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应场的生平,资料,介绍

作者&投稿:沙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建安七子有哪七个人,他们各自的生平和功绩又有哪些?~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 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 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 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点,说明自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 二首,透过比兴、寄托等手法,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由是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嵇康 嵇康(223~263),三国时曹魏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谯国□县(今安徽宿县)人。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博通。他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 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康,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嵇康的友人吕安被其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即劝 司马昭乘机除掉吕、嵇。其罪证之一便是《与山巨源绝交书》。当时太学生三千人请求赦免嵇康,愿以康为师,司马昭不许。临刑,嵇康神色自若。奏《广陵散》一曲,从容赴死。 在人生哲学上,他的主张是: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个性凌厉傲岸,旷逸不羁。 有趣的是,嵇康临刑前,对儿女最放心的安排是,叫他们投靠山涛(山巨源)。而在嵇康死后,山涛一直悉心照料并抚养着他的儿女。演绎出一段“君子和而不同”的佳话。 阮籍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今属河南)。生于建安15年。父亲阮瑀,是诗人、散文家,「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亲随吏员,当时军国书笺多由他和陈琳 两人草具 。阮籍三岁的时候父亲过世,但因为曹氏父子及阮瑀友好出于长期共事的情谊,对于阮籍及其母亲深怀同情,并有所照顾。阮籍年少时以好学不倦、不慕荣华富贵、道德高尚的古代读者―颜回、闵子骞微效法的榜样,刻苦攻读。除此之外,他还习武。但是少年的阮籍也沾染上一些浮华公子的作风。当时有一批宗是戚 属的豪门公子,颇以浮华相尚,如何晏、李胜,再洛阳互相连结,构煽风气。阮籍与他们年龄接近,难免受了些风气影响,可是阮籍始终未予其流。 阮籍非常鄙视礼法之士,所谓礼法之士主要是投靠司马氏父子的一些人物,这些人多是文人,他们为虎作伥,仰承思马氏父子的意旨,鼓吹「唯法是修,唯礼是克」,以礼法、名教为工具,来巩固篡夺来的权利,同时束缚政治反对派的手脚。这种礼法是司马氏集团用以配合其血腥屠杀政策的一种政治打击异己的手段。 阮籍在对付这些礼法之士,最有名的就是他的青白眼。 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稽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斋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据说,他的母亲去世之后,稽康的哥哥稽喜来致哀,但因为稽喜是在朝为官的人,也就是阮籍眼中的礼法之士,于是他也不管守丧期间应有的礼节,就给稽喜一个大白眼;后来稽康带着酒、夹着琴来,他便大喜,马上由白眼转为青眼。从这一段故事中,我们除了可以发现阮籍对于礼法之士的鄙视外,也可以明显看 到他不为礼俗所限制,稽康也是一样。他不会因为守丧就将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觉得不喜欢的就清楚的让人家知道,我想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殊现象。阮籍对礼法之士的憎恶,除了表现在青白眼外,还表现在他的赋中。 阮籍性格浑朴旷放,嗜酒,酣饮、痛饮、狂饮,不拘场合,有酒必醉。其出发点同稽康服药是一样的,都是希望以此为途径来超脱现实、消解矛盾。