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关于汉朝酷吏郅都的内容啊?

作者&投稿:豆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家来评价一下汉朝酷吏郅都吧。~

酷吏在史记中指的是执法严厉的官吏。当时不少豪强大猾难以用法律惩治,真敢在这些太岁头上动土的成为酷吏。

郅都执法严厉,但为人正直清廉,就严酷和阴毒的程度而言,与后来的廷尉张汤等人是天差地别。就现在的酷吏观点来看,恐怕还不如一般的刀笔小吏。

刀笔在古代都是用来写东西的……临江王一事,是临江王本来就要畏罪自杀,死前想上书向景帝道歉。郅都不给临江王刀笔,是怕他向景帝或者太后求情,导致法律无法实施。临江王只好通过好说话的魏其侯偷偷给景帝上书,然后自杀,此事其实与郅都关系不大。皇太后最后是迁怒于郅都。

吕后时就有酷吏叫侯封,帮吕后干了很多坏事,但吕氏族灭之后,侯封一家也被杀得干干净净。文帝比较仁厚,虽然也有意识地任用文法吏,比如吴公、张释之这样的人,但总得来说还没有出现著名的酷吏。景帝时就不同了,晁错就被视为典型的酷吏,其他著名的还有两个,一个叫宁成,还有一个就是害死刘荣的郅都。

郅都是河东大阳(今山西芮城东)人,出身郎官,景帝时为中郎将,敢于直谏,当廷面折大臣,是刘启的忠实走狗。有一次他侍候刘启去上林苑游玩,刘启的宠妃贾姬上厕所,突然一头野猪也冲进厕所去了,刘启就用眼睛示意郅都,要他进去救人。按理说主子既然示意,这是个表忠心的好机会,郅都应该奋不顾身地冲进去才是,可是这厮竟然无动于衷。刘启当时可能身边没带别的侍卫,急了,拔出剑就想自己冲进厕所。郅都赶忙伏在地下,对刘启说:“死了一个姬妾,还会有另外一个姬妾献上,这天下所少的难道是这些姬妾吗?现在陛下竟想亲自冒险去救一个姬妾,就算陛下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又怎么对得起宗庙和太后呢?”

刘启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也就罢手了。可见酷吏的残酷无情,在他们心中根本没有感情这种东西,女人在他们眼里就像工具。刘启当时为什么不恨他拒绝救自己的姬妾,这点倒很奇怪,可能是因为郅都确实是为他考虑的缘故。

这次贾姬倒比较幸运,野猪进去并没有把她吃了。但郅都的表现让窦太后很满意,特意召见郅都,赏赐给他一百万钱;刘启也同时赏了郅都一百万,而且对他更加另眼相看。

我感觉,对于窦太后这种早年也很可怜,但后来一直浸淫享受着专制皇权的老太婆来说,早就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认同了这种把妇女视为玩物的丧尽天良的价值观念。她就不会想想,如果自己当年年轻的时候,也碰到这么一件破事,而另有一个像郅都这样的酷吏不但对自己见死不救,还振振有辞地说出这么一番无耻的大道理,把自己的生命视为草芥,她会不会也心生感激。专制制度真像一间充满了鲍鱼的屋子,谁要在里面坐久了,就会觉得这种鲍鱼之臭香如芝兰。

郅都对自己的家人也确实是毫无感情的,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本人已经背弃了亲戚侍候皇帝,就想一心一意地奉公尽职,死亦不悔,老婆孩子我都懒得管。”可见这家伙确实很变态,如此凶猛又忠实的恶狗,皇帝怎么能不喜欢呢?但是反过来说,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让主子真正放心呢?那些独裁者津津乐道的也是“求忠臣于孝子之家”的嘛,《孝敬》里的告诫也是“资于事父以事君”的嘛。酷吏大多没有好下场,是不是跟他们对家人的冷血也有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当时像郅都这样的人还真是所在多有,司马迁在青年的时候,也号称“戴盆何以望天”,表明一心不能两用,这辈子自己一百多斤就献给皇帝了。可是没想到皇帝真的老实不客气地摘了他的睾丸,让他登时如梦初醒,意识到了主子的刻薄寡恩,自己的忠心实在不值得。

