠的人,可选择好友、兄弟姐妹等适当人选)
⑥客人若干(可邀请师长亲友等若干人观礼)

四.冠礼所需的服饰及摆放方法

宜遵循古制,以周制、汉制、唐制、明制为宜,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我们建议以明制为标准范本。建议准备以下汉服以行冠礼:
(具体名词无法详细解释,请参考天汉网有关汉服知识帖)

童子服:即未行礼之前换上的汉服。叫做采衣。这种衣服以缁布为衣,而饰以锦边,锦一般用朱红色。穿采履。可以暂穿普通的布鞋。正式举礼之前,孩子脱去平常的衣服沐浴后换上童子服。

“初加”所用:幅巾、深衣、大带、纳履。考虑到汉式鞋子复兴的实际,在整个冠礼过程中,可以一直穿布鞋而不必更换。准备一件直裾深衣,一条普通大带。

“再加”所用:帽子、襕衫、革带、系鞋。

“三加”所用:幞头、公服、革带、纳靴。

考虑到现实情况和同胞的各种实际困难,我们可以暂时不必拘泥于那么多,我们设计了最简化版本的冠礼所需服饰清单(简化版冠笄之礼的具体操作详见第五部分)

中衣1件(代替童子服),比较好的深衣1件(举礼过程中可不更换),自制软裹幞头1个或可系带的小巾1个(因为没有那么多冠可加了,所以奉冠的有司可撤减为一人),布鞋1双。

衣服的摆放方位:公服、襕衫、深衣,分别叠好、衣领朝东,由北向南依次置于席上,席置于场地东侧。

将要加的冠,由三位有司捧在盘里,立于场地西册,面朝南,从东到西排开,依次是:幞头、帽、巾。

除冠者外,其它包括主人在内的参礼人员,有汉服最好,没有也可以着日常服装,但应注意庄重和整洁。忌披头散发、穿脱鞋、短裤等装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应穿APEC会议装、中山装、旗袍等衣服。

五.冠礼所需的其它物品准备

基本同笄礼,故略。

六.冠礼中所用到的常用行礼动作

①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②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七.冠礼仪程中的取“字”问题

先民姓氏文化中的表“字”风俗,这也是冠礼中很重要的仪式程序之一。

姓、名、字、号,是汉民族文化中完整的姓名结构,先民中许多历史名人都有神采飞扬的“字”与“号”。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呼吁,恢复国人取字的风俗,并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论述了其积极价值。我们建议,举行冠礼的家庭,不妨尝试给孩子取一个意韵隽永、有励志作用的格调高雅的“字”,至少,它会给孩子们的一生带来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有百益而无一害。

具体的起法,研究传统姓名文化的人士皆指出,表“字”重在激励人生,重在鞭策与鼓励之情。取字者,在传统冠礼的设计中,多被赋予了德高望重的主宾,我们建议,冠者父母亲若有意给孩子取字,不妨先行和正宾商议,倾听其意见后加以确定,然后在正式举礼时由主宾亲自授予冠者,此程序古礼称为“字冠者”。

八.关于举礼前的沐浴

古时行冠礼及其它仪礼,提前沐浴斋戒大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清爽和卫生固然是讲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借此表达对文化传统的敬意、塑造仪式的神圣性和庄重感。试想,形容邋遢蓬头垢面的孩子,即使穿上美丽的成人礼服,也没有多少庄重和神圣可言。冠礼前的沐浴,原则上,每个参礼及观礼者都应做好,尤其是冠者、主人、正宾、赞者、有司等主礼人员,重点是冠者和正宾。冠者沐浴更衣,可表达对成长的期待、对神圣仪礼的敬畏,正宾神清气爽举止得当,可体现对主人盛情邀请的尊敬和感谢、对冠者成年庄严时刻的尊重。尤其是作为冠者的孩子,都是青春活泼的少年,常喜运动,爱出汗,更要悉心沐浴更衣,做到干净、得体。依据传统,举礼时冠者需要着袜正坐于席上,预先搞好卫生,也可以避免可能产生的不雅及尴尬。

九.冠礼的仪程

基本同笄礼,惟有所加元服不同,分别为:幞头、帽、巾。程序略。

十.仪式中礼辞的撰写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冠礼赞辞,一种是冠者誓词。可以参考海内外公祭黄帝孔子等所写礼辞,结合举礼学校特点,由教师和学生自行撰写。格式上宜采用诗经式的四言诗文。

附参考赞辞: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成年礼祭中华民族列祖列宗文》
公元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维 公元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率全体董事及教职员工生,为办理高中部二三年级学生成年礼大典,谨以香花供果,敢昭告我中华民族,列祖列宗大位之前曰:

维我中华,东亚之光,炎黄世胄,鸿图大同;四维八德,卫道充充,诗礼教化,温馨融融;圣人制礼,正俗易风,士冠揖射,传世隆弸;庠序之义,兴学树人,交流两岸,文化同功;潢涌福地,四水归堂,巍峨黉宇,巨擘辉煌;台商子弟,天伦圆梦,进学受教,儒道为重;遵古礼行,仪节典范,诗书义理,实践於兹;吉时令节,遵礼为之,殷殷学子,伏祈佑之。

十一.关于集体冠礼的设想:

集体版冠礼程序(看了前不久的祭孔大典,综合现状,compromise后的结果)

1.集体冠礼开始:全体肃静。乐队肃静。司仪宣布集体冠礼开始。

2.冠者入场:司仪宣布冠者入场。此时全体起立。冠者列队入场,按预先安排位置正立于自己的席位前。

3.奏国歌:全体肃立,乐队演奏国歌。司仪宣布后观礼者集体坐下。

4.冠者就位:司仪宣布,请冠者就位。冠者脱鞋,正坐于自己的席子上。鞋子整齐地摆放在席边一侧,注意与前后左右的人保持适当距离。

5.领导致辞:这一项恐怕是省不掉的。可由司仪宣布后,请领导致辞。

6.教师代表致辞:这一项恐怕也省不掉。

7.学生家长代表致辞:同上

8.冠礼学生代表致辞:同上,晕。当代中国人不懂礼仪,但就喜欢致辞。

9.向黄帝像及国旗鲜花,鞠躬:最好由冠礼学生代表来做。乐队奏乐,有司协助,向黄帝像及国旗献鲜花、奉果品,三鞠躬。

10.诵加冠赞辞:演奏古乐,请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诵念赞辞。

11.加冠:在赞辞和音乐声中,正宾与赞者一同,依次为冠者带上方巾,赞者为其正冠整理。这个过程耗时会很长。

12.冠者饮醴酒:冠者集体持醴酒,象征性地饮些。持饭,吃一点。这个程序主要表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敬意

13.冠者诵誓词:在司仪带领下,冠者集体举右手诵读誓词。

14.冠者向黄帝像及国旗集体行拜礼:冠者敛容正坐,集体面向黄帝像及国旗行拜礼一次。

15.礼成:司仪宣布,礼成。乐队奏较欢快的古乐。观礼者集体有序退场。冠者最后退场。

至此,集体冠礼结束。

在中国古代十分注重成人礼,因为它承认了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我国汉族历史上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筓(jī)礼。《仪礼·士冠礼》中称:士阶层的冠礼是由主持仪式者给冠者戴三次帽子,分别叫做“缁布冠”、“皮弁(biàn)”和“爵弁”,象征冠者从此有了治人的权利、服兵役的义务和参加祭祀活动的资格。女子的筓礼则由女性家长为其改变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再插上簪子(即筓),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

年轻人在社会中都要经过许多磨练和考验,原始成人礼,特别是男子成人礼则往往要完成一系列规定的体能训练和受到相当痛苦的身心折磨。比如被带往远离亲人的陌生地方;饮食、睡眠、说笑行为等受到严格限制;从事沉重的体力劳动与耐力培养,进行长距离行军等等。

在中国古代十分注重成人礼,因为它承认了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我国汉族历史上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筓(jī)礼。《仪礼·士冠礼》中称:士阶层的冠礼是由主持仪式者给冠者戴三次帽子,分别叫做“缁布冠”、“皮弁(biàn)”和“爵弁”,象征冠者从此有了治人的权利、服兵役的义务和参加祭祀活动的资格。女子的筓礼则由女性家长为其改变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再插上簪子(即筓),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

男子冠礼 http://baike.baidu.com/view/44624.htm
女子笄礼 http://baike.baidu.com/view/89937.htm


河南成人礼什么意思
在市政府等地举行,程序包括地方长官讲话,宣读成人誓约,到神社祈祷,赠送纪念品等,过程庄严隆重,告别童年和少年,年轻的公民向国旗致以崇高的敬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行注目礼。主持人的带领下,全体18岁青年面对国旗,右手握拳举起,庄严宣誓。冠礼是我国汉名族传统的成人仪礼,...