阮籍曾数次在醉酒掩护下躲过了司马氏集团像他伸来时而拉拢,时而加害的手。从政治上来说,阮籍的态度是比较软弱的,他看到曹魏皇室大势已去,司马氏执政已成为无法更改的现实;他明白服药飞升之事太渺茫,他还得在司马氏 统治下打发日子,他既不愿同流合污,又缺少在政治上向司马氏集团挑战或明确地划清界线的勇气,所以对阮籍来说,醉酒是最好的摆脱政治困境的方法。 这里有几个有关阮籍喝酒的小故事。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肫,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从这段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阮籍他违背礼法的行为。母亲过世,他不但坚持下完棋,而且还吃肉喝酒,虽然他是故意这么做,不过我却觉得他也蛮痛 苦的,要压抑心中丧母之痛,以表现出他不为礼法所约束的一面,就我来看,他大可以放声大哭,哭完以后便应感到高兴,因为阮籍很崇尚老庄,庄子在妻子死后, 不但不悲伤,反而还替他妻子解脱人世间的痛苦感到高兴。所以我觉得他可以效法庄子并加以改良,这样一来,不但达到他想的境界,也不用压抑心中的痛苦。 阮公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我想这在当时的社会也是很少见的。醉了就倒卧在少妇身旁,在以前的社会,男女授受不亲观念的束缚下,这样的情形也是不能为世人接受的。(四)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这样的事情要是发生在现代,恐怕还是很难令人接受的吧!一个不认识死者的人来吊哀,还哭的很伤心,我们一定会觉得他是疯子,不然就是来捣乱的。像阮籍这样完全不顾别人眼光,自己觉得值得的就去做,实属难得;不过这不禁让我怀疑,为什么自己的母亲去世了要装 的如此坚强,但却对一个不认识的女孩子去世感到非常难过,我觉得这除了违背礼法外,也违背了人性。 三、文学成就 三国后期出现正始文学,人们习惯用他来代表整个魏末的时期文学。正始文学的最重要作家就是阮籍、稽康。阮籍既是诗人,也是散文家,还是赋作者。他 的诗歌成就主要是咏怀诗八十二首。就内容而言,「忧生之嗟」 和「志在刺讥」 在咏怀诗中占有很大的份量。除了这两大内容外,还有自述身世志尚、念友、隐 逸神仙等方面的描写。咏怀诗在艺术方面有两个极为显著的特色及蕴藉含蓄和自然飘逸。蕴藉含蓄与文多隐蔽有直接关系,阮籍为了避免严重的现实后果,才把诗篇 写的隐约其体、闪烁其词的。这种含蓄,同他在生活中「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的作风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咏怀诗的含蓄,是时代现实的产物,也是阮籍 本人的思想作风、处事态度的反映。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含蓄不失为一种风格,他的好处是能够避免呆板直露,增加诗的深厚度,给读者以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在诗歌史上,咏怀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阮籍咏怀诗在反映重大社会现实方面是不如建安诗歌的,但它在个人抒情的深度上,在描写内心曲折的活动上,以及运用比 兴的手法上,则又有超越前人的建树。它堪称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有代表性的优秀五言诗之一。阮籍的散文,今存较完整的有十篇。其最重要的散文著作应推「大人先生传」,写法上接近于赋,以对话方式展开,虽名传,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的传记作品。总的来看,阮籍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散文家。他尤其对于五言 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结论 准备完了阮籍,我觉得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造就了很多像阮籍这样内心和现实生活矛盾的人,或许阮籍在他听到母亲过世的时候,他也很想放声大哭,但就 碍于当时的环境造就出的矛盾性格,使他以吐血的方式来传达他内心的哀痛。我觉得,既然他是一个这么勇于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的人,为什么不干脆放声大哭 呢?不过话说回来,我也很佩服阮籍有和时代、政府、社会挑战的勇气,就连现在这样开放的社会风气,我想都不会有几个像阮籍、稽康这样的人吧!我想准备完了 竹林七贤,对他们的印象不再是不穿衣服、放浪形骸而已,还有更多更深入的层面,都在这次的报告中了解。虽然我没有像他们这样挑战社会的勇气,不过我为他们 每个人不同的独特性感到感动!