总之郅都在当了几年外任之后,很快升任为中尉,掌管北军兵马,从此愈发猖狂,见了丞相都敢分庭抗礼,达官贵人们也非常怕他,称他为“苍鹰”。

但是他没想到自己终于会死在当初赏识他的窦太后手里。

当刘荣被征召回长安接受讯问的时候,从国都江陵北门出发,刚上车,车轴就卡查一声断了。围观的江陵父老看他可怜的样子,心里很难过,都偷偷流涕说:“这是不祥之兆啊,看来我们的王是回不来了。”果然,刘荣一到长安,就被遣送到中尉府接受诘问。郅都老实不客气地把刘荣关进监狱,而且管制非常严厉。刘荣要求给他纸笔,以便能写封书信向皇帝道歉,郅都竟然禁止吏卒给他。最后还是刘荣原来的太傅窦婴偷偷把纸笔给刘荣送来,刘荣似乎也知道自己的处境,给老爸皇帝写完信后,当即绝望自杀。

汉朝管理司法的部门虽然是廷尉府,但各个官府都有自己的监狱,职能不大明确。案件让谁来调查,都看皇帝的意志,刘荣被发到中尉去审理,恐怕就是刘启的意见,至少得到了刘启的默许,幕后的黑手则很可能是那个刚被立为皇后的王夫人,否则像郅都这样的恶狗,估计也不敢这样对待前皇太子。

刘荣自杀的消息传到了窦太后手里,窦太后又惊又怒,这个狗奴才实在太嚣张了,你侵辱列侯们倒也罢了,竟然连皇子都逼得自杀,这他妈还有天理吗?而且这时窦太后肯定也比较同情刘荣,刘荣被废的时候,窦太后本来还以为自己的儿子梁王刘武有机会,没想到空高兴一场,让王夫人及其儿子白白拣了便宜,心里肯定有气,现在郅都撞到她的枪口上,只能怪他自己倒霉。窦太后当即命令人罗织郅都的罪状,搞得郅都很快被免了官职。刘启倒是一如既往赏识郅都,为了让他免遭窦太后的毒手,又偷偷派他去当雁门太守,不需要到皇宫谢恩,直接从家乡去上任。这家伙还真有一套,到任后,拿出酷吏的精神来守护边疆,竟然搞得匈奴人也对他很忌惮,后来匈奴人搞了个反间计,郅都又被下狱。刘启还是想赦免他,感叹说:“郅都可是个忠臣啊。”窦太后却旧事重提,怒道:“难道临江王就不是忠臣了吗?”刘启无奈,只好下令将郅都腰斩。

一条专制皇权的走狗,终于也死在了专制皇权下,这大概是报应罢。

郅都死后,长安列侯贵戚都拍手称快,再也没有这么讨厌的狗来管他们了。可是好景不长,刘启很快又征召另一位著名的酷吏济南都尉宁成来长安担任都尉,这些列侯贵戚们顿时傻了眼。

宁成是南阳郡穰县(今河南邓县)人,和郅都一样,也是郎官出身,这家伙好像吃枪药长大的,自小就非常嚣张,当小吏的时候,对上级领导很不客气;当上级领导的时候,管理下属就像用绳子绑湿漉漉的东西,非常苛刻,非常喜欢摆架子。他为什么能够升迁,按照一般规律很难理解,一般来说,你当官再喜欢摆架子,见了比自己大的官,总得先装装孙子罢?可是他不,而且好像没有遭到打击报复,一直升上去了。这可能因为他当郎官时获取了刘启对他的好印象,也得到了刘启的纵容,很快就升到了济南都尉。

这时当济南太守的也正好是个超级恶人,此恶人刚刚杀掉了济南郡的大族瞯氏首领,搞得那个由三百多家组成的宗族成员个个两腿打战,再也不敢欺男霸女、欺行霸市,而且郡中治安特别好,居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孔子曾说,这种良好风气一般只会产生在道德好的社会里,用刑罚根本达不到这种效果,如果他能看到这个恶人治郡的成果,会一头雾水的。临近郡的郡守看到济南郡这个恶人这么厉害,也很害怕,把这个恶人当作丞相一样尊敬。此超级恶人就是前面我们特别提到的郅都。

不过,宁成一点也不怕这个恶人,他来到济南郡上任,径直去见郅都,盛气凌人,按照规矩,郡太守的秩级是二千石,都尉的秩级是比二千石,也就是说,太守的官阶比都尉要高半级,按理都尉对太守应该恭敬,这回情形却好像有点不对,搞得郅都不知所措。他从来没见过这种奇怪的现象,以前的都尉上任时,见到他都像六百石的县令拜见太守一样,而眼前这家伙却像自己是丞相下来考察,是不是吃错了药。我们接下来似乎应该等着看郅都发火了,看这两个超级恶棍怎么火并。

