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迷案

作者&投稿:劳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七大谜案~

中国历史上七大谜案分别是:
1、老子的出关之谜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着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着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
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有人说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
而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而又有人胡乱猜测,说那时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导致意外身亡。
2、西施的生死之谜
西施位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而做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有人说被勾践沉江,《墨子·亲士》篇就说:“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
《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鸱夷”,就是皮袋。
在后人的诗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的《馆娃宫怀古》诗:“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这说明在唐代,人们是认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说法的。
3、徐福的东渡之谜
秦始皇最盼望的就是长生长寿,后来听人说东海上有蓬莱仙岛,那里有服后可以长生的灵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东渡大海,后来秦始皇至死也没盼来徐福的消息。
有人说那时航海技术差,碰到大风浪,全部覆没。而史籍中最早记载徐福史事的是司马迁,可是没有讲明徐福浮海到了何处。后人以为是台湾或琉球,也有说是美洲,但大多数人认为是日本。
最初提出徐福东渡日本的是五代后周和尚义楚。称:“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童女至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义楚称这一说法来自日本和尚弘顺。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认为徐福东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献诗,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
清末驻日公使黎庶昌、黄遒宪等人,都参观了徐福墓,并诗文题记。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渊源》中说,先秦时期,中国东南沿海民众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领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队,“徐福入海东行,必定真有其事。”
至今日本保存着不少徐福活动的遗迹,如和歌山县徐福和他的传员七人墓、徐福宫,九洲岛佐贺县“徐福上陆地”纪念碑、徐福的石家、徐福祠,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有些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传说,找不到可靠的历史文献来证明。
4、杨贵妃生死之谜
杨贵妃是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的最后归宿,至今还留下许多疑问。
一种观点认为,杨玉环或许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为由,强烈要求赐杨玉环一死,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后只得下令。杨贵妃“遂缢死于佛室”。
也有人认为,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这可从一些唐诗的描述中看出。杜牧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的“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很多诗句,都认为杨贵妃被乱军杀死于马嵬驿,而不是被强迫上吊而死。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最后逃亡到日本。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经海上漂泊,辗转来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终在日本安度晚年。但其生死情况究竟如何,至今仍令人难解。

5、宋太祖暴死之谜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
《宋史·太宗本纪》也曾提出一串疑问:太宗即位后,为什么不照嗣统继位次年改元的惯例,急急忙将只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既然杜太后有“皇位传弟”的遗诏,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后为“开宝皇后”,但她死后,为什么不按皇后的礼仪治丧?
种种迹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继统,后人怎么会不提出疑义呢?近世学术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确实死于非命,但有关具体的死因,则又有一些新的说法。
一是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太祖死于家族遗传的燥狂忧郁症。
一说承认太祖与太宗之间有较深的矛盾,但认为“烛影斧声”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发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际,调戏其宠姬花蕊夫人费氏,被太祖发觉而怒斥之。太宗自知无法取得胞兄谅宥,便下了毒手。
6、明建文帝生死之谜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
此后,有关惠帝已经出逃的传闻颇多,明成祖对此总是不放心,这件事也几乎成为他的一块心病。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综合各家说法,主要有“焚死”说和“逃亡”说两种。
朱棣登位后,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对他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处访问。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员中,有不少锦衣卫士,这显然就是用于暗中察访建文帝的。
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还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
7、李自成的生死之谜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他家境贫寒,但有勇有谋,大仁大义。他当过驿卒,当过边兵,最后加入了反明的农民起义军,南征北战,不断壮大,几十万大军所向披靡,终于推翻了政治腐败、经济崩溃、摇摇欲坠的明王朝。
但因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勾引清军入关,李自成领兵退出北京,转战河南、陕西、湖北等地,最后不知所终。有人说李自成在九宫山遇难。《明史》的结论是,自成已死,尸朽莫辨。
它的根据是,当时追击李自成的清朝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给朝廷的报告说,李自成兵尽力尽,仅带亲信20人,窜入九宫山中,被村民围困,无法脱逃,自缢而死。他派人前去验尸,而尸体已经腐烂,无法辨认了。
还有一个根据是,南明王朝驻湘将领兵部尚书何腾蛟给唐王的报告称,他的部众已将李自成斩于九宫山下,只是丢了首级。但是,这个“遇难”说却难以令人相信。因为李自成雄才大略,骁勇非常,一直是官府的死敌。
然而,事实上,当时九宫山很平静,那几十万大军也很平静。那么,为什么有“遇难”说,而且在民间广泛流传?据推测,这是李自成与其部下放的烟幕弹,一个缓兵之计。
一方面,扬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对这支大军的敌意,下一步可能联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为,心腹之患已除,放松警惕,一旦时机成熟,李自成可东山再起。
也有人说李自成在夹山寺隐居。据说,清朝初年,即将上任的云南同知张琼伯在赴任途中,游访石门夹山寺,与寺中方丈谈古论今,颇为投缘,相见恨晚,视为知己。几年后,他又重访夹山寺,方丈已死。