及笄、弱冠都是什么意思?古人的成人礼都有哪些讲究?
我们来谈谈古代的成人礼, 成人礼是少男少女到成人年龄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古代社会流行着“男子二十弱冠,女子十五及笄”,这象征着一个人从孩童、少年进入了成人、自我成熟的新阶段。其中的弱冠指的是指古代男子在年满20岁之时要举行冠礼;而及笄,指的是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

古代男子成年行什么礼?
问题四:古代男子满十八岁要行什么礼? 冠礼,是汉族嘉礼的一种。为汉族男子的成年礼。成年礼起源于原始社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冠礼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郸(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

成人是什么意思
成人是指成年的人,即是已经完全发育成熟的人,与儿童相对。在大部份国家,成人的定义是年满18岁或以上的人,因此,一旦当地居民达至18岁,就可以享有各种相应的权利。“成人”在现代有二种意思。其一是一个小孩长大成人,就是年龄上的成人;其二是在父母心中孩子有能力独自生活甚至可以养父母了,这是...

人到多少岁称为大人呢?自己如何定义呢?
一般情况下,人到18周岁就已经成年了,成年以后就应该是大人了,18周岁的成年人就是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就需要对自己的言行承担法律责任的。

古时的成人礼是指?
成人礼就是在少男少女年龄满18岁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汉族的冠礼和笄礼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即定日期。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或对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不过,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不适...

古代男女成年都要举行成人礼,这些“冠礼”是如何举行的?
男孩的成人礼叫做冠礼,女孩的成人礼叫做笄礼,都是在头上戴东西,男孩带的是冠,女孩带的是发簪。女孩的笄礼年龄要比男孩稍微早一点,大概在十五岁算是成年,在古代成年的意思就是可以出嫁了,这个时候就要举行笄礼,不过在古代重男轻女严重,所以笄礼并不多见,古代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出生以后都是散着...

成人礼是什么意思
成年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古时汉族男子成年实行冠礼,女子成年实行的笄礼。古代成年先行冠礼,然后才行婚礼。所以冠婚二字常常一起使用。成人礼仪式:据载,中国台湾自上世纪90年代每年举办一次古典式成年礼仪。孔庙大成殿前,参加成年礼仪的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共300多名...

中国古代男女成年各多少岁?
在冠礼的引导下,真正进入华夏礼仪的语境。2、女子十五即可行笄礼,笄礼是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18岁意味着
18岁意味着你已经达到法定的成年年龄。按法律规定,一般18周岁以上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要负完全责任,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通则》规定:第十一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

云阳县17041297746: 古代成年礼是几岁 -
隗萍洛雅: 华夏族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一般来说冠礼在男子20岁,笄礼在女子15岁举行. 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后,多移至娶妇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 宋朝司马光在其《书仪》中,制订了冠礼的仪式:男子年十二至二十岁,只要父母没有期以上之丧,就可以行冠礼.《朱子家礼》沿用了司马光《书仪》的主要仪节,但将冠年规定为男子年十五至二十.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云阳县17041297746: 古代女子多少岁行成人礼 -
隗萍洛雅: 15岁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云阳县17041297746: 中国古代各朝的少年成年礼在多少岁举行 -
隗萍洛雅: 冠礼和笄礼 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 冠礼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

云阳县17041297746: 古代男子几岁举行成人仪式 -
隗萍洛雅: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

云阳县17041297746: 礼是古代女子几岁成年 -
隗萍洛雅: 一般15岁,古代男女都有成年礼,女子成年礼叫做“及笄”,女子成年后头发要用簪子扎起来,表示成年了.男子的称为“弱冠”(古代男子20岁举行弱冠礼),男子弱冠礼时还要由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或者亲戚取字.成年后就表示可以结婚了.成年礼在古代只有比较富裕的人家或者书香家庭才有,一般家庭是没有的.

云阳县17041297746: 古时候的成人礼是多大?
隗萍洛雅: 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冠礼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所以古时候男子的成人礼是20岁,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也叫加笄,在15岁时举行,就是由女孩的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一根簪子;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

云阳县17041297746: 古代成人礼是多少岁呢?
隗萍洛雅: 就在5年之前,司马聃14岁,按照惯例,加成人礼

云阳县17041297746: 古代女子几岁成年的仪式 -
隗萍洛雅: 15在古代女子15岁结发,用笄( ji,束发用的簪子)贯之,这个仪式被称为“及笄”.女子只要经过这个仪式,就可以谈婚论嫁正式从女孩变成了女人.

云阳县17041297746: 秦代多少岁举行成人礼呢 -
隗萍洛雅: 二十周岁行成年礼

云阳县17041297746: 笄礼是古代女子几岁的成人礼? -
隗萍洛雅: 笄礼是古代女子几岁的成人礼?答:15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