可是俗话说恶人还需恶人磨,郅都愣了一下,不但没有发作,反而笑眯眯的,接着两个恶人就惺惺相惜,握手言欢,结为好友。

郅都死后,宁成当了中尉,长安的列侯贵戚刚刚放纵了一阵,马上又过回了以前那种小心谨慎的日子,直到刘启驾崩,刘彻即位,才终于找到一个过错,将宁成下狱免职。

楼上的仁兄已经详细地介绍了郅都。
《史记·酷吏列传》: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於是遂斩郅都。
《汉武大帝》中演的是,郅都是自杀的,这点我不知道是不是《汉武大帝》中为了情节表达需要,为刻画一个忠臣形象而可以让郅都自杀的,抑或是郅都为了保全自己名声,家人性命而自杀,还是入史记字面所言,被斩!

《汉武大帝》中,我倒是觉得郅都是冤枉的,因为他的死最直接的导火线是窦太后,窦太后为什么会恨郅都,很大原因是认为郅都逼死了原太子刘荣,但是《汉武大帝》中后来却说是王夫人(即汉景帝皇后,汉武帝刘彻之母)为了刘彻的皇位以及将来自身的荣华富贵而害死了刘荣!刘荣究竟是自杀还是被王夫人逼死,这点不知史记有无记载。在这里只是个人做一点补充,希望对您有帮助。

郅都十个很有原则的人,他衷心于皇上那么心中就不再有其他人,不知道你看过景帝在上林苑打猎的那段没有,为此皇上发现他的忠而重用他。
对于刘荣的死,有史学家的看法是这样的,景帝不可能不知道郅都的原则性,但景帝却把刘蓉建房影响宗庙的案子交给郅都,这是什么意思?可能景帝的目的就是借郅都除掉自己的前太子,为新太子刘彻铲除未来的障碍。自古没有哪个废太子可以安稳一生的。

郅都是怎么死的,啊,原谅我,我已经把张汤是郅都混在一块了,没办法,每个历史人物迥然不同的一生,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后人经常张冠李戴。张汤是自杀的,还以死杀人呢!