1、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2、明朝《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
3、《洛神赋》到底为谁而作?
4、千古遗恨《兰亭序》。
《兰亭序》,被誉为“千古第一行书”, 是书圣王羲之巅峰之作,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失传千年,让人怀念!
史书记载,在唐太宗遗诏中,明确要求《兰亭序》陪葬。换句话说,这件宝贝应在昭陵。五代温 韬灭绝人性,已将昭陵挖掘一空,发现钟繇和王羲之书法真迹,让其流传于世,并未提到《兰亭序》,致使成为无头公案。
有人说,《兰亭序》还在昭陵,可能藏在 更为隐秘之处,温韬形迹匆匆,并未发现真迹;有人说,《兰亭序》在乾陵,唐高宗和武则天酷爱字画,更何况,民间早有《兰亭序》陪葬乾陵一说。
乾陵尚未被盗,一切只能成为雾花水月,相信有朝一日乾陵开启,必将真相大白,一定水落石出。
5、青铜剑千年不锈之谜。
6、古墓“长明灯”不熄之谜。
7、太平天国宝藏在哪里?
8、战国和氏璧流向何方?
9、秦朝十二铜人今何在?
10、西周“九鼎”遗失古今憾。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杀死民愤极大的杨国忠,又逼唐玄宗杀死杨贵妃。玄宗无奈,便命高力士赐她自尽,最后她被勒死在驿馆佛堂前的梨树下,死时38岁。传说运尸时,杨贵妃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被一老妇人拾去,过客要借玩,须付百钱,老妇人借此发了财。
  有人说,杨玉环可能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玄宗是命太监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的。《唐国史补》记载:高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陈鸿的《长恨歌传》记载:唐玄宗知道杨贵妃难免一死,但不忍见其死,便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之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诀别时,她“乞容礼佛”。高力士遂缢死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所可注意者,乐史谓妃缢死于梨树之下,恐是受香山(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句之影响。果尔,则殊可笑矣。”乐史的说法来自《唐国史补》,而李肇的说法恐怕是受《长恨歌》的影响。
  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杜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李益所作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也反映了杨贵妃为乱军所杀,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华清宫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表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诗句,也都认为杨贵妃血溅马嵬驿,并非被缢而死。
  杨贵妃之死也有其它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系吞金而死。这种说法仅见于刘禹锡所用的《马嵬行》一诗。刘氏之诗曾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攸忽�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从这首诗来看,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陈寅恪先生曾对这种说法颇感稀奇,并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作了考证。陈氏怀疑刘诗“贵人饮金屑”之语,是得自“里儿中”,故而才与众说有异。然而,陈氏并不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过金,所以“里儿中”才传得此说。
  还有人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流落于民间。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他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盖另有所长。如果以“长恨”为篇名,写至马嵬已足够了,何必还要在后面假设临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职是之由,俞先生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当时六军哗变,贵妃被劫,钗钿委地,诗中明言唐玄宗“救不得”,所以正史所载的赐死之诏旨,当时决不会有。陈鸿的《长恨歌传》所言“使人牵之而去”,是说杨贵妃被使者牵去藏匿远地了。白居易《长恨歌》说唐玄宗回銮后要为杨贵妃改葬,结果是“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连尸骨都找不到,这就更证实贵妃未死于马嵬驿。值得注意的是,陈鸿作《长恨歌传》时,唯恐后人不明,特为点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而“世所不闻”者,今传有《长恨歌》,这分明暗示杨贵妃并未死。