陈琳(?~217)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东南)人。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建安五年(200),官渡一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琳诗、文、赋皆能。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全篇以对话方式写成,乐府民歌的影响较浓厚,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散文除《为袁绍檄豫州文》外,尚有《为曹洪与世子书》等。他的散文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所以曹丕有“孔璋章表殊健”(《又与吴质书》)的评论。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颂扬袁绍克灭公孙瓒的功业,写得颇为壮伟,当时亦称名篇。又《神武赋》是赞美曹操北征乌桓时军容之盛的,风格与《武军赋》相类。陈琳在汉魏间动乱时世中三易其主,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功名的热衷。这种热衷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与“七子”其他人相比,他的诗、赋在表现“立德垂功名”一类内容上是较突出的。

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其作品有: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鬪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高会时不娱。覊客难为心。殷怀从中发。悲感激清音。投觞罢欢坐。逍遥步长林。萧萧山谷风。黯黯天路阴。惆怅忘旋反。歔欷涕沾襟。



节运时气舒。秋风凉且清。闲居心不娱。驾言从友生。翱翔戏长流。逍遥登高城。东望看畴野。回顾览园庭。嘉木凋绿叶。芳草纤红荣。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收念还寝房。慷慨咏坟经。庶几及君在。立德垂功名。

诗四首



春天润九野。卉木涣油油。红华纷晔晔。发秀曜中衢。



仲尼以圣德。行聘徧周流。遭斥厄陈蔡。归之命也夫。



沉沦众庶间。与世无有殊。纡郁怀伤结。舒展有何由。



轗轲固宜然。卑陋何所羞。援兹自抑慰。研精于道腴。

宴会诗

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晖。良友招我游。高会宴中闱。玄鹤浮清泉。绮树焕青蕤。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今邯郸临漳)中,又号“邺中七子”。
  [编辑本段]【简介】
  孔融(153-208)
  孔融字文举,其实家学渊源,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鲁国曲阜人,后来为曹操所用。他年少时曾让大梨给兄弟,自己取小梨,因此名垂千古,这也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了。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献帝初平元年(190),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刘备表荐他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孔融只身出奔,妻子被俘。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在许昌,不满曹操雄诈,多所乖忤,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孔融为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散文如《荐祢衡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辞藻华丽,骈俪气息较多;《与曹操论禁酒书》则有诙谐意味。其《杂诗》第二首,以白描手法写丧子之痛,哀婉动人。
  陈琳(? -- 217)
  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江都)人,为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建安五年(200),官渡一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擅长章奏书记。《饮马长城窟》为他的诗歌代表作,假借秦代筑长城故事,揭露当时繁重的徭役给民间带来的苦难,尤为深刻。
  王粲(177-217)
  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为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幼时往见左中郎将蔡邕,蔡邕见而奇之,倒屣以相迎。王粲强记默识,善算术行文;一次与友人共行,读道边石碑,观一遍而背诵之,不失一字。又曾观人下围棋,其局乱,王粲复为重置,不误一道。后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以其为上宾。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令归降于曹操。曹操至荆州,王粲赐爵关内侯。魏国始建宗庙,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同拜侍中,共议尊曹操为「魏王」;后因中书令荀攸谏止不行而后忧死,其议遂罢。 在七子中属他的成就最高。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七哀诗》之一(《西京乱无象》)写他由长安避乱荆州时途中所见饥妇弃子场面,深刻揭示汉末军阀混战造成的惨象及人民深重灾难,使人怵目惊心。《登楼赋》是荆州时登麦城城头所作,主要抒发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愁恨,富于感人力量,是抒情小赋的名篇。
  徐干(171-217)
  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建安七子之一。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主要著作是《中论》,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其情诗《室思》也写的一往情深。
  阮瑀 (?-212)
  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后徙为丞相仓曹掾属。诗歌语言朴素,往往能反映出一般的社会问题。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阮瑀的音乐修养颇高,他的儿子阮籍,孙子阮咸皆当时名人,位列“竹林七贤”,妙于音律。明人辑有《阮元瑜集》。
  应玚 (?-217)
  字德琏,汝南(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玚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
  刘桢 (?-217)
  字公干,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建安七子之一。以文学见贵。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曹丕兄弟颇相亲爱。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 (217),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今存诗十五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与。
  [编辑本段]【文学成就】