  郅都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敢于对抗豪强权贵;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名丧胆。后人对他评价皆很高,并把他与战国赵国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
  郅都,西汉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汉景帝时期,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名臣。
  汉文帝时,郅都踏入仕途,初任郎官,为文帝侍从。汉景帝继位,郅都被晋为中郎将。他性格耿直,“敢直谏”,也能抛开情面,“面折大臣于朝”。有一次随景帝打猎,随行的贾姬如厕,突然一头野猪冲进茅房。景帝以目示意郅都去救贾姬,郅都一动不动,景帝自己拿了兵器去救,郅都伏地说:“死了一个女子又会有另一个女子进宫,天下像贾姬这种女子少吗?陛下如此轻视自己的安危,将社稷和太后置于何地?!”景帝退下之后,野猪走了,只是虚惊一场。太后听说这事后很高兴,赐郅都百金,从此开始重用郅都。所谓酷吏,和后世的理解不同,汉代时酷吏是对皇帝忠诚,以社稷和皇帝的利益为最高,对犯罪的人严惩不贷到冷酷无情甚至冷血的地步。
  《史记·酷吏列传》: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於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柰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郅都成名,是从镇压豪强开始的。汉初,汉政府倡行“无为而治”,豪强地主势力迅速膨胀,有的居然横行地方,蔑视官府,不守国法。如济南郡的闲氏家强,仗着宗族户多人众,称霸地方,屡与官府作难。地方官循于常法,“莫能制”,于是汉景帝拜郅都为济南太守。郅都针对不法豪强目无国法、肆行无忌的特点,采取了以暴制暴的酷烈手段。到任即捕杀闲氏首恶,推行严法,开西汉以严厉手段打击豪强之先河。济南郡首恶被诛,“余皆股栗”,不敢再与官府对抗。他在任一年多,号称难治的济南,形势非常安定,“郡中不拾遗”。郅都雷厉风行地摧折济南豪强,影响极大,周围十几郡太守对他衷心敬服,视他如上司。
  《史记·酷吏列传》:济南瞷氏宗人三百馀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於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瞷氏首恶,馀皆股栗。居岁馀,郡中不拾遗。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
  汉景帝七年(前 150年),郅都迁升为中尉,掌管京师治安,亲领北军。他执法不阿,从不趋炎附势,或视权臣脸色行事。当时统治者一意恢复国家的经济实力,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因而人民受的剥削较轻,安居乐业,极少有百姓触犯法律之事,犯法者多为皇亲国戚、功臣列侯。郅都行法不避权贵,凡犯法违禁者,不论何官何人,一律以法惩之,可谓是景帝手中一把利刃。郅都为人勇敢,有气力,公正廉洁,不翻开私人求情的信,送礼,他不接受,私人的请托他不听。他常常自己说:“已经背离父母而来当官,我就应当在官位上奉公尽职,保持节操而死,终究不能顾念妻子儿女。”列侯宗室对郅都是又恨又慎,见他皆侧目而视,背后称他为“苍鹰”,喻指他执法异常凶猛。
  《史记·酷吏列传》: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汉景帝原太子刘荣,因其母栗姬失宠被废为临江王。汉景帝中元二年(前 148年),他又因侵占宗庙地修建宫室犯罪,被传到中尉府受审。郅都责讯甚严,刘荣恐惧,请求给他刀笔,欲写信直接向景帝谢罪,郅都不许。窦太后堂侄魏其侯窦婴派人悄悄送给一刘荣刀笔,刘荣向景帝写信谢罪后,在中尉府自杀。窦太后闻讯大怒,深恨郅都不肯宽容,责景帝将他免官还家。
  《史记·五宗世家》:……坐侵庙壖垣为宫,上徵荣。荣行,祖於江陵北门。既已上车,轴折车废。江陵父老流涕窃言曰:「吾王不反矣!」荣至,诣中尉府簿。中尉郅都责讯王,王恐,自杀。葬蓝田。燕数万衔土置冢上,百姓怜之。
  《史记·酷吏列传》:临江王徵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当时匈奴铁骑比年南侵,汉朝无得力边疆大吏,沿边数郡久不安宁。因此郅都还家不久,汉景帝又派专使到郅都家乡,拜郅都为雁门郡太守,命他抗击匈奴,并特许他不必按常规赴朝面谢,由家中直接取道赴任,“得以便宜从事”;一切事情,酌情裁定,先行后奏。匈奴人亲闻郅都节操威名,得知他就任雁门太守,惊恐万分。郅都才抵达雁门郡,匈奴骑兵便全军后撤,远离雁门。至郅都死,尚不敢靠近雁门郡。匈奴首领曾用木头刻成郅都之形,立为箭靶,令匈奴骑兵飞马试射,众骑兵因极其畏惧郅都,竟无一人能够射中。匈奴对郅都恨之入骨,乃遣人深入内地,四处散布不利于郅都的谣言,窦太后听到后,不加追究分辨,立即下令逮捕郅都。汉景帝心知郅都冤枉,说:“郅都忠臣。”准备释放郅都。窦太后不忘孙儿刘荣之死,说:“临江王难道就不是忠臣吗?”在她的蛮横干涉下,郅都终于被杀。郅都死后不久,匈奴骑兵复侵入雁门。
  《史记·酷吏列传》: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於是遂斩郅都。
  [编辑本段]后人评论
  郅都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敢于对抗豪强权贵;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名丧胆。他为官有一句名言“以倍亲而仕,当奉职死节于官下,总不顾妻子”,是他为官做人的最好写照。后人对他评价皆很高,司马迁称赞他:“伉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汉成帝时,大臣谷永在一道给汉成帝的奏折中,曾论及郅都,说:“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幕。”并把他与战国赵国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后人的这些赞誉,当是对郅都最中肯的评价。
  《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太中大夫谷永上疏讼汤曰:“臣闻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仄席而坐;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乡沙幕。由是言之,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不可不重也。……”
  《旧唐书》记载:唐中宗时,右补阙卢俌上疏中称:“汉拜郅都,匈奴避境;赵命李牧,林胡远窜。”
  即使是到了现代,郅都的“伉直”,及其“行法不避贵戚”,“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的廉洁奉公的品德,和“居岁余,郡中不拾遗”的治绩,以太史公的话说:“其廉者足以为仪表”。


以身殉志的汉朝酷吏郅都给我们什么警示?
法律树权威,人人得平等。治乱世,就得用重典。 读《史记》发现,首开重典治世先河的,竟然是西汉时的郅都。 郅都出仕前,就给自己立了规矩:我做官就是为了秉公办事,守节义而死,至于妻子儿女则不在考虑范围。 这样一番个性鲜明的表态,决定了郅都的不平凡,也铸成了他作为史上「 ”酷吏”第一人...