  有一种离奇的说法是杨贵妃远走美洲。台湾学者魏聚贤在《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声称,他考证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被人带往遥远的美洲。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逃亡日本,日本民间和学术界有这样一种看法:当时,在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一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行至现上海附近扬帆出海,飘至日本久谷町久津,并在日本终其天年。在日本也有种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死者是替身,杨贵妃则逃往日本的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久津。替身是个侍女,军中主帅陈玄礼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遂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车运来贵妃尸体,查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而使此计成功。而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
  日本山口县“杨贵妃之乡”建有杨贵妃墓。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说她就是杨贵妃的后人。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称是杨贵妃的后裔。
  由上述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杨贵妃之死的传说愈来愈生动,有一种论点是,这些传说离开史实也愈来愈远。这种论点认定,杨贵妃在马嵬驿必死无疑。《高力士外传》认为,杨贵妃的死,是由于“一时连坐”的缘故。换言之,六军将士憎恨杨国忠,也把杨贵妃牵连进去了。这是高力土的观点。因为《外传》是根据他的口述而编写的,从马嵬驿事变的形势来看,杨贵妃是非死不可的。缢杀之后,尸体由佛堂运至驿站,置于庭院。唐玄宗还召陈玄礼等将士进来验看。杨贵妃确实死在马嵬驿,旧、新《唐书》与《通鉴》等史籍记载明确,唐人笔记杂史如《高力士外传》、《唐国史补》、《明皇杂录》、《安禄山事迹》等也是如此。
  民间传说杨贵妃死而复生,这反映了人们对她的同情与怀念。“六军”将士们以“祸本尚在”的理由,要求处死杨贵妃。如果人们继续坚持这种观点,那么,杨贵妃就会被当作褒姒或者妲己一类的坏女人,除了世人痛骂之外,是不可能有任何的赞扬。即使她是人间什么绝色或者盛唐女性美的代表者,也不会在人们的潜在意识中产生怜悯与宽恕。全部的问题在于:杨贵妃事实上不是安史之乱的本源。高力士曾言“贵妃诚无罪”,这话虽不无片面,但贵妃不是罪魁祸首,那是毫无疑问的。安史之乱风雨过后,人们开始反思,总结天宝之乱的历史经验,终于认识到历史的真相。民间传说自有公正的评判,对历史人物的褒贬往往比较客观。杨贵妃之死,既有其自取其咎的一面,更有作为牺牲品的一面。于是,人们幻想确实已死了的杨贵妃能重新复活,寄以无限的追念。
  编录者坚信随着考古新发现,从科技发展观点看问题,杨贵妃下落谜底,离开史实一定会愈来愈近。根据具有正史参考价值的唐朝时许子真编著的《全唐文》卷四、三,“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一文所记载,杨玉环最少应有三个籍贯是不足为奇的。第一籍贯是生父杨 维祖籍的容县十里乡杨外村;第二籍贯是当年在容州府后军都督署任职的义父杨 康的祖籍;第三籍贯是当年在容州府任长吏的义父杨 琰,杨 琰祖籍陕西弘农华阴,后迁居山西蒲州永乐。
  2004年,随着坐落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墓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完成,考证了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是当年容州府所辖14个州中的潘州(今广东高州)人,幼年被送入宫中,赐姓高。专家在研读高力士生平的墓志铭时,意外发现当年驿马传送进宫供杨贵妃享用的荔枝是一种产自高力士与杨玉环家乡的名为“白玉罂”的优质早熟荔枝。高力士与杨玉环同为容州都督府人氏,高力士的潘州家乡与杨玉环的容州普宁县家乡相距仅100公里,这一考古新发现,考证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荔枝来自何处的长期争议。这一考古新发现,还从另一侧面,支持了日本山口县油谷町的二尊院内藏有两本古文书记载着当地关于杨贵妃的传说:军中主帅陈玄礼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遂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替,而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到四川,沿长江乘船到上海附近扬帆出海,漂流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由于高力士与杨玉环是老乡,加之在宫中接触较密切,深知杨玉环身世,因此高力士曾断言“贵妃诚无罪”,陈玄礼与高力士协助杨玉环出逃的唯一安全可靠的线路就是,南逃四川,沿长江乘船到上海附近扬帆出海,漂流至海外。