  诗歌
  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初步成熟。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如徐干的《室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得细腻深厚。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比"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重视。
  辞赋
  "七子"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为小赋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七子"的小赋有三点值得注意:①取材范围更加扩大,题材的普通化、日常化进一步冲淡了过去大赋的贵族性质;②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更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的作品有所增多;③抒情色彩愈益浓厚。对于"七子"的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干二人是曹魏一代的"赋首",说他们可与宋玉、司马相如、左思、潘岳等并列。
  散文
  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文,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曹丕所说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贯注了作者独特的气质。"七子"散文名篇有孔融《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陈琳《移豫州檄》、《为曹洪与魏太子书》,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王粲《务本论》、《荆州文学记官志》等。"七子"散文在形式上有逐步骈化的趋向,尤以孔融、陈琳比较显著。他们的一些作品对偶整饬,又多用典故,成为从汉末到西晋散文骈化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略的环节。
  作品
  "七子"著作,原集皆已佚,今独存徐干的政治伦理专论《中论》。明代张溥辑有《孔少府集》、《王侍中集》、《陈记室集》、《阮元瑜集》、《刘公□集》、《应德琏休琏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清代杨逢辰辑有《建安七子集》。
  [编辑本段]【评价】
  "七子"的生活,基本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他们在汉末的社会大战乱中,尽管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不能逃脱颠沛困顿的命运。后期他们都先后依附于曹操,孔融任过少府、王粲任过侍中这样的高级官职,其余也都是曹氏父子的近臣。不过,孔融后来与曹操发生冲突,被杀。由于七人归附曹操时间先后不同,所以各人的前后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界限。孔融在建安元年(196),徐干、阮籍在建安初,陈琳在建安五年,王粲在建安十三年,刘桢、应炀在建安十三年后。与他们的生活道路相对应,"七子"的创作大体上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的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主要作品有王粲《七哀诗》、《登楼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籍《驾出北郭门行》、刘桢《赠从弟》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思想深度;但有些作品情调过于低沉感伤,如阮籍《七哀诗》、刘桢《失题》"天地无期竟"等。后期作品则大多反映他们对曹氏政权的拥护和自己建立功业的抱负,内容多为游宴、赠答等;但有些对曹氏父子的颂扬,带有清客陪臣口吻,显露出庸俗的态度。然而,无论前、后期,"七子"的创作都是积极、健康的内容占着主导地位。
  "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孔融长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王粲诗、赋、散文,号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刘桢擅长诗歌,所作气势高峻,格调苍凉。陈琳、阮籍,以章表书记闻名当时,在诗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其风格的差异在于陈琳比较刚劲有力,阮籍比较自然畅达。徐干诗、赋皆能,文笔细腻、体气舒缓。应炀亦能诗、赋,其作品和谐而多文采。"七子"的创作风格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也就是建安文学的时代风格。这种时代风格的具体内容及其形成原因,便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的:"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七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编辑本段]【其他】
  建安文学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占据邺城 (今邯郸临漳)后,在中国北部创造了一个以邺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曹操倡导“尚刑名”,“尚通脱”,又善属文,爱文士。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如百川赴海,相继奔往邺城,归附到曹氏周围。在这里形成了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的,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他们战时大多随军,归来习文作诗,探讨文学,歌功颂德,抒发情怀,写征战之苦,述社会之乱,相互批评、磋商,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发展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建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建安”是东汉末年献帝刘协的一个年号,东汉末,董卓乱后,军阀割据,战事频仍。长安、洛阳皆废毁。献帝从长安到洛阳,又被曹操迎接到许昌。这一年(即196年)改兴平为建安元年。
  220年,曹操死,献帝禅位于曹丕。建安文学,通常指从汉末到魏初这个时期的文学,但并非仅限于这25年。
  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时期,“俊才云蒸,作家辈出”,各种文体得到发展,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东汉王朝处在大分裂、大动荡、军阀混战中,在文学上却放射出绚丽的异彩。这是与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因素有关的。

应玚(?--217年),东汉末文学家,字德琏,东汉南顿县(今项城)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父名应珣,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玚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玚处于汉、魏战乱时期,对人民的灾难深感同情,在他的《灵河赋》、《愍骥赋》、《征赋》和《公宴赋》等作品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这些作品辞情慷慨,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他企盼国家统一的愿望。在魏、晋文学史上,他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刘桢并称“建安七子”,又因同居邺中(河南省临漳县)亦称“邺中七子”。其传世之作不多,原有集,今散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作品有:
报赵淑丽诗
朝云不归。夕结成阴。离羣犹宿。永思长吟。有鸟孤栖。哀鸣北林。嗟我怀矣。感物伤心。
公宴诗
巍巍主人德。佳会被四方。开馆延羣士。置酒于斯堂。辩论释郁结。援笔兴文章。穆穆众君子。好合同欢康。促坐褰重帷。传满腾羽觞。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为且极讙情。不醉其无归。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别诗二首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
斗鸡诗
戚戚怀不乐。无以释劳勤。兄弟游戏场。命驾迎众宾。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双距解长绁。飞踊超敌伦。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从朝至日夕。胜负尚未分。专场驱众敌。刚捷逸等羣。四坐同休赞。宾主怀悦欣。博弈非不乐。此戏世所珍。