为何酷吏郅都,不避权贵严执法,却落得个腰斩于市的下场?
于是,匈奴人使出“借刀杀人”之计,派出使者,向汉朝递交国书,表明匈奴之所以猛烈攻汉,责任在于雁门太守郅都主动攻击匈奴,才引发战争,希望两家能从此罢手。汉景帝知道,这只是匈奴人的诡计,不予理睬。窦太后却不依不饶,她强迫汉景帝下诏,将郅都从雁门关,抓捕回长安,问责下狱,随即将...

吏致都是什么人?为什么他害死太子,皇帝都没有怪罪
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个人有点厉害了,把太子逼死了,皇帝不仅没有怪罪,当知道太后要杀他之时,还尽力保全并重用他。说到他的职位大也不大,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在大的官也不可能有皇帝太后大啊,但是他连皇帝太后都敢得罪,他就是西汉时期的酷吏致都,说到酷吏,一般是指用残酷的方法进行审讯,统治的...

史记 酷吏郅都传 译文 快
匈奴人一向听说郅都有操节,现在由他守卫边境,所以匈奴人便领兵离开汉朝边境,直到郅都死去时,一直没敢靠近雁门。匈奴甚至做了像郅都模样的木偶人,让骑兵们奔跑射击,没有人能射中,害怕郅都到了如此的程度。匈奴人以郅都为祸患。窦太后最后竟以汉朝法律中伤郅都,景帝说:“郅都是忠臣。”想释...

在郅都一位为国尽忠的大臣被窦太后杀死
不幸的是,郅都在雁门关工作的消息还是被窦太后的爪牙知道了。窦太后不顾景帝的请求,执意要处死郅都。最后,郅都被依照汉朝法律处死。苍鹰郅都郅都是河钦野雅诺富美时期的酷吏,也是著名的军事人才,后人把他与战国时期的廉颇、赵奢并列。他的生卒年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我们不知道。目前能检验的只有...

汉朝为官清廉的郅都为何要逼死前太子,得罪当朝太后?
郅都是一名酷吏,当时的前太子刘荣因为犯了事要接受审判,审判官正是郅都,前太子一看是不讲情面的郅都来审自己,知道自己凶多吉少,就选择自尽了。刘荣是窦太后的孙子,郅都逼死了她的孙子,自然会引来杀身之祸。郅都是出了名的不讲情面,做事情公正无私,这样的性格注定会得罪很多人,而这些人里面...

同为酷吏的郅都与张汤谁的能力更强?
---《史记,酷吏传》甚至在得罪丞相以后,被丞相府三位长史诬告,说张汤提出的所有建议,他的好有提前都知道,所以囤积居奇,以此获得丰厚利润。因此汉武帝严厉责备张汤,张汤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自杀。事后彻查张汤府邸,只有不超过五百金,还都是汉武帝赏赐的,可见他是廉洁之人,可惜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苍鹰郅都不只是一个酷吏
受屈冤死的悲情之臣 郅都的存在对匈奴来说始终是个威胁,于是匈奴遣人深入内地,四处散布不利于郅都的谣言。窦太后知道景帝二度重用郅都,立即下令逮捕郅都,景帝认为郅都是忠臣,力保郅都,但最终向太后妥协,郅都含恨而死。匈奴听闻郅都已死,不久又入侵雁门关。结语:郅都虽为酷吏,然正气浩然,...

一个令匈奴闻风丧胆的文官,郅都做了什么被司马迁冠上“酷吏”之名...
汉景帝时期,西汉边境及不安宁,匈奴一直不停骚扰,匈奴人之前都听说过郅都的大名,知道他一向严酷,知道他当了雁门太守后便撤退,自此不再靠近雁门。而一直到郅都死后,匈奴人一直未再靠近雁门。汉景帝知道窦太后不想放过郅都,所以才将他派到雁门,这件事被窦太后知道后极为恼火,下令追捕郅都,最终...

酷吏郅都为什么都被人称为“苍鹰?
郅都是西汉时的人,在华文帝时代入朝为官,为人清正耿介,不收礼,不求人,也不承诺别人的说情。郅都如许的供职办法在政界上轻易冒监犯,以是他老是独来独往。也有人善意地提示过郅都,说他如许不是很好,但愿他醒目事的时辰悠扬一点,可是郅都却答复说,他都由于仕进未能在怙恃膝下尽孝,做不...