比如说 元顺帝的身世,是不是南宋后裔有待争议。

元顺帝是赵皇帝的儿子吗

1276年正月,蒙古大军挥师包围宋都临安,南宋政府无力抵抗,年甫6岁的恭帝(元朝给其上的谥号,取对元朝“恭顺”之意。)赵显出降,随后同其母全太后被元军带到元大都,受封瀛国公,开始了他长达47年的俘虏生涯。3年后,陆秀夫负瀛国公之弟幼帝赵昺投海,南宋灭亡。
瀛国公一天天长大,随时都有可能被南宋遗民中的反元势力利用,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为此,元世祖忽必烈先是将其送往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居住,1288年又将其遣至吐蕃,习学佛法。入雪域后,赵显长住于萨迦大寺,取法名合尊法宝,整日沿习藏文,从事佛经翻译工作,有《因明入正理论》、《百法明法论》等传世。在混合着青稞酒的甘洌和酥油茶的暗香的土石寺院中,在星月流逝晨钟暮鼓的诵经日子里,故国之思是否会偶尔袭上合尊法宝的心头?是否一如当年李后主凭栏小楼“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怅然?是否一如先辈宋徽宗在五国城独覆冰雪“踏花归去马蹄香”之黯然追忆?当年幽禁李后主的宋太宗可曾料到他的子孙竟也有此归宿?一个在白山黑水畔风霜,一个在高原雪域里诵经?莫不是冥冥之中李后主的刻意之为?
元英宗至元三年(1323年),赵显因无意间吟诗:“寄语林和靖(梅妻鹤子的林逋),梅花几度开?黄金台(燕昭王所筑,故址在北京,用来广延天下名士)下客,应是不归来”,被怀疑有借故国之思来讽动江南人心之意,遂被赐死。10年后,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即帝位。因他的父亲元明宗和世 暴卒后,他的叔父图帖睦尔篡夺帝位,是为元文宗。文宗为了使自己登基有充足的理由,便下诏说时年8岁的妥欢帖睦尔并非明宗和世 亲生之子,并以此为借口,将妥欢帖睦尔先后徙往高丽、广西。文宗死后,13岁的妥欢帖睦尔才被迎回大都即帝位。因文宗出于政治意图的宣传,民间好事者就附会元顺帝是汉人宋恭帝的儿子,并不是蒙古人。
开其滥觞的是元末隐士权衡的《庚申外史》,该书说:“国初收江南归附时,瀛国公幼君也。入都,自愿为僧白塔寺中,已而奉诏居甘州(今甘肃张掖)山寺。有赵王者,嬉游至其寺,惜国公年老且孤,留一回回女子与之。延佑七年(1320年),女子有娠,四月十六日夜生一男子。明宗(元明宗和世 ,顺帝之父)适自北方来,早行,见其寺上有龙文五彩气,即物色得之,乃瀛国公所居室也。因问:‘子之所居得无有重宝乎?’ 瀛国公曰:‘无有!’固问之,则曰:‘今早五更后,舍下生一男子耳。’明宗大喜,因求为子,并其母载以归。”
明初的余应在《政和县志》里对此事作长诗进一步发挥道:“皇宋第十六飞龙(恭帝为宋朝第16帝),元朝降封瀛国公。元君诏公尚公主,时蒙赐宴明光宫。酒酣舒指爬金柱,化为龙爪惊天容。元君含笑语群臣,凤雏宁与凡禽同,侍臣献谋将见除,公主夜泣沾酥胸。瀛公晨驰见帝师,大雄门下参禅宗。幸脱虎口走方外,易名合尊沙漠中。是时明宗在沙漠,缔交合尊情颇浓。合尊之妻夜生子,明宗隔帐闻笙镛。乞归行营养为嗣,皇考崩时年甫童。文宗降诏移南海,五年仍归居九重。壬癸枯乾丙丁发(壬癸为水,丙丁为火,古人以五行附会元朝为水德,宋朝为火德,水克火,故元当灭宋),西江月下生涯终(相传明军攻占大都,元顺帝仓促北返草原,作《西江月》词一首而终)。至今儿孙主沙漠(指与明朝对峙的蒙古北元政权),吁嗟赵氏何其雄。惟昔祖宗受周禅,仁厚绰有三代风(指宋太祖夺取后周柴氏江山后,厚代柴氏子孙)。虽因浪子失中国,此为君长传无穷。”
这一故事还有新的发展,明初的黄溥在《闲中今古录》里记载:“尝闻先大父南山先生曰:‘永乐间,一日谒尚宝袁公(名忠彻,官尚宝司少卿),公曰:昨日同太监二人侍上(永乐皇帝)为看历代帝王像,看到宋太祖,上曰:果然面方耳大。又曰:(宋)真宗而下,诸像清癯,如今时太医一般。看到元世祖,上曰:北人南相。看(元)顺帝像,又曰:此又如太医样,何也?不能对而退。’大父答曰:‘公尚不晓此耶?昔宋幼主显之妻有娠,元明宗见貌美悦之,乃生顺帝也。’”
这桩公案叙述得越来越玄,清代的万斯同、全祖望、赵翼,现代的王国维等人先后卷入其中,撰文表达自己的看法。事实到底怎样呢,王尧、周清澍诸先生考证后认为这纯粹是捕风捉影。首先是时间不对,元明宗出巡西北是延佑三年(1316年),元顺帝生于1320年,岂有夺人妻子(假定真有其事)过了4年之后才生出“遗腹子”的道理?从地理位置来看,元明宗出巡的是察哈台汗国地面,在今新疆西北,巴尔喀什湖以东;赵显在今天日喀则以西的萨迦寺修行,俩人不可能跑道数千里之外的甘州去谋面。这些极富传奇色彩的记述,只是宋室灭亡以后,怀有故国之思不满异族统治的汉族士大夫利用瀛国公出家后远离中原事迹不显这一段空白,编出离奇的故事聊以自慰的结果。国人最善此法,这可以从盛传秦始皇为吕不韦的儿子那里找到最初的根源。