应玚(?--217年),东汉末文学家,字德琏,东汉南顿县(今项城)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父名应珣,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玚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玚处于汉、魏战乱时期,对人民的灾难深感同情,在他的《灵河赋》、《愍骥赋》、《征赋》和《公宴赋》等作品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这些作品辞情慷慨,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他企盼国家统一的愿望。在魏、晋文学史上,他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刘桢并称“建安七子”,又因同居邺中(河南省临漳县)亦称“邺中七子”。其传世之作不多,原有集,今散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作品有:
报赵淑丽诗
朝云不归。夕结成阴。离羣犹宿。永思长吟。有鸟孤栖。哀鸣北林。嗟我怀矣。感物伤心。
公宴诗
巍巍主人德。佳会被四方。开馆延羣士。置酒于斯堂。辩论释郁结。援笔兴文章。穆穆众君子。好合同欢康。促坐褰重帷。传满腾羽觞。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为且极讙情。不醉其无归。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别诗二首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
斗鸡诗
戚戚怀不乐。无以释劳勤。兄弟游戏场。命驾迎众宾。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双距解长绁。飞踊超敌伦。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从朝至日夕。胜负尚未分。专场驱众敌。刚捷逸等羣。四坐同休赞。宾主怀悦欣。博弈非不乐。此戏世所珍。

应玚(?--217年),东汉末文学家,字德琏,东汉南顿县(今项城)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父名应珣,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玚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玚处于汉、魏战乱时期,对人民的灾难深感同情,在他的《灵河赋》、《愍骥赋》、《征赋》和《公宴赋》等作品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这些作品辞情慷慨,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他企盼国家统一的愿望。在魏、晋文学史上,他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刘桢并称“建安七子”,又因同居邺中(河南省临漳县)亦称“邺中七子”。其传世之作不多,原有集,今散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作品有:
报赵淑丽诗
朝云不归。夕结成阴。离羣犹宿。永思长吟。有鸟孤栖。哀鸣北林。嗟我怀矣。感物伤心。
公宴诗
巍巍主人德。佳会被四方。开馆延羣士。置酒于斯堂。辩论释郁结。援笔兴文章。穆穆众君子。好合同欢康。促坐褰重帷。传满腾羽觞。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为且极讙情。不醉其无归。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别诗二首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
斗鸡诗
戚戚怀不乐。无以释劳勤。兄弟游戏场。命驾迎众宾。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双距解长绁。飞踊超敌伦。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从朝至日夕。胜负尚未分。专场驱众敌。刚捷逸等羣。四坐同休赞。宾主怀悦欣。博弈非不乐。此戏世所珍。

应玚 应玚(?--217年),东汉末文学家,字德琏,东汉南顿县(今项城)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父名应珣,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玚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玚处于汉、魏战乱时期,对人民的灾难深感同情,在他的《灵河赋》、《愍骥赋》、《征赋》和《公宴赋》等作品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这些作品辞情慷慨,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他企盼国家统一的愿望。在魏、晋文学史上,他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刘桢并称“建安七子”,又因同居邺中(河南省临漳县)亦称“邺中七子”。其传世之作不多,原有集,今散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作品有:
报赵淑丽诗
朝云不归。夕结成阴。离羣犹宿。永思长吟。有鸟孤栖。哀鸣北林。嗟我怀矣。感物伤心。
公宴诗
巍巍主人德。佳会被四方。开馆延羣士。置酒于斯堂。辩论释郁结。援笔兴文章。穆穆众君子。好合同欢康。促坐褰重帷。传满腾羽觞。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为且极讙情。不醉其无归。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别诗二首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
斗鸡诗
戚戚怀不乐。无以释劳勤。兄弟游戏场。命驾迎众宾。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双距解长绁。飞踊超敌伦。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从朝至日夕。胜负尚未分。专场驱众敌。刚捷逸等羣。四坐同休赞。宾主怀悦欣。博弈非不乐。此戏世所珍。


徐斡的生平
”曹丕称赞七子之才,无所不学,且各能独创新辞,好比千里良马,并驾齐驱。他们共同创立了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建安文学。徐斡的生平事迹,史书无单独传纪记载。仅见数言于《王粲传》:“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斡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障、陈留阮禹字元瑜、汝南应 字德琏、...

有谁可以告诉我中国古代围棋的著名人物和其历史
周懒予有一独特的棋风,思路敏捷。落子极快,攻杀凌厉。起手布局,常用“倚盖定式”。《兼山堂弈谱》中说:“应双飞燕而压,其着法始于懒予”。“懒予一生从不以小尖应双飞。”5、施襄夏 施襄夏(1710~1771),名绍暗,字襄夏,号定庵。浙江海宁人,生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卒于乾隆...