碌曲县13545061759: 帮我介绍一下西汉时期的酷吏郅都
丛图盆炎: 郅 都 郅都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敢于捶扑家强权贵;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名丧胆.后人对他评价皆很高,并把他与战国赵国的廉颇、赵奢等...

碌曲县13545061759: 史记 酷吏郅都传 译文 快 -
丛图盆炎: 郅都是杨县人,以郎官的身份服事孝文帝.景帝时代,郅都当了中郎将,敢于向朝廷直言进谏,在朝廷上当面使人折服.他曾经跟随天子到上林苑,贾姬到厕所去,野猪突然闯进厕所.皇上用眼示意郅都,郅都不肯行动.皇上想亲自拿着武器去...

碌曲县13545061759: 酷吏列传 郅都 全文翻译 -
丛图盆炎: 宁成是穰县人,做侍卫随从之官服事汉景帝.他为人好胜,做人家的小官时,一定要欺陵他的长官;做了人家的长官,控制下就象捆绑湿柴一样随便.他狡猾凶残,任性使威,逐渐升官,当了济南都尉,这时郅都是济南太守.在此之前的几个都尉都是步行走入太守府,通过下级官吏传达,然后进见太守,就象县令进见太守一样,他们畏惧郅都就是这个样子.等到宁成前来,却一直越过郅都,走到他的上位.郅都一向听说过他的名声,于是很好地对待他,同他结成友好关系.

碌曲县13545061759: 文言文、酷吏列传里郅都的第二段翻译! -
丛图盆炎: 郅都为人勇敢,有气力,公正廉洁,不翻开私人求情的信,送礼,他不接受,私人的请托他不听.他常常自己说:“已经背离父母而来当官,我就应当在官位上奉公尽职,保持节操而死,终究不能顾念妻子儿女.” 郅都调升中尉之官,丞相周亚...

碌曲县13545061759: 汉朝的酷吏有没有留下什么值得称赞的东西 -
丛图盆炎: 当然有. 比如第一位著名的酷吏郅都,汉景帝时期的,对犯案的皇亲国戚毫不手软,“郡中不拾遗”,因得罪太后,去雁门做太守.守雁门时期,至郅都死,匈奴人不敢靠近雁门郡,只能用木头刻成他的雕像,用箭射来解恨. 老实说,汉朝的酷吏和后世的区别很大,尤其是后世的什么周兴来俊臣之流.后世的那些,主要是残酷.而汉朝的这些,主要是严酷.汉朝初年讲究无为而治,法令也不严苛,对于皇亲国戚勋贵重臣更是放纵,所以这些执法很严下手比较狠的执法者,就被看作是酷吏.但是实际上,大部分都是能吏.不像唐朝那两个,只会构陷害人,搞酷刑.

碌曲县13545061759: 汉武帝朝十大酷吏? -
丛图盆炎: 《汉书·酷吏传》,武帝朝酷吏九人,即宁成、周阳由、赵禹、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咸宣、田广明、以及张汤、杜周计十一.其中最著名者为张汤、王温舒、杜周、宁成等

碌曲县13545061759: ...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选自《史记•酷吏列传》)(1... -
丛图盆炎:[答案] (1)B 卒通“猝”,意为突然.此句译为:一只野猪突然进了厕所. (2)D “郅都节”作“素闻”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偶人象郅都”作“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选D.此句译为:匈奴人一向了解郅都的节义,听说是郅都守...

碌曲县13545061759: 汉景帝为什么要杀郅都,一百多年前,商鞅的结局已 -
丛图盆炎: 想当初如果郅都不抓临江王刘荣,也许就不会导致刘荣自 杀,他也就不会得罪皇太后,汉景帝也不会杀他,即使汉景帝知道郅都是冤枉了,那他也没办法,谁叫郅都得罪了连皇帝都怕的人.总的来说,在皇帝身边做事,既不能得罪他皇位的继承人,也不能得罪生他的人,但这样对一个只知道坚持自己原则做事的人,想不得罪都难啊.

碌曲县13545061759: 戍边威震匈奴之胆的“苍鹰”郅都最后是怎么死的? -
丛图盆炎: 这个人算是一个酷吏,有个人原则,不畏强权,得罪了贵族,最后被窦太后下令处死了!

碌曲县13545061759: 求课文郅都读后感,急用 -
丛图盆炎: 郅都,是杨县人,从汉文帝刘恒时期到汉景帝刘启时期,一直担任中郎将.这个两朝元老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从来不贪老百姓的钱,不收礼,而且从来不拆别人的求情信.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郅都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执法冷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