传国玉玺和氏璧的下落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烛影斧声”与宋太祖之死
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

最大的谜案当然是秦始皇的身世之谜。到底是嬴异人的还是吕不韦的。

其他比如东魏高澄在即将登上皇位时遇刺,到底是孝静帝所为还是高洋所为。萧综是萧昭业的还是萧衍的。

别写玄的,选某个不为人知的人物,写他的生平


明史四大迷案之一的“梃击案”的真相会是啥样的?
在明朝神宗末年,更是出现了多件谜案,至今仍是历史的谜团。 咱们先来说一说这一疑案发生的时间段 一、时代大背景:国本之争 在中国封建礼制中,皇帝立皇后生之子为嫡长子,这是正常的情况。 特殊情况:当皇后无子嗣时,就立皇帝众多儿子中年龄最大的儿子为皇太子。 虽然明朝中间有很多皇帝经特殊情况而被立为皇帝,但...

谁能告谁我清朝的三大迷案是什么?
我记得是十大迷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阿姆范特林 2011-07-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同治之死与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被刺并列为清宫四大疑案。在清代的帝后中,至少有康熙、雍正、同治、光绪...

世界有哪10大迷案?
世界十大未解之谜:一、神秘宝藏之谜 沙皇500吨黄金之谜 石达开藏宝之谜 慈禧的满棺珍宝流向何处 “红色处女军”藏宝之谜 隆美尔巨额黄金之谜 澳大利亚藏金岛之谜 “圣殿骑士团”的宝藏 法国海盗流传下来的神秘藏宝图 张献忠万万两金银之谜 二、人类未解之谜 人类究竟从那里来 人类的智慧从那里来 艾滋...

世界有哪10大迷案?
世界十大未解之谜:1. 神秘宝藏之谜 - 沙皇500吨黄金的下落 - 石达开藏宝的传说 - 慈禧太后满棺珍宝的最终去向 - “红色处女军”传说中的宝藏 - 隆美尔元帅巨额黄金的谜团 - 澳大利亚传说中的藏金岛 - “圣殿骑士团”宝藏的传说 - 法国海盗流传的神秘藏宝图 - 张献忠巨额金银财宝的秘密 2. 人类...