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简介,是阮的儿子,著有《咏怀诗》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阮籍的父亲阮,字元瑜,“建安七子”之一,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曾经做过曹操的司空军谋祭酒,掌管记室,后为仓曹椽属。阮籍的族父阮武,也是阮籍的族兄,是位学问渊博,通达之士,是阮籍的知己兼老师。阮籍还有一个哥哥和妹妹,哥哥名叫阮熙,做过武都太守,他的儿子就是与阮籍同入竹林的阮咸...

有谁知道“竹林七贤”的典故啊?谢谢。
一、生平逸事 阮咸,字仲容,河南省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开封附近)人,籍兄武都太守熙之子。他的父亲阮熙,官至武都太守;在「竹林七贤」中,关於阮咸的各种史料很少,对他的研究也就比较困难一点,在查阅了一些书籍之后,可以看出阮咸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一是任达不拘,一是音韵高手。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

古代文化常识理解与识记检测(四)
一般说来,文学遗产主要是古人写的作品,包括诗文集子,小说剧本,和一些记录作家的生平事迹的书。但有些文物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如山西洪赵县的道觉乡明应王庙内,正殿四壁绘有的彩色壁画即是。 在那上面绘有元代演戏的情况,有演员忠都秀的扮相,还有吹笛打鼓的乐工。据今人研究说画的是元人杂剧《须贾大夫谇范...

吴质的人物生平
吴质出身“单家”,又不能取“与乡里相浮沉”的态度,所以不能跻身汉末的名士派之列,得以在政治领域大显头脚;纵然后来曹丕征吴质到洛阳,亦“不为乡里所饶”(《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典略》)。当然还有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其文学才力不能与建安七子相匹敌,所以不能以文学实绩显名于建安文坛...

读书笔记急呀~~~¥¥
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 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

阮籍的事迹
生平 阮籍 4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而成才。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

曹操的相关故事
却说曹操领兵夜行,前过袁绍别寨,寨兵问是何处军马。操使人应曰:“蒋 奇奉命往乌巢护粮。”袁军见是自家旗号,遂不疑惑。凡过数处,皆诈称蒋奇之 兵,并无阻碍。及到乌巢,四更已尽。操教军士将束草周围举火,众将校鼓噪直 入。时淳于琼方与众将饮了酒,醉卧帐中;闻鼓噪之声,连忙跳起...

中国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两个小孩子口中造出的。从这寥寥数语中可以看出,他的孩子在遗传了他的口才基因之外,还有着超乎他上的非凡见识。可惜历史没有给这两个小孩一个充分表演的机会就匆匆将其扼杀,使人掩卷兮长太息。 孔融除了作政论,还能诗,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把他与王粲等六人...

介休市13633477531: 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七位文学家?
离肺罗西: 建安七子是指东汉献帝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 场、刘桢七位文学家的合称. 孔融( 153—208年),是孔子的二十世孙,鲁国曲阜人.以“孔融让 ...

介休市13633477531: 建安七子是哪七位文学家的合称?
离肺罗西: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公元196—公元0年) 七位文学家的合称,他们是:孔融、陈琳、王 粲、徐斡、阮瑀、应场、刘桢.这七大体上 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

介休市13633477531: “建安七子”是指哪七个人?
离肺罗西: “建安七子”是指建安年间(196〜220 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_ 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和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文学家,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介休市13633477531: 建安七子分别指的是谁?
离肺罗西: “建安七子”是汉末魏初文学家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 干、应场七人的合称.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介休市13633477531: “建安七子”这七个人有什么共同点?
离肺罗西: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 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七子”的创作,各有独特的风貌,也具有一 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文章能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和对理想生活的 追求,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这种时代风格的具体内容及其形成 原因,便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的:“观其时文,雅好慷慨, 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七子”在 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 一起,构成建安作家 的主力军,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介休市13633477531: 建安七子流派是如何形成的?
离肺罗西: 建安七子是汉末魏初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等7人的合称.建安 是汉献帝的年号,“七子”之称,首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一文中.七子...

介休市13633477531: 建安七子都有谁!都来个具体介绍!我要每个人的详细资料! -
离肺罗西: 公元196~220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元瑜、应德琏、刘桢,世称“建安七子”,又作“邺中七子”.

介休市13633477531: 建安7子是哪些?分别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
离肺罗西: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介休市13633477531: 建安七子是谁? -
离肺罗西: 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

介休市13633477531: 建安七子 资料 -
离肺罗西: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3161.htm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