帮我列出中国史上各个朝代的迷案!
清史第一迷案---太后下嫁!一、“太后下嫁”之说 河北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群山环抱,苍松掩映,乃清初顺治皇帝亲点的“万年吉地”,清代在这里先后修建了九座帝后陵和五座妃园寝,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位皇帝和众多后妃。今天,清东陵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大谜案是在许多年后被告破的?
历史上有很多谜案,例如说有名的光绪皇帝死因之谜,在光绪帝死后整整一百年被告破。

香港恐怖片的
影片中夹杂着复杂的历史迷案、跌宕起伏的悬念、以及惊悚恐怖的视觉奇观……媒体报道 号称要让观众“承受3分钟一恐吓,5分钟一尖叫的生理挑战”的恐怖片《午夜惊魂》刚刚通过审查,计划于8月份上映。这部电影有几个出人意料的地方。一是导演李歇浦,他给人的印象一向是拍“主旋律”,不过他在接受记者的...

清朝三大迷案是什么?
清朝有几大迷案。第一个太后下嫁。就是孝庄。历史上到底嫁没嫁给过多尔衮。第二个是顺治到底是真去世还是出家了。第三个是康熙到底是传位给哪位皇子。这个事情在史学界争议很大。很多相同的历史事件,史学界的解释都不一样。第四个乾隆到底是不是雍正的儿子。但这个迷案有点民间故事型。乾隆不可能...

清朝四大迷案,具体介绍一下,说出你的看法
一,太后下嫁。太后下嫁就是说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博尔济吉特氏,她是世祖福临的生母,缢号为孝庄文皇后;摄政王是指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孝庄文皇后系多尔衮之兄嫂,弟妻兄嫂,按汉人的道德观念来看,是一件不合伦理的事。所以就算确有其事,清代正史也不会有记载。具体...

黟县15236314790: 历史谜案 - 搜狗百科
薛丽佳乐: 1.“烛光斧影,千古之迷.” 2.长城如此浩大的工程,古人何以再不借助任何外力下修成. 3.明朝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 4.郑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5.秦始皇的身世和死因. 6.光绪帝之死 7.曹操的七十二座陵寝之谜 8.李自成兵败后的生死之谜 等等,实在太多了,只能先列举一些

黟县15236314790: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疑案
薛丽佳乐: 据我所知,清朝的著名疑案有:1、孝庄太后下嫁案2、顺治帝出家案3、雍正帝继位案4、雍正帝之死案5、乾隆帝与海宁陈氏关系之谜6、香妃之谜7、嘉庆帝遇刺案8、天理教攻入皇宫案9、慈安太后暴死案10、同治帝之死案11、光绪帝之死案 这些宫廷疑案都曾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具有较大的影响.

黟县15236314790: 中外历史上的几大迷案有什么
薛丽佳乐: 千古迷案:秦始皇的尸体回京前腐烂了么?地址: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439296

黟县1523631479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谜一样的悬案?
薛丽佳乐: 狸猫换太子

黟县15236314790: 世界十大历史迷案 -
薛丽佳乐: 中国的可以吗???东宫“梃击案” 明光宗时期的“ 红丸案 乾清宫“” 移宫案” 慈安皇后猝死之谜 雍正帝死因之谜 咸丰帝客死之谜 马嶡兵变主谋之谜 岳飞被害之谜 崇祯死地之谜 光绪帝猝死之谜 求采纳....谢谢

黟县15236314790: 世界历史上的迷案
薛丽佳乐: (实在很少)拿破仑死因,金字塔之谜,慈禧满棺珍宝下落,沙俄公主之谜,光绪死因,克里姆林宫地下财宝之谜等

黟县15236314790: 中国历史“四大谜案”是哪四大?
薛丽佳乐: 传国玉玺和氏璧的下落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烛影斧声”与宋太祖之死 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 .

黟县15236314790: 中国四大谜案是哪些? -
薛丽佳乐: 中国四大 历史谜案,主要指:传国玉玺和氏壁下落之谜,无字碑之谜,烛影斧声之谜,建文帝下落之谜.此处的“无字碑”是指武则天的无字墓碑,“烛影斧声”是指宋太祖赵匡胤被宋太宗赵匡义谋杀一事

黟县15236314790: 中国诡异的三大历史迷案,是轮回还是阴谋,至今无 -
薛丽佳乐: 中国历史的所谓轮回其实颇多事后诸葛亮的味道,中国的朝代变迁和一条河有着莫大关系,建议你看看关于历史上黄河的水文情况,就会发现凡是在黄河出现大规模泛滥入海口改道时都会发生重大历